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襲蘭 第三章 原來真有重頭再來

作者 ︰ 晚西林

寒風,還是刺骨的寒冷,覃襲蘭被凍醒了,伴著北風,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模糊的眼前的人像極了年輕時候的媽媽,年輕而消瘦記憶中媽媽一向是富態十足,那是因為覃襲蘭十六歲時候媽媽動手術的後遺癥

覃襲蘭激動的撫模著媽媽還烏黑的頭發,她確定自己觸模到了實物,有實實在在的溫曾經,媽媽在半年之間滿頭青絲成銀發,快速的蒼老喜極而泣,悲從中,覃襲蘭以為是夢中,她放聲大哭

王群英有些納悶小女兒在自己的背上好好的,怎麼突然哭了起,她反手吃力拍了拍覃襲蘭的背︰「蘭蘭,怎麼了?是癢癢了還是痛了,別哭啊!」

簡短的一句話便勾起了覃襲蘭的回憶,這是自己八歲時出水痘的情形,那時候自己在外婆家感染了表弟湯特特的水痘湯特特因為不注意臉上有了痘坑,媽媽怕自己一個女孩子也出現這樣的情形不由分說的綁了自己的手

後水痘隱去,可是自己還是高燒不退,而且是原因不明心急如焚的媽媽帶著自己輾轉市內各醫院都沒有用,後只能尋訪老家的郎中那段日子是自小隨外公外婆長大的覃襲蘭,第004章帶,縣內多是礦床、煤田

覃襲蘭的老家在一個群山環抱的小鎮里,在相距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就有好幾個開采超過半個世紀的煤礦,這個小鎮出產的煤炭不但能解決他們市九縣三區一市的生活和工業用煤用煤,還能解決一部分省內的工業用煤

她還記得老家地底下有一個大煤田,因為煤質好,甚至出現了難得一見的黑土前後勘測了幾十年,可一直沒有動工原因無它,屬于隱伏煤田煤系大部分被掩覆,無法確定邊界,而且地形過于復雜

覃襲蘭老家有三多,煤多山多水也多這片煤田上面除了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十個以外,還有縣內最大的水庫還有就是埋煤較淺的兩座山就是老家四個大姓氏的祖墳,這就是俗稱的龍脈所在地形復雜除了有礦石,還有就是交通不便

王群英因為听覃襲蘭外婆說老家鄰近鎮的一個郎中醫術不錯,曾教過學西醫出生的覃襲蘭外婆不少中藥知識,所以她背著女兒走了幾十公里的山路找這位老郎中踫運氣

而覃襲蘭還真的是這位老郎中醫好的,只是自此以後覃襲蘭的體溫總是比常人低,而且以後生病總是易低燒

王群英見覃襲蘭突然又沒有了聲音,還以為自家女兒是疼的難受了才哭出聲的,她嘆了嘆氣︰「蘭蘭,等吃了這些藥就好了,到時候蘭蘭又可以上學還可以和弟弟玩」

寒風讓覃襲蘭明顯的感覺到身體的顫栗,冷,這麼明顯的感覺讓覃襲蘭的反應變得遲鈍起,她不管不顧的趴在媽媽的背上,環住媽媽的脖子又一次大聲痛哭

可這一哭實實在在把王群英嚇壞了,她利的把女兒從背上抱到懷里,輕聲的安慰︰「怎麼了,是不是餓了?是不是難受?」

覃襲蘭哭得一抽一抽的,她沒有顧忌眼淚還有鼻涕都交織在一起,而是一直在腦海里思考難道自己真的回了她抬起頭看著滿臉焦急的王群英,原媽媽還這麼的年輕,三十才出頭的媽媽眼角還沒有魚尾紋,臉上洋溢著成熟女人獨有的魅力,真美!

覃襲蘭小時候雖然被爸媽總是被忽略,可是外婆外公把她當成眼珠子她出生的時候才三斤多,那個年代醫學並不怎麼發達,醫院也沒有保溫箱她是外婆泡在藥罐子里好不容易養大的,在一歲以前她腸胃不好幾乎是吃什麼吐什麼,一直都是瘦瘦弱弱,好像隨時會夭折一般,因此長輩一直管覃襲蘭叫斤半姑娘

再者她上學以前一直跟著外公外婆,傾盡了二老所有的心血那時候的她只要家里受了半點委屈,外公外婆就會找上門興師問罪

記得小時候有次當著二老的面,她和覃若梅吵架爭嘴,外公不由分說的給了覃若梅一頓鞭子,還說她比妹妹大四五歲怎麼還不懂得照顧妹妹,一點也不懂事

覃若梅在家可是小霸王,覃楚雄也寵的厲害,哪怕她到了十幾歲,每天都喝牛女乃都是市里唯一的一家牧場當天的最新鮮娥鮮牛女乃

他們市有南方唯一的一個大牧場,而覃楚雄所在七零三煤田負責揚子江以南幾近一半省市的工業用煤,只要提起七零三廠幾乎沒有哪個楚湘人不知道那是楚湘最大的煤田兩家市里面的龍頭企業,每天都有車隊往,覃若梅的鮮牛女乃是車隊約定成俗的免費新業務,這樣的假公濟私覃楚雄一干就是十幾年

