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無疆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大風漸起

作者 ︰ 林半峰

不幾日,船隊到了飛崖島,張克楚稍作停留,第二天便率領戰船往西而去,目標是早都選好的——宿島再向西南去有數個偏僻海島,土王拉哈瑪的老巢便在那些海島上。

至于菲利普,張克楚讓他留在了飛崖島上,專心先把燧發槍造出來,為此他還專門請殷秀秀給予照顧,對于這個要求,殷秀秀欣然答應了。

過了宿島之後,克敵號轉而南下,第二天傍晚到了那幾座海島附近,張克楚下令停船拋錨,他可不想在夜里在島上亂轉——那些土人肯定會用陷阱長矛來歡迎自己的。

用過晚飯之後,張克楚召集了各隊隊長,籌劃明日登陸之事,分劃妥當之後,各自歇息,只等明日一早上島廝殺。

可是第二天摩拳擦掌殺氣騰騰的眾人分批上島之後,發現島子上已然空無一人,那土人築的草屋俱在,然而無論男女老幼,一個人影都不曾發現。張克楚又派人往其他各島查看也是如此。

「怪了,這些土人難道飛上天了不成?」曾大牛納悶的說道。

張克楚撿起一個陶罐看了看,搖頭說道︰「他們又沒有翅膀,能飛到哪兒去?這四周都是大海,除非全都跳海死了……不過,肯定不會的。要我猜,一定是有人把他們轉移走了。」

「莫非是西洋人?」郭玉郎遲疑問道。

「西洋人?也許吧。」張克楚皺眉想了片刻,心里總覺得不對,如果拉哈瑪說的是真的呢?西洋人把他的族人都抓了去?可是據他說有好幾百人呢,怎麼可能一艘船就能運走?再者說,會轉移到哪兒去呢?這里幾乎可以說是大宋海疆的月復地,當初那艘西洋船能偷偷溜進來已屬不易,再帶上那麼多人,豈不是自尋死路?

然而不是西洋人,又會是誰呢?土人的大小船只,幾乎都用于去攻打飛崖島了,這些島上的土人沒有外人幫助,肯定是離不開的。

總不會是外星人吧?

「走吧,咱們去下個目標。」想不通的事,暫時先放到一邊,張克楚對郭玉郎說道︰「看看那里的情況是否和這邊一樣。」

***********

傍晚時分的一場細雨,使得新汴城籠罩在一層薄薄的水霧之中,然而雨停之後海風輕拂,這水霧便漸漸消散了,涼爽的海風使得人們因為悶熱而煩躁的心情變得輕快起來,這正是一天中難得的好時刻。

不過在幽靜的皇宮里,趙軒的心情並沒有因為這場細雨而變好,他佇立在望歸樓的欄桿前,一手持卷,一手輕輕的拍打著欄桿。

他是個二十四五歲的青年,此時未著冠冕,如漆般黑發只用一枚玉環束于腦後,兩道長眉斜飛入鬢,一雙細目卻微微眯著,筆直挺拔的鼻梁下,雙唇緊抿。

一襲素淨的雲綢長袍襯著他單薄的身軀,袖口的金龍隨著他手上的動作乍隱乍現,偶露崢嶸頭角。

在他身後的幾案上,一爐素香裊裊浮動,晚風過處,淡淡的香霧飄至腳邊,望之如神仙中人。然而趙軒卻知道自己並不是神仙,他也不想做神仙。

他只不過是這座巍峨富麗的皇宮中的一個過客罷了。

自十五歲登基以來,趙軒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座皇宮,他在這里接見臣子,莊重的舉行各種儀式︰祭祀祖先、冊立皇後,接受外國使者的朝貢,嚴肅的聆听五位國公議政——然後在他們擬好的各種文書上蓋上玉璽——僅此而已。

趙軒很清楚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這種傀儡的身份從一出生便已經注定,所謂皇帝,不過是一個听上去很美的稱呼,他的父親如此,他的祖父也如此,甚至曾祖父……

大宋已不是趙家的天下,從南渡呂宋之後,皇帝就越來越淪為一種象征,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象征意義甚至越來越微弱。

趙軒不甘于做一個傀儡,他仰慕的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開疆裂土一言九鼎,麾下百萬雄師,坐擁天下唯我獨尊——然而現實卻是他如同被幽禁一般十年未曾踏出皇宮一步。

