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對錦州不重視是肯定的了,但為什麼不重視?是不信錦州的失守還是根本認定錦州是奪不回來的?還是別的原因?所以滿屋子的將領腦子里全部在走這件事。而聖旨是說由新總兵接手山海關的防務。怎麼接?每個人都在思考此事。
而外系的一些將領,大多是從其他邊軍那邊調過來滲沙子的。他們則思考著自己的定位何去何從,他們和遼東的將領們還是有區別的,主要在于他們並沒有多少的退路,如果來遼東的時間長一些的,擴大了人脈,扎下了根,或者和當地的遼將相互通婚,(如吳三桂的老爹吳襄。)那還和滿清那邊有些牽扯,敢于和皇上玩點小花招,弄點什麼擁兵自重、養賊自肥什麼的。否則的話,也就只能听從皇上的安排。
大多數遼東體系內的遼將,當然自己遼餉和錦州之失的關系,現在出了錦州之失,皇上不但不著急此事,竟然加強了山海關的防備,這已經充分說明了,皇上的目的,不管關外的土地淪陷,只要守住最後一線,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喪失點國土算什麼?
皇上有這樣的心態,這是遼東諸將不願看到的。但再不願能怎麼樣,動作都是暗自搞的,總不能擺明了車馬扯旗造反吧?大家都是求財的,剛才入城之時袁可立所帶的三千錦衣衛,拖著個大家伙,大家也都看到了,從其j ng氣神上。雖然怎麼看怎麼是新兵蛋子,但氣勢洶洶也不是個善茬子。
大家都是行伍之人。對好兵壞兵一樣就能看的出來,站沒個站樣,坐沒個坐樣的,一眼就看出了是兵油子之類的。而動劃一令出禁止的那種,一眼從起整齊有序的坐立行停中就能看出來,而這種標準洽好是這三千錦衣衛所具備的。
而監軍劉應坤那小眼楮可是轉的那叫一個快啊,雖然軍事方面自己是個無限接近白痴的人物,但對于政治嗅覺。他絕對是j ng犬級的。自從皇上宣布廢除遼餉之後,他就感到了巨大的危機感,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也是有些急智的。就算遼東的任何人都對滿清有利用價值,他都沒有,所以他是最沒有退路的。他只是皇上的狗而已,雖然這條狗不是個忠狗。老把皇上的銀子吃掉。在這里近撈錢的速度基本上是在宮里的百倍以上,憑著他的職務,又能撈到什麼呢?但在這里,一年緊緊手撈個幾十萬上百萬都算正常的。
特別是袁自如前幾天回來路過山海關,和他交了底之後,他的思想斗爭開始相當的激烈了。在保命、保財的矛盾之中相互的比較著。
錦州的失守,他一眼就看出這是遼東的將領在搗鬼,他那樣的智商,判斷這樣的事情還是有富余的。現在皇上宣布廢除遼餉,貪污的三個月內要吐出來。才有的這錦州失守的事,這樣他的小心眼又活動起來。皇上若想收復錦州。勢必得依靠遼東將士,怎麼依靠?朝廷不差餓兵,總不能讓當兵的沒糧沒餉,餓著肚子上戰場為你殺敵吧。那遼餉就自然的要恢復。既然恢復了,那三個月內自首的事也就會不了了之了。吃到嘴里的,誰又會拿出來交給皇上呢?再說那多髒啊。這讓他如何舍得呢?他是真不明白皇上這要是干什麼,大家一起安安穩穩的發財不是很好嗎?錢又不是皇上的,都是從泥腿子身上收上來的。
但現在看來,事情就不是自己想的如此簡單了,皇上此舉根本就沒有收復錦州的意思,而且派了袁可立前來,這就是明擺著的事了。這下自己的如意算盤算是打不響了。
氣氛稍稍的沉默了一下,劉應坤率先山呼萬歲接旨,其他的眾將不管是如何的各懷鬼胎,最終還是老老實實的把聖旨接了。
袁可立雖然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行事還是那樣雷厲風行,二千錦衣衛相當順利的佔據了四門。並不顧任何人的反對、不甘,把守城門的軍士,全部調到了城門之外。而在城門內外,布置好了氣死風燈,專門準備夜戰。理由也很強大,為防重蹈錦州覆轍,被內應打開城門,這樣安排是必須的。並且宣布非有重要事情回報,任何人三人以上,不得靠近城門,否則視為滿清內應sh 殺。
眾將對袁可立此舉當然是相當的無奈,這是一點情面都不留啊。有心使點絆子,但看著袁可立那油鹽不進的樣子,也沒辦法勾通。想拿著軍需拿一把,人家有船,上邊東西一應俱全,甚至飯都不吃山海關里的。而軍餉方面,根本不需要袁可立c o心。
