魔國領地 第九章 華北變局

作者 ︰ 大措

人群一陣騷動,馬丙篤走過來,先向年輕士兵下命令︰「迷糊,你和黑頭先帶人布哨。」然後轉向牛七彩問道︰「大哥,我們是從陝西來的抗日**,大部隊上個月先到了深縣,我們另有任務來得晚,能不能幫我們帶個路找到部隊?」

牛七彩看著面前這位青年軍官,身材健瘦、雙目有神,話語雖然客氣但充滿剛毅,再看其他士兵顯然是長途步行面帶勞累,但與這一個多月來不時潰敗的二十九軍士兵相比,軍容氣質截然不同,牛七彩心中斷定這是一支真正的精兵,于是打起精神小心回復︰「長官,俺們村兒里人都跑得差不多了,保長也跑了,現在就俺能管點事兒,冀州城到保定府的道兒俺也熟,不知道長官要找什麼部隊?」

馬丙篤笑著說道︰「就是陝西來的三十八軍十七師,趙壽山趙師長的部隊。」

牛七彩想了想︰「長官,陝西來的部隊俺听說過,七月底下到了俺們深縣,究竟是不是十七師俺就不敢說了,前些天還到俺們村打了幾百副馬掌,听說好象往西去了保定。」

馬丙篤有些奇怪︰「去了保定?難道日本人到保定了?」

牛七彩到底熟知地面︰「長官要找的大部隊應該是從北邊的安平走的,長官是從西邊的晉縣過來,這兩條路都能通保定,但走安平能省80多里。」

馬丙篤有些遺憾旋即釋然,轉身來到隊伍中一位年約四旬的上校軍官面前說︰「參座,看來我們運氣不巧,今晚就在這里宿營吧,明天早起我們再去追趕師部。」

這位胡長官正是馬丙篤領命保護的三十八軍司令部上校參謀胡愛民,此次到十七師履新參謀長,胡愛民听後點頭道︰「只有如此了,至信,一路上說過多次不要再稱我長官參座,你我兄弟相稱豈不自在?」

馬丙篤苦笑著小聲回復︰「胡老兄啊,在軍中長官就是長官,尤其離師部愈近,不敢壞了紀律,叫習慣了可就不好改了。」胡愛民笑笑也就作罷。

馬丙篤又喊過牛七彩︰「大哥,今晚我們得借住貴村了,不知有什麼地方能方便安頓下我們?」

牛七彩心中暗暗叫苦,硬著頭皮說︰「長官,要說這住的地方俺們村不少,有幾起大院子人走空了,長官要是不嫌棄住幾天都行,只是這打仗的時候沒啥好酒好菜慰勞長官們。」

曹證這時插了話︰「你這貨,自己醉得象只死狗還騙人說沒有酒菜,就是有老子們也不稀罕吃!」其他士兵也微微有些鼓蚤。

牛七彩趕快解釋︰「長官,長官,今天是八月節,俺這兒喝了點剩下的半罐子老白干兒,真不敢騙長官啊!」一邊說著,一邊暗罵自己沒出息,平常這迎來送往都是保長的事情,兩個月前保長听說日本人在北平動手時第一個跑了,後來因為村中有事無人出頭,在幾個老人的勸說下自己才勉強接下了保長的瑣事,平日自己最見不得過路官員軍兵索吃要喝,現在職責所在,只能咬牙說著保長經常掛在嘴邊的順氣話。

馬丙篤瞪了曹證一下,曹證訕訕的住口看往別處,馬丙篤溫和的對牛七彩說︰「你不要在意,村里不必費心什麼酒肉,我們帶了干糧,只要弄些柴禾我們自己燒些熱水就行。」

見**長官這種態度,牛七彩也不能硬說沒有東西,嘿嘿一笑道︰「長官,俺院子還有幾只雞,俺家里的帶孩子躲日本人去了,顧不上喂,天熱得也不下蛋,一會給老總們炖了。」

馬丙篤擺手說︰「若有兩只也行,我們付錢。」

牛七彩帶著眾人進村,直接到了房屋最好的保長家,反正屋里沒人,東西房分開安頓好,牛七彩又把識文斷字的私塾老秀才請來陪著說話,便和一眾青年殺雞烙餅,準備酒飯。

老秀才進屋里也不辨認哪位是官長,直沖沖一揖倒地,有些緊張的拿捏文氣兒道︰「王師北拒胡虜,地方小民本應簞食壺漿以壯行色,然前日四鄰鄉黨避禍而走,鄉野粗陋,慢怠諸位長官,老朽愧甚!」

胡愛民對這種情況見得多,雙手扶起老先生說︰「不敢不敢,我輩軍人不能御敵于境外,以至國土遭變、父老受辱,該慚愧的應該是我等啊!」

老秀才落座後多了幾分自信,開言道︰「老朽本以為平津失陷後華北不保,日寇旦夕便至,此處雖無片瓦薄業卻不忍棄之,他日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先祖!日寇若來,老朽年邁身弱不能殺敵,唯有投井懸梁以全名節,老朽總算讀過聖賢文章,便是不能效岳武穆精忠報國,亦絕不學那錢牧齋賣身事敵!」

