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212章淨軍出征

作者 ︰ 夢難成

()「再請問皇上,何為空間換時間呢?」這個說法還真是新鮮,孫承宗想了又想還是不得其法。

「?」朱由校一愣,這話的概念還真給孫承宗不好解釋,這是蔣委員長為了類型老百姓發明的一種抗r 點法,其實質也就是不抵抗或者是有選擇x ng的抵抗,然後等著自己把飛機、大炮都弄好了再說。但套在這里那不就變了味了?只能就事論事的給孫承宗胡亂解釋說︰「孫老師,蒙古現在有兵臨城下之勢,然我軍並沒有做好準備,不能立刻到位增援,這樣就需要有所犧牲大明的領土、城鎮,甚至是一些財產,而蒙古本身就是為了財產所來,肯定會大搶一番,這樣就會耽誤相當多的時間,而我軍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時間。所以朕說此戰術就是空間換時間。」

朱由校一番話說完,臉先臊的通紅,這TM什麼狗屁戰術,說起來倒是牛轟轟的,但越想越覺得怎麼還是做了逃兵了?

「哦,原來如此,」久經戰事的孫承宗也听出了朱由校的意思了,听著挺大氣的詞句,比起堅壁清野戰略來,那可是差的不是一般的遠。「皇上,如若在撤退的途中把糧食、草料銷毀、水井都堵上,豈不更好?」

「不可,孫老師,蒙古只是來搶,並非來毀滅,留給他們,還有搶回來的時候,但若毀了,那可就完全失去了。」朱由校一听這這個戰術,立刻就不同意了,現在糧食如此的緊張,買還買不回來呢。哪里舍得燒了。就算是到了蒙古人手上,也一時半會吃不完的。

「皇上,那可是變相資敵啊?!」

「孫老師,有句話叫,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朕的淨軍一到,會讓他們怎麼拿的,怎麼給交出來,還得加上利息!有這份地圖在,就是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廟!」

孫承宗算是被朱由校的大膽給鎮住了,看著朱由校拿出的一張部落分布圖,上面分別標注了大同北邊所有的蒙古部落。這些在朱由校的眼里分明就是一個個的補給點啊。三千人就敢往草原里扎,而且還挑一個如此的非常時期,給蒙古拼損失、拼耐x ng。要知道再小的縣城都有城牆,蒙古人想攻陷,需要費相當大的勁,必須棄馬攻城,這一下就得失去其三層的勇力。而到了草原之上,只要圍住了一個部落,以三千淨軍的力量,結果只能是血洗了。如此換算,蒙古人是肯定不會樂意的。

而遷百姓到別的縣城,在如今的局勢之下,也是困難重重,大同的邊牆都倒了,那小縣城的,又能結實到哪里?這點也真讓人費腦子,但到大的州府,又著實太遠了,都在四百里地左右,基本上快到京城了,而目前也只能往那里遷了。

「皇上,但不知除了派三千淨軍前去,是否再派援軍?」

「孫老師,此三千人是打算直接出關的,而朕也將另派一千三千人的將軍,與之一起出發,而這三千人是在內地阻擊、追趕蒙古軍的,而更後面的一千余淨軍待朕的戰車造好了,朕會帶著親征歸化。」想到只須有百兩戰車,遇到了蒙古軍,那場面還真讓朱由校期待。

「戰車?」這段時間孫承宗忙里忙外的,光是兵部那一攤子就是不輕的擔子,還真沒有注意,皇上又發明了什麼武器。

「是的,配上了神弩的戰車,以後孫老師看到,相信就不會再想什麼偏廂車了。」朱由校自豪的說,戰車的戰力輸出,那是相當強悍的,只是現在時間太緊了,不可能造出來多少而已。若以裝備個三千人,朱由校敢橫著在草原上走。戰車一出誰與爭鋒?

「皇上,老臣還真的很期待。」

「很快,孫老師就會看到的,既然策略已定。而帶領這三千人遠赴草原的,朕想請何愛卿前去,何愛卿可願意?」朱由校此時對著何可綱說。

「臣赴湯蹈火再所不辭!感謝皇上給臣這個殺敵立功的機會,臣必不負皇上所望,大勝而歸。」何可綱當然的激動,如果帶其他的兵丁,他還不一定如此的激動,但帶淨軍,那是什麼概念?簡直就是給他送功勞的。

「朕的淨軍,是朕目前最為依重的力量,除上次攻陷西華門時,損失了近四百人,別無損失。此次,朕也不希望搞個什麼傷敵三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出來。如果朕的淨軍是雲,蒙古軍只是泥;如果朕的淨軍是瓷器,那蒙古也只是人陶罐而已。硬拼,朕是絕不答應的。以一百換一個,朕都不換,何愛卿,這個原則你明白嗎?」說實話,西華門之爭當然重要,但一下子失去了四百淨軍,絕對不是朱由校能夠接受了的,二十分之一的兵力,說完就完了,怎麼能說人不心疼?零傷亡才是朱由校追求的極限。

