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回 第七九章 指路明燈

作者 ︰ 易雪心

趁著屋內光線還好,她一本本翻開來看。

發現這些書籍當是隋風畢生所學,越看,鳳翎越是抑制不住心頭的狂喜。

單《天經》一本,幾乎包羅世間天體萬象︰五行八卦之演算、天星地野測算天象、幾何算術,無一不含,而且闡述之清楚明了,為鳳翎嘖舌。

這會是方士們的至寶。

難怪前世今生,一直不斷人在尋找隋風。單是這些書籍,便是一座價值不可估量的寶藏!

前世的她,對法天象地沒有太多的研究,也不長于圖形計算,對于書中的名詞大多不甚了了,要想知其精髓,非仔細研讀不可,那還需待時日。

讀精讀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這時候,鳳翎只是隨手大略翻翻,了解其大致內容。

看到」天星分野」這幾個字的時候,鳳翎停住了目光,這是她記憶中有的詞語。

「天星分野」的理論她知道。

「十二分野,垂天相以示吉凶」。

她的前世,該理論在京城風靡一時,她也曾一時感興趣,尋了些相關的書來讀。

只是沒想到這個理論出自她的外公,隋風。

她逐字逐句的念下去︰子宮女虛危,齊分野;丑宮斗牛,吳越分野;寅宮尾箕,燕分野;卯宮氐房心,宋分野,辰宮角亢,鄭分野……

讀起來上口,意思卻不能完全明白。

翻過一頁,對「天分星。地分野」亦有詳盡注解︰天星對地野,以此觀天象。辯未行之事。

詳細看過,鳳翎對于這段學說己經了然于胸。回想前世。她甚至能發覺京中方士的誤傳之處。

重生以來,她的腦中似乎發生什麼重大變化︰思路清晰而記憶奇強,書中的內容只要看過一遍,便能牢牢的刻在腦中。

這個發現不免讓她又驚又喜。

所以只要她認真仔細的將書籍研讀,再將腦中的知識融會貫通,假以時日,她一定能獲得前所未有的力量,如外公一般,對世間的一切洞若觀火!

讀通《天經》她有信心。而《地經》卻讓她望而卻步。

《地經》幾乎是一本工程制造手工圖冊,相對《天經》要通俗易懂一些,而且圖文並茂。

鳳翎在第一頁便見到了小屋的設計圖紙。

然而尺寸的標注是用與畫中相同的蚯蚓文字,單位不是用的尺寸,卻是米,厘米之類,讓她無法理解。

所以即便她拿著這書,也無法按書中所注造出一間同樣的小屋來。

這讓她十分困惑,沒人看懂的書。外公留下做什麼?

為什麼外公不用簡單明了的字跡書寫這些東西?

在《地經》里前後翻了幾遍,找不到答案,看《地經》依舊如讀天書。

只好合上《地經》,她又去翻開另外半本殘缺的書。

這本書以傳記的形式歷史上的許多王候將相風流人物。有前朝的,有本朝的,更像是一本人物傳記。最後再以朱筆點評人物功過,得失。

翻到最後。每朝每代君王在位時間,覆亡原因赫然在列。

鳳翎頓覺毛骨悚然。

且不說外公如何知道未知之事。單這書冊,若是落到當權人手中,後果會是怎樣?

黨同伐異,誅殺異己,天下必然大亂!或許,歷史將跟著重寫。

鳳翎猜想,這本書的書名當是《人經》,只是首頁書名隨著前半部一起失去。

同時她隱約知道,為何這本書會只有半部;為何隔了幾十年,依舊有人不遺余力的尋找隋風。

關于未來,哪怕只有只字片語的記載,對某些人來說,也足以趨吉避凶,改變未來而萬年永存!

過去也好,將來也罷,都是可以預見的血雨腥風。

鳳翎忽然失去了看這半本書的興趣。

屋內本來采光不好,天色漸暗,書上的字也開始模糊不清。

合上那半本書,她便沒有再繼續翻看最後一本,而是揉了揉酸澀的眼楮,取出鳳翎戒子對好,拉開石馬肚下的機關。

面前再次出現藏箱子的深坑。

鳳翎來時沒有準備包袱,厚的書太顯眼,所以她決定從最薄的《隨筆》開始研讀。

將《隨筆》塞入懷中,其余的書畫仍以原來的方式疊回箱中,放入坑內。

拔出戒子,石器歸位,不過幾瞬的工夫。

鳳翎環視一眼周圍,一切照舊,她拍拍膝蓋,起身出門。

屋外的天色還不算太暗。

山頂另一側的夕陽又紅又亮,如咸蛋黃一般的,映紅了半邊天空;陽光給天邊的雲彩鍍上了一層奪目的金光,形狀各異的雲朵看起來便如瓖著金邊的美玉,美麗得令人心醉。

濃郁的臘梅香氣絲絲沁入心脾,鳳翎覺得此時的津液都是香甜無比的,心情也跟著從未有過的輕松。

她一直想要自己變得強大,比將來要遇到的那些人還要強大。她想要有足以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的力量,卻苦于山村閉塞,方法無處可尋。

