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作為生活的營地,現在成了一個死氣彌漫的戰場。王乙作為殿後的成員,明顯達到了一定的威懾效果,匈奴兵只是在嚷嚷,卻再也沒有人敢沖上去,雙方僵持在了場上,眼睜睜地看著黑夫幾個人和部隊慢慢地向後撤退。
王乙緊握手中的武器,也慢慢地領著最後的部隊退後,臉上的血已經模糊了他的視線,他不得不一直在眨眼,保持自己的清醒,眼楮也變紅了,名副其實的殺紅了眼。
這一場戰役,李牧的目的是殺,將匈奴的軍隊完全殺退,保住邊疆的安全。多年之後,他確實將匈奴殺至七百里之外,讓趙國無後顧之憂地去對付秦國的入侵。只不過,趙學知道,這樣的代價,太過慘重,而且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他已經將自己的想法都告知的李牧,無奈這樣的想法是不可能一時半會就能夠被完全接納的,尤其是一個已經和匈奴爭戰多年的將軍,或許他的思維只剩下殲滅匈奴這樣的想法,要他和多年的敵人握手言和,需要太多的器量。
那將是否定了他之前抗爭的做法,對不起死去的弟兄,趙學剛來邊疆不久,感觸不深,他完全沒想到這麼深的一層,所以走開那麼一天兩天,便出了這樣的大亂子。
雖然匈奴依然會有人進攻過來,但是包圍已經被破開,趙學立在後方已經為李牧他們的撤退做足了準備,匈奴兵一個個撲了上來,企圖將趙學這一條血路封閉起來,但是這個做法卻沒有絲毫的效果,因為趙學他們的騎士是有備而來的,分成了一個個沖擊的小隊,敵人一反撲上來他們就沖散他們的攻擊,這樣保住了這一條血路的暢通。
趙學已經決定讓自己成為殿後的部隊的,一直讓其他人快些撤退,李牧帶來的人或多或少都已經受了傷。
「這里就交給我殿後,你們快些撤退!」趙學扯著嗓子喊道。
王乙也一直退到了趙學的身邊,立在了趙學身邊,又準備充當起主人的死士,趙學看了看他的臉,不禁心中一酸,想要問候卻知道現在不是時候,只是和王乙一樣定眼看著周圍。外圍沖來一波又一波的匈奴戰士,作為沖擊的騎士部隊也來得差不多了,趙學也開始擋在外圍,為撤退的軍隊開路。
大單于雖然是個智商一般的領袖,但是對于戰爭的指揮,確實不弱,他畢竟是個見過了戰爭場面的人,整頓軍心,又一次開始了對趙軍的反撲。
自己的根據地怎麼可能是這些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
他自己拔起劍,大喊了起來,一連串的匈奴語,其他的匈奴兵听到了,也瞬間被激勵了起來,不怕死似的沖了上來。
要說拼身體素質,趙國人和匈奴人比是有一定差距了,作為長期在外狩獵,侵略為主的匈奴人,身體總會比較健壯,他們族群可是連女人的骨架都會稍大。
可是現在趙軍有備而來,騎著馬,幾次沖擊之後,還能保持著一定的平衡,不過趙學很清楚,這樣的情況在持續下去,那趙軍肯定是輸定了。
好漢不吃眼前虧,趁機撤退,才是王道。
幾個匈奴兵也看出了趙學的在里面的地位非凡,立即架劍沖了上來,真是這些蝦兵蟹將,多來幾個都不可能傷害到趙學。一記流暢的橫劈,幾個匈奴兵的立即中招倒下,王乙也一邊砍一邊大叫,想要在這里立下威勢,緩下匈奴的攻擊。
一個領袖般的人物,一個滿身浴血的戰士,這兩人無疑給趙軍平增了不少的士氣,也嚇到了不少的匈奴兵,頓時的撤退變得十分的順利。
眼看撤退已經進行得七七八八,趙學已經是最後的一支撤退的隊伍了。趙學立即下令,讓殿後的軍隊也一起撤退。
他舉起劍的同時,一支箭直面地射了過來,幸好王乙的反應敏捷,立即用劍將這之箭格擋開來。趙學一看,只見面前一個大漢執弓怒視著他。
看著服飾和那股氣勢,趙學知道這個人就是大單于。
這梁子算是結下來了。趙學暗道,無論是趙國,還是右賢王,和大單于的關系已經惡化到無法修補的地步了。
「在下趙學,我們以後還是會見的。」嘴角微微上揚,轉身就駕馬離開。
大單于也知道面前的局勢已經留不住眼前的幾個人,他們都騎著馬,數息之間已經奔出了數十米之外。他也听懂了趙學的話,在日後必然還會有一場惡戰。
「右賢王」大單于咬牙狠狠地說道,他將這次的根源都歸咎于大單于出賣了自己的所在地,歸咎于右賢王的叛變。
