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日,皇叔差人送來了一封密信。上面畫了一個人的畫像,寫了埋伏的時間和地點。
看畫像,皇叔要我殺的這個人是一個五十來歲的道士。我皺眉瞪著畫像看了好久,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這位伯伯,我跟你遠日無怨近日無仇,本不該殺你。可是,你得罪了朝廷,我不殺你,別人也會殺你。為了救清源,我只能對你下手了!」
我提前半個時辰到了埋伏的地點,查探好地形,找了一個隱身處藏好。我沒有帶虞姬劍,而是帶了長槍。一寸長一寸強。既然是埋伏偷襲,我就不打算近身搏斗。
臨近皇叔所給的時辰,果然有一個道士從大路走了過來。我屏息凝神待到那人從我身邊走過,閃電般出手,一槍刺入了他的後心。
這一擊得手太過容易,我反而有些發愣。本以為皇叔派我來對付的,一定是那些大內死士對付不了的對手。沒想到竟是個連還手之力都沒有的平庸道士。還是說,我的武功已經到了難逢敵手的地步了?
心中有些納悶,可我總已經殺死了皇叔要我殺的人。只須再殺死一個人,便能保清源周全。
……
三天後,我接到了皇叔的第二封密信。這次,信上沒有畫像,只有時間和地點。時間是在兩日後的深夜,地點是在洛陽邙山的吳王墓。
看到洛陽邙山吳王墓這個地點,我更覺得蹊蹺。吳王墓中葬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年的違命侯李煜。難道,皇叔派我去殺的人跟李煜有什麼關系?對于李煜的詞,我一向十分喜愛。尤其是他所寫的那首《虞美人》。如果,皇叔要我殺的是李煜的後人,我是否應該動手?
靜下心來想了想,李煜的兩個太子清源郡公仲寓和岐懷獻王仲宣均早亡,此外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此次要殺的,絕對不會是李煜的後人,不必有什麼顧忌。于是,帶雙劍,即刻起身,趕往洛陽邙山吳王墓。
這次,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準備。到達吳王墓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深夜,遠遠看到一條身穿白衣的人影站在墓碑之前。我整理好身上的夜行衣,用黑紗蒙了面。挺劍向那白衣人的後心刺去。
那白衣人的耳目極靈,未等我的劍刺到,便反手一劍沿著我招數中的破綻刺入,迫得我不得不撤招後退。他的劍招連綿而至,我雙劍齊出,舞得風雨不透,才勉強防住了那暴風驟雨般的劍招。一回合過後,我的頭上已經冒了汗。而下一剎那,我頭上的汗水已變成了冷汗。
皎潔的月光下,白衣人翩然而立,銀輝傾瀉而下,給他整個人籠上了一層清冷孤寒的仙氣,一雙桃花眼卻帶著三分悠閑的笑意。高挺的鼻梁,薄涼的唇,白瓷雕琢般的面頰——這白衣人竟赫然是清源!
我腦海中「嗡」一聲巨響,仿佛要炸開了一般。仿佛明白了什麼,又仿佛還有許多事情沒弄明白。但我清醒地意識到,我已經陷入了一個局,一個皇叔早便為我布置下的局!
此時,我心中唯一的念頭就是︰跑!不論如何,不能讓他認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