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413章 明確敵蹤

作者 ︰ 夢難成

()而就在朱由校和群將們猜測的時候,蒙古人派出去的三萬人已經有信了,他們和鄂爾多斯部的蒙古族聯系上了,……而且鄂爾多斯部的人還派了五萬人馬,前去迎接,目前兩軍會師,已經到了三關的偏頭以北三百里處,仍然在向西進軍,

他們要去做什麼?朱由校看著地圖,三關方向以西就是榆林、歸餒,他們是會停留下來,還是再接著向西,不僅是他,眾將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把這一情況告訴秦良玉和盧象升,讓他們在邊牆內沿途守候。若敵強行扣關,擋住他們就是大勝,無百分百把握,不可出關作戰。!通知閆應元,派一萬已經備弩的錦衣衛往盧象升處,听從他的指揮。」想了想朱由校認為只能如此了,出牆作戰因為那邊的情況並不熟悉,倒不是不信任他(她)們的能力,但還是在邊牆之上,來個以逸待勞更為穩妥。

而苦等了一天的時間,到了夜里,斥候打探回來,峽谷里幾處險要地勢均有蒙古軍把守。而沿著芒牛山和馬頭上而跟蹤的人在離出谷四五里的地方,蒙古人扎營了。

這倒讓人是一頭的霧水,難不成林丹會以為自己會來個餃尾追擊吧?還處處把守,但又一想,這個動作連個斥候都看到了,還想玩瞞天過海嗎?林丹可不是一個安穩小和尚,這虛虛實實的玩的可是賊順,反過來分析的話,估計他真是要跑路了,弄個故布疑陣的把戲而已,沒想到自己所有的扮戲只不過弄的象個小丑一樣,根本無人去欣賞。朱由校決定不去管他,任其隨意的表演,自己只有以一個勝利者的身份看著而已。

第二天九月八r ,一大早,老虎山那邊終于來信了。林丹的隊伍已經從y n山大峽谷出來了,沿老虎山向東而行,方向應該是岱海……

這個消息的到來,基本可以肯定,林丹這是要和大同外的兵士會和了。因為朱由校早已讓孫承宗監視大同外的蒙古軍動靜了,剛剛也發來了光報。發現他們也是正在準備拔營起寨,現在估計已經在北上的路上了。所以朱由校在想,林丹和大同的兵的方向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沖著岱海去的。只是他們會合後,下一步是對大同動手還是接著向西,和鄂爾多斯部會和呢?

朱由校招集了眾將。開始商議此事,首先就是商議林丹的有何y n謀詭計否,但大家對這個方向還沒有過太深究。但會合後肯定不會再向著大同,否則大同方向的兵根本不可能再費勁的去岱海和林丹會合。當然如果是林丹故布疑雲,那就另當別論了。正常的說,他是會向鄂爾多斯方向去,要對付的當然還是大明的邊牆。

朱由校也認可這個觀點。如果說三萬蒙古軍和五萬鄂爾多斯部的五萬人加起來一同是八萬人,有秦良玉和盧象升加上又來了五千錦衣衛,憑著邊牆,那肯定會守得住。但如此多的人,那就不好說了。

「眾位愛卿,朕之親征歸化城已經完成,留守在這里,也沒有什麼多大的用處,所以,朕想明r 班師回大同。若得到林丹最終的行軍方向,則讓閆應元攜帶所有的錦衣衛和戰車,在邊牆內向西而走,以防林丹。眾將以為可好?」想了又想,林丹這個強敵的確不是牆內的邊兵。隨便可以應付的。還是自己親自去坐陣比較好一些,自己手上這二萬持弩兵,可是絕對的戰力。

「皇上,那歸化這邊如何處置?」何可綱問。

「交給秦三眾,由天仇軍鎮守這里,出城打仗他們還不可以,但據城而守,有這二百部阻擊弩、一萬二千部神弩,想攻上歸化,那是難之又難……何愛卿願意留下嗎?」朱由校當然的是要把天仇軍留在這里,其他的兵種他是相當的有用,就算是天應軍,平時看著沒用,但若沒有了這支部隊,歸化功略恐怕早就完蛋了。錦衣衛也不可能,現在他們的作用已經從人員數量,作戰能力,技術能力等已經和淨軍接近了很多,仍然是自己必須依賴的。何可綱是走是留,這個問題他倒是挺糾結的,因為目前他的身邊還真離不開何可綱,但何可綱的部隊卻讓他留在了歸化。所以他把這個問題交給了何可綱。

