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525章西北戰事

作者 ︰ 夢難成

()天雄軍等親軍可是有著憲兵職責的軍隊,左良玉那倒霉遭遇可是作為反而教材,宣傳到了全國各地,更何況是離陝西如此之近的寧夏和甘肅了。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無論軍還是兵,在今年這個時候,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唯恐被天雄軍抓住了把柄。

這樣一來倒是盧象升和閻應元樂見其成的,上千里的防線,僅僅靠著他們的這二萬多人,把腿跑細了都沒用,對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御體系。才把第百人諸于堡內。

野蠻的游牧民族一直把漢民族認為是‘錢多人傻’,可以象莊稼一樣按著季節來收割,但今年有些特殊了。各親兵的戰斗力就不要說了,武裝到了牙齒不說,從大同、岱海、歸化再打到陝西等,這一路可是奏著凱歌打過來的,戰斗力相當的恐怖。而兩鎮的兵、軍們,也都為了掩飾以往的‘罪名’,今年也是相當的賣力氣,幾乎是一有‘火警’,立刻出動。打不打是一個情況,但不再錯失戰機故意的等到韃靼們吃干抹淨都走了,再磨蹭著到了‘現場’,已經是相當大的提高了。盧象升和閻應元對他們的行為肯定了,不要求殲敵,拖住就好。

韃靼人被這種打法震驚了,這哪里是人家錢多人傻,大明這種守株待兔的做法,簡章就是惡魔似的,張開了那血盤大口,等著自己前去被生擒活著,或者是客死異鄉。就連兩鎮的軍兵們,在不斷的看到一伙伙的韃靼人被繩捆索綁的壓進了一個個堡子當中,多少人哭了,哭的好傷心,哭的好高興,因為韃靼**害的不是別人,恰恰就是他們這些生活在邊牆之邊的軍戶,有本事的。還可以去城里居住,沒本事的他們,只能在堡子里硬挨,幾乎每一家都有親朋死在了韃靼人的箭下、刀下。如今囂張異常的韃靼人也有今天,被俘虜著押著滿街的游行,這怎能不讓軍戶們恨得想上去咬上兩口。

但親軍們可不願意這些俘虜們受傷,打兩下可以。但傷了就不行了。這里的修路進程太慢了,太需要人力了,親軍們雖然不知道明年皇上會親征哈密,但皇上對修路的重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加快速度修路是必須的。這些俘虜一個個身體壯實,是干活的好料子。

過來想著收莊稼的韃靼們踏過邊牆之後。最終被大明關門打狗後,當已經有零零散散的幾千人在被零敲碎打了之後。這種現象被各個部落重視起來。

在河套地區大明的武勇已經傳遍了,只是大家選擇不相信而已,因為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一個善柔了上百年的民族,會突然的來個驚天逆轉。變成了戰無不勝的勇士。但看著部落里至今未歸的勇士們,听著他們已經被生擒活抓當了大明的俘虜之後,韃靼人消停了。這個時候讓他們去小單位的主動進攻已經是不可能了,不聯合起來,憑著小部隊去進攻,那就是找死。

無論是什麼族什麼部落,都在想著一個問題,大明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樣,可以隨意的去劫掠。而不用擔心有什麼風險。

就在這樣的心里之下,邊牆內度過了一段時間的安靜期。而盧象升則抓緊時間,收集關外的地形、道路、水源、敵方兵力的情況,為皇上出征做著準備,並且讓軍戶、邊兵們,押著俘虜們去修路。他總感覺,安靜的時候不會太長。

慶寧堡里如今可是熱鬧多了。一百名天雄軍現在就駐扎在堡子里,由天雄軍統領的弟弟盧象同帶領。堡子里本來人就不多,這些年逃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整個堡子竟然逃了五分之一。每年這里都要被韃靼光顧那麼幾次或者是十幾次。堡子里只有死死的守著,一點辦法都沒有。別看堡子里有那麼二百戶人家,但踫上了韃靼來打谷草,也就只有關上門守著,眼睜睜的看著人家劫掠的份。若誰家不幸在韃靼來時還在野外,那只能是自認倒霉了。

