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南周婉兩人說得不錯,董太後幾乎跟何進何大將軍同時收到董重死的消息了。
董太後把所有的宮女都趕了出去,現在想起來,當初跟何太後撕破臉真是一個下下策,是一時沖動之舉。可是即便是在宮中,也跟尋常百姓家一樣啊,婆婆怎麼可能向兒媳低頭呢!也不知道現在董太後是什麼滋味,不過如果再來一次,大概董太後還是會與何太後對嗆起來的吧。
畢竟,要忍氣吞聲,也是極難做到的一件事。
董太後明白董重一死,大勢已去,其實董太後自己也沒弄清楚形勢,現在的形勢下,董氏要跟何氏斗,其實董重死不死都無關大局,因為董氏與何氏完全處于不在一個等量級下的較量。
如此懸殊的戰斗,董氏又有何勝算呢?
董太後知道自己有麻煩了。
果然,黃昏時分,有詔令董太後的出身為藩妃,所以不能久居宮中,以此為理由董太後被趕出了皇宮去。
想當初董太後一直瞧不起何進出身,何進便偏偏要以出身來回擊董太後,這回擊一拳甚是猛烈,讓何進感覺到了一種痛快而又酣暢淋灕的快感。
沒有比這更讓何進感覺上好的事了。
而對于董太後來說,她無疑受到了重創。
周婉跟全城的人一起知道董太後被趕出了宮中,她瞅著蕭南,輕輕道︰「董太後還真是夠可憐的。」
蕭南知道何進就這樣還放不過董太後,就算何進放過,何太後也放不過。是以蕭南也嘆了一口氣道︰「這還算好的了,能保住命,至于將來,嘿嘿,就難說得緊了。」
周婉听了蕭南的話,她好一雙明目瞪得大大的,「蕭大哥,你是說董太後這命都——」
蕭南看著周婉,微微一笑,卻是不著一語,只讓周婉自己去理解去揣度。
周婉想︰既然蕭大哥這麼說,她董太後真可能危險矣。
雖然想想覺得不太可能,畢竟是太後啊,隨便什麼人都敢下手麼?可,另一方面,又是蕭南作出的預判,周婉現在覺得蕭南言出必中,她又覺得董太後死可能很確定了。
說真的,周婉有點迷信蕭南了。
六月,何進果使人去董太後老家河間鴆殺了董後。
董後葬于文陵,何進不參加。這事本身是容易引人非議的。
張讓以此散布流言,何進听袁紹言欲殺張讓,張讓又找到何進之弟何苗,同樣將奇珍異寶送上,何苗這一條大腿也算抱上了。何進要殺張讓,何太後與何苗聯手阻止,何進又是一個大沒有主意的人,所以他又一次準備放棄殺張讓。
這一回,袁紹糾集了其他的大臣,他們群情激奮,態度極為堅決。
不讓步,就是不讓步!
這一下把何進弄得左右為難了,一方面何太後何苗不讓殺,一方面袁紹等大臣又力勸要殺。怎麼辦?
袁紹後來琢磨出一個折中的辦法,袁紹向何進進言道︰「大將軍如果為難,不如這樣辦。」
何進眼楮一亮,忙問袁紹︰「本初有何妙策?」
何進急于听到袁紹的妙策,免得自己夾于中間,處境十分的尷尬。
袁紹大聲道︰「那便是引入外軍!」
袁紹這一個自以為聰明的決定,讓何進也被其蒙敝了。何進本來就處于兩面不好做人的尷尬境地,袁紹提出這樣的辦法來,何進大喜,他一心只求得解月兌,對那袁紹道︰「本初,真有子房之頭腦也,此計大妙!」
何進大將軍覺得袁紹這一招應該叫做借刀殺人吧,這一招甚是奇妙,自己反正可以擺月兌這來自兩面的壓力了。
還子房,何進真是不知道袁紹這辦法會害死自己的,他實在是太高估袁紹了。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會把聰明當作愚蠢,或者,將愚蠢當作聰明,這樣犯下的錯誤,有時就會大到讓人意外的程度。
皇甫嵩已經回到了京城,他向朝廷稟報董卓的事已經被放到了一邊,皇甫嵩聞知朝廷大變,他風塵僕僕回到京師來。而皇甫嵩手下的十萬大軍,何進下令散了大多數,余下的一些士兵,充入原籍各州牧去充作常備軍了。
因為在募兵制下,一旦戰事結束,那些臨時募來的士兵多數還是要回去作耕作耕農的。
皇甫嵩在京城目睹了何氏與董氏之爭的變故。袁紹提出來引外兵,皇甫嵩在一旁暗自搖頭,這可不是什麼妙策啊。袁紹這事上顯得糊涂——平時這人可還算是一個聰明明白人啊。更為糟糕的是大將軍何進還同意了!
