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473章普天同慶

作者 ︰ 夢難成

()送走了淨軍、錦衣衛,這是第二批對于建奴出手的大招,相信憑著他們的戰斗力,肯定會狠狠的抓住建奴的脖子。讓其無法從容的從外面獲得物質補給的,從而逼迫建奴另擇他路。

從審問俘虜的結果之中,朱由校得知了黃台吉的整個陰謀詭計,就是入關之後猛的來個燒光殺光燒光搶光的四光政策,然後逼著自己出關而戰,再憑借著種種游擊戰術,斷自己的補給、歸路,把自己冷死、餓死在遼東,其心真是歹毒小說章節。?br/>

不過自己還真沒想過在馬上就要冰天雪地里去玩冰雕,而且自己也真切的認識到了在機動性方面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在那白山黑水之間雙是沒有路可走的情況之下,更不會貿然前去。想打建奴,當然是順著蓋州來個泛舟北上,從三岔河轉渾河,直達沈陽,來個直搗黃龍,這才是正經的路線,誰會傻子一樣的,再從邊牆出境,靠著戰車去追,要知道這里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是原始森林資源豐富多彩的‘東三省’,連個路都沒有,拿馬車追馬?這是要瘋啊!盼瞎了黃台吉那一天好眼吧!

如今在喜峰口之外,他黃台吉不就是一個想引著自己出去打自己嗎?一副賤相不住的喊著‘來打我吧,我欠打,有本事來打我啊!’想想這不是‘二’嗎?等你听到了蓋州那邊,你家‘童養媳’(佟養性)傳來被圍攻,而後更多的建奴部隊在救援也被殲滅的消息後。看你還有慢慢傻等的信心不。既然願意等,那就等吧,反正自己這邊一大灘子事呢,不陪你玩了。

薊鎮鐵血隊既然已經提了出來,那就趁著這段時間,好好的操練一番吧,和孫承宗、閻鳴泰商量之後,趁著這個時間眾多的錦衣衛都在下面各個關口之際,索性讓他們以舊帶新,開始指導著薊鎮邊兵開始訓練。半個月之後開始考核。半個月之後,開始考核,凡達到八十里長跑考核成績過關者,且在規則時間。可以運用神弩十二弩十二中者。全部進入皇上直統的薊鎮鐵血隊。而在昨夜有立功且無傷或者小傷治愈者。免考。

這個基本和大同邊鎮相同的招兵政策一經推出,整個薊鎮都沸騰了,如今誰不想進親軍。但這個時候親軍已經不是這種好進了,時機不再了,想要進去,就只能學習天應軍,先來個隊,最後憑借著戰功再晉級親軍。現地已經有了大同精忠隊,那就是親軍的前身,只要有機會,肯定會成功的。一旦進了親軍,不但待遇超好,吃得比一般的鄉坤都要強,而且根本沒有什麼拖欠糧餉的事情,而且戰功一立,那銀子在大批大批的,看看淨軍,哪一個不是身家巨富。

而且因為有了那一夜的奮戰,皇上特別的開了天恩,非但讓有戰功的人直接的晉級,而且還專門的給普通的人留出了半個月的訓練時間,更有比大同還要優越的,那就是這次不限人數。這樣的機會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啊。

而將官級的人卻不得不認清了這樣一個事實,薊鎮的邊兵肯定是要面臨著解散的,自己何去何從呢?身體素質好有真才實料的,當然想著也別端著個架子了,和大頭兵一樣,先考進這個鐵血隊再說,以後憑著本事,照樣可以混個將官來當當,而且因為新軍成立,將官也肯定是少,自己還有可能混的比以前還好。

而身體本來就不行,只是個混子武將的,那一方面的人卻是最多的,他們才是最頭疼的。薊鎮和別的軍鎮都不同,人家山高皇帝遠的,平時也沒人待見,只要不出大事,一切都好說,但薊鎮卻是京城最為緊要的關口所在,所以無論是兵士還是馬匹都是最多的。為了保持自己的戰力,都玩命的收集自己的家丁,所以薊鎮是家丁制度最為嚴重的地方,一旦薊鎮鐵血隊成立,必然會讓精英分子全部被皇上一網打盡,他們沒有了家丁,還談什麼戰斗力。皇上那邊也更不會打自己吸收到了鐵血隊里。那自己留在薊鎮,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薊鎮的解散,自己的榮休了。