但盧象同帶著的天雄軍,可完全不這樣,在這慶寧堡里駐扎之後,可是天天盼著有敵人來攻,都快想瘋了。親軍體系打再多的亂民,都不能拿出來顯擺。因為打的是拿起兵器的農民,這樣的功績沒人好意思說什麼,遠遠的不如象岱海那樣打異族,那才叫過癮。這段時間和堡子里的人也混熟悉了,說話當然也隨意起來。

「小將軍,你們這身上的軍服到底是個啥?」一大群軍戶,圍著盧象升問。他們可是奇怪緊了,明代軍士服飾是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制造,很少用皮革。將官所穿鎧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制作精密,穿著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而天雄軍穿著的也是襖,但這個襖卻和紅胖襖區別大了去了,最明顯的就是背後背著一個大帽子,隨時的可以翻過來罩在頭上,下邊用繩子一拉,把頭和半個臉蒙的嚴嚴實實,嘴上再帶個口罩,風沙一點都進不去。這些讓他們一個個的好奇心大起。

「這個啊,是聖上專門為親軍制作的羽絨服,可暖和了,外面的布料又壓風又不怕水。在雪地里站上一天也不怕冷。」不到二十歲的盧象同那是可勁的顯擺著。把腰桿挺的更直了。

「小將軍,怎麼沒有皮甲或者鐵甲呢?這樣廝殺起來可是沒有防護了。」有人雞蛋里挑骨頭說。

「要那東西做甚?皇上要的是機動靈活性,讓敵人根本沒有機會沖上來,咱們的弩比他們的箭快、遠,只要把他們遠遠的射死就好了,肉搏的時候我們還有山地弩,殺敵人如殺雞一樣簡單。」盧象同不無驕傲的說,就目前為止,從天雄軍成立至今,沒有一場仗是敗的,都是漂亮的大勝。全騎兵的速度,全新式的武器,可攻可守,誰不驕傲?穿著親兵標志的羽絨服,那是招牌,是家族的榮耀、皇上的聖眷,大明的驕傲。

一群土鱉還在不停的贊嘆著,都是當兵的,看看人家再比比自己,這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接著就是談論著神弩,馬匹,一個個嫉妒的要死。越是這樣,周圍的天雄軍就越是驕傲。

「砰」「砰」「砰」!突然傳來了三聲炮響。

「報,百戶大人,劉家墩點燃烽火,有敵來襲。」這時一位天雄軍士兵過來報告說。

「多少人馬?」盧象同激動的問。

「三烽三炮,千人以上,」明代傳報軍情除放烽、煙之外,還加上放炮,且點火放煙時還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傳訊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規定︰‘令邊候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余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好,立刻上馬,奔赴劉家墩!」盧象同激動壞了,終于來菜了。劉家墩正好在西邊十里處,而西邊的軍隊接到烽火之後,肯定也會趕來。到時候只要趕在第一步在劉家墩布下戰場,這塊肥肉就是自己的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雖然自己也是帶了百人,但這百人里可有三十人都是盧氏親族,是哥哥練兵最早的。因為自己小,所以才分配給了自己。而且從到了甘肅至今,分配的這個防區,是相對最安全的地方,一個韃靼都沒有見過,這次可以好好的打一次了。

按照軍令,凡遇千人以上的敵人,所在地的百戶們,只要拖住了敵人,等候援軍既可,不得擅自出擊。盧象同知道哥哥的性子,那是說一不二的,自己也不敢玩什麼追擊。但拖住援兵的方式有很多種,正面阻敵也是一種。

「百戶大人,千人以上,以須守在堡內以逸待勞,等著韃靼們前來,自可與其大戰一場,若現在貿然前往,統帥追究責任,恐會責怪。」試百戶上前悄悄的對盧象同說,一百人對付上千人,這個信心不是沒有,但軍法就是軍法。

「責怪什麼?你看看外面這麼多軍戶在地里勞作,讓他們趕回來已經來不及了。若是害了他們的性命,統帥更會大怒。」盧象同給自己找了一個最為貼切的理由,野外有大明的子民,如果自己畏敵不戰,那等候自己的可是軍法處置了,這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堡里的人卻是苦笑連連,這種情況只有靠著城里的官兵速度趕到這里才能解救。一般情況,上千人的韃靼,攻堡子都有這份實力了,放在往年,那就只能在堡子里死守著,希望能夠躲過這一劫難。但現在卻落得一個去也不是,關門也不是的尷尬局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