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126章終見沙發

作者 ︰ 夢難成

()「奴才等回去就抓緊時間試。」王朝輔也漸漸有些明白,和幾個工匠相互用眼神迅雷不及掩耳交流了一下,看出了彼此之間都模著了點門檻兒,于是回答。

「皇上,臣對此也有些興趣,不知方便不方便加入研究當中?」徐光啟的確心里癢了,這機會太難得了,如果研究出來那將會多麼震撼人心,能把聲音留下來,放在物體之上,反復的听。而听完了皇上對原理的解釋,越想越有可行x ng。

「固非所願也,不敢請耳。剛才已經說過了,這些本來就是要歸到求極宮的名下的。」朱由校一听當然高興了,王朝輔連個字都不認識,打造個東西還可以,但一涉及到高深的知識,那就困難了。但徐光啟就不同了,文化、知識、數學、閱歷等都足,有他指導,肯定會事半功倍的。

「謝皇上認可老臣。」

「王掌印,你們以後就听徐愛卿的安排,事辦成了該你們的功勞一分不少,朕先給你們許個諾,如果完成了,朕獎一萬兩銀子給你們。」現在人家王朝輔他們剛剛有了點進展,把他們再派給徐光啟,絕對有摘桃子之嫌,還是先說開了,有利于留聲機研究的進展,否則以宦官的小心眼,那就是不事半功倍了,而是事倍功半。

至于一萬兩銀子的賞錢,對于留聲機來說真是小的不能再小了。這是一個劃世代的產品,舉個例子就象是前世誰突然發明了儲物戒指,不要多大的空間,一個平方,開價就要十個億,愛買不買。窮人估計連看都看不了一眼,而滿世界的億萬富翁們可能要搶購了。

一樣的道理,如果留聲機造出來,就賣五萬兩一台,愛買不買。買了听曲?暈,單純的這一個功能,肯定會讓許多的人望而卻步。要從另外一個側面激起購買的y 望。

大明是一個講究孝的國家,把老人的話‘留下來’供後世子孫永世供奉,這才是至孝。留個只字片紙,已經不能算是最大的盡孝了。什麼是孝,永遠的記住老人的音容笑貌、淳淳教導這才是孝,請畫師把老人給畫下來,供奉在祠堂里,不時的去參拜。面相是用畫來解決的,但聲音呢?你不把老人的聲音留下,那算什麼孝?用筆寫下來那是聲音嗎?而有了留聲機,就是要把聲音永遠的留在世間,供孝子賢孫們世代緬懷,把這個觀點傳出去,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活著一輩子了誰都會走向那條不歸路,但名聲卻是永留傳的,而留下名聲、書籍、字畫有留下自己的聲音來的更牛嗎?這樣就逼著富戶世家為了一個孝字去買留聲機。其次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家里有沒有錢,能不能稱上是大家族,用一台留聲機馬上就可以衡量出來。絕對的奢侈品,配合上銀作局的種種工藝手段,把這留聲機做的充滿皇族的富貴,工藝的巔峰,材料再做足、做豪華些,傳家寶級別的存在,相信肯花錢的人肯定有。而且世界上不僅僅有一個大明,許多的皇室難道不希望擁有一件嗎?

還有就是威望的問題,在現階段的大明,這東西基本上已經無限接近‘神跡’了,想想皇上可以讓井水自己流上來,就已經得到了全國上下的好評,如果連無形的聲音都能留下來想怎麼听就怎麼听,這說明什麼?老百姓、群臣對皇上有什麼樣的評價?

現在大明是危機四伏的時代,一旦解決了之後這所有的危機之後該做什麼?朱由校的理想就是建立和平發展的世界新秩序,象二戰之後那樣,那樣世界的科技、文化、醫學等等都會因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而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盛世的歌舞升平是可以預期的,留聲機的出現無疑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文化、思想、科技等等的傳播。提高人們對藝術的享受、向往,那才將是盛世的開始。當然在世界和平之前,要把潛在的威脅和一些狼x ng的民族徹底的解決掉。扯遠了。