而京城那邊在又接到了皇上再一次大捷的消息之後,更是舉國歡騰,所有的地方都在慶祝著這次大捷,戰爭的陰影從百姓的眼里再也看不到了,相反的一個個都在贊美著皇上的神武。

此次與以往稍有不同,以往打的都是蒙古,在北京百姓眼里,那是一個沒落的民族,是被大明打到漠北的。即便是有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仍然還不是太被百姓們認為是切膚之痛,明皇打他們主地是為了揚大明國威,出一口惡氣。再往後則是想著把河套地區原本屬于大明的地盤給奪回來,再行開發了。但現在對付的卻是建奴,那是大明的要害中的要害,以前對付建奴的那可是遼東的邊兵關寧鐵騎,但邊兵們集體投降了,當了建奴的狗腿子、死漢奸。而沒有了關寧鐵騎,大明的戰力到底如何?這一直是百姓們想問而不敢問的問題。如今皇上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卷建奴一樣不堪一擊!

和袁可立的左屯大捷以及打下蓋州有所不同,那樣的戰斗好象是屬于襲擊型的,並不是堂堂正正會戰。規模也小了不少。但皇上此次的喜峰口會戰,卻是堂而皇之,憑著其高深莫測的智慧,勘破了建奴皇上的陰謀。並因此而把八萬建奴的附庸軍來了一個全殲。這種行為足可以讓大家對皇上無視遼東邊兵,撤銷遼餉的決策感到深深欽佩。

而朝廷方面,當然也一個個的喜不自禁,都是大明人,沒有幾個想著國破山河在,當個亡國奴的。那些從遼餉里面拿了錢的大臣們,一個個的在如此戰績前面也不由的羞愧難當。一年拿出二千萬兩銀子,去養活遼東的軍隊,最後不僅沒有殺光建奴,更讓建奴一天天的壯大起來,最終把大明拖進了萬丈深淵,可笑的是,那些遼東軍,竟然成了建奴的奴才,自己這些人再厚顏無恥的從里面貪墨。天天喊著遼兵強大,如今在皇上的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被皇上如此輕易的就整個俘虜了八萬蒙古軍,更是殺了建奴五千余人。是皇上戰力太強了,而建奴太弱了?還是本來建奴就不是多麼強,只是做為領導戰爭的文官、武將,根本沒有把殺敵放在心上,根本就是為了這場戰爭持續下去,自己好接著發財。想想看,自己還真是大明的罪人啊!

消息當然也隨著光報,一直走到了陝西,那里盧象升和奏良玉正在對亂民,不斷的圍追堵截,如今的亂民,因為先與漢奸八大晉商勾結在了一起,最後又和蒙古人有牽連,他們的性質變得更加的惡劣,想想看,誰願意和漢奸有什麼瓜葛,他們太不得人心。成了大明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明軍軍紀的改良,又增加了百姓的好感,此消彼長之下,高迎祥的日子那可是更不好過了,因為到處都有百姓,到處都是眼楮,到處也都成了明軍的情報來源。

接到了皇上打的如此大仗,盧象升、秦良玉是深深的驚喜交集,皇上身邊親軍的戰斗力已經是越來越強了,他們可是要加快步履了。否則自己就妄費皇上那‘伯樂之眼’了。

跟著盧象升‘學習’的二品大員袁崇煥,听到了皇上大捷的消息之後,只有深深的愧疚,這段時間的學習,都是在野戰之中進行的,他一個文人,吃了許多的苦楚。更了解了戰斗到底是如何進行的。而不是象趙奢一樣來個紙上談兵,而是真刀真槍的上戰場,要去追、要去堵、、、、、、更不象什麼搞些親兵家將,不怕死的沖鋒在前,鼓勵戰士們的氣勢,憑著盧象升的武勇,也听皇上的話,只是坐陣指揮、調度。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想想看自己在遼東的時候,哪里搞過訓練。而在這里,只要輕閑下來,親軍們就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能,無論是生存的還是殺敵的。

如今皇上的大捷,再一次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為什麼皇上能勝利,而遼東將領不行?單純的依靠著武器嗎?不,還有指揮,更有兵士們不斷的訓練,而後有了那強悍的殺敵技能。

北京的救災慈善協會,接到了皇上的聖旨之後,馬上開始轉動起來,為‘遷西’地區的災民們購物,並組織人員向遵化方向進軍,他們如今是大明真正的慈祥之人、善良之人。錢多的更讓許多的人都眼紅不已,大明的幾次大災,他們都是沖鋒在前。劉志選這個主持者,干這個干的可比順天府強多了,掏錢的事誰不想做?誰不會做?皇上當然對這個金庫是相當的重視,內廠、錦衣衛對其盯的那可是相當的緊,監督制度也開始完善起來,正如皇上所說的,制度緊了,不是對官員的迫害,而是一種保護。官員真的有了貪墨行為,這一輩子就完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