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和張祥雲的見面商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張祥雲在听了陳炎對火器和火藥的翔實介紹後,答應陳炎把溫州市的所有的花炮作坊里的存貨和火藥原料全部盤下,他還答應選址建造火藥作,這本來是需要兵部軍器監同意的,但是山河破碎、形勢危急,張祥雲並不是死腦筋的人,他不僅攬下私建火藥作的責任,還建議陳炎把火藥作選址在甌江上游鄰近臨江驛站的地方,有個叫西洲的孤嶼上,理由是哪里像江心嶼一樣四面環水,容易防守,而且又臨近臨江驛站交通來往便利。
初次見面就能收獲張祥雲的信任支持,這本來是很開心的事情,但是陳炎在離開知州府那一剎那,心里卻無比的惆悵失落,這當然是因為李嫣的緣故,因為李嫣是張祥雲的孫媳的緣故。瞧那張祥雲一口一個賢佷,倒是把自己捧成了李嫣的叔輩,自己和李嫣的距離仿佛又遠了些。
走出知州府的大門時,陳炎老是覺得身後有一雙眼楮在看著自己,回頭一看,只見兩位衛士手握刀柄,虎目圓睜,卻沒有看見其他什麼人。
那智雲和尚看見陳炎一步一回頭的樣子,猜透了他的心思,勸慰道︰「那什麼何處無芳草,陳公子俊朗勇武,還怕什麼找不到好娘子?」
陳炎看著智雲憨態可掬的笑容,還有略顯笨拙的肢體和語言,不禁莞爾一笑道︰「是蘇東坡的詩句‘天涯何處無芳草’!」
「對、對,就是那蘇學士的,不過在和尚眼里,公子比那蘇學士強上百倍!」智雲模模自己光溜溜的的腦袋,還是那樣憨憨的說道。
「智雲和尚這就說錯了,你瞧人家蘇學士風流倜儻,詩琴書畫無所不精,文章策論更是無人能及,哪里是我能比的!」陳炎搖了搖頭道。
「反正蘇學士不會殺韃靼,我就認為公子好!」智雲用手做了個切西瓜的動作。
兩人歡暢聊著,還沒到蟬河,就見路口過來一個陳家的護衛,向陳炎一作揖道︰「丞相吩咐我在此守候公子,他現在城西老家,讓你馬上過去。」
陳炎拍了拍智雲寬厚的肩膀,告別道︰「智雲和尚,那就就此別過,希望下次見面,我身邊有很多芳草!」
智雲雙手合十,微微叩首道︰「公子可不要老是牽掛著找芳草,記得要多殺韃靼,我這就回江心寺,找主持師父,銷了我的度牒,還俗和你一起殺韃靼去。」
兩個人就此別過了——
黑瓦青磚,綠樹環繞。牆角數梅,暗香浮動。
陳炎在護衛的帶領下到了陳宜中城西附郭相儒坊的老宅,只見幾間低矮的瓦房,也沒圍牆,只有幾棵梅樹和桃樹圍在房屋四周,那梅花還在怒放,桃花卻也是滿枝的花骨朵兒,眼看就要來爭艷了。
原來陳宜中先輩並不富裕,到了父親這代,好善樂施家境更是每況愈下。
陳宜中父親到了二十好幾還沒娶到媳婦,那城中一家姓楊的富豪看中了他的人品才干,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宜中父親成親後,日子雖然寬裕了很多,但是他不置家產,再加上好武惡文,始終沒有考取功名,只是靠丈人的關系在地方任過小吏,家業還是沒有根本改色。
陳宜中出生後,在她母親楊氏的一再支持下,才能夠舞文弄墨,他倒是天資聰穎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年紀不大就殿試第二,中了榜眼,成為鄉邑的美談。只是他的弟弟陳自中就沒那些幸運,在他父親的堅決反對下,沒能習文,跟著南拳老師吳金明學習了一身的拳腳功夫,但是朝廷抑武揚文,他現在還只是在福建路作了名小小的昭武校尉。
陳宜中做了大官後,母親不適應臨安的氣候,不肯去臨安,要一個人留在了溫州。陳宜中拗不過,就給母親加派了幾個下人,照顧老人的起居。但是畢竟是年歲大了,楊老夫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好幾次下人捎信來說楊老夫人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了。這也是十多天前陳宜中離開臨安後,決定回到家鄉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老宅,護衛守在門口,並沒有進去,只是讓陳炎一個人進了中堂。
