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562章漢奸之路

作者 ︰ 夢難成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史可法這個腦子還是沒有放開,還是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這個小圈子說破了大天,還是在東林黨的認識範圍,自己的那一番話,他是一句沒听透。太執著了,瞧他的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包青天的位置上,他是不肯罷休了,這個局限性很讓朱由校頭疼。

「憲之,你說了這麼多,可曾認真考慮過,朝廷的責任是什麼?大勢,當權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大勢,而後因循利導,使大明最大的利益化,而非把自己定在謀一個區域之內,那樣只能做一個能吏,而非國家肱骨之臣。人說在其位謀其政,粗俗的講就是決定腦袋,按著你所說的一切,無論是朝廷大臣們的賣官蠰爵,還是地方官員的欺壓百姓魚網鄉里,這些都是相應的瀆職罪行,朕今日與憲之談的是治國,而反文腐倡廉只是國家治理的一個小方面,雖然這一個方面相當的重要,但這並不能決定國家發展的大勢,整頓吏治的事情可以交給有司來處理就可以了。因為百姓們還是弱勢群體,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監督權力的利用,這需要一個過程。但這些並不是國家大治的重點。朕需要的朝廷是去搞民生,讓整個大明富裕起來,國富民自強!而非陷于黨派斗爭之中的內耗,明白嗎?」

朱由校是真為史可法的智商著急,這是一個自己想大用的人,要的是大明發展的大勢。而不是星星點點,可他不知‘自愛’非把自己畫個圈圈。文革結束了,騷年,沒人告訴你嗎?

‘決定腦袋?’史可法被皇上的粗俗給雷的不輕,這算那門子皇上說的話。但仔細听听卻又感到話糙理不糙,明擺著,皇上不需要整天的喊著去整治什麼貪官污吏,抓出朝廷上的什麼大奸大惡。而是要去搞民生,讓大明國富民強。

肱骨之臣,這話說的史可法是心花怒開。這算什麼?聖眷就這樣從空而降。這幸福來的太快了吧?史可法雖然自傲了一點,那是因為自信,但再自信他也沒辦法與盧象升相比,盧象升是年輕進士里最得皇上賞識的第一人。這是京城共知的。人家可是二十二歲中的進士。而自己就算是明年中了。也是二十七歲了。所以這個自信史可法一開始並沒有感覺到皇上為什麼召見他。一直都是想著是什麼原因讓自己走進了皇上的法眼,但皇上這話一下子把他抬的太高了。慧眼識英雄,伯樂相馬都表達不了皇上這識人之明。史可法有點陶醉。

「草民明白,但不敢當皇上的如此抬舉,惶恐不安。」

「無須多說謙虛之話,朕看好你,但憲之也應該自省其身,切勿自誤,將自己陷入黨爭之中。如今春闈在即,朕有三條路供你先擇。」史可法身上的標簽是相當明顯的,朱由校是要用,並且是讓其可堪大用,所以這個小苗頭得先給掐死再說。品性好的人相當難得,但就象是劉宗周一樣,要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否則只能是自取其辱自找頭疼。歷史上史可法官至兵部尚書,所以人稱史閣部。所以軍事上有可造的能力,歷史沒有讓他好好的發揮一把,這里就要給他好好的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以便將來大用。

「皇上請示下。」

「一是到兵部新設的參謀部里跟著孫承宗與那些參謀一起學習;二是萊登巡撫袁可立處學習海戰;三是到天門城跟著蔣秉采去學習建設、管理。」對于春闈朱由校連提都沒提,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人家就是殿試過關的‘天子門生’,結果是一目了然的。雖然史可法與他的老師左光斗都是三甲的賜同進士,比起如孫承宗這樣的,第一甲第二名的含金量是沒法比的,但也是進士不是?

朱由校給的路子是陸軍、海軍和地方三種,雖然自己傾向與讓其從軍,所以前二個都是學習,而最後一個則是與其他人一樣了。

史可法听完了,卻是相當的泄氣,人家盧象升直接的就是組建天雄軍,宋氏兄弟直接的一個青州知府一個工部郎中。到了自己這里卻來了三個‘學習’而不是直接給什麼官職,擔任什麼要務,這里面的味可是品著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學習和實習雖然只一字之差,不過意思卻完全不同了。學習是新的知識,有從頭學起的意思。而自己通過考查得到的同進士一起實習的機會,這個實習卻有著有點實務的感覺。史可法搞不清皇上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不過想一步到位的去做官看來是不可能了。

