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703章堵住撫順

作者 ︰ 夢難成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建奴一方的內亂已經將建奴的速度給降下來了,這倒是真的,白桿兵、天雄軍火速的沿著渾河南岸往東趕,盡可能的趕到建奴之前。

撫順關的建奴當然是接受東遷的建奴的第一關,此時的他們已經接到了有人搗亂的消息,出兵三千來援。加上三萬多沈陽本身的建奴兵,平息內亂,只是早晚之事。

盧象升在跑到三十多里之時,北岸建奴東逃的隊伍已經是相當的稀少了,一看就是一些散客,並非那樣大宗的隊伍,這讓秦、盧兩人大為放心,可從東而來的部隊卻直奔而來,看樣子是沖著建奴而去的,盧象升果斷的渡河迎擊。

建奴那方的內亂的確是八大家晉商所為,他們走的雖慢,但從北門出現,輕騎前往,可比大部隊可快的多。因為八大家常年走蒙古,一邊行商一邊搶掠,是亦商亦盜的形式,所以招收的人多是亡命之徒,面對著被明軍打的抱頭鼠竄的建奴軍,這些整日刀頭舌忝血的亡命徒反倒沒有了多少懼意,相反這幾個月來建奴們給他們受的氣,也的確是太多了,他們在建奴的眼里肯定是招之既來,揮之既去,連只狗都不如的存在。建奴連範永斗那樣的都呼來喚去,隨意的污辱,更何況是他們?是人都有恥辱之心,他們听從八大家的差遣這是不錯,這里邊當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但並不代表他們一樣的認同建奴整體對他們的侮辱地。所以當八家晉商的報復行動開始之後,這幫家丁最了自己最大的力量,以此來表白他們的厲害。

他們展開的與建奴幾乎是一樣的游擊戰,沒有針對建奴的城守與宮中侍衛。雖然不懼,但這點他們自知之明他們還是有的,他們針對的是建奴朝廷重臣的家眷。

從沈陽到撫順的官道之北埋伏著,自有人觀察著明軍那邊的方向,把握一定的點。一見到明軍騎兵在渾河出現。立時的全員出發,目的只有一個,不為殺人,就是為了制造混亂,一擊便走,再尋時機。

建奴的東逃的部隊當然是松散的。除了護送宮室與朝廷重臣之外,其余的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所以八家晉商的策略在這樣一條長幾十里的部隊上,幾次的襲擾,立刻達到了第一目的,制造了混亂。

八旗軍若想反襲他們,沒有什麼多大的困難。放開膽子追就是了,畢竟漢人的軍隊數量不多,而且騎術相對來說只是一般水平,只要想追,早晚能打這些膽大妄為的凶徒抓獲。

但現在是非常時期,一是不知道這群漢人到底是哪里冒出來的,二是因為有護送之責。追下去誰也不敢保證這是不是敵人的誘兵之計;三是建奴對明軍的動向是時刻監視著的,當然知道他們已經近在咫尺,一旦被明軍鑽了空子,直接的渡河來襲,那就悔之晚矣。

如此才有了放縱這些漢人響馬之舉,只是守著有限的隊伍,使其不受其擾。如此隊伍亂了,那速度自然的就相對慢了下來。

撫順的三千兵馬來到,奔襲之時,見到了明軍突然的渡河過冰。首先在人數上就超過了他們。但很快就發現還有一只八旗兵,在此時來了一個螳螂捕蟬的招數,趁著半渡之時,直擊明軍。

秦良玉與盧象升對于這直一直盯著自己的建奴兵,一直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關注。如何防範也早有定計並沒有什麼遲疑不決或者慌張。一聲令下,等候在岸邊的那些白桿兵里的騎兵中帶有豎盾兵士,直接的下馬設防。

三千豎盾兵,一下馬排陣,立刻把渡河之地,防的一個嚴實,二里長的地方,從河岸到冰上,來了一個半型排列。在沒有遠程武器的戰斗中,豎盾神弩組合,那就是兵中之神,建奴騎兵雖多,攻勢雖猛,十幾倍的兵力圍著這個半圓之上,沒有一絲的機會能夠捍動。

渡河之時,必須先將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這是秦良玉與盧象升商量的共同結果。渡河有風險,防務需謹慎,這個不敗之地,就是變騎兵與步兵。騎兵的馬上射擊精準性不高,隊列不整齊,這種騎射的能力,漢人一時半會沒辦法給蒙古或者建奴相比,白桿兵與天雄軍的騎兵,其實也就是騎馬步兵而已。從馬上下來,他們陣地防守能力,立刻上升了許多倍,再配合上戰陣,對付沖陣而來的建奴,當然不費什麼大力氣。

