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明軍在耀州城大玩鐵血,冤冤相報以血還血之時,黃台吉所派的求和使者到了。
這個求和沒辦法不快,再慢的話,又不知道打到哪里了。如果打完了沈陽,那這求和的意義也就沒有了,所以黃台吉這邊安撫好了眾將,隆重的派人前來。
使者擔負著大金生死存亡的使命,當然不會象在喜峰口時一樣,隨便的派個人去,這次派的是居內院司文翰巴克什達海,‘簡稱’達海。
這是一個年輕人,但可不要因為年輕而忽視他,這是一個小神童,達海自幼聰敏,「九歲即通滿、漢文義,弱冠太祖召到左右」。「與明通使命,蒙古、朝鮮聘問往還」,起草文告,整訂國書,大金國發布的各種命令、文告,涉及需用漢字兼抄的,都由他「承命傅宣」。還翻譯明會典、素書、三略等諸書。是建奴專業的外交人才。
而是歷史上,達海對于建奴的開化運動,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他改進了滿文,就是建奴字。
要知道建奴是野人,他們整天面對的是白山黑水,過著的是無限接近原始人的日子。被大明可憐,收攏了,也只是當個奴才一樣的過著日子。哪里有文字之說。
但在野豬皮開始征戰之後,就發現了,人家蒙古人都有自己的文字,但自己沒有,只能就蒙文,比如奴爾哈赤就對朝鮮說‘我是蒙古遺種’,折射出滿族人對先進的蒙古文化傾慕不已的心態。但同時也說明了對于文字的渴望。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別人的眼里只是個野人而已。所以開始創造文字。
所以額爾德尼和噶蓋根本漢字與蒙古字創制了滿文。但文字就是這麼好創作的嗎?這是一種文化底蘊,雖然有漢字和蒙古文字為依據,同時,蒙古語和滿語的語音又存在差別,因而無圈點滿文有一亟待改進的問題。但還是把建奴文弄的相當差勁。
如字母數量不夠,清濁輔音不分,上下字無別,字形不統一,語法不規範,結構不嚴謹。等等。史載︰「十二字頭原無圈點。上下字無別,故塔、達、物、德、扎、哲、雅、葉等字不分,如同一體。書中平常語言,視其文義。尚易通曉。至于人名、地名。常致錯誤等等問題。
但達海聰明。對老滿文進行了5個方面的改進。首先是為了便于教授和學習而編制了「十二字頭」,弄成了「有圈點滿文」或新滿文,這比老滿文更為完善。終于從形式上。讓建奴有了一點文明人的感覺。這對滿族盡快走出蒙昧時代,進入高度發達的封建社會,起了重要作用。
但造文字哪里有這麼容易的,看看那日本字和韓國字就能明白了,畫虎不成反類犬,難看不說,還難听。很快,這種落後的文字被淘汰了。
當然人無完人,達海還有一個小毛病,那就是屬于色中餓癆,看著個女人就拔不動腿,色膽包天,無論是出入建奴的宮廷還是王爺等,只要抓住機會,立刻的開展他的特長,對什麼妃子、福晉、宮女、侍女實施勾引。達海人長的漂亮,在建奴里屬于絕對的小白臉,又對大明的文化相當的精通,有文化,出口成章,什麼詩詞歌賦,吹拉彈唱,那是樣樣精通。說話幽默風趣,巧舌如簧,三言二語就把那建奴女人給侃的是五迷三道。因為建奴出來的男人都一個個的粗野型的,這樣一個秀才,當然是建奴里的奇葩,跟個唐僧肉似的,特別招那樣文盲建奴女的喜歡。
很快小伙子的風流債被傳的滿城風雨,連野豬皮都知道了,這種禍亂宮闈的罪過擬罪當死。因努爾哈赤惜才,命殺死從宮女等,達海被鎖在柱子上拘禁,險喪性命。不過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達海就好個女人,這個毛病真的改不過來。就是黃台吉接任了,他在作風問題上還是那樣。
現在黃台吉要放低架子,求和來了,當然推出了這位外交官。
進了耀城之時,他就看到了路兩旁那一片淒慘,那是八旗兵被一個個的捆著在進行宮刑,八旗兵們對于自己的小弟弟有無限的依戀,從出生開始,小弟弟就跟隨著他們度過了童年、少年,然後在青年時期開始,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雖然這種歡樂,是有相當多的漢民婦女無限的恥辱,他們卻一直都是樂此不疲。
現在這寶貝就要離去,從此天人兩隔,永不相見,讓八旗兵們,有一種歇斯底里的痛,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明皇是英明的,宮刑也是自願的,如若不願,可以去死。旁邊的刑場之上,正在進行中。
而達海走到了那邊的刑場之後,他忿怒了,因為熟悉大明文化,他不敢相信,在明皇的眼皮底下,竟然會發生如此滅絕人性的事件。這還是禮儀之邦嗎?他們崇尚的聖人孔夫子,就是如此待人處事的嗎?看看那幫人的凶悍殘忍,比建奴還建奴。
達海的確是震驚、忿怒,因為他看到了一幫子包衣奴才,正在虐殺建奴的婦孺老人,不是屠殺,是虐殺。他們用刀子、弓弦、拳頭、牙齒、腳,將一大幫的老人、孩子還有婦女,一個個的逼在那里,這麼冷的天,一個個剝的一絲不掛,甚至還有人用涼水、開水往身上潑。
達海的心一下子抽的緊緊的,這些建奴是他的族人。竟然受到了如此的虐待,天啊,這是大明之人嗎?他們怎麼會一下子變成了這樣。達海感到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禮儀傳承的漢人竟然成了野獸。
「住手,他們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是孩子、是老人,你們如此虐待、殘殺,就不怕遭受天譴嗎!」達海充滿了悲憤,一副義憤填膺正義凜然的樣子,突然的大吼!