「臣願听皇上的安排,並無想法。」何可綱回答的干脆利落,倒是沒什麼私心。

「那暫時還是留在朕的身邊吧,等平定之後,再來安排天仇軍吧」,朱由校乾綱獨斷的說。

「傳旨,畢懋康,將制好的燧發槍,及火藥之類,全部和神弩一起,送至大同,以後每r ,均是如此,。」換裝的問題是相當迫切的,就是需要的量有些大了,一人三支,一萬個弩手就得三萬支,而可憐現在的作坊里也就是生產個三百支左右,純手工的‘無縫’槍管,以及在槍管內車上‘軌道’,這些j ng細活哪里能快的起來?而且就算是想擴大規模,也受著高技術人員的限制,不是單純的錢字能解決的。從八月十三r 得到信,到讓其準備建作坊,到槍到了歸化城,然後拍板,到目前一共才五六千支左右。

好在有一條,那就是朱由校一再強調地質量,這些槍是拿給淨軍、錦衣衛用,更何況由皇上親自指揮,這質量問題倒是在一再關心之下反而不用擔心了。

如今無論是在九邊的防線之下,還是大明內地,到處都是那火銃,一開槍,打不打得死敵人不好說,反而有可能先炸死炸傷自己。打的時候排好了隊,開槍後,一聲巨響,一陣煙霧。指揮人員得先看看自己這邊炸死幾個,然後才看對方的死傷。如此奇葩的武器,有幾個兵士敢用?無論是能不能打死人、還是會不會炸傷炸死自己,這些都得听天由命,那還用它做什麼?所以到了大明了解了這個情況後,朱由校連想都不敢想用這玩意。即便是如今,朱由校仍然是以神弩為主,以燧發槍為輔的。

誰不知道熱武的好,特別是從未來而來的朱由校當然夠得那是以後世界的大趨勢,就象蒸汽機再有利、再容易開發搞工業革命,但最終還得被淘汰一樣。再強的冷兵,也會被熱武徹底的淘汰掉。

但熱武慢啊,鉛彈、火藥、槍管、鐵條,打一槍得用這些東西重新再裝一遍。槍管先沖上放好用腿夾住或者依著身體穩住,慢慢的往里放火藥,用鐵條捅,再放鉛彈,再找目標,sh 擊。這一個動作做完,神弩十支弩發出去了。神弩是多簡單,sh 一次,拉下弩桿,再sh ,這多簡單。所以朱由校一直不用槍,而用弩。現在弩顯然穿透力不足,那只好就兩種都用著了。

沒事的時候,朱由校也玩玩槍,沒辦法,上輩子沒玩過,這輩子當然想玩了。還別說,四個人以流水線的方案轉圈給伺候著,打完一發,往左邊一放,從右邊拿起再打。而打完的那支槍由最左邊的宦官拿起來,裝火藥,遞到朱由校身後的人手里,他再個捅火藥,第三個接過來時一斜槍身,把放火藥時的鉛彈給倒到了底部,由第四個接過來穩穩的放到朱由校的右手邊,這樣的sh 速的確是挺快的。

這種方法倒是朱由校想往下推廣的。只要選擇出戰車上二個神槍手,讓戰車上分兩組,在敵人三十丈外,六十丈以內之時,合力配合神槍手sh 擊就是了。因為有瞄準鏡的存在,瞄準並不困難,但如何適應火藥的爆炸而產生的後座力,這個過程卻不是那麼簡單,這需要大量的火藥和鉛彈的支援。

下午的時候,兩支蒙古軍隊相遇了,岱海南岸扎好了營,看來今天是不走了。

皇上要走了,所以歸化城是一片的忙碌,準備啟程回去,而漢人們當然留戀著皇上。而那些蒙古族,則對這個愛憎分明言而有信,並且還有如此武功的皇上相當的好奇,他們已經被告之了以後他們就是大明子民,無論承認或者不承認,明皇成了他們的皇,這都是最為真實的事實。好在明皇的行為,也真的有些贏得了他們的尊重。

九月九r ,重陽節,朱由校一找的撒出去大量的斥候,去遍查大峽谷。準備出發。而這時岱海那邊的山上面,卻傳來蒙古大軍一早西行的情報。

「果然如此,林丹他們還是西行了,傳旨,閆應元從邊牆之內帶上所有有神弩的錦衣衛,隨蒙古軍向西。把鄂爾多斯的情況向秦、盧兩位通報。眾位愛卿,回大同。」

留歸化城里的天仇軍和漢人,現在的準天仇軍,一個個跪送五十里之外,表達著他們的情誼。這點勞師動眾讓朱由校挺感動的,看到天仇軍有一顆感恩的心,把歸化城暫時交給了他們,也挺放心的。

天仇軍他們都是皇上或者淨軍給救出火坑的,當然是充滿了感激之情,救命之恩永生不忘!(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