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417章急援榆林

作者 ︰ 夢難成

()om「孫老師,走,看地圖談。通知所有人集合,準備出發,召集何、滿、曹等將軍,總督府議事,」朱由校立刻下了命令,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待在大同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更何況,他還不是一般的匹夫。

回到了總督府,總將軍已經等待在哪里了,展開了地圖,一看從這里到雙山堡,大約**百里路,比岱海那邊走,少了大概有一百里路,孫承宗首先把戰報的信息報了一遍。

「孫老師,林丹不遠千里,非要往那邊趕,估計根本就是為了這個雙山堡,以便來個里應多和,兵不血刃的進入邊牆,否則他們為什麼單單的挑了它呢?」看著地圖,朱由校不由的說。

「皇上分析的甚是,林丹狡猾如狐,不會奔襲千里隨意找個地方,而且雙山堡此次集體投降,也顯示了圖謀已久。而且臣懷疑林丹的西進,也跟前會去他們會和。」孫承宗點頭稱是。

「鄂爾多斯部落此事參與其中,他們的位置在西邊三百余里,林丹的目的地不是鄂爾多斯,就是榆林。而我軍的位置比他晚了一天的路程,所以現在就得起啟了。」朱由校的計算是,林丹比自己早動身二r ,雖然從邊牆外的距離比邊牆內距離遠了一百多里,戰車的速度在長途奔赴之中,並不慢于馬隊,所以朱由校如此計算。

「皇上還要親征?」

「是的,榆林此次百姓的損失一定小不了,朕自認應該給他們一個交待,而且本次定要一舉解決了林丹這個蒙古的大麻煩,河套地區的西部也急需解決。目前歸化已經打了下來,鄂爾多斯是這次攻打榆林的幫凶,朕不會放過他們,並且一旦解決了他們,河套地區就算是徹底解決了。」朱由校恨恨的說。這是蒙古人給自己找不痛快,踐踏大明的尊嚴,那自己就要好好的來維護一下,並狠狠的教訓、報復一番了。

「皇上,切記勿怒而興師,勿慍而攻戰。」一見皇上這氣勢洶洶的樣子,倒讓孫承宗不放心起來。

「孫老師放心,‘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慎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j ng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這是孫老師教朕的,不敢有忘,朕會小心應對。」

「皇上天資聰慧,又能從善如流、听言納諫,國之大興也。」

「孫老師無須夸獎,回到正題吧。此次若秦夫人和盧象升在林丹趕到之前還沒有堵住邊牆,林丹就會帶二十五萬蒙古兵、四十余萬蒙古牧民長驅直入我大明月復地,到時再和一些亂民配合,那整個大明將會是一片混亂。再無寧r ,憑著蒙古人的速度,朕無論如何都追之不及,那時候才是真正的麻煩,所以這次的關鍵就是秦、盧兩愛卿。奪回榆林,奪回邊牆的控制權,或者是朕趕在林丹之前到達榆林。」對于林丹進入了大明的危害x ng,朱由校當然是知這甚明的。幾十萬人一同出現在于陝西,讓那里正在剿匪的大明軍隊根本就是守無可守,堵了這個跑那個,甚至直接被對方消滅掉都有可能。而一旦越過了陝西省,南進了河南,那可就是李自成席卷大明的翻版。到時不僅僅是榆林一個地區,整個大明,都會弄得是生靈涂炭,甚至是自己的統治都會受到想要阻擊,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而自己卻鞭長莫及,只能靠秦盧兩人了。

「回皇上,朕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孫承宗說。

「孫老師請講。」

「閆應元早r 間已經在邊牆之內尾隨林丹而走,其帶領著原部,而且還帶著一萬名裝備神弩的錦衣衛。若其出邊牆,無需找林丹決戰,只須拖他二三r 的行程,皇上倒有可能趕在林丹之前趕到榆林,到時,若榆林已經被奪了回來,一切休提,若還在蒙古人手中,那以皇上的虎威,憑借著阻擊神弩,奪過此關,當屬易如反掌。」孫承宗說道。

「孫老師妙計,不知錦衣衛方有多少會騎馬的呢?」朱由校一听果然是不錯,找了半天,愣是在地圖上沒找到林丹的路線之上有什麼適合的一處險地,除了渡黃河還算是天險外,其它的,就沒有險地之說了,但很可惜,已經過了四天的時間,林丹已經過了黃河了。這一路基本就是坦途了,所以朱由校想問一下機動x ng。看看是否能有打游擊的可能x ng。