外公留下的書籍,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指路明燈,能指引她前路的方向。

模模懷中的書籍,鳳翎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

她一直相信,只要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再付出最大的努力,成功便指日可待。

不遠的前方,成功在等著她。

出門後依原樣掩上門。

外公的屋子從未上過鎖,只是以鐵環相扣。

鳳翎將門依原樣扣好。

轉身走出幾步,想了一下,往林邊拾了幾枝細樹枝再折轉回門前。

蹲子將樹枝靠在門角邊,扯下兩根長發。仔細的綁扎在扣門的鐵環之上。

黑色的長發繞在黑色的鐵環之間,若不是仔細查看。根本瞧不出端倪。

做完這些,鳳翎才帶著滿意的笑容大步下山。回家。

一路上,鳳翎思前想後。這個秘密實在太過重大,不然外公不會費那麼多心思掩蓋,在甘氏面前都不曾透露只字片語。而現在情況未明,鳳翎決定還是先將她的發現隱瞞起來。

回到秦家小院,飯菜己經擺在桌前。

李氏,羅氏面色不虞。

甘氏不免嘮叨她幾句,不過听說她陪著生病的馮娟,也就沒再多說。

有馮先生在里面。李氏也跟著舒展眉頭,甚至責怪她怎不再多陪陪馮娟,跟馮先生打好關系,于秦家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羅氏也跟著埋怨幾句,看來,她對秦知文上馮先生的學堂一事還未真正死心。

鳳翎笑而不答。

她第一眼便瞧著桌上那碗浮著黑煤球似的豆腐丸子湯,她不由沖甘氏會心一笑。

有前日的事情,如今又做出這種湯來。羅氏免不了又被嘀咕一番。

甘氏再壓羅氏一頭,看樣子,李氏己經完全站在了甘氏一邊。

不過,這次鳳翎沒再參與戰爭。她一門心思都在那本《隨筆》之上,只想快快吃完了好去看書,一頓飯吃得如同嚼蠟。

吃完飯幫著甘氏收拾。上床之後又听甘氏嘮叨了許久。

甘氏說過年得準備這樣,準備那樣;又問她有什麼法子讓羅氏真心幫忙不再出什麼ど蛾子。她做事也好容易些。鳳翎心不在蔫的說了幾句,被甘氏一一否定。又听甘氏自己制定了方案。

然後甘氏又說了許久去鎮上的事,說一直想著去鎮上將之前的那些銀坨子兌成現錢,好好過個年,卻又勻不出時間之類雲雲。

兩人一直嘮到大半夜,好容易等到甘氏睡著,鳳翎才又偷偷起來,模出那本《隨筆》來看。

這一看,便又是天亮。

鳳翎將《隨筆》從頭至尾看完。

一閉眼,《隨筆》便如翻書一般在腦中緩緩展開,書中內容逐字逐句的展現在眼前。

讓她大喜過望的是,這本《隨筆》是外公為她特別準備的基礎教程。

看完《隨筆》,她知道,標注于圖紙上的蚯蚓文字,叫做「阿拉伯數字」,能與大呂文中的數字一一對應;括號中成對出現的,叫做「坐標」;空白處的橫線叫做「標尺」,根據記載的比例,便能正確計算地形圖上起點,終點之間的距離;公里,米同為計算距離的單位,以及與尺寸之間的換算,「經度」「緯度」以及各自的計算應用,等等等等。

有了隨筆的內容,她或許能正確解讀那幅地形圖。

有了隨筆內容的補充,她有信心,只要給她時間,她能造出一間與外公小屋一模一樣的屋子來!

等她將《地經》讀懂吃透,或許她能制造出更多與眾不同的東西!

鳳翎看得熱血沸騰,一夜睡意全無。

直到天將破曉,她怕甘氏追問,這才除衣躺下,眯了片刻,才又隨甘氏起床。

跟隨齊氏做過針線,鳳翎便又回到房中,捧起《隨筆》再從頭讀一遍。

然後鳳翎到屋外找到無人的角落,一把火,看著《隨筆》在眼前燃成灰燼。

她眯起眼,看著數顆紅色的火星在黑色的灰燼里掙扎著跳了幾跳,最終湮滅在無邊的黑暗中。

這是外公隋風的意思。

因為《隨筆》的尾頁上,外公用朱筆畫了個圈,圈中寫了個「毀」字。

這是叫她看後將隨筆毀掉。

從此以後,這個世上,只有她秦鳳翎一個人,能解讀奇人隋風留下的東西,同時等待著某些機遇的到來。

微風中,鳳翎瘦小的身影看起來卻是無比的堅毅挺拔。她舌忝舌忝略有些發干的嘴唇,伸指輕輕的,將被微風撥亂的鬢發拂到耳後,再面無表情的看著黑色的灰燼在半空中婆娑起舞,然後落在不遠處的任何地方。

她毅然轉身回秦家小院。

外公留下的迷團並未完全解開,但她相信,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秘密終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外公,隨風而去,安息吧。

…………

以雪心的蝸速一天兩更,寫得我都快吐了,真是嘔心瀝血啊,親們給點力支持吧~(未完待續……)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鳳回最新章節 | 鳳回全文閱讀 | 鳳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