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的民國 第533章 再見(二十三)

作者 ︰ 五味酒

「如果說僅憑你我之力,吳大哥我不敢苟同你的想法,現在連對抗南京的蔣正都費力不已,更別提虎視眈眈的日寇了。」

張學良的疑慮很明顯,兩個人如果真挺身而出,不顧一切,那可真是螳臂當車,白白犧牲了,日本人能僅僅用兩個師團就佔領東北全境,除了東北軍的無能以外,還是因為他們戰斗力遠超想象,甚至有些將領沒等開戰就先怯戰了,盡管屈辱之極,這也是他為什麼此前日軍兵臨平津,他仍舊按兵不動以何談為主,為的就是不給日本人徹底開戰消滅他的借口。

實際上,從張學良內心講,他很矛盾,國仇家恨使得他與日本人不共戴天,但現實又迫使他不得不低頭,不得一次又一次躲避日本人的兵鋒和婬威,為了保存張作霖所遺留下的僅有的這點遺產。

「漢卿啊,你我當然不行,但只要國內所有勢力和解,擰成一股繩,有效的遏制住日寇還是大有希望的。」

「全國和解。」

張學良一陣嗤笑,怎麼可能,且不說閻錫山、馮玉祥、蔣正、包括你吳孝良打的熱火朝天,就是南方的赤黨也與南京國民政府勢不兩立,全國和解不過是個不可能實現的笑話罷了。

吳孝良當然看出了張學良的不可置信,但目前空口白牙的確是無法讓人信服的,不過他有了前世的經歷,知道隨著抗戰的全面爆發,全國和解是遲早的事情,只是這和解的引卻是你張漢卿那,想到此處,吳孝良的目光從張學良一張瘦消的臉上掃過,心默念,不知道這一世那場事變還會不會爆發呢。

「漢卿,我吳孝良何時說過虛話,你盡可拭目以待,至于你我和解,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

夜色早已深的透出陣陣寒意,初冬的天似乎飄起了小雪,江面上汽笛嘶鳴,是轉運的渡輪到了。

「天色不早,漢卿早些休息吧,渡輪到了,為兄也該登船了,咱們南京再見。」

吳孝良的衛兵人數不多,不消半小時便已經登船完畢,岸上收回登船梯,汽笛又是一陣嘶鳴,船身猛的一顫,緩緩的開始移動,他站在甲板上望著逐漸遠去變小的碼頭,點點燈火也開始逐漸暗淡,他能感到那個瘦消的身影在碼頭上佇立了很久,可能直到他的渡輪消失在江面上也依然如故。

讓吳孝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蔣正居然親自連夜趕到渡口迎接他的到來,跟隨在身邊的記者攝影師沒有放過兩個人再次會面這一歷史時刻,鎂光燈將兩人敬禮握手的場面閃的如同白晝。

「維可算來南京了,淞滬抗戰的大功臣,南京軍民都很期待你啊。」

蔣正臉上掛著他一貫招牌式的微笑,散發著濃濃的領袖魅力,有新人記者初次見到領袖也不禁為他的氣質所傾倒,相比之下那位個不高的吳上將,除了那一雙如電的眸身上反倒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如果不是領袖親自迎接,亦或是在街上遇到,或許會被錯認為鄰家寄住的教書先生呢。

尤其是他身為陸軍上將卻並沒有穿著軍裝,而是穿的深色西裝,外披細尼風衣,受傷則帶著黑色的皮質手套,或者說他是海外歸來的成功商人也很合適,反正和軍人是搭不上邊的,幾乎所有初次見到吳孝良的記者和官員們都下意識的產生過這種印象。

只見吳上將臉上原本的笑容似乎一點點融化,直至變得若有若無,他伸出雙手握緊了蔣正的右手使勁上下搖了兩搖,他能通過手臂感受到對方的力量與戒備。

「委座親來卑職不勝惶恐,孝良尺寸之功不足掛齒,此番前來只有一個希望,那就全國和解,一致對外。」

其實,現在日本的野心雖然已經暴露,但還不夠充分,全國還沒有形成一致的危機感,雖然,淞滬大戰的爆發和東北淪陷都促進了這一進程的加劇,但國內一貫持綏靖想法的人還很多,他們天真的對列強還抱有幻想,希冀列強們出面主持公道,殊不知列強現在保存自身利益也是勉力為之,哪里還有多余的力量去管遠東的閑事呢,所以吳孝良這個時候提出全國和解為時尚早,得到的響應也寥寥無幾。

早在閻錫山二次通電,張學良發電響應的時候,吳孝良在濟南亦通電全國,首次提出了「全國和解,一致對外」的口號,這一做法實際意義不大,但政治加分卻很明顯,輿論更加的傾向于山東了,將來隨著日本人野心的持續暴露,蔣正等人綏靖政策的一再延續,這種加分將持續下去。