而沖過對岸的天雄軍,他們則在與撫順建奴兵展開了激烈的踫撞。天雄軍在與建奴對射之時,吃了一點的小虧,沒辦法,建奴的騎射的確不凡,這一點盧象升當然的承認。現在他需要的是沖過去,不讓建奴發揮他們射的威力。

騎兵對騎兵,天雄軍不怕建奴,因為他們手里有山地弩,這種東西是明軍一種重要配置,起先的目的是為了適用到山地戰、叢林戰,但在騎兵對沖之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閆應元在蒙古之時,那種發揮,將山地弩的作用無限的放大。

山地弩以臂為瞄準手段,十丈之內的射程,正好是騎兵沖鋒對射結束之後,那就是兩馬挫鐙之時,那時山地弩就有了用武之地。

這種對沖當然的對了撫順建奴兵的口味,現在的遼東,沒有人不知道明軍的防守之能了,普通的認為,肉搏才是明軍的短板。但建奴們根本沒有辦法沖到明軍身前,就被射死了,哪里還有肉搏亮肌肉的機會。現在機會就在眼前,哪里能放過。

但他們這次錯的有點離譜了,兩軍對沖而過,建奴們紛紛的落馬,明軍一個個的伸開手臂向著自己,那樣子有點打招呼的意思,但這個招呼卻成了死神的招呼。

山地弩的射速相當的快,伸手與握手之間,就是一弩下去了,相當的凶猛。這一次最起碼有千余建奴墜馬,死不死的不一定,但傷是肯定了,建奴希望的肉搏並沒有達成,而天雄軍如跗骨之蛆,如影隨行的再次貼了過來,展開了再一輪的射擊。

肉搏戰,天雄軍並不懼建奴,都是習武之人,對好強斗狠沒有什麼抵抗。但現在不是呈英雄的時候,需要的是先把建奴給殲滅了,構建防線。

建奴被射的叫苦不已,沒想到明軍是什麼的難纏,偏偏隨後而來的白桿兵,又堵截住了,他們西去的道路,讓他們欲罷不能。

建奴的人數越來越少,最終只有千余人,往北邊逃去。

「不留傷者!天雄軍豎盾兵,一字長蛇陣,堵住官道!」

「白桿兵收縮陣型、就地而守。」

兩位大佬分別命令著兩只部隊,仗打到這一步,他們懸而未決的心,終于放下了一半,下一步就是抵擋住建奴的攻擊,秦、盧二人的商議是分兩岸而守,如此可以相互守望,彼此緩沖,更能將防線擴大,防止建奴東逃之人渡河而逃,當然一里多寬的河面,想合並,隨時隨地的可以過來,現在的任務就是一邊防守一邊等著皇上下一步吩咐而已了。

建奴在兩岸構建好了隊型之後,這半渡而擊沒有了下口之處,留下了一地的尸首,痛快的撤退了。

艱難曲折的朱由校,一夜都沒睡好覺,建奴那鼓樂喧天擺明了不想讓明軍有片刻的休息。亮如白晝的戰場布置,沒有擋住建奴的進攻,這點倒與朱由校的願意背道而馳。好不容易不走了,又是夜里,帶捎著殺點敵人,是多麼有趣的事情。

此次建奴的進攻,是比較有特色的,集中了萬布陣與煙幕彈于一身,想要遮擋住明軍的視線,以圖破防,殺進明軍陣營,以肉搏取勝。

朱由校還沒說話,孫承宗倒是站出來拿了主意,這是出征之前參謀部研究的課題之一。說白了很簡單,大煙霧之中,人不見物,但豎盾四面的方陣同樣可以隨意的突進。只要殺出煙霧到了處圍,那就是建奴的災難了。

捂住了嘴的登陸軍,以百人為單位,在狙擊弩汽油彈的開路之下,很快就到了煙霧的外圍。因為煙霧彌漫,建奴對明軍在里面的活動也不明朗,更沒有想到,明軍這個時候敢出來作戰。

夜間作戰一直是明軍訓練的一個重要科目,朱由校又在飲食方面專門的針對夜視,所以明軍對于夜色的適應,使得明軍在夜戰時有相當大的優勢。

明軍跑不過建奴,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兩條腿的肯定快不過四條腿的。雖然沒有留下多少建奴,但這次的出擊,的確粉碎了蓄謀已久的進攻。

到了下午時分,在邊行軍邊抗騷擾的途中,接到了秦、盧兩人發來的光報,已經堵在撫順關前,這是因為建奴內亂的原因,否則無法估計有多少人過關而走。

秦、盧兩人雖然知道皇上對漢奸之恨,但並沒有玩什麼貪天之功的把戲,二人人品決定了不屑為之,實事求是的匯報。而且這樣的事情想對皇上玩瞞上不瞞下,那是天高皇帝遠時才能玩的,現在的皇上就在這麼近,誰還敢玩其他的把戲,最終惹火燒身。(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