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743章鐵嶺非鐵礦

作者 ︰ 夢難成

()朱由校很輕松的說道,這事他顯然想過,只要來個抵賴也就可以了,雖說此事鬧的沸沸揚揚,連文臣之中也有上過折子的,但那都是‘謠言’!一句‘朕與皇後的確鬧過矛盾,但萬沒鬧到休妻的地步,皇後一怒回娘家做生意而已,現在回宮,干卿何事?’也就把好事者堵住了。

「皇上,為了嫣兒,皇上竟然在舉國這前甘願撒謊,嫣兒何幸,竟然得此天寵?」張嫣相當的激動,她沒想到皇上會如此不顧一切的維護自己,連這種賴皮的作法去用上了,怎能不讓她為之感動。

「嫣兒,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無論是打仗還是與朝臣之間,並不必拘泥于規則。比若神宗的國本之爭,在臣看來就是神宗太厚道了,三十余年都沒有解決這樣的問題。若知道劍走偏鋒,直接的從父皇處入手,一切迎刃而解矣。再比如宗室問題,哪里有王爺、公主們願意舍棄那每年的俸祿不要,只有逼得他們自己收手,才是正道。若是按著正途,這就是解決不了的一個難題。」

朱由校深有感觸的說著,對于大明文臣這個特殊的團體,他是又愛又恨,愛他們直諫到了瘋狂的地步,恨他們所有的諫言都不能正直的從國有大利出發,局限在他們那自己的小圈子。

對付他們這幫精英,朱由校只能是不走尋常路,好在自己有錢、有兵、有民心,他們無論怎麼蹦,都蹦不出自己的手心。

「皇上,」

「那個魏忠賢,嫣兒與其矛盾朕已知曉,也不必在意于他,他是朕的一把刀,一把可以震懾群臣的刀,目前來說。效果還算不錯。嫣兒出宮的時候,朕就警告過他不準為難于你,並且也派人盯著他了,他沒有一絲忤逆之舉。如今之事,他也當知取舍。」

第二天的時候,終于可以與宋應星詳談了,這一次兩人談了很長時間。朱由校對于宋應星那邊可是寄以了厚望中的厚望。電力大明的開啟全系與他一身了。

拿著塑料,這種可塑性極力,不怕摔不怕水的至寶之物,朱由校給宋應星開始獻寶,大談特談,電力的動輸、電器的應用等問題。

有了塑料的出現。電力運輸成了可能,這小電器里的一些問題也可以解決了。

朱由校又把小型風力發電的思路提了出來。風力發電與水力發電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非要區別的話,水力是可以說通過建水庫、水壩來控制發電量,而風力則是‘听天由命’。

就目前水力發電這種小局面,直接長距離的電力運輸那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的。所以可以暫時的放棄電池的研究,而把主要的方向對準了移動的風力發電機。與小電器上面了。

移動的風力發電機是必須要搞的,塞外風力是無窮無盡的資源,朱由校不敢要求太高,只要有照明、取暖也就可以了。

在船上風力發電機隨船而動,是船上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叫移動,而是要叫風力發電機。

電能變光能的燈炮,玻璃、真空、鎢絲。都好搞,以前就與宋應星談過這種問題。

電能變熱能的什麼直流高壓變成高頻電流的器件那種變頻器,朱由校是不敢指望了,有了那東西,電磁爐就有了。但電熱毯是必須要搞出來的。這對北極之行太重要了,北極最大的困難就是一個熱量問題,只要這個問題解決了。其它的困難都好解決。

電能變動能,是已經解決的問題,下一步可以想著把螺旋槳給換成電動的,比以前那種靠著風力蓄能的機械辦法要方便一些。

電能變成這光、熱、動正是電力無限吸引宋應星的所以從蓋州到沈陽一線。開發水電站,就成了必須。這是召宋應星此來最主要的目的。

建水電站,不是腦子一熱就能建的,放在後世,沒什麼困難,但在大明,那難度系數可是不小,什麼水輪機、機組排列、保護裝置中的過電流保護、欠壓保護、水阻保護;變壓器等等問題都需要一個漫長的研究過程。這些問題讓朱由校來想,那是一個都不能解決,所以上次與宋應星接觸之後,就讓他慢慢的先從那小電量上出發,不斷的實驗。

