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184章燧發火槍

作者 ︰ 夢難成

()真是一句驚醒夢中人,原來自己活在了如此不真實的宗教之中而不知,竟然是犯了如此低級的錯誤。無論有無天主,自已都是不應該去信奉的,假設有天主,自己去信,那是數典忘祖,完全背叛了祖宗;如若沒有天主,那只能證明自己愚昧無知。

既然想透了此點,本來就是j ng明透頂之人,當然是響鼓不用重錘敲,立刻給皇上磕頭說︰「老臣誤入歧途,多謝皇上指點迷津。」

「是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徐愛卿,恭喜你悟了。哈哈哈,快平身吧,跟朕去乾清宮品茶去吧。」朱由校也是一陣高興,在這樣的環境閑扯淡,真是無聊中找寂寞了。還是趕快回到乾清宮里談的爽氣。

就這樣回到了乾清宮後,讓徐光啟坐在了龍墩之上,沒辦法沙發給袁可立拉走了,沙發作坊那邊還沒趕做好呢,乾清宮用的當然不能從生產線上隨便送一套過來。沏上了茶,雙方繼續了人才的談論。

徐光啟先說︰「皇上,雖然李祖白也入了天主教,但老臣觀其言行,其並非真的信仰,而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去,況且有皇上剛才那番見解,相信其听後,即便是真信亦後變成不信了。但其研究工作的熱情和見識也的確不凡,還請皇上能夠給其一個效忠的機會。」

現在滿朝的文武,基本上沒有一個不寫效忠書的,連徐光啟這樣的老臣當然也不例外,所以這個詞順口而出。

「徐愛卿也算是一個伯樂了,上次見其攜帶遠鏡前來,朕就有招賢之心,奈何一聞宗教的味道,朕就望而卻步了。如今既然徐愛卿重提此事,這個面子朕當然會給的,一會稍做安排就是。還有兩們徐愛卿看重的人才又是何人呢?」本來這次就是想找個人負責提純汽油的,讓誰做還不是做。朱由校也樂得給徐光啟一個面子,于是順水推舟的也就同意了。

「多謝皇上恩準,老臣想李祖白以後肯定會一心一意的為皇上效忠的。」徐光啟先替李祖白謝了恩,也算是給李祖白有了個交待,必定當時答應援手的,同是‘兄弟’有個江湖救急也是應當的。

接著又說︰「剩下的兩人卻是堂兄弟,哥哥畢懋良︰歙萬歷二十三年進士,由萬載知縣歷任順天府尹、戶部右侍郎。曾賑饑民、減加派、撫降海寇,政績顯著。被彈劾落職。畢懋康(明),字孟侯,歙人。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曾按山東,擢順天府丞,以憂去天啟四年起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

「那他們都有何特長?」

「兄弟二人均對火槍有相當的興趣,而且提出了變火繩槍的點火,為擊打燧石點燃火藥的理論,和皇上的構想竟然是一致的,所以老臣遇到後,向皇上推薦。」

「燧發槍?畢懋康!」朱由校當然知道這個人,但只是知道,名字還真念不出來,因為根本不認識那個懋字,(m o)的音還是第一次听徐光啟說起的。(字典中解釋:努力,勉勵,盛大)

但人他是知道的,大明火器研究家發明了燧發槍。能使火器在雨雪天使用,這是中華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隨著明朝淪亡,滿清的思想局限x ng,導致了火器發展停滯不前。這是前世對其評價,也是諸多‘大中華’人仕,憤恨滿清的原因,野蠻統治了文明,坐在寶山之上,卻只繼承了漢人的玩樂享受,結果毀了整個中華!

中國的燧發槍之父,就是這個畢懋康,這樣的牛人,當然不能放過,不過奇怪怎麼這年頭都是兄弟齊上陣,宋應星有個親哥哥宋應升,這畢懋康也有的哥哥畢懋良,還真有意思。宋氏兄弟可是稱二宋,那畢氏兄弟豈不是二畢!想到這里朱由校差點笑了出來。

「皇上也听過此人?」看皇上的樣子有點怪,徐光啟不由的問。

「略有耳聞,這兩兄弟正是朕目前最需要的,徐愛卿可為朕找了好人才了。下午宣進宮來談談,讓李祖白也過來吧。」

留徐光啟午膳後,畢氏兄弟和李祖白都被召進宮中,來到了乾清宮面聖。

這次朱由校沒有犯宋氏兄弟那種糊涂,而是當面問清了哥哥畢懋良的特長,結果一問出了問題了,畢懋良沒敢欺瞞,倒出了原情。

原來畢懋良對火器並沒有多少研究,只是現在身無官職,也無事可做,看了求極宮的招聘文書,就听了族弟的的話,跟他學了一些專業的話,想在求極宮找份差事,能夠效忠皇上。可一經皇上召見,不敢犯欺君之罪,所以全說了。

