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270章 李自成現

作者 ︰ 夢難成

()「回皇上,不是缺錢,奴才這次來,是請皇上為奴才做主啊!」劉若愚帶著微許的哭腔說道。

「哦,怎麼還有人給劉掌印氣吃不成?難道劉掌印不是白送?」這話一听就讓朱由校奇怪了,要說別人被欺負,朱由校信,可是宦官到外面哪里有被人家欺負的道理。更何況,劉若愚出去是干什麼的?學雷鋒做好事去的,白白的搭功夫送東西,這叫行善積德。

「皇上,此項政策本身就是為了造福百姓的,奴才怎敢從中謀利,冤枉啊j上」。

「嗯,以劉掌印的x ng情,本不會如此,那所為何事?」

「回皇上,奴才在山西運城的鐵礦被人搶了,就連奴才的命也是險險逃月兌,這山西的壓水井也放不下去了。」劉若愚眼淚都下來了,但語氣已經沒有一點的哭腔了。

「怎麼回事?」

「回皇上,奴才沿河南向西設點,過了洛陽,在山西安邑,買了一處有鐵有煤雙礦的地方,招募了人手建礦,因為是正在經營的礦,接手後二r 就能出煤出鐵,可四天前,一伙人強人沖進了礦山,是見人就抓,奴才等躲在一簇亂草之中,才僥幸逃過此劫。但在礦上招募的礦工卻全被他們扣住了,留在礦上接著挖礦。所有的錢財等物全部被搶走了,奴才在亂草之中一直等到了夜間,才敢逃了出來。還險險被人發現,一路北上逃跑。到了臨汾才有口飯吃。听說皇上在這里,才一路趕了過來。」劉若愚是富家子弟出身,打小就是錦衣玉食,進了宮也靠著家里的接濟,直接得到了大太監的照顧,仍然是享福的,這輩子沒吃過什麼苦,五六個省的亂跑不說。臨了還被人搶了,這一路上餐風宿露的,苦真是吃了不少,還到處被人家當成宦官。還好到了臨汾,那的知府是個老鄉,得知了他的遭遇後,就派了馬車兵丁一路相送。才到了這里面聖。

「那是伙什麼人?」

「回皇上,躲在草堆之里,曾听人談話,大概就是用鐵和煤造了兵器,去投闖王舅舅去,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李公雞的是主犯。還有一個叫高杰的可能是他的小舅子,他們的身邊還有運城的衙役,所以奴才沒有敢去運城」

「什麼?」朱由校一听真是大吃一驚,自己把這平亂之事交給了孫承宗,任其處理。本來按自己的意思。本想著調西北所有的邊軍去對付的,但被孫承宗以邊疆不靖為由拒絕了。

那索x ng就把這事全交給了兵部。只是交待了一些賞罰而已,孫承宗的奏折上說,派了一個文官是從萊登下來的武之望,武之望先接了袁可立的班當了萊登巡撫,但政策真的是令人失望。如今袁可立回去了,兵部正好把武之望給安排到陝西去平亂。理由是因為邊牆之外已經是戰爭狀態。當然不可以調三邊或者五邊的兵馬平叛,現在也只能靠各地的官兵了。

對于這樣名不見經傳的人選,明末的無名之輩,朱由校沒什麼好感,打仗當然是調專業人仕了。所以接到消息的朱由校,已經決定啟用盧象升到兵部掛職出征,讓孫承宗安排他獨領一軍去剿匪,而令汪喬年奪情補大名知府(汪喬年的爸爸掛了,按理得在家里守三年,只有一種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可以不在家守孝三年,那就是國家離不開你,皇上出面下旨,奪情

盧象升的能力,朱由校還是信得過的,扔在大名府也的確沒什麼用處,他本身就是從軍打仗的命,在地方上搞政治還出了一個大名無稅宣免稅的笑話。歷史上也是自己組建的天雄軍。(最初天雄軍本是唐朝的編制,地點就是在大名府。歷史上盧象升也是從大名府組建的隊伍,同時也起了這個名字,估計這個軍隊里大名人應該佔了絕大數吧

估計這個時候,盧象升這個大名第一高手,也差不多快到兵部找孫承宗報道了。交給這樣的人去平叛,朱由校才放心一些。沒想到今天從劉若愚的嘴里竟然听到亂民已經到了山西,這如何能夠讓朱由校不大吃一驚。從孫雲鶴的交待中,朱由校已經大體猜到,陝西榆林的亂民背後有山西八大家的影子,接著向上推,極有可能還有建奴的指使。

沒想到,如此快的時間他們就把手伸到了山西。一旦過了運城,東面就是洛陽,進軍中原,那就不是窩在陝西那樣簡單了。歷史是否還會重演呢?