宋應星當然知道難度大,怎麼發電、怎麼存上電,怎麼運輸出去,怎麼保證出去的電出現了小意外之後,如果保護這等等問題,他同樣在不斷的模索著。

只要水電站成功,蓋州到沈陽或者到開原,這一路上都有河的所在上,搞條輕軌電車就成為了可能。

一天的時間,宋應星被朱由校說的是興奮不已。這種種的奇跡如果在自己手上誕生,那是多麼榮耀多麼奇妙的事情。想想都讓人激動不已。

朱由校給他人力、物力、財力、基礎知識,並鼓勵著宋應星,這一系列的事情有了眉目,那他宋應星就是大明功績最大的人。

宋應星听著那嘴都咧到耳朵了,這文官搞奇婬巧技也就是在朱木匠這邊有市場,換了別的皇上,一點的可能性都沒有。

大綱已經有了,重要的是干活了,宋應星就是這樣一個干活的人。

三天的時間,軍隊在休整,而朱由校這三天的時間一直就與宋應星在一起,不斷的探討著科技問題,並且都是秉燭夜談。這樣的待遇是大明可是獨一份的,看的周圍的人一個個瞠目結舌。這宋應星的聖眷之高,基本上來說是無人能及了。

這三天給宋應星許多的啟示,以前許多不明白的問題,現在也解決了不少,對于電力的研究,也更加有信心了。

再上征程沒有費朱由校什麼勁,這類問題孫承宗動作的相當好。張嫣帶著新月與皇上依依惜別,又對將士們敬酒,請求他們護萬歲周全。

這讓朱由校不由的想起了西廂記里那送別的情景︰

崔鶯鶯叫小紅,滿滿斟上酒遞給了琴童,鞍前吶,馬後你要多侍奉誒。

崔鶯鶯淚盈盈,滿滿的斟上了酒遞與了張生,山高誒,路遠你要多保重啊誒。

崔鶯鶯淚雙晶,走上前來我拉住了張生誒,相公啊,功名就如山重啊誒。

將士們听著張嫣的囑托,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一個個表示誓死護衛皇上,對這母儀天下的皇後更是敬重。

隊伍里因為有著莊海鳴這樣慢騰騰的炮隊存在,所以這速度是根本快不起來。

鐵嶺距離沈陽並不算遠,一百多里地,卻整整走了五天的時間才趕到鐵嶺南邊的五里之處。

朱由校率眾觀城,朱由校一直以為這鐵嶺地方應該是個大鐵礦,又在遼河邊上,想著可以把這里建成一個大鋼鐵基地。但這個話一說,周圍滿是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他。滿眼里的意思好象是「皇上,你不看書啊?」

「回皇上,鐵嶺之所以如此取名,與鐵礦二字並無關系,此鐵嶺二字是從鐵嶺衛搬過來的。」

「那有什麼不同?」

「回皇上,鐵嶺衛本為太祖所設,但位置在鴨綠江邊的古鐵嶺,朝鮮王派來使臣,說古鐵嶺為朝鮮領土;鑒于朝鮮的意見,加之當時的國力也有所不足。因此太祖大度的讓步,將已經組成的鐵嶺衛遷至奉集堡,而之又遷到現在的銀州,至此銀州就開始了鐵嶺之名。」

「銀州?為何叫銀州,」鐵嶺不是有鐵礦,這銀州是不是不產銀?朱由校心時誹謗著說,再不敢望文生義。

「銀州之名,倒是的確此一解,當時有以冶煉白銀為業者在此,有銀冶業比較紅火,故遼太祖改名為銀州。」

「哦,原來如此,朕倒是受教了,現在已經到了這鐵嶺,孫愛卿談談進攻以。」

「回皇上,鐵嶺城本來開原拱衛城,鐵嶺設衛主要是為了加強開原防衛。、城內設有鐵嶺備御都司、經歷司、鎮撫司、軍器局、軍儲倉、錢帛庫等,城內駐軍2875名,周圍4里60步,高2丈,池深1丈5尺,闊3丈,周圍5里有奇。不過這一切因老奴酋的進攻,城牆被毀多處,城防體系大不如前,城中所余建奴余孽眾多,由李家的李思忠回來,親自帶人防守。如今莊海鳴的炮兵部已經到位,只需要堵住了四門,常規戰術即可。」孫承宗淡淡的說著。

都被毀了多處,這數字還報那麼精確有個屁用?朱由校听了不由的月復謗。現在情報已經有所恢復,對于打仗的好處,當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信息相對多了一點。

李家的祖地就是鐵嶺,這里有他們的祖墳,包括李成梁的墓都在這里。李思忠的家眷已經在沈陽東面被抓住了,該送到京城為大明的娛樂事業做貢獻的已經送走了,該殺的也都殺了,變成苦役的已經在干活了。而且朱由校沒想著有什麼可談判的了。

「一個被毀的城堡,不過是小心不要中了他們的奸計而已,傳旨,明日五更時分,由錦衣衛堵住四門,而後天雄軍護住炮仗,莊海鳴率部以大炮攻擊,給朕將此廢城犁上一遍。」(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