「那愛卿以前為官,都有哪此經歷或者政績。」朱由校一听也沒有太失望,反而有所安慰的問。

「回皇上,微臣曾萬載知縣累遷福建左布政使賑饑民、減加派、撫降海寇。」

「愛卿會打海戰?」

「回皇上,微臣在福建時的確招降過海盜,但對海戰僅略知一二。」畢懋良當時是任左布政使,那是主管民政的官員,對于軍事那是一無所知的,好在畢懋良為了招撫海盜,的確是下了功夫的。雖然看到皇上那熱切的表情,但還是老實的回答。

「畢愛卿,朕現在已經令袁可立重任萊登巡撫,並重組水師,你可願過去學習學習?」雖然已經招了朱欽相來京,但為了大海的制海權,特別是把鄭成功他老爹治住,還必須加布置一招棋。一听畢懋良曾是福建的左布政使,而且還招撫過海盜,朱由校就直接的對號入座了。

「回皇上,微臣一向推崇袁大人,願在其旗下學習。」畢懋良其實也五十歲左右了,但的確比袁可立年輕多了,說是推崇,也不算過。大家都是被貶官的,只不過袁可立一被貶就是二十六年,可算是此中前輩了。

「好,朕封愛卿為兵部郎中,待袁愛卿認可愛卿可獨擋一面之後,朕再行重用。」現在兵部那邊是孫承宗當尚書,而且這只是個虛職,不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的。這次去也是以學習為足,倒沒有對袁可立大小相制的那一套打算,所以立的規矩就是以袁可立的認可為準。不會讓袁可立感到為難。

「臣謝主隆恩。」雖然沒有得到高品的職位,但能夠有個職務也算不錯了。說實話,如果不是跟著東林黨反對魏忠賢,哪里會有被罷官的災難呢。眼看著剛剛升了南京戶部右侍郎,結果在黨爭之中,因和‘二畢’和**星走的相當近,並且,弟的官職也的確是**星引薦的。所以在這場東林大清洗之中,無奈的被銷職罷官。現在不僅沒被皇上怪罪,還能有個官坐坐,而且得到了皇上的承諾,畢懋良已經很滿足了。

「愛卿此去,務必切實的學習海上的作戰指揮,學成之r ,朕有大用,切記切記!」

「臣必竭盡所能學習海戰,」畢懋良看到了皇上如此重視,也更為莊嚴的保證著。

「那愛卿即刻啟程吧,說不準路上還能踫到袁愛卿,大伴給愛卿帶一千兩紋銀以壯行s 。」

「臣謝皇上厚賞。」這樣就得了官還得了皇上的賜銀,這皇上的出手可是不凡。

「奴才遵旨。」魏忠賢對于自己搞下去的人卻被皇上啟用的事情,已經麻木了,再說了,二畢只是小官,也不一定是老魏經的手,下邊的人就辦了。

又是一個千兩白銀,旁邊的李祖白相當郁悶這個一千兩,就是這個千兩,皇上就把他打發了,如果不是現在和皇上一起接見他們的徐光啟這位兄弟,估計自己還天天混吃等死呢。

而徐光啟也有些感謝皇上,畢竟這‘大畢’有點不地道了,這不明顯把自己給涮了,好在皇上沒有雷霆大怒,否則自己也跟著丟人。現在如此結局,自己還真的感謝皇上。

「畢愛卿,朕听說了你有研究燧發槍的想法,正好,朕正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火藥、火槍、火炮等火器的小組,也是隸屬求極宮,不知畢愛卿可願加入?」對于畢懋康,朱由校卻少了一道詢問,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在那擺著呢。直接安排工作才是正經。

「微臣願意。」本來畢懋康的職位最合適的就是在工部的軍器局里待著搞研究,那里是他最好的歸宿。不過才是九品官。現在皇上的意思是讓他加入孫化元的研究隊伍中去。

「大伴,派人帶畢愛卿和孫化元見個面,請孫化元為其安排一下,告訴孫化元,畢愛卿是大才之人,讓其領導燧發槍研究這一領域。」朱由校沒有想著再憑借什麼人格魅力之類的去感化畢懋康,只是給他安排一下合適的工作。

什麼是天才,天才就是安排到合適的位置。華羅庚是個數學家,在這個領域里他是個天才,你非把他安排到一個家政公司,讓他搞家政,你看這個連個人衛生都打理不好的天才,能不能在家政公司里發揮一下他的特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