「回皇上,懂騎術的不會有許多,就算會,憑著他們的技術,和蒙古人比,恐怕還是有些距離的。」孫承宗就差沒說關公門前舞大刀了。

「嗯,仗孫老師之見該如何拖曳林丹軍隊呢?」朱由校也感覺閆應元是個重要的棋子,但如何用,就得費心思了,他當然知道,一個是擾、一個是阻,兩字之間這學問可是不小。

「回皇上,請恕臣不知。」孫承宗也的確不能知道,因為這種知道的前提那是讓閆應元拿一萬給對抗二三十倍的正規軍、四十幾倍的牧民。

「回皇上,臣倒覺得,可以在林丹的必經之路上設一陣地,雖然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但按著何大人在歸化城布置的簡單營寨,阻上一阻蒙古兵還是可行的。」滿桂直接的說,營寨的防御能力確是讓他信服的。

「滿將軍所言極是,」朱由校听了馬術方面不行,也就想到了阻擊,雖然沒有險地可設埋伏,但的確是現在的最有效的方法了。又找了找地圖,偏頭關東北一百里地方,有一個叫做黃泥崗的地方,看地形,象是比較高,那里看路線是林丹的必經之下。但這是在紙上談兵,是否真的適用于阻擊,還得看實地再說。「諸位,可知此處黃泥崗?」

一圈子人沒有能說話的,因為大家對這里的地形根本就不熟悉。倒是一旁的孫承宗說,宣大總兵楊國柱對西北的地形比較熟悉。那還等什麼。楊國柱一到,朱由校沒時間讓他請安,直接的讓他說說。

「回皇上,黃泥崗此地,是一處不太高的一處高崗,四周都是亂石,只有這里寬一里的地方上,便于趨馬、、、、、、」楊國柱仔細的說著。

「好,楊愛卿談的很好,賞一百兩白銀給楊愛卿,下去休息吧。」朱由校對楊國柱不太熟悉。所以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後,立刻拿出了一百兩的‘咨詢費’。

「謝皇上恩賜,但臣請皇上帶臣作戰,西北諸地,臣多有研究和考查,現特向皇上毛遂自薦,相信能給皇上當個合格的向導。」楊國柱哪里肯走啊,這種得見天顏的機會多難得啊。

「哦,也罷那楊愛卿就隨軍前往吧,」有人願意投奔,也是好事,畢竟對于西北的地形真的沒人熟悉。有這個一個人的存在也是好事。

「臣多謝皇上。」楊國柱激動不已的叩謝。

「傳旨,閆應元,在黃泥崗布營寨阻敵,務必拖沿林丹三r 行程。」

「傳旨,秦良玉、盧象升全力消滅榆林蒙古軍隊,奪回榆林。」

「傳旨,大同城內所有新錦衣衛,凡會騎馬者立刻集合隨朕西進滅蒙,凡有神弩者會騎馬者,立刻從軍,凡不會騎馬者,讓出神弩給其它會騎馬者。由朱梅帶隊,奔榆林方向。」

「傳旨,淨軍、錦衣衛立刻補充阻力汽油彈等,天應軍從歸化帶來馬匹中多挑一匹戰馬,立刻出發。」

、、、、、、

朱由校下了一系列的聖旨,並把這邊詳細的情報報與閆、秦、盧等得知,以便隨時判斷戰場形勢。這時候沒時間拖曳,必須快了。「孫老師,大同事了,孫老師是隨朕西進還是回京?」

「回皇上,老臣願意皇上西征。」

「那如此,孫老師就坐朕的座駕吧。」朱由校一愣,也就是客氣客氣,沒想到老頭還不客氣了。

榆林,盧象升氣的差點吐了血,還沒看見敵蹤影呢,就讓人把布置在雙山堡的‘暗哨’給干掉了。這樣把自己的眼楮就給蒙住了。等著今天早上例行通報之時,才發現聯系不到人了,這才j ng覺起來。

但此時已經晚了,榆林軍已經被八萬蒙古人偷營,結果殺了一個大敗,榆林衛就這樣落入了蒙古軍手中,等盧秦二人趕到之時,已經是被蒙古門緊閉了城門,插上了蒙古軍旗幟。他們八萬人並沒有想著四處的流竄,而是據城而守。這完全不符合蒙古人的一貫作戰方案,他們一向來去如風,哪里會守著一個城池。但這次,他們卻可在這里為他們的可汗守住一座‘大門’。更是憑著堅牆,來不斷的打擊,必須前來攻擊的自己的大明援軍,為報他們十萬將士的血仇。這個戰術不得不說,是相當的高明。(未完待續……)•.com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