「回皇上,此次臣一定保護淨軍的生命,絕不會和蒙古族硬拼的。請皇上放心。」何可綱一听這話,還真是冤到家了,用腳後跟都能想到,拿著個掃帚(鐵拂塵)的淨軍哪里有什麼戰斗力可言,就是這樣,自己還死了八個生死相隨的兄弟,才死了四百淨軍。如果給那些淨軍配上神弩,哪里會死什麼人?這純粹是無妄之災。

「好,就是要打仗用腦子的將軍,朕看好你,」

「皇上,那下一個三千淨軍由誰帶領?」對于這個領軍人物,孫承宗還是挺期待的,而且據他所知,皇上還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宮廷政變才剛剛過去那麼十天,雖然有擴大了錦衣衛,但指揮打戰的人物,還真沒有。

「嗯?」本來想著從幾個監軍里挑一個出來的,但經孫承宗一問,此事還真不是兒戲的,這打仗的道道可是不老少的,真放給一個月前還是個廚子或打掃衛生的雜役,那真不是那麼放心。「孫老師可有人選?」

「回皇上,此事來的緊急,縱使再合適的人選,也一時半會趕不過來。縱使來了,也不一定能和淨軍和的來,若皇上不嫌老臣年老體衰,老臣願領淨軍前往大同。」

孫承宗當然想推薦得意弟子袁崇煥,或者自己幾個兒子,但袁崇煥肯定是不得朱由校喜歡的,一想算了。而幾個兒子,行軍打仗之類的倒是可以,但如果帶這只淨軍,他們還真不夠格。沒見識過淨軍的豎盾和神弩的配合,只是按正常的戰術配合,極有可能讓淨軍明珠暗投了。

「孫老師如此年紀,竟然要再征沙場?」

「老臣雖已經過花甲之年,但自覺身體康健,並不服老,此次只怕要給皇上添累贅了,」一听皇上打了個疑問句,孫承宗急忙說道。

「孫老師請命,朕正求之不得呢。」

「老臣謝皇上給此良機。」

「大伴,統計一下宮里的車輛、馬匹,朕六千淨軍需要二千兩馬車,不夠的以三倍價格向京城官員、百姓征調。上次讓大伴找的馬夫,統計好了,急速到校場集合。傳旨大同百姓撤退,讓百姓先撤,軍隊盡量抵抗,以待京城援兵的到來。傳旨周邊各縣城,接收逃難百姓。讓御膳監給淨軍準備七r 干糧。」

「奴才遵旨。回皇上,馬車夫已經準備好了一千多人,隨時可以出發。」這可真夠忙的。

「嗯,這就好,走,去校場吧。」

校場之上,七千淨軍已經整裝待發了,朱由校當然的給他們打了打氣,最後把三千淨軍交給了何可綱,何可綱激動的行禮謝恩。

又抽出了三千人,交給了孫承宗。剩下的一千余人沒有弩的還佔了多數,不過估計傍晚時分,就能全部裝備上了。

而老魏也忙的不可開交,倒是把任務給完成了。宮里只有一千多兩馬車,還真的需要對外征集。因為補三倍的錢,還是為了抗擊蒙古異族。百姓、官員、商人都沒有多說什麼。遇上誰的征誰的就是,就這樣,一共弄足了三千輛馬上。二千多人駕車的把式,還有淨軍本身就會駕車的,已經足夠用的了。

此次出征沒有鬧太大的動靜,因為時間急,六千淨軍和相應的伙夫等,就這樣,也沒搞個儀式,就被兩位一文一武的兩員文武官員給帶走了。淨軍們面對這次出征也是抱著復雜的心態。有感覺是送命的,也有感覺是搏命的,更多的感覺是去要命的。

出了城,何可綱相當仗義的把十名親兵分給了孫承宗,當個斥候用,沒有比這些人再合適的。騎馬技術又好,還配了望遠鏡和山地弩,給軍隊當眼楮用,再好不過了。

孫承宗當然是欣然的接收了過來。雖然也帶了幾個親兵,但那些親兵和何可綱的親兵與淨軍的關系可是天差地別了。而且他們的手里都有山地弩和望遠鏡,而自己的親兵有個弓箭就不錯了,充其量就是個普通騎兵,和人家弩騎兵是不可比的。

至于談到淨軍,那些天天倍受皇上恩寵的宦官,哪里會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如果不是當初自己在皇上的隆重推出的情況下,訓了淨軍幾天,恐怕連自己在他們的眼里,也就是個大臣而已,根本不會買自己的帳。所以還是有這十人來的實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