動手的一幫漢民,他們剛剛鼓動起來的勇氣,立刻被這一吼給吼滅了。看著眼前的韃子,卻跟隨著大批的明軍,一時被吼的愣住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一下那建奴可算找到主心骨了,立刻的跪地求救,大聲的喊冤。場面為之一亂。
「使者自重,如此的咆哮我大明軍營,本官警告你一次,再感觸犯,必治你之罪!」從城門口帶他來的是盧象觀,因為建奴來使,大人物當然不屑去見。一個小外交官而已,朱由校讓孫承宗等無須出面。直接交給了當大小子盧象觀接待,問明情況再議。
盧象觀哪里是好相與的,听這些漢民訴苦會的時候哭了好幾遍。現在來了一個韃子使者,竟然敢來這里大喊大叫,這膽肥的,都不知道姓什麼了。
「請上官恕罪」達海一听,被眼前的小大官給一當頭棒喝,倒是喝醒了,知道自己失態了,這里不是大金的地盤了,自己吼了豈不是自取其辱嗎?真給棒殺了,也沒地喊冤去,再則的確不冤。但如此的虐殺自己的同胞,顯然觸到了他的神經。
「認罪服法,這個態度甚善,注意身份!說句好听的,你是建奴的一個使者,說句不好听的,你算什麼東西!這里是大明朝的耀州,不是你的韃子窩!輪到你來亂吼?老鄉繼續你們的,誰敢亂叫,你們自己處理。」對于建奴的來使,盧象觀沒有什麼好在意的,皇上把他放出來,本身就不打算給建奴什麼好臉色。
這話簡直就是潑婦罵街了,達海听著是一陣的頭疼,但誰讓自己失禮在先,且求和是主要任務,沒有玩橫的資本。
「天朝上官,說的是,但在下請問,貴國也是一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大成至聖開創了儒家學說,首推仁字,如此虐殺平民,對付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老人,人所不齒!這豈是一個大國所為,本人出自蠻夷尚感可恥,不敢相信此系堂堂大明皇帝會縱容此等惡行!」
「禮儀之邦?那分對誰!對付畜生不如的東西,當然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些招術閣下看不慣,怎麼建奴如此虐殺我大明三百萬漢民的時候,可曾站出來替他們求過情、吼過一聲嗎?大明老百姓講話,你做的初一,就別怪別人做十五!」盧象觀用著一種相當鄙視的目光看著達海,那目光相當的輕視。听著達海那含槍夾棒的話,讓他倍感不舒服。給眼不要的東西,還在這里玩上了。要知道,挑出來的建奴,年齡雖小、雖老,看似弱不禁風,但那都是血債累累之人。對于那些普通人,一刀殺之,一了百了,但這些人,一人都有一條甚至是幾條漢民的人命,凌遲了都不足平民憤。
達海一听立刻一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建奴殺的漢民,的確殺的太多了,那手段可比這個時候要懷柔上了幾分。攻伐城池,一個屠城,那將是何等的慘事,所屠之人,又哪里管什麼婦孺老人?自己站在仁慈的高度去要求明軍,只是習慣性而已,現在明軍作風如此,自己又有何資格去說三道四呢?(未完待續……)&%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