胡愛民沒想到在這村野之地還會遇到有骨氣的學究,話雖說得豪放,但悲涼之意盡在言外,不由勸說打氣道︰「老先生之志令人欽敬,日本人此次借蘆溝橋之變染指華北,我等革命軍人絕不答應,此次吾輩袍澤自陝西而來,岳武穆雖不敢自比,但求以驅逐日寇為己任,更要將那些資敵通寇的今日‘錢謙益’繩之以法、清淨寰宇,還望老先生保重拭目,我國土光復指日可待!」

老秀才也受到感染來了情緒︰「旬月以來,二十九軍宋軍長所部自前線轉進途經蔽鄉,官兵士氣全無,今夜有幸得見長官率領之三秦健兒慷慨赴敵,定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華北幸甚!中國幸甚那!」

說話間牛七彩帶人把酒飯端了上來,幾個大瓷盆里都是切塊炖爛的老母雞,馬丙篤大聲道︰「牛大哥,軍事行動期間不能喝酒,飯菜錢等下我讓副官給你,你也來一起吃飯吧,剛好我也順便打听打听地形情況。」

牛七彩本就是個好交朋友的豪爽人,剛才不知馬丙篤等人的底細,夾著尾巴裝了半天孫子,此時看到從陝西來的這二十幾位實打實是抗日軍人,而且沒有騷擾村莊的模樣,不由放寬了心,做飯時又悄悄向迷糊打听兩位長官的官餃來路,知道一個是相當于團長的師參謀長,一個是作戰副營長,不會是一般縱容擾亂的下層散兵軍官,便徹底放下心來,向馬丙篤知無不答、言無不盡的說起了冀中平原的地理形勢。

冀中平原西起平漢路,東至津浦路,北臨平津北寧路,南至滄石路也就是晉縣、深縣,縱橫五六百里。其間有滹沱河、沙河、磁河等十幾條河流東西流淌,听上去河多,實際上大多半干不干的成了荒沙灘,一場白毛風能把沙土刮出上百里,冀中平原最大的特點就是「平」,幾百里地一馬平川,連塊大點的土疙瘩都沒有。

听完這番介紹,馬丙篤和胡愛國雙目互視都微微露出了苦澀,這種干燥又平坦的地方仿佛是給日本人預備的天然戰場,幾百里地無險可守,環繞的不是鐵路就是公路,象操場跑道一樣把冀中平原圍在中間,是一處明顯的四戰絕地,若想全線布防,在沒有百萬兵員和永固工事的前提下純粹就是自殺。

牛七彩說完後看二位長官沒有出聲,以為是累了要休息,就說自己鋪子里還有幾個別人訂好的耙子鋤頭沒有打出來,請長官休息,自己要回去打造,老秀才也起身告辭,胡愛民和馬丙篤把二人送出門外,回到屋坐定後都悶不作聲。

未久,小道士輕聲問道︰「參座、隊長,我看前幾天的報紙上說,民國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九軍宋軍長在長城據險防守,趙登禹、王治邦兩位長官率大刀隊夜襲喜峰口,使得日軍撤退,長城抗戰讓二十九軍大刀隊名揚天下,怎麼這次事變後短短五天時間就北平和天津就被佔了,那可是幾十萬百姓的兩座大城啊!」

胡愛民一直在三十八軍司令部當參謀,對大局和幕後情形了解頗深,以嘆息的語氣說道︰「彼時之宋哲元非此時之宋哲元那!」

馬丙篤一楞︰「難道宋軍長有投敵變節之心?」

胡愛民解釋道︰「投敵未必,節操不純倒是令人可虞,說到底宋軍長當年也是我西北軍中的翹楚,馮大帥也稱其‘勇猛沉著、忠實勤勉,’民國十九年中原大戰後蔣公問鼎,宋軍長率部歸了張少帥得二十九軍之名專守察哈爾,于軍力民生多有建樹。九一八後宋軍長發表抗日通電,電文中令我記憶猶新的一句‘哲元謹率所部枕戈待命,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奮斗犧牲,誓雪國恥。’讀罷令人拍案奮起啊!只是九一八以來,蔣委員長借國力艱難之由不言抗戰,與蔣公有隙者紛紛以抗戰為名發表電傳引導輿論,宋軍長本屬西北軍,又降東北軍,一直拒絕蔣公延攬之意,在華北以二十九軍之名招兵備戰,未一年則坐擁十萬之眾,三個二十九軍也有了,自收華北地方稅費以作軍需,儼然**王國。日本人正想仿效偽滿,制造「華北**」的政局,需要一個非蔣嫡系又實有軍權的人物出面坐鎮,宋軍長遂成為理想人選,日軍在宋軍長駐防平津期間,多方拉攏,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九日,北平爆發了反對華北自治的學生運動,宋軍長處置失措下令鎮壓,激起若大民憤。」

馬丙篤插言道︰「雙十二西安事變也是因著紀念一二九學生運動而起的,原來根源在這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魔國領地最新章節 | 魔國領地全文閱讀 | 魔國領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