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379章布置戰場

作者 ︰ 夢難成

「眾愛卿,朕決意,就在此城之外,與敵為戰,打出朕的戰車之威力來,草原之上,講究的是實力為尊,而林丹可汗曾以大明為其踏腳石,一戰成名。現在是要把這個名聲,加在他身上之時了,讓他成為朕成就草原威名的踏板。」對于被林丹可汗攻了大明義州,爾後又強迫給大明搞和平貿易,這事當然是大明的恥辱,林丹是北元最後殘留的勢力,這個家族在元朝也給漢族帶去了無盡的苦難,現在又想著重整旗鼓,再建大蒙古,不管歷史是他是多麼的悲情,也是祖上迫害過中國,自已也侵略過大明,現在還想著反攻倒算,這樣的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還是讓自己來結束北元吧!

「我等必為皇上死戰!」眾將也被朱由校說的是心馳神往,跟著皇上的這段日子,是他們在行伍生涯之中,最有成就感的日子,快意沙場,談笑殺敵,這是古今中外每個戰土將領都願意追求的,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建功立業就在眼前。

「眾將無須在意他那四十萬軍隊的數字,進攻是一個個來的,一個批次一個批次的上前,四十萬和十萬,對于朕的軍隊來說,並無其它的區別,不過是多費幾支弩箭而已。因為從三百丈的距離殺過來,都是需要沖擊時間的,有阻擊弩和神弩在手,哪里還在意他們這些。」朱由校信心滿滿的說,些言倒是實話,假設敵軍沒有采取防護措施。傻子一般的只想著沖鋒的話,四十萬和十萬、甚至是八十萬,區別不是太多,因為神弩的射擊速度,肯定是比沖的距離快了一線。若敵人帶著防護設備來攻,不說快速反應隊和戰車又可以打配合的話,憑著高牆而守,誰又能上得了城牆呢?這點就未戰先預勝立于不敗之地了。

「皇上,臣等追隨萬歲征戰沙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且打了這輩子最多的大捷。此生足矣!」何可綱上前誓言旦旦的說著,這也是他的心理話,和眼前的遼東體系的將官比起來,他的級別算是最低的。人家不是總兵就是個游擊之類的。就自己的起點最低。但卻是最早被皇上叫到了身邊,從宮變開始,走到了如今。現在已經成了眾將的高層一般。

其他的人當然也跟著捧場,說一些心里無論是不是的真心話來。

「好,能有汝等將領奮勇殺敵,朕何愁大明不能中興,天佐大明!」

「天佐大明!」、、、、、、

「朕現在命令,何可綱負責守南門,」

「臣接旨。」

「曹文昭負責守西門。」

「臣領旨。」

「滿桂,與朕一同守東門。」

「是皇上,」

「眾位,此戰是朕第一次憑城而守之戰,對手成名幾年,老謀深算,盛名不衰,不可大意,但朕卻不會把守城之戰打成烏龜之戰,躲在城里不出來,那不是大明男兒的本色,這點各位要做好心理準備。」對于守城,和長牆的作用一樣,朱由校一直是不屑為之,那是一種弱者的表現,他卻要打出大明的骨氣、脊梁出來,一句不叫胡馬渡陰山,他卻要反問,為什麼就胡馬不過陰山了就叫好漢了?怎麼就不能如岳飛一般,駕長車,踏破賀蘭山呢?

「臣願听陛下吩咐。」

「要做好長期戰的所有準備,城外三百丈之外不設任何的機關,但三百丈之內,三十丈朕要求,各將各門自行設計阻礙,要做到千米之內敵軍寸步難行。眾愛卿,就看你們的本領了。」朱由校這個難題出的不算大也不算小,從遼東過來的人,對于如何阻敵應該是比較有一套的,但這話說完,滿桂就面露出難色。

朱由校對于此戰還是比較慎重的,這是面對著史上名人,不管他最後如何,都有著他光輝的一面。雖然沒有象岱海一樣弄個壕溝之類的東西,但有著多了三百阻擊弩車和二百阻擊弩,這是主要的。朱由校想著利用上千個阻擊弩的力量,以及戰車與草原騎兵真正的對踫,打敗了林丹,這片草原上的問題基本上能解決一大半。

眾將回去後,各做著各自的準備,滿桂不知道如何部署東門的防區,那是林丹可汗第一個要面對的大門,也是和皇上一起面對的,又怕拂了皇上的聖意,老老實實的回稟了皇上。

朱由校倒沒說什麼,對滿桂這個態度端正倒是挺有好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弄的明明是個外行,偏偏要裝成內行的模樣,指指點點的,更可怕的就是當成了領導來主持這個事關生死的大事。

這個布置倒沒有什麼難的,只不過是設置障礙,讓敵人馬速慢下來而已。因為鐵絲網被敵人拿繩子一拖就走,白白的耽誤功夫。所以這次朱由校的設計鐵絲網直接就是個可拖走的,因為神弩的軍士也可以移動的,讓鐵絲網隨著他們的位置而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而單純的把三十丈到三百丈之間,這一大片的地區白白的浪費掉,只有一個阻擊弩在那邊阻敵,基本是任由敵人隨意往來,也是不太合理。若敵人有大型的設備,那就另當別論了,但若只是靠著一些簡單的擋板類東西的存在,為什麼不把持弩軍放在二百七十丈那邊,鐵絲網也不必非鋪上三十丈寬,給個十丈就可以了。

而敵人進攻到鐵絲網之前時,持弩兵連同鐵絲網一起後退,這樣始終有一層鐵絲網當作緩沖,保護好持弩軍的安全性。當然這就有一個後邊的戰車或者部分挺兵上前時,會影響進軍的速度問題是。想一想那也簡單,鐵絲網是可以折疊的,一折,那後面的通道就開通了。

想想這個主意也是不錯,可以讓持弩軍遠離城牆,依托阻擊弩的射程保護之下,不再只是被動的呆在城牆上守城。這樣能更好的有一個防御層次了。所以把這個思想給西南兩城傳達。(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