主薄陳琳強烈反對發檄至各鎮,讓諸鎮引兵入京。陳琳認為何進在京城一手遮天,要殺宦官真是易如反掌,去讓外地各路軍馬來京,反而對京城的穩定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曹操也反對,,認為一獄吏就可以搞定的事,還招外兵,實是下策,何進根本听不進主簿陳琳與典軍校尉曹操的話,一意孤行,終于代皇帝下詔,令各路諸侯立即引兵來京以誅滅宦官。
何進這行動的確在外人看來十分的荒謬,不過從他自身來說,礙于何太後與何苗的面子,他覺得自己不出面去收拾張讓等宦官是最好的辦法。一旦一個人認定錯誤為正確,沒有人能夠輕易扭轉他的看法的。
一切的後果何進本人必須承擔!
西涼刺史董卓,將皇甫嵩「送」出西涼境地後,自己仍然做自己的涼州一霸。
如今董卓的感覺倒也是十分的良好,剛打敗了韓遂與馬騰聯軍的進攻,自己在西涼的地位可謂是更上一層樓了。另一方面皇甫嵩也灰溜溜的卷鋪蓋走人,現在老董的日子可謂是相當好過,春風得意的感覺還真是妙不可言啊!
董卓憶苦思甜的想起了過去自己走背運的時候。
那時也曾經以金玩財寶開路,去謀得一個職位,便是取代得罪了黃門的中郎將盧植,董卓得到與黃巾軍作戰立功這樣的一個大機會。可惜自己實在是太背運了,而且手下的士兵自己應該說也是太高估他們的戰斗力了,所以造成自己征黃巾無功而返,最後還險些個被朝廷問罪,如果不是自己賄賂了十常侍,自己一輩子就算是完蛋了。董卓自己總結了一下在黃巾問題上的失敗原因,他的最終結論是︰自己實在是太過于輕敵了。
後來自己京城一番苦心的運作,終于搞到了西涼刺史這一高位,然後自己在西涼用心經營,如今擁有大軍二十萬,一時威風八面。皇甫嵩此次千里迢迢從洛陽趕來,卻是白幫忙,想削弱自己兵權的事沒干得成,為什麼?還不是因為自己兵強馬壯的,皇甫嵩他絕對不敢硬來。有兵的感覺就是好啊,有重兵的感覺更是好上加好!
京中變故遠在西涼的董卓也收到了。
董卓對于帝國的核心發生了這樣的大事,他當然必須重視。董卓他立即招來李儒與牛輔兩位女婿,要跟他們兩人好生討論討論一下這驚天的變故。
李儒與牛輔兩人一先一後來到大堂,董卓讓兩人施禮後坐下。董卓就將自己的意思說出來,讓兩位談談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京城中驚天大變故,究竟會給自己,或者自己的西涼軍帶來怎樣的影響,這影響究竟是好還是壞。
瘦瘦的大女婿李儒先道︰「董公,這朝廷不穩,對咱們西涼軍當然是機會而不是什麼危機。」牛輔在一旁點頭表示了同意。
董卓眯著眼楮,點一點頭,他沒有說話,只是稍稍抬了一下自己的下巴,示意李儒繼續說下去,將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李儒道︰「現在何進殺了上軍校尉蹇碩,將蹇碩的兵都收到自己的麾下,何進的勢力的確很大了。但是,何進並沒有殺掉那些有權的宦官,尤其是像張讓等十常侍,所以,張讓等人的勢力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我覺得這對何進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李儒畢竟是一個高明的謀士,他看問題的精準度,不是袁紹所可以比擬的。
董卓听李儒如此說,他「哦」了一聲,然後問李儒道︰「哦,你覺得何進其實應該殺張讓等人的嗎?」
李儒毫不猶豫的點點頭,然後道︰「正是如此,何進不殺張讓等人,實是給自己埋下了一個極其危險的隱患。「
董卓追問道︰「何出此言哉?」
李儒侃侃而談道︰「道理很簡單。蹇碩被何進所殺,在十常侍中造成的心理震動一定是小不了的,他們會感覺到震怖,對何進不放心,十常侍的安全感根本就不會存在著!」
李儒不必將話說完,董卓這樣的聰明人立即明白了李儒的意思,李儒是說如果張讓等十常侍沒有安全感存在的話,一旦有些個風吹草動,張讓等人一定會對何進不利的。董卓想到這里扭過頭來看著自己的另一個女婿,也即是二女婿牛輔,董卓臉帶些笑意問那牛輔道︰「你看此事果真如此麼?」
牛輔點首道︰「我也是這樣的看法。」
董卓道︰「那這京城恐怕一時還消停不了啊!」董卓說罷呵呵呵笑了起來。
對于董卓及其西涼軍集團來說,一個不穩定的朝廷當然比一個穩定的朝廷好上多少倍。朝廷不穩定,自然騰不出手來對付董卓這二十萬他視為珍寶的大軍了。
董卓與李儒牛輔兩人正商議著帝國大事,忽然有軍士來報說詔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