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程 第50章 第五十一章 不收管理費的信天謹游

作者 ︰ x大肥羊

李斌的紅十字申請擱淺之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信天謹游網站留下了,一個民間集資辦學的掮客。這年頭依靠個人信用進行集資,最後卷款而逃的人大有人在,李斌雖然相信信天謹游的善意,但是也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如果信天謹游開口提到管理費,而且比例超過百分之五的話,李斌就會終止這次嘗試。

在網站上發布了求助帖子之後,李斌開始瀏覽其它的網站,希望找到一些免費建校的機構,只是這種機構實在難找,有些一看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有些夸夸其談,但是連通訊方式都沒有,如果說信天謹游這樣的網站讓人生出一點信任的話,這些網站就連一點基本的信任都生不出來。

就在這時,電腦屏幕下方的郵箱圖標開始晃動,有一封新郵件發送過來,李斌點開一看,原來是信天謹游的回信,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咨詢,包括失學兒童人數,修建之後會不會隨著時間推移,入學兒童減少而取締。

看了這些問題,李斌對信天謹游的好感又增加一分,隨著計劃生育的不斷加強,現在懷化鄉的新生兒一年比一年少,中心小學的壓力也逐步減輕。再過十年,懷化鄉的入學人口將會將少三分之一,二十年後將會減少三分之二。

但是李斌並不認為,修建的新中心小學會被取締,雖然人數減少了,但是社會在發展,十年後的情況肯定要比現在的好,一個學生佔用的資源將會更多,教室不會一間擠下四五十人,像美國的學生,十幾個二十個學生就是一間教室,這才是中國教育的方向,雖然人數少了,但是學校仍然具備運行的條件。

李斌把自己的想法寫到郵件里面,發給了信天謹游,不到十分鐘就收到了信天謹游的回信,希望李斌能確定辦學地點,學校的規模,需要援助的項目資金等等,一共列了十幾項,李斌自己也做過學校建設,一看這些要求,心里又多了幾分信任。

打開懷化鄉的大比例地圖,李斌仔細看了起來,懷化鄉正東是懷化鄉中心小學,東南方向是佳洋村小學,這兩個中心小學距離相差十幾公里,輻射了懷化鄉從東北到東南的一大半地域。

第三所中心小學的位置應該距離懷化中心小學和佳洋村中心小學等距,三所中心小學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將懷化鄉全鄉籠罩在這個三角形之內。看看地圖上的位置,這個小學的選址,多半要著落在牛欄子村頭上。

涉及到征地事宜,李斌還要請示趙國棟,一系列電話打下來,牛欄子村同意修建牛欄子村中心小學,也沒有什麼格外的要求,只是希望過來教課的老師學問大些,讓孩子能多學到一些知識。

敲定了建校地址之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很多,李斌急忙回信給信天謹游,五分鐘之後得到回信‘你的建校申請已經放到了信天謹游申請新建學校項目中,請查看。’

打開了網頁一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牛欄子村中心小學,下面是接收到捐款的數額,雖然只掛出來幾十秒,但是李斌看到,在捐款人這一欄上,已經出現了一個人的名字,大大的夢捐款五十元,後面跟了一個笑臉。

李斌挺感動的,紅十字會那邊沒有捐款人,得了多少捐款,使用了多少捐款,誰都不知道,還要收那麼多的管理費?看看信天謹游的做法,每一筆款項都報的詳詳細細,這要付出多少心血,哪怕是百分之十的管理費,李斌也認了。

想到這里,李斌才意識到還沒有問管理費的事情,就發信給信天謹游,詢問管理費用的問題,當信天謹游的回信回來的時候,李斌的心再次被觸動。

「我們是業務辦學,所以不收管理費,不但如此,我們的人下去檢查的時候,食宿費自理,這不是唱高調,我只是覺得,做這樣的事情很有意義。」

李斌把牛莉叫了過來︰「去郵局往這個賬號匯一千塊,不要寫名字。」

信天謹游的建學模式不太一樣,對義務工的要求很高,學校所在地的承辦人,必須能保證提供所有的義務工,這樣建校只需要出材料費,還有技術工人的工錢,費用壓到了最低,所以李斌還要解決牛欄子村中心小學的義務工問題。