陳炎繞過中堂,向東走了幾步,就是陳宜中母親楊老夫人的臥室。還沒進屋,就听到一陣訓斥聲和劇烈的咳嗽聲。推門進去,看見楊老夫人正坐在床上咳得前俯後仰,那陳宜中就跪在楊老夫人腳下,想要起身攙扶楊老夫人,卻被楊老夫人用手中的拐杖點在了地上,不知剛才楊老夫人訓斥什麼,估計和陳宜中離開臨安的事情有關。
陳炎喊了聲「太婆」,急忙快步上前,扶著楊老夫人的身子。
那楊老夫人看見陳炎進來,人也不咳了,臉上一片緋紅,像是被涂了朝霞,一下子顯得精神了很多,她撫著陳炎的雙手,連聲道︰「好孫兒,好孫兒!」
陳宜中也借機起身,向著陳炎問道︰「炎兒可是回來了,見著張知州了,還有那李嫣小娘子可好?」
陳炎尷尬一笑,輕輕拍拍楊老夫人的背部道︰「見著了,那李嫣原來是張知州的孫媳,我們解救了她,張知州他還親自向我道謝呢。」
陳宜中似乎也有些失望,看了看陳炎的臉,說道︰「哦,不說那李嫣了。你要張知州幫你建火藥作的事情談得怎樣,這私建火藥作是殺頭的事情,但是現在朝綱破碎,也不知道那軍器監劉庭瑞現在何處,非常時期當以非常之策,要是張知州他不同意,為父就幫你去趟知州府,讓我來承擔罪責。」
「這個,張知州倒是完全同意了。」道罷,陳炎在臉上擠出了一些笑容,展示給陳宜中看看。
「這我就放心了,炎兒,你認定的事情你就大膽去做吧,能幫你的,為父肯定會幫你!」陳宜中上前一步,也握住了楊老夫人的雙手。
這次,楊老夫人倒是沒有拒絕,她看了看陳宜中說︰「宜中呀,為娘讓你讀書識字,就是為了讓你明是非、懂大義,可不想你會成了一個沽名釣譽、貪生怕死之人。」
陳宜中兩眼紅紅,握緊了楊老夫人的手道︰「孩兒怎會忘了母親的教誨,只是這朝堂之上,多的是明哲保身之徒,少的是慷慨赴義之士。我一年三遷,欲速而不達。只因根基太淺,雖空有愛國之心,卻無可使喚之臂,想成事又力有不逮。」
楊老夫人從陳宜中的手中抽出自己的手,說道︰「宜中,你好糊涂,你以為退避江湖,就能保得名節嗎?」
陳宜中蹲子,用手輕撫楊老夫人的雙腿道︰「孩兒現在是進退失據,孩兒累了,且讓孩兒歇上一段時間,再圖大計吧!」
楊老夫人盯著陳宜中的臉,眉頭越來越緊,冷冷的道︰「你讓娘越來越生厭了,宜中,你還是當年那‘六君子’嗎?」
原來,陳宜中年少時進入太學學習,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為人正直,關心時政。
寶祐年間,奸臣丁大全專權,橫行霸道。陳宜中聯合同學黃鏞、林則祖等六人聯名上書攻擊丁大全。被丁大全知道後,加以陷害取消了太學生的資格,並發配到地方。時人感念他們的義行,把陳宜中等六位上書的學生譽為「六君子」。
「六君子!」陳宜中暗暗思忖︰「正是這三個字給了自己無限的榮光,使得自己仕途平坦,但是不知為何,很多時候,自己卻覺得這三個字就像三座大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看著陳宜中低頭沉吟的樣子,楊老夫人不再理睬他,她拉過陳炎的身子,說道︰「听說乖孫兒昨晚痛殺了韃靼人,你且說來讓太婆听听。」
陳炎握著楊老夫人的雙手,把昨晚江心嶼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那楊老夫人卻總是听不過癮,听了一遍,又要陳炎說另一遍,听到精彩處,竟撫掌而笑,仿佛是自己也是身處那江心嶼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