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代替後周初立的時侯,宋軍總兵力不足20萬。「杯酒」以後,禁軍數量迅速上升。到宋真宗時期,宋軍總兵力達到125萬。神宗繼位之初以是140萬有余。徽宗初年破180萬,北宋滅亡前破200萬。
秦朝軍隊確實很強。春秋時期,秦開始成長,那時周圍有犬戎,羌,狄等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善于馬上戰爭,驍勇善戰。在這樣的強力競爭環境中,秦逐漸形成了剽悍的民風和尚武的傳統。戰國時代,盛行革新變法、富國強兵,並以「實力決定一切、強者為尊」為主流規則。秦在商鞅變法後,經過長期戰爭月兌穎而出。東滅六國,西平戎狄,南並滇粵,北擊匈奴︰秦軍隊無論從戰力、戰法、裝備等都處于一個新的高度。秦軍的強大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戰爭的規模大則百萬,小則數萬。秦朝建立時的人口大約2000萬,著名戰役如王翦帶兵60萬滅楚,雙方總兵力約在120到140萬;長平之戰大約100萬。
漢朝統治著6000萬以上的人口,支配著龐大的領土,軍隊兵力上百萬之眾;
從歷史角度說三國時期當時全國人口總共才700萬左右其中蜀國90多萬,吳國200多萬,魏國410多萬,按兵力最大限度即乘以人口的八分之一你就知道最大兵力為多少了。
隋廷最盛時人口統計為4600萬人,若加逃稅隱漏者至多不過6000萬,煬帝時服兵役勞役者至少超過800萬,盡發男性青壯尚不足,竟至「役及婦人」。
唐軍的主要成建制作戰集團是中央軍和藩鎮軍。
具我所得到的資料,唐朝藩鎮軍常年保持在49萬上下的規模。這里草發一份資料︰
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
安西節度使今新疆庫車管理西域24000
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御突騎施、堅昆20000
河西節度使今甘肅武威隔離吐蕃、突厥73000
朔方節度使今寧夏靈武防御突厥64700
隴右節度使今青海樂都防御吐蕃75000
劍南節度使今成都防御吐蕃、綏靖南夷39000
嶺南五府經略使今廣州綏靖南夷15400
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御突厥55000
範陽節度使今北京防御契丹、奚91400
在宋朝代替後周初立的時侯,宋軍總兵力不足20萬。「杯酒」以後,禁軍數量迅速上升。到宋真宗時期,宋軍總兵力達到125萬。神宗繼位之初以是140萬有余。徽宗初年破180萬,北宋滅亡前破200萬。
元軍的鼎盛是在成吉思汗一統蒙古之後的蒙古騎兵,這支軍隊常年維持在10萬左右(蒙古部落總人口在100萬左右)。
明朝近三百年的時間內,明朝軍隊總數常年保持在100——200萬之間。朱元璋建國時全國中人口約5000萬,軍隊為180萬。永樂正統時期一度超過200萬。正統後保持在120萬的水平上。明朝後期,戰事平凡,明軍也曾一度激增恢復到200萬左右的水平上。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台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制基礎上建立的。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瓖黃旗、瓖藍旗、瓖紅旗和瓖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初建時.不僅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清朝統一後,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並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
宋太祖朝後期的開寶年間,包括廂軍在內的總兵力是378000人;宋太宗朝末期的至道年間,包括廂軍在內的總兵力是666000人。
宋初禁軍的兵力部署,是典型的內外相制原則,即統治中心京師開封地區屯駐一半,分散到全國各地一半,京城內外同樣如此︰「京師屯十萬,足以制外變;外郡屯十萬,足以制內患。京師、天下無內外之患者,此也。京師之內有親衛諸兵,而四城之外諸營列峙相望,此京師內外相制之兵也。府畿之營,雲屯數十萬之眾,其將、副視三路者,以虞京城與天下之兵,此府畿內外之制也。非特此也,凡天下兵皆內外相制也」。按上引資料所言,主要是指宋太祖朝的情況,當時外患還不嚴重。以後隨著軍隊數量的不斷增長,以及邊防局勢的變化,增長的兵力主要分布在地方和邊防。端拱二年(989),戶部郎中張洎奏議道︰「臣今伏請悉聚河朔之兵,于緣邊建三大鎮,各統十萬之眾,鼎據而守焉……臣知契丹雖有精兵利甲,終不敢越三十萬之眾南侵貝、冀矣。」京師的駐軍盡管有所增長,但不可能按一半的比例增長。
宋真宗一朝的兵籍以天禧年間為代表,總兵力912000人,其中禁軍432000人,廂軍480000人。
兵力分布隨著兵員增長發生變化,均呈增長態勢。京師駐軍至少有20萬。如咸平二年,宋真宗「大閱禁兵二十萬于東郊」;具體情況是︰「夜三鼓,殿前、侍衛馬、步諸軍二十萬分出諸門,遲明乃絕。上按轡出東華門」。按字面意思理解,這20萬禁軍都駐扎在開封城內,也即僅城內至少就有20萬,因為不可能全部參加閱兵,還要有足夠的兵力維護京城安全。按內外相制的原則,城外也要有20萬左右的軍隊。實際上,開封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屯駐40萬大軍。比如說,城內不可能駐扎20多萬軍隊,在東郊閱兵,不可能不調動郊外的軍隊而全部使用城內的軍隊。我的理解,這20萬軍隊分別從各城門出城,然後到東郊集結,本身就是閱兵儀式的組成部分。也即包括城外的部隊事先調集到城內,屆時再舉行出城儀式,以壯聲威。如果說20萬全部是京師駐軍的話,那麼當地還應有非受閱的值班部隊數萬人,也就是說全部駐軍為20余萬。也有可能調集部分外地禁軍前來接受檢閱。綜合考慮,當時的開封駐軍大約20萬左右,佔禁軍總數的大約一半,符合內外相制的部署原則。
地方駐軍的增長,主要是在西北地區。咸平六年正月,陝西的涇原、環慶部署一同請求增兵,宋真宗說︰「此兩路兵數,已倍于去歲,或益之,則難于減罷。」西北邊防的駐軍,一年間成倍地增長,還覺得兵力不夠。陝西路的軍隊數量,據當年奉命前往陝西調度軍費的度支使梁鼎說︰「關中郡縣,控接河西,遠近宿兵不下十萬。」大約有10萬人。河東路同樣增兵添將。咸平二年,「河東轉運使掖人宋摶言︰‘大通監冶鐵盈積,可供諸州軍數十年鼓鑄,請權罷采取以紓民。’詔從其請。時西北二邊屯師甚廣,摶經制饋餉,以干治稱,朝廷難其代,凡十一年不徙。」只是不知具體數量,大約有數萬人。另一關鍵邊防地區河北,據久在河北任職的高級將領王德用說︰「咸平、景德中,邊兵二十余萬,皆屯定武,不能分扼要害之地,致虜兵軼境,遽有澶淵之師。」澶淵之役以前,河北駐軍大約是20余萬人,集中在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