就如同廊下金絲籠中的鳥兒一般。

這種要掙月兌牢籠的沖動始于何時,趙軒其實自己也記不清了。然而這種沖動猶如一顆種子,不停的滋長,最終牢牢的佔據了他的內心。不過趙軒從來沒有表現出來,他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心里的秘密,只是用他那雙明亮清澈的眼楮觀察著周圍,看雲卷雲舒,看潮起潮落,卻不讓任何人從自己的眼中看到那一抹狂熱。

趙軒很善于偽裝自己,隱藏自己的喜怒,這一點是誰教會的並不重要,也許是環境使然,也許是他無師自通。他的聰明之處就是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聰明,詩詞曲賦過目成誦,書法繪畫自成一家,他通音律好調琴,喜老莊常論道。年少時該有的頑皮胡鬧一樣不落,成人後風流倜儻堪稱大宋第一帥哥——所有這些都讓那五位虎視眈眈的國公逐漸放下了警惕之心,就在上個月中旬,協政院院首靖國公陸鼎奇終于同意他出宮視政,這是自六十七年前「移庭宮變」之後,第一個能夠走出皇宮的皇帝。

所謂視政,不過是把幽禁在皇宮里的傀儡放出來示眾而已,然而六十多年前的廢帝,也就是趙軒的叔祖趙琰利用視政的機會,暗中積蓄死士,借著一次移動龍庭的機會發動宮變,試圖一舉刺殺五位國公,但是由于準備倉促,且被親信之人告密,反被五公趁機廢去皇位……

對于這次宮變,知曉的人並不多,趙軒也是听母後很隱晦的提起才略有所知,他對于這位魯莽的叔祖並不欽佩,卻感動于他試圖奪回屬于趙氏權柄的渴望,或許就是從那時起,他才逐漸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所處的尷尬地位,並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

自那以後,趙軒依舊認真的學習著老師傳授的任何東西︰經史子集、詩詞文章,書法繪畫音律甚至于方藥,天文地理卻從來沒有帝王治國之術。直到有一天,他在皇宮中接見了一名西洋人。

從這個名叫亨利的洋人口中,他知道了許多從來未曾听過的事情,但惟有一件事讓他記憶最為深刻︰西洋人也有皇帝,有國王,他們互相攻伐,彼此吞並,在海洋上廝殺,在陸地上廝殺,不斷擴張,不斷強大。這讓趙軒心中隱藏最深的那個沖動,越發迫切。

然而他當著內監、侍衛和宮女的面,毫不留情的將亨利嘲笑了一番,那些話即便是通譯也覺得太有損大宋的名聲,以至于偷偷的加以篡改了。

也許正是這番話,使得協政院的五位國公,漸漸地放松了對趙軒的警惕,直到最終同意了他出宮視政的請求。

不過趙軒自此常召亨利入宮,與其搗鼓一些西洋玩意兒,在監視趙軒的那些人看來,不過是些奇技婬巧迷惑心志的東西,然而只有極少的人知道,這位亨利並非普通的西洋商人,而趙軒與之接近,也並不是玩物獵奇那麼簡單。

「要想重新奪回權利,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被趙軒賜名李孝亨的亨利曾如此說道︰「在戰亂中尋找機會,用你們漢人的說法,是渾水模魚。」

他的官話說的非常流利,不過只有在沒有旁人監視的情況下,他才會用官話直接與趙軒交流。听到這句話之後,趙軒幾乎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他其實很想補充一句︰「亂世出英雄。」然而他什麼也沒說。

于是,入歲之後,幾乎被大宋遺忘的土番群起作亂,往常循規蹈矩的西洋人也露出了猙獰的獠牙,曾被大宋水軍趕得遠走他鄉的海盜們更是一夜之間呼嘯而來。

墾殖開荒的海島被土人洗劫一空,大宋的子民被屠戮殘殺,海上的商船遭到海盜和土人的雙重打擊,貨物被搶掠,商人吊死在桅桿之上,往日平靜的海面,不時響起隆隆的炮聲,濃濃的硝煙背後,是讓人捉模不透的亂象。

南洋大宋,這個強大的帝國似乎一下就陷入了動亂之中,雖然這動亂如風中青萍,才剛剛漸起漣漪……

而佇立在望歸樓上的趙軒,看到又是怎樣一副畫卷?他的嘴角微微的彎起,手中的書卷忽然被他拋向空中。

書頁翻飛,在落日的余暉中宛若一只折翅的蝴蝶,于暮色中飄飄落下,凝著雨水的草叢很快打濕了紙張,封面上那幾個字暈染開來,依稀,是《花間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無疆最新章節 | 大宋無疆全文閱讀 | 大宋無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