沒想到吳孝良竟當面就提出了他的口號,蔣正迷人微笑的眼里卻閃過了一絲旁人不易察覺的怒意,只是這怒意表面稍縱即逝,實際上卻被他死死的壓制在心底里。

「維之心願亦是為兄所願,總理遺願尚在眼前,我輩一刻不敢忘記。」

說罷,做了個請的手勢便當先往回走,吳孝良則落後其半步,緊隨其後向車隊而去,現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甚至經久不覺,鎂光燈也再次頻頻爆閃,將整個場面再次映照的如同白晝,攝影師們要抓住這瞬間即逝的機會,為吳上將和委員長多拍幾張照片,這種歷史性會面絕不多見,恐怕有些人畢生也未必能等到這樣的機會呢。

蔣吳二人走在當先,這時人群才爆出一陣驚嘆。

「快看,那不是汪院長跟何總長嗎。」

記者們這才注意到,跟在蔣委員長身後的幾乎全是國民政府高官大員,圍觀記者人群有資深人士則指指點點的為身旁的同事如數家珍般介紹著某某人是誰身兼何職,某某人來歷籍貫……

汪兆銘剛剛就任行政院長,運作多時的位置到手也算志得意滿,听到有人招呼,便面帶微笑的循聲望去,鎂光燈則適時閃起,一副氣場實足的畫面便被映在了小小相機里的膠片之上,他終歸是做慣了秀的縱使對把他排位在吳孝良之後心有不滿,也不會掛在臉上,更不會讓人窺破了這點心思,但他身旁的何應欽比起來就遜色了不少,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卻是一片鐵青。

听到有人在提起汪兆銘當年行次前清攝政王的壯舉,以及那份豪情,換來了大伙由衷的贊嘆時,他臉上的笑容更掛不住了,自己的風頭被吳孝良穩穩壓住也就算了,畢竟那小打敗了日本人光復上海,功勞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自己有意見也得乖乖的認了,可那汪兆銘又算個什麼東西,一個搞陰謀權術的骯髒政客,委員長的手下敗將竟然也壓在了自己頭上,這就是他無法容忍的了。

但這畢竟是大庭廣眾之下,汪兆銘又是行政院長,黨內元老,資格甚至老過蔣委員長,看到他在鎂光燈前賣力的表演而放慢了腳步,何應欽心里就像吃了蒼蠅,厭惡的皺了下眉,緊趕幾步將其甩在後面拉開了距離,這才覺得好受了許多。

于三和身為身為這次護衛吳孝良的衛隊長,跟在隊伍後面距離吳孝良不遠,將一干黨國要員的種種表演看在眼里,不屑的撇撇嘴,小聲的低估了幾句,旁人終是沒有挺清楚,不解的詢問,他也只還了個不咸不淡的微笑。

整個歡迎儀式隆重而短促,說它隆重是因為自領袖以下幾乎全部黨國大員都出席了本次迎接,短粗則是寒暄簡短,蔣正和吳孝良更沒有按照慣例發表一份聲明,甚至連采訪都沒接受,就登車匆匆趕往南京城內。

到了南京吳孝良才發現自己是第一個趕到南京城的地方首領,閻錫山、馮玉祥都答應了前來參加和解會議,不過卻都不約而同的沒有選擇親自出席,他得到的消息是商震將代表閻錫山出席,代表馮玉祥的則是鹿鐘麟,這兩人分別是閻馮的心月復驍將,派他們來一是表示重視,但隱含在這重視表現之下的卻是對蔣對南京政府深深的不信任,他們都是久經政壇、戰場上的老將,對于各種未知的舉措,既敏感又謹慎,所以僅僅派代表也就不足為奇了。

吳孝良心底竟有了點小小的失望,畢竟這兩位堪稱叱 風雲數十年的梟雄齊聚南京,是個難得的場面,他甚至假想過這些人開會時,會不會唇槍舌劍呢。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開會不過是坐地分贓,而真正的較量都在看不見模不到的背地里,在戰場上,閻馮兩人沒有親自來,與其在戰場上影響力相對較小,不過是陪練也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吳孝良也不著急開會,更不急著去見蔣正,沒有公事閑下來,正好可以帶著塔西婭在南京好好游歷一番,幾日下來幾乎將南京有些名氣的地方都走了個遍。

不過,很快便由不得他過這種平靜的日了,于三和將一份密電抵到了吳孝良手,陳誠的十一師與董海濱的十七師接火了,江西、安徽、湖北、陸續都有蔣正的人馬在調動,最關鍵的時刻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梟雄的民國最新章節 | 梟雄的民國全文閱讀 | 梟雄的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