而對于選擇,有兩個是花甲老人帶著的兵務一個則是讓一個舉人出身的蔣秉采。這里面可也是有點講究的,師承關系是仕途之中最重要的關系。這里的師可不是一般的座師,而是象左光斗與自己一樣的師生關系,扎扎實實的學習。軍務當然是史可法第一選擇,文人統兵這已經是大明的一個慣例了。現在國難當頭,統兵當然是最好的報國方式。而且可以跟著兵部尚書孫承宗一起,要知道了孫承宗與左光斗一樣都是東林一脈。至于袁可立那里的水師就算了,自己還真是旱鴨子,海戰也玩不了。第三個,跟著一個舉人去學習還真丟不起這人。

「回皇上,草民願跟隨孫尚書學習。」雖然對這個學習不滿意,所史可法還是選擇了。

「嗯,朕的願望也是如此,孫尚書那里排兵布陣又與新式的武器相結合,好好的跟著學習,盡快的出師,能夠獨當一面,成為如盧象升一般的帥才,這是朕所願意看到的。」

成功的把史可法弄到了參謀部來,當然是朱由校比較高興的事了,現在能夠充當帥才的手下並不多,袁可立為水戰,其子袁樞不斷的學習的;閻應元則陸戰第一,秦良玉第二、盧象升第三,不過閻、盧兩人還在成長之中,還沒有成長完全,秦良玉做戰則是一板一眼,對于變通之術略有不足;孫承宗雖強,但居中調度還離不開他。除上的,包括何可綱,也只是一個優秀的將才而已。所以對于帥才的培養還是需要加速了。

黃一鳴現在在學堂里跟著同學一起整天討論的就是皇上多麼的仁慈,打仗多麼的神武。而且在前幾天還偷偷的跑到大街上去抓刺客。今天一見,立刻認出了刺客。本來想逃出去報警,結果被人家給打在了地上。小伙子挺堅強,黃三本來听到了生的希望,才剛剛高興一下,沒想到兒子開始大吵大鬧起來。黃三是真不想跟鰲拜鬧個魚死網破的局面,如果有那心,前五天就這樣干了,那時候的鰲拜可就在密室里關的緊緊的,肯定是甕中捉鱉一樣的簡單,萬兩銀子不是沒有誘惑力,但也得有命花才是,自己本身就是一奸細,這賊喊捉賊的把戲只能是把自己賣了。

現在一喊,黃三更是緊張萬分,捂住了黃一鳴的嘴。鰲拜大度的笑了笑,但那笑容比哭還要難看。「沒事了,把他放密室里去吧。」

鰲拜雖然勇猛,但一個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治住三人,如果跑了出去一個,或者是驚動了左鄰右舍,那麻煩可就大了,鰲拜相信一旦被人發現,第二輪的封鎖城門立刻開始,到時候可沒有這樣的半地下夾牆密室供自己躲藏了,除了力戰而死就是被活捉一途。所以穩住了三口人,直接的弄到了密室里一起干掉才是正途。

黃一鳴很委曲,雖然自己很愛父母,但忠君報國的思想現在卻佔據著他的小小的心靈之中。他相當陌生的看著父母,完全的不明白,為什麼家里會有建奴,建奴殺害大明同胞無數,現在又刺殺皇上,是所有大明人的大敵。父母如此做豈不就是漢奸嗎?黃一鳴的小腦子里完全的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黃三捂住了黃一鳴的嘴,女人在一旁抱住兒子一邊安慰著兒子,三人一起的往密室處走去。黃一鳴根本不知道家里還有密室之說,本能的想要掙扎,但父母緊緊的抱住了自己。這個時候可不敢大意了,好不容易那個殺神才答應不殺兒子,可不要出什麼意外。

打開了密室的門剛剛的把黃一鳴放在了床上,就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鰲拜出手了,動作力度都是超級的高手,對付手無寸鐵的三口人,簡直是太小兒科了,黃三死不瞑目,兩口子選擇了這條漢奸之路,早就有了死的覺悟,但孩子何等的無辜,就這樣倒在了自己的懷里,可憐孩子死前想喊幾句都被自己用手死死的捂住了,如果當然舍了命的護著孩子跑,未必就沒有一條活路,是自己把孩子給害了。一家三口人,就這樣被滅了滿門。還是背著漢奸的名義被滅的,可悲的是還是自己的建奴主子給滅的。可能這才是漢奸求仁得仁的歸宿吧,願天下漢奸永遠都有這樣的結局。(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