這一場戰斗,確實折損了不少的兵,大單于自己的手下也少了幾員猛將,卻不知道那個趙學的來頭,竟然有那麼多的能人在他手下,自己的大將當于丘就在數十招之間斃命了,而且還沒留下全尸。
他立即安排起其他士兵去救助受傷的人,也開始統計起了這一場惡斗的受傷人數,加上自己那三千的援兵,這里死亡超過了一千個,幾乎參與戰斗的士兵都受了傷,大單于立即想起了被派出進攻右賢王的那個隊伍,幾經思索,決定讓那部隊先回來進行防守,等到養好精神,再對右賢王進行進攻。畢竟自己部落的人口並不多,連續的戰斗可能會讓自己負荷不來,到時候被趙軍再來一次這樣的偷襲,就承受不住了。
在這一夜趙軍的損失是比匈奴大得多的,李牧看著大單于派出了那麼多的軍隊,卻沒想到他還留有一手,這次他帶去的弟兄可是死了大半,連孫啟都在這場惡斗里面失去,他突然有些憎恨起了自己。
明明是個早已見慣了生死的將軍,卻無奈原諒不了自己沖動所犯下的錯誤。一直到了安全的地方,趙學趕上了李牧所在的位置,李牧一見趙學過來,頓時不知該說什麼。
「李將軍,不用責怪自己,戰場上不明了的情況太多,你也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全部掌握。」趙學自然也吃驚,作為日後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竟然也會有這麼沖動行事的時候。
「趙公子若是要怪罪于我,我也無話可說。」看來眾多弟兄的失去對李牧的打擊太大,他竟然忘了趙學也不過是個小小的裨將,而自己才是這個邊防最大的領導人物。
畢竟這一次的損傷可是根源于自己的指揮不當,要是戰場上正面的沖突,或者死去幾千士兵,也是常事,但這一次在李牧看來,有一些弟兄是不該死的。
經一事長一智,來自未來的趙學知道,李牧是個人才,一顆未經雕琢的璞玉,如果他一路順暢,那麼成就自然不會太大,像如廉頗,也曾犯下不少囧事,負荊請罪雖說是佳話,但也是證明廉頗也曾經犯過荒唐的錯誤。
「這一次的事情,我也有月兌不開的責任,李兄不應該全部都攬在了自己身上。我,確實不應該無聲息的走開幾天。」趙學雖然一開始是因為被綁走而離開,但是後面他也確實拋下了軍隊,和墨衡兩個人去听儒家的授課,說到底,自己還是輕浮了些,畢竟自己是來守衛邊防的,卻沒有留下一句話就跑了出去。
這一句話說了出來,李牧的心里稍稍好受,當有一個人分擔了你的痛苦,你也就沒有那麼辛苦了。
「話是這麼說,要是我听從你的勸告,實行剿撫並用的方式,或者就沒有這次那麼沖動的行為了。」李牧說道。
「雖然這次損了不少的弟兄,但是李兄的這一次襲擊不是全然無用的,你確實大大的榜上了忙。」趙學笑了笑,拍了拍李牧的肩膀。
「哦?李牧不解。」這一次攻擊很明顯的打草驚蛇了,而且大單于肯定將對外的那些士兵都調了回來,要再次進攻可謂難上加難了,卻一點都看不出趙學所說的好處到底在哪里。
「要說大單于雖然笨,領兵去攻擊右賢王,但是右賢王卻是一個比較溫和的領袖,甚至可能束手就擒,幾句之下和大單于言好如初也說不定。但是被李兄這樣一搗亂,無論右賢王怎麼解釋都沒用了,大單于也認定了右賢王的叛變,還出賣了自己,這樣右賢王沒了後路,只能真正的投靠我們趙國了。」趙學幾句話就點出了重點,之前右賢王投靠趙國,不過是因為利益的關系,以及自己的女兒成了俘虜,完全是一種交易,如果利益鏈條破裂,或者右賢王有了其他的貿易途徑,那麼這層關系可謂說破就破,是一層很薄弱的關系。
但是現在被李牧這麼一攪合,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右賢王起碼在找到新的靠山之前,是不敢再離開趙軍了,因為他知道若是自己一月兌離,大單于的幾萬軍隊滅掉自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右賢王和大單于的矛盾,卻在李牧的偶然襲擊下,被完全激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