所以留聲機的意義重大,別說一萬兩賞銀,就是十萬兩,朱由校都願意出。

「奴才等多謝皇上,再困難也要把它造出來,」听到一萬兩銀子,幾個宦官工匠們都瘋狂了,本來就獎了一人一百兩了,再弄一萬兩,這輩子還愁什麼?幾輩子都吃不完啊!心里再也不打那些小九九了,對徐光啟也沒有什麼敵意了,皇上就是給他們派一個強援,不佔自己的功績,這一萬的賞銀是給他們自己分的。當然歡迎這樣的外援了,而且是本領越大越好。一個個興奮的表達著決心。

「去吧,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徐愛卿,回頭再讓他們找你報道。」

一群工匠們帶著留聲機痛快的行了禮走了。而朱由校再次不厭其煩的給徐光啟講解留聲機的原理,和試驗的方法。這倒叫徐光啟更加對留聲機充滿了信心。

「皇上,于明海和許秉彝帶著一套叫沙發的家俱來求見。」這時外面的宦官進來回稟。

「好,讓他們抬進來吧,看來今天還真是個收獲的r 子。」沙發,已經吩咐下去不短的時間了,沒想到現在才做好,相反別的卻都做出來了。

按著傳統的一個雙人、兩個單人、兩個小茶幾、一個大茶幾這種規格設計制造的沙發被抬了進來。j ng品!雖然沒有用頂級的木料,而是選擇了黃花梨的材料,這種木材相對來說多一些,大量的使用,只要及時補種,對環境影響不大。而如果那些動不動就幾百年上千年才成型的木材,朱由校才不舍得去做沙發呢。

朱由校在木匠行那絕對是行家中的行家,家俱有史以來的最高價也是他朱由校創造的,這一行業是絕對的權威人仕,這一點真的無人能及。所以于明海兩人進來行完禮後,緊張的看著皇上,他的‘鑒定’是終極的判決。

等沙發按著朱由校說的位置擺好了,朱由校上去坐了坐,從沙發的外觀設計,刻工、柒面、布料上,基本上都沒有看出什麼大毛病,反倒盡顯皇家的氣勢。純手工打造的東西,活做到如此的細膩,已經算是極品了。當然在雕工上還是有許多的不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們打造的是家俱而不是大師級別的藝術品。但就是這樣,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了。

沙發的面料用的是耐磨的老棉布,這個可以根據需要,另外的選擇外面的沙發套,易洗還保護里面的面料。軟度是自己要求的那種硬中帶軟型的,坐起來相當的舒服,而且長時間坐的話也不累。兩旁的把手也雕刻出了雲狀。而紅黃s 的油漆,更顯得華貴。

木匠中的領袖人物朱由校當然對油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現在的油漆絕對可以代替電線上的‘塑料’,做為絕緣體了,只要涂上厚厚的一層在上面,干了就是‘絕緣漆’。但效果顯然的不如塑料或者是膠類的東西那樣耐用,但自己也沒辦法,誰讓自己不會造塑料呢。

「你們怎麼現在才做出來沙發?」朱由校雖然對這組沙發挺滿意,但對這個工作效率有些不滿意。

「回皇上,主要是建工房和木工們的住房耽擱了一些時間,傳授他們宮廷手術也需要一些時間,另外織工局的布藝和沙發配合上並不默契,現在磨合了一段時間,才好一些。」于明海和許秉彝兩人相互看了看,于明海發回稟說。皇上還認為時間晚了,你以為那五百個木匠都是能工巧匠嗎?除了粗活,家俱方面只能打個下手,他們那手藝別說是皇上不可能看上眼了,就是自己也不敢讓他們太多的踫家俱啊。

「那現在能正常生產了嗎?」

「回皇上,可以了,估計一天能產五十套左右。」

「五百多人一人打一套也得五百套,怎麼這麼少?你們回去改成流水線作業,每位工匠都負責一項工作,想法該分組的分組,十個人圍著一套沙發干一天,這可不行。」

「回皇上,那些木工說是工匠,其實根本不會一些專業工匠的活,特別是宮廷工藝的家俱。如果采用流水線的話,只讓他們做單一的部分活,那肯定會增加產量的。」許秉彝倒是看出了里邊的門道,那些木工只是干粗活的,象如此細膩的沙發,他們只能站著看,除了拿拿遞遞打打下手,基本上幫不上什麼忙。主力部分還是靠宮廷里的人。但這樣一改那就好辦多了,只要畫好了樣式,該鋸木頭的鋸木頭、該調漆的調漆、該雕刻的雕刻等等,總之大家都有活干,不必都等著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