袁可立是什麼人?遼餉他就沒能佔著一點的腥,為了造船,四處籌款,欠了一的帳,如今皇上給的錢,才把那錢還上。現在皇上剛剛談了遼餉的事,就是給他錢,他也不敢要啊。
布置好人手上了城門樓子後,又把皇上送來的四挺巨弩從船上搬到了四個城門樓子上。看到了包的嚴嚴實實的巨弩放在了城樓上,好奇的將領想打听一下,是什麼物件,結果被袁可立直接以絕秘敷衍過去了。這個阻擊弩可是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東西,袁可立可不會如此輕易的就給曝光了,他不在不斷的做皇上那里伸手要呢。按著他們意思,一個城門按個八門那才叫爽呢。
而其它諸將的事情,袁可立沒有一點興趣問,只是說他們隨意,看著皇上表現的敵意如此的明顯,眾遼將心里沒有氣那是不可能的,有知道內情的,早已傳信給前屯、高台堡、寧遠、杏山、松山、塔山、大興堡、大凌河堡、右屯甚至是覺華島。如此做派根本就是防範所有的遼東將士,太讓人寒心了。
本來在皇上輕言廢除遼餉之時,遼東的將領們並沒有多在意,因為一切有朝中大佬來主持的。必定剛剛打了一個寧遠大捷,是多麼的鼓舞國民斗志,這可是後金稱國以來少有的勝利。皇上年輕,听了那一個腐儒賈毓祥的什麼舉國供一隅的言論。就開始想著斷了遼餉了。只要嚇一嚇他,基本上他就會就放棄這個不和實際的念頭了。這個年代,在遼東基本上是他們說了算的。搞個假失守也是相當容易的。這不就演了一出戲而已。目的其實就是逼迫皇上認識到遼東軍的重要x ng,沒想到皇上非旦不痛改前非,幡然悔悟極力的來拉攏遼將,反而變成加利的來到了山海關,插手軍事。
這種表現簡直就是視遼東將士于無物,對于這樣的老板,只有全面的罷工,才能讓他感到肉痛。所以得到消息的遼東各世族的將士代表,紛紛的約定在第三天秘密的趕到了寧遠商量對策。
草原、岱海,何可綱已經守了四天了,從一開始的沿著岱海轉圈子,到了最後,死死的被蒙古軍卡在了岱海的南岸,再也沒有活動的空間了。
然後何可綱突發奇想,大盾又厚又大,必須三個人抬著,向前移動。其寬度有五尺左右、高度正好一人高。淨軍、宦官雜役以及解救的奴隸百姓們都跑的已經很累了。馬車在河灘上不是那麼好走,如果不是敵人的大盾也沉,根本沒辦法折騰這幾天了,當真是人困馬乏。
但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何可綱仍然在被卡住的那天晚上,強迫著大家全部起來,搞土木工程,這次挖掘可不是一般的壕溝,而是每隔二尺挖一個淺溝,把挖出來的土,再培到二尺旁邊,如此沿淨軍的陣地縱向一百條、長二十五丈,深一尺、高一尺的溝壟,這樣的工程太可怕了。連淨軍都沒有放過,都得勞動。因為時間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可以讓淨軍們做準備了。
眾淨軍當然不是太理解,雖然大家處的不錯,但何可綱只是一個局外之人,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拿他們玩耍,宦官們的小心眼可是會發作的。何可綱當然不會給他們發作的機會,把用意說了。
第一次見到大盾,的確是針對神弩的有利武器,蒙古兵全身都逃在了後面,讓淨軍就算是sh 的再準,神弩也不會穿盾而過,只能看著他們一點點的逼近,一旦近身就憑著淨軍那小身子骨,根本不夠蒙古軍塞牙縫的。
所以看到了這種情況,何可綱帶著淨軍、雜役和百姓繞著岱海那個繞啊,跳進水里的心都有,就是沒有船而已。最後被堵在這里,眼看著明天就會被蒙古軍一點點的圍上來。情急之間,何可綱突發奇想,只所以看不到大盾後的蒙古軍,那是因為大盾後來的蒙古軍都完整的躲在後面的。如果地面不平,那大盾的功能必然大大折扣。後面的蒙古軍,不是暴露頭就是暴露腳,如果說站在壟上的彎彎腰,這頭暴露不出來,但處在窪地的,那個腿腳,是說什麼也躲藏不了的。那樣淨軍的機會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