而這個李公雞會不就是李鴻基吧?高杰、小舅子,高迎祥,舅舅;還別說,朱由校越想越覺得是那麼一回事。這時候他不是好好當郵遞員嗎?怎麼也想著投闖王?他自己不是闖王嗎?(其實不然,明末的闖王最早的就是高迎祥,死了後才到的李自成,而李自成死了,才到的他佷孫來亨接著當闖王

這里面竟然還有官府的衙役,于是又問:「劉掌印,你去運城挖礦造壓水井,當地的官府知道嗎?」

「回皇上,按著皇上的吩咐,造壓水井從未和當地官府打過任何交道。而且為了速度,那個礦是奴才直接從當地富戶手中所買,都是平實無奇的交易。」因為不想自己的銀子被下邊的官吏貪污了,甚至送給百姓的壓水井再讓他們改成了賣,所以才不讓劉若愚與其有什麼遷扯的。

「那個礦離運城遠嗎?」

「回皇上,一般的礦都是遠離人煙之地,平時很少有人去的。」想想劉若愚就覺得心酸,這一下發配的全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朕有點明白了,」朱由校一听到這里,還有造兵器還真就明白了,運城本就是陝西那邊搭著界,而山西這邊有煤有鐵,而李自成現在也不是個穩型尚,想是看他的舅舅,已經反了,他自己也不想干這個公務員了。帶著人到山西這邊先弄些兵器,然後再投他舅舅高迎祥去。至于為什麼還有衙役,是衙役自身的事情,還是受到縣令的指派,那就不得而知了。

「傳滿桂過來。」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四天時間,不知道他們走還是沒走,但也不能就這樣放過了這伙人,而且還有衙役在內,誰知道搞的什麼明堂。

「劉掌印,這段時間壓水井的制造、安裝,做的如何了?」朱由校接著問。

「回皇上,在順天府、河北、河南、山東均有三四個礦在產礦產鐵,有作坊在制造壓水井,雇佣了當地大量的工人,用來挖礦、生產以及登記、發放、安裝壓水井。」

「嗯,讓百姓們抗過這次旱災,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下邊打井出水有困難嗎?」

「回皇上,地下基本上都有水,就是有深有淺而已。不過有皇上給的補貼,百姓們,都干的熱火朝天,一口一句的聖天子叫著。」

「聖不聖天子放在一邊,但百姓與朕的關系就是父子關系,他們是朕的子民,朕就不能不讓他們吃飯穿暖。」

「皇上仁慈。」

「臣參見皇上!」這時滿桂來了。

「滿愛卿,你帶五百大漢將軍,現在就出發,由劉掌印帶路,往山西運城,清剿殺人越貨的反賊,再查一查他們和當地官府什麼關系,如若有關,一並查辦。」

「臣遵旨。」

「劉掌印,再辛苦一趟吧,記住了,遇到那個李公雞,一定要留下來,有生的更好,不能留生的,死了也要留下!絕不能放跑了。」李自成可是明末一個關鍵人物,破壞x ng太大了,趁其羽翼未滿之時將其拿下,殺死在搖籃之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回皇上,奴才不辛苦,感謝皇上為奴才做主。」

憑著劉若愚的能量,不說在運城找縣衙,就是到臨汾那邊知府衙門報個案,讓官府出面抓幾個反賊,這也不算過分吧。但人家就能從山西的最南頭跑到最北面的大同,然後出了草原來給皇上告狀,這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好謀多斷’,即向皇帝表達了自己的辛苦,又讓皇上知道,他和地方上一點遷扯都沒有,好象孤臣一樣,只是抱著皇上的粗腿。這樣看著愚蠢的錯誤,其實在明末比比皆是,心思都用在了升官發財死老婆,哦,沒有死老婆這一條,哪里還有什麼心思搞實在的政績啊。

滿桂帶兵走了之後,朱由校開始了他的果游,來大明一個多月了,在這個大夏天里,還真沒游過泳,皇宮里不是沒有湖,但因為心里有y n影,害怕自己一落水,會再次重復歷史上,朱木匠落水的悲劇。

二三十個會水的大漢將軍也都月兌了衣服下水在旁伺候著,充當救生員的身份。這要是出點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看到這樣的情景,朱由校就不由的懷疑,那歷史上,朱木匠落水時,怎麼就只有魏忠賢下水去救?這些人都干什麼去了?那時候不知道在水里防範?這史書啊,有時候還真是讓人捉模不透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