牛欄子小學的面積、學生數量都很大,需要的義務工不是個小數字,李斌勢必要召開西北各村的村長商議如何分派,作為一個鄉長助理,他是沒有職權做出這樣的安排的,所以經趙國棟批準之後,牛欄子中心小學義務工分派會在李斌的主持下進行了。

會議沒有爭吵,李斌很直接的拿出了每個村的適齡兒童人數,然後要求每個村必須拿出三倍的義務工,否則扣減該村的入學指標。有了這麼個要命的指標,個村村長只能簽字畫押,老老實實的派出工人,開始施工。

打地基、扎鋼筋,石頭是各村捐助的,鋼筋是從閩鋼廢鋼材里面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切都是免費的,牛欄子中心小學的雛形在這些免費材料的改造下,逐漸有了點小學的樣子,更加可喜的是,賊四在閩鋼倉庫發現了一大堆廢桌椅,雖然油漆都掉光了,但是板子很厚實,按照賊死的話,改造改造用不了幾個錢,到時候還能弄出來一批新桌椅。

李斌總覺得建學校是個花錢多的事情,鄉中心小學擴建花了十幾萬,佳洋村小學初期預算五萬元,但是最後花了將近二十萬,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料到的,所以預算一增再增。但是這次建學帶給李斌的感受截然不同,每個人都在努力節省,預算是一降再降,二十萬的預算,也許不用十萬塊就能搞定。

好事一件接著一件,兩天後信天謹游來到懷化鄉,與李斌見面,信天謹游是個高高大大的男子,頭上雲氣之中有一物,樹干筆直,枝葉繁茂無雙,雖然現在還只是出具雛形,也能看出日後的遠大前程。

信天謹游沒有馬上說明來意,李斌也不問,帶他到施工工地去看,然後再看堆積如山的建築材料,還有後續的材料供給之後,信天謹游將一張四萬塊的工商卡交給李斌,「做得很好,把錢放到你手上,我很放心。」

把卡放到李斌手上,信天謹游常常出了口氣,人也略顯疲憊︰「你也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這筆錢原本是用來建設另外一所小學的,但是那所小學要跟世行助學貸款拼接,所以到最後我們的助學款被擠了出來,正好有你這樣的項目,就直接轉過來了。「

李斌沒說話,靜靜的听信天謹游說話,這些年義務辦學,肯定有很多苦水,憋在心里不如說出來。

信天謹游的話匣子就此打開︰

「建校最重要的是穩妥,不穩妥我們不做,哪怕是個橄欖枝我們也不敢踫。」

「我們修建學校也一直擔心被人誤解」

「之所以在網上發帖子,接受報紙的采訪,除了要講清楚款項的去處(做明細賬)對公眾一個交代外,還有目的就是爭取使大多數人找回寶貴的「誠信」。」

「網上號召捐助是個看上去很榮耀的光環,其實是個緊箍咒,誰經過了都可以念上兩句咒語讓你腦袋發疼。由于中國體制的原因,在建校中常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阻礙。找到可以建校的地方,可靠建校委托人真的很不容易,要做到穩妥,安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每一個為學校捐款的人,都應該出現在學校的奠基石碑上,這樣當我們都老去的時候,我們可以帶著兒子,到這所小學門口,讓他們看到,他的老子當年做過這麼令人敬佩的事情。」

「把這個學校修建好了,我請你喝酒。「

信天謹游仍下這句話,一個人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車,這個人的網名里面,有兩個字非常貼切,一個是信字,另外一個就是謹字。能踫到這樣的人,是李斌的幸運,也是懷化鄉六百多失學兒童的幸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鵬程最新章節 | 鵬程全文閱讀 | 鵬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