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180章四千白桿

作者 ︰ 夢難成

()「你帶這些這些驛卒前去參觀一下,然後派人送他們去在京城和上林苑之間,找修路的孫成功,再參觀一下那邊是怎麼修路的,再回b ij ng的會館。(會館就是在京城的驛站)」朱由校吩咐張光年說。

「奴才遵旨。」

然後張光年帶著這五六十個驛卒前去了。朱由校則對魏忠賢吩咐︰「大伴,把這兩本顏s 編碼送到經廠,讓他們快點印出來一千份。」

經廠是司禮監下設經廠庫,置提督一名總其事。並分設漢經廠、番經廠、道經廠,刻書範圍各有側重。漢經廠以刻印制、誥、律、令等政令典章和經、史、子、集等。

「奴才遵旨,」

「大伴,傳朕的話,誰刻錯了誰去修路,此物可是關系到大明傳信速度的問題,不能有一絲的馬虎!」業余收藏家的朱由校可是知道大明經廠出來的版本j ng美是j ng美,但錯字的確是有點多,這完全是工作態度所致,只要腦子里崩緊了弦,估計這個問題就會有所改善了。而且這東西關系重大,一旦有錯,那可就是全國範圍的事了。

「奴才謹記。」

魏忠賢出去看,朱由校仍然在想著路的問題。有軌馬車也是提到議事r 程上來的時候了。朱由校的想法就是建一條大路,兩條鐵軌馬車道。從b ij ng到廣州,南北一條;然後就西北到東北路過b ij ng再來一條。

修路可是帶錢最快的行當了,沒見前世這麼多條高速路,幾年就把本錢給收回來了。現在大明都是自己的,修起路來又有當地的驛站搞協調工作,事情的進展當然會相當的順利,最起碼征地就一點不困難。而且朱由校也不想自己在這邊修橋補路,花下潑天的銀子,最後一無所得,落得個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的兒多的結果。

當然不能象前世一樣收過橋過路費,觀念不同,人心自然也是不同的。前世認為理所應當的事,在現在能被百姓給罵死!比如說你能在前世買一塊錢一瓶水,甚至是賣空氣都行,你放在明朝試試,不被老百姓給生吃了都算你跑的快,要瘋還是要死啊?

所以朱由校在水泥路上是不敢想什麼暴利了,要想就只能在有軌車道的專用馬車之上作文章了。首先就是車輪,有軌馬車想上軌道,那就不能和平常的木頭輪子一樣,想用輪子得用鋼輪,否則只能是妄想,大小規則首先就不合適,材料上也不配套。用那就只能用皇家設計的專賣的馬車。其次想上道那得批計劃,否則在軌道上撞車了怎麼辦?不是皇家車廠的,當然不能上軌道了。這樣獨門的有軌無軌兩用車,就變成了皇家獨門的生意。從這里面賺錢那才是正當的,長遠的。

想到這里,急忙開始想著設計馬車,但這東西的確不是自己的專長,又不能象小釘鐺一下,直接從肚子里掏出來。只能再把兵仗局的王應科找了來讓他來設計馬車,然後再想法從中改進吧。

秦良玉帶著他的白桿兵,已經到貴陽三天了,雖然會和了朱燮元的部隊,也辦理了交接,但作為武將的秦良玉卻指揮不動這些兵將,原因就是職權範圍的問題,雖然皇上讓秦暫代,雲貴的將士們也都听令,但總是y n逢陽違,執行起來大大折扣。

把秦家之人氣的不行,而朱燮元則更是不配合,因為皇上雖然已經準辭,但還沒有辦理交接,下任不來他也不想走。主要是不甘心,本來這算是大家都約定俗成的東西了,只要有個彈劾,為表清白都要自辭一番。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不給面子,真的還就準了,這讓他如此一大把的年齡情何以勘。再想想現在朝里面還真沒有什麼人能頂住如此兵鋒前來阻敵,雖然長期在外,但朝里的動向還是掌握一二的,依照他的估計,只要戰事加緊一些,朝里的大佬再給他說說話,皇上仍然還會啟用自己。所以雖然把兵權交給了秦良玉,但其他的以後任未到,無法交接為由,一直是拖著的。

下邊的武將那都是有n i就是娘的主兒,秦良玉空有暫代兵權,但手里並無糧餉給他們,他們能听秦良玉的那就成了怪事了。所以秦良玉到了之後,那去前線的速度反而更慢了。

救兵如救火,自己帶的兵雖然是客兵,但秦良玉卻比主兵還主兵,一看如此下去數十萬賊兵真有可能攻下貴陽,一旦武裝上貴陽的兵器,那賊勢將更不容治,更何況一旦破城,百姓必將被涂炭生靈,自己也將有負皇恩自責終生。于是,假意命令部隊跟上白桿兵,而自已則一馬當先率本部親援貴陽。