說道父親覃楚雄就不得不提七零三廠,至于七零三廠為什麼沒有像其他煤田一樣以地方名命名,這其中還有一個典故七零三所在的小城自古民風彪悍,高山峻嶺也是土匪出沒的地方

也許是高山和丘陵交界地,地形的復雜帶的也是人文的復雜,民風彪悍卻也文人遷客不斷也許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流氓不可怕,有文化也不可怕,有文化的流氓才可怕

這片土地文人武將是層出不窮,遠的不說,就以抗倭戰爭時期為例,國共兩黨在煤田附近阻擊過倭寇,而當時的高地703就是阻擊戰的轉折點為了紀念無數烈士的英魂,于是煤田被改名為七零三廠

現在這時候覃楚雄還是七零三廠主管安檢的科長可不管怎麼忙,覃楚雄都會抽空親自到牧場去買女乃粉有時候還是鮮女乃,為的就是因為他家大女兒喜歡

覃襲蘭腦瓜子聰明,外公王國堯常說她是狀元的命有一次王群英外出走親戚,覃若梅打發妹妹做飯,結果覃襲蘭燙了手

王國堯知道後是怒火重生,特有舊時文人習性的王國堯第一次風大失的怒吼,「君子遠庖廚,覃襲蘭是讀人怎麼能讓她做飯」至此廚房門朝那邊開,覃襲蘭一直到領養覃雯珺之後才勉強知道

從回憶中醒的覃襲蘭漸漸停下了哭泣聲,見女兒不哭了,王群英從袋子里掏出一顆還帶著體溫的大白兔女乃糖剝了喂給覃襲蘭︰「蘭蘭是不是餓了,要不我們今天不回去了,這里離外公家近,去外公家好不好?」

一提到外公外婆,覃襲蘭猛的點頭她生命中所有最初的感動和情感都與二老密不可分,如果沒有二老就絕對沒有她覃襲蘭

外婆何素華是覃襲蘭大二那年去世的,去世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也沒有見到外婆最後一面

在覃襲蘭的心里,沒有陪著外婆走過她人生的最後一程,是最大的遺憾也是她最傷心的過往醫者不能自醫,外婆不知道救了多少人,可是卻不能挽救自己,突發腦益栓,才過古稀之年

「鬼丫頭,和外公倒是親」王群英沒好氣的看著破涕而笑的女兒

王國堯和何素華是覃襲蘭人生的啟蒙導師也是精神導師,王國堯嗜如狂,可以一日無米不可半日無,覃襲蘭學生時期一筆好字以及好文采,那都是老人家的功勞而何素華至善,上門的乞丐她都會留下讓人家吃一頓飽飯

二老退休後沒有留在新城而是回了老家,那是一個江南水鄉不常見的古鎮古鎮上保留了大量極具地方特色的老式建築當年小鎮不少都把原的老房子推到重建,只有其少數人堅持老宅只翻新維修,這中間就包括了王國堯

老宅依舊是青石綠瓦,由大屋延伸到庭院,自成院落四進大屋瓖套六片庭園和八座庭院,取四平八穩六六大順之意堂屋、庭園和庭院之間由樓廊連接,內設雕花鏤空女牆晴不曝日,雨不濕鞋,依山傍水,別有一番滋味與典型的湘系古建築不同的是沒有過多的木架結構,反而糅合了徽派建築的青石木瓦堂屋高兩丈有余,庭園皆為上下兩層,一窗鏤花還有木雕古床八座庭院位居東西北三個方位,北招財,王國堯和何素華二老的庭園據北方房設置在西邊的庭院,為文昌位東為辰位,從小在二老身邊長大的覃襲蘭就有一所**的庭院,正好就是此處

這樣的建築原是小鎮一大特色,可惜保留不多新世紀以後,小鎮開始富裕,而建築開始復古王國堯家的宅子成了樣板,大家推到了樓房,在原有的基礎上也加入了西方建築的橫梁式構造那時候的小鎮可是楚湘西南一景,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在加上原新城的紅色旅游,讓大家賺了個缽滿盆滿

小鎮上的人們幾乎是每家每戶的院子都種了大片的竹林,一簇一簇,月影斑駁煞是好看可這也有壞處,就是夏天的時候特別遭蚊子每到夏天,覃襲蘭睡覺時外婆都不會用艾草燻蚊子,而且是打著蒲扇為覃襲蘭驅趕蚊子,整夜整夜那時候小鎮的馬路還是青石板路,一到夏天螞蟻特別多,覃襲蘭從不和小伙伴們去捉螞蟻玩,因為外婆說過這輩子欺負螞蟻下輩子會變成螞蟻被欺負

終于,又能見到二老,覃襲蘭死死地咬住嘴唇,以免自己過于激動而情緒失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襲蘭最新章節 | 重生之襲蘭全文閱讀 | 重生之襲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