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下同)中的《毛遂自薦》《晏子使楚》《猴王出世》《將相和》等課文中,經常出現「步」「尺」之類的古代長度單位,由于年代久遠,與現在運用的長度標準相差甚遠,古人的一步等于多少尺?一尺該是現在的多少厘米?各朝代的長度標準有何差異?本文僅對部分古代長度單位溯源探究,供大家參考。
據《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漢以六尺為步。」周朝盛行八卦之說,「八卦」象征天、地、日、月、風、雷、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八個方位,最初是用來記事的符號,後來逐漸神秘化,並以八為吉祥數,以至于在制定長度標準時,也以八尺為一步(此之前以五尺為一步)。
既然「周朝以八尺為步,秦漢以六尺為步」,那一尺究竟為幾何?各朝代尺的標準如何?
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歷代古尺時有出土,為研究我國古尺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但由于年代久遠,各個朝代留存至今的尺制造精粗不同,保存完好的程度也各異,要精確列出各個朝代尺度的數值十分困難,只能是約數。
據丘光明編著的《中國歷代度量衡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一書考證︰商尺約為16厘米,戰國、西漢、新莽約為23.1厘米,東漢約為23.5厘米,三國約為24厘米,兩晉約為24.4厘米,北魏28厘米,北周29厘米,東後魏30.2厘米,唐為30.3厘米,宋為31.67厘米,明、清兩代為32厘米,民國為33.33厘米。
根據上述各個朝代每尺約合的長度值換算,第八冊中的「積累•運用二」,其中的《毛遂自薦》一文︰「……(毛遂)大聲說道︰‘大王所以敢當眾叱責我,是因為楚國人多勢眾。但如今大王與我在十步之內,楚國縱然強大,大王也倚仗不著……’」(摘自第八冊語文第43頁)這里所記述的是戰國時期發生的故事,據查周之前的一步為5尺,一尺折合為當今的23.1厘米,因此這「十步之內」的長度折合為當今的標準應約為︰23.1厘米x5(尺)x10(步)=115.5厘米x10(步)=1155厘米=11.55米。通過上述計算,這「十步之內」的距離應為11.55米。
第十冊《晏子使楚》一文記敘的是春秋末期的故事︰「齊王派大夫晏子訪問楚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摘自第十冊語文第80頁)這里所說的「五尺來高」,相當于今天的︰16厘米x5(尺)=80厘米。這個洞的高折合為今約80厘米。不足1米高的門,怪不得晏子反唇相譏為「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
第十二冊語文第14課《猴王出世》一文出自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其中「……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摘自第十二冊語文第68頁),此文為明朝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因而應按明朝時尺的標準換算,由于明朝一尺約為32厘米,仙石的高折合為今32厘米x36.5(尺)=1168厘米,約合11.7米,相當于三層樓房的高度;而仙石的圍圓經折算為今32厘米x24(尺)=768厘米,約7.7米。
第十二冊語文中第12課《將相和》一文,其中藺相如有一段話︰「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摘自第十二冊語文第59頁),文中的「五步」應按秦之前戰國時期的標準來計算,由于戰國時一尺相當于今天的23.1厘米,即為︰23.1厘米x8(尺)x5(步)=924厘米=9.24米。因此,藺相如與秦王之間的五步距離應為9.24米。
第十二冊語文第13課《景陽岡》一文,選自《水滸傳》︰「……那只大蟲咆哮著,發起性來,翻身又撲過來。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遠……」(摘自第十二冊語文第66頁),這十步究竟有多遠呢?
由于《水滸傳》是描寫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故事,宋時的一尺等于31.6厘米,因此,武松所退的「十步」經換算相當于今天的︰31.6厘米x5(尺)x10(步)=1580厘米=15.8米武松退「十步」即今天的15.8米。而在1981年意大利羅馬舉行的田徑世界杯賽上中國運動員鄒振先以17米34的成績奪得三級跳遠冠軍。相比之下,精通武功的武松這一跳還是符合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