貴州巡撫王瑊在北門外增砌外城600多丈,設威清門、六廣門、洪邊門、小東門四門,以拒賊兵。賊兵已經開始慢慢的具備了一定的戰斗力了,是越打越強,人數也是越打越多。

雖然一時對貴陽高大的城牆束手無策,但鄰近的鄉鎮基本上已經洗劫了一個遍。所到之處均是燒殺**擄掠,人x ng丑惡的一面充分的暴露無遺。只是可憐了眾多無辜的百姓,身強體壯的被拉去從賊,女人則被ji n污而死,老人孩子因為浪費糧食而被殺死,而運氣超好跑出去的,則要面臨無衣無食露宿山林的下場。

秦良玉就是這個時候,和貴陽取得了聯系。她並沒有進城去守城,在白桿兵的眼里根本沒有據城而守之說。四千人馬在熟悉了地形之後,就開始了他們的清剿。

賊兵的確是不少一共有二十多萬,但也不是全部都聚集在一起的,基本上都是幾千人一伙,多的也就是二萬多人。所以只要不被包圍起來,四千人根本不怕面對他們任何一直部隊。

很快白桿兵的斥候就鎖定了一支有一萬五千人的賊兵,離貴陽卻有五六十里,因為貴陽周邊十幾里的內的村落已經被洗劫一空了,想要搶,那只能再往遠處走走了。

這支賊兵隊伍最後選擇了這個名叫青岩的鎮子,在明初的時候,這里只是一個屯堡,但在二年前,布依族土司班麟貴所建,領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為軍事要塞和所佔的特殊地理位置。賊兵鎖定他的目的一是為了生活物質,另一條當然是軍事物資,特別是攻城的軍事物資。

小鎮雖然是新建的,功能還不算完備,但抵抗卻相當的強烈,不為別的,鎮子破了,誰也活不了,所以抵抗可謂是眾志成城。所以面對數倍的賊兵,鎮民們不顧一切的抵抗著,不過人數的差距也少實太大了,二千多農民,對付近八倍的賊兵,抵抗,的確僅僅是個夢而已。並不是有了人和就能做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在絕對實力的面前,一切都是浮雲。眼看著這個小鎮就要淪陷了,鎮民們一個個拼命令搏殺著,眼里卻充滿了悲苦,因為被滅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有的鎮民,勇敢的向著自己親人的方向拼殺過去,死也要和親人死在一起。大家絕望了!

就這在里,白桿兵適時的出現了,在白桿兵的眼里可沒有什麼漢苗之別,因為白桿兵也不是漢族了,但都是華夏子孫!四千白桿兵在秦良玉一馬當先的帶領之下,從背後沖入了賊兵當中。

要知道在冷兵器戰爭的年代,打仗靠的是一股氣勢!白桿兵雖然人少,但都是打老仗的j ng兵,對付這些剛剛扔下鋤頭的賊兵,根本就是砍瓜切菜。許多白桿兵面對的基本無一合之將,長長的白桿之上,均沾滿了鮮血。

四千白桿兵如同燒紅的鋼刀遇到豆腐一樣,瞬間扯開了一個大大的口子!

「有援兵!援兵來啦!」已經絕望的鎮民們,基本上都快要放下刀子,想著最後擁抱一下親人,或者殺死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了。但就在這千均一發的時刻,戲劇x ng的改變到來了。

「我們得救了!」

「兄弟們,為死去的親人報仇啊!」

已經死傷慘重的鎮民們如打了興奮劑一樣,大場吶喊著,仿佛僅僅用聲音都能把賊兵嚇退一樣。但這‘仿佛’還真的正在實現,賊兵被鎮民的叫喊聲驚醒了,怎麼就能有援軍呢?回頭一看,這援軍卻是勢不可擋,賊兵撤的速度都不如人家邊沖邊砍人的速度快,這還了得?

所以賊兵們一個個根本就無心戀戰,邊戰邊退或者是扭頭就退,這樣的形勢發展當然是敗勢已成,而剛剛還是病貓的鎮民,當然的也成了老虎般的存在。追在賊兵的後面有怨的報怨、有仇的報仇。

就這樣,賊兵的敗局慢慢的擴大開來,從一個人的轉身到最後上萬人的轉身,賊兵就是賊,哪里有什麼紀律x ng可言,跟著大部隊起哄搞些打雜搶,然後可勁的破壞,那是強中自有強中手,就看誰在這里面鬧的歡了。

但一旦遇到了j ng銳之師,哪怕是有十倍的兵力優勢,也是一個轉身就跑。歷史竟然有人把他們當成義軍,真搞不明白他們到底哪里和義字沾上哪怕一點的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