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456章建奴渡海

作者 ︰ 夢難成

()但守了半天,張樸也沒有什麼辦法來回復,只是讓他們等待,軍將問題,已經給兵部孫尚書說明了,如今皇上這邊沒有時間考慮這樣的事情,軍士們倒是見到皇上求情了,但結果就是這份告示,讓軍官們也都看看吧。

「大同軍戶登記實際田畝數,有土地太少或者是沒有土地者,速去總督府登記。大同軍戶均可自願去歸化城定居,並租種皇上的五十畝土地,皇上專門為大同邊兵準備了所需要墾荒農具、衣食、住所等,並免收大同邊兵租金」「。」

告示一經貼出,整個大同再次攪動了起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全都在傳著這份告示。

「五十畝土地,的確不少,若是在大明月復地,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算是能解決了。」

「別說是月復地了,就是天門城,去的人也得搶破了頭,說是租種,其實和自己的地應該沒什麼區別。但卻是歸化那邊,唉。」

「誰說不是呢?皇上這透著一份的仁慈,但這份仁慈卻是有條件的。歸化城是什麼地方,y n山腳下,東邊是蒙古諸部,北面韃靼,把軍戶安置過去,和以前去奴兒干都司的那些被建奴殺死的人,有什麼區別。」

「對啊,現在的歸化城里連一個淨軍、錦衣衛都沒有,就是讓以前在蒙古的漢人奴隸們自己保衛歸化城,漢人奴隸抵個屁用?皇上明顯是看著這些防備力量不足,所以才想把咱們弄過去接著守邊。不妥啊。」

「憑著我們守邊?不客氣的說,j ng銳全部都讓皇上給拔走了,卻把這送死的任務留給我們,這是給我們解決生計問題嗎?反正是自願的,我是不想了,誰愛去誰去。」

「我也不去,呆在這里,好歹有口糧餉吃著,餓不死。真要是把命給搭在了歸化太不值了。」

「那我留下來陪你吧。」

「留就留,為什麼說來陪我?」

「這不戰友情深嗎?」

、、、、、、

軍戶移民歸化的計劃。並沒有象朱由校想的那樣一箭雙雕。而是變得無疾而終,因為大同邊兵們沒有誰願意跑到歸化城那邊開墾五十畝荒地。他們感到太危險了,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守衛力量,都是太薄弱了。到哪里和直接送死沒什麼區別。

朱由校接到了錦衣衛大同的光報。也是不由的搖頭。這個大同邊兵。還真是讓人沒辦法說了。自己好心的給他們提供土地,他們反倒是認為那是自己在利用他們。現在也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以後再說吧。

朱由校所想的只是自己想的。遼將們為什麼叛亂?其實也是有這個蒙古戰略做為推手的,如今的蒙古在朱由校眼里是太平了,但在別人的眼里仍然是相當的恐怖。

到了下午時分,盧象升的光報又傳來了,堵住了一萬亂民,不過沒有抓到有價值的目標。

接著努力吧,看著亂民一天天的減少,朱由校這心里也是越來越痛快,一旦解決了國內的危機,那就是快速的發展經濟,然後開疆拓土之際了。他還真期待這一天的早r 到來。

京城已經是越來越近了,這里可以算做是自己的第二故鄉了,幾個月的出走,還真想念任妃和那肚里的孩兒、、、、、、

但就在他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思念愛人之時,又是一封光報的到帶把他帶到了現實,袁可立奏報,建奴與仁宗正式的聯系上了,仁宗對建奴稱臣。

朱由校立刻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x ng,讓孫承宗過來分析。孫承宗看完了這封光報,仔細的想了想說︰「皇上,臣認為此事利弊均有,倒是須早做打算。」

「孫老師具體說說何利何弊。」朱由校倒想听听孫承宗有何不同見解。

「回皇上,利字上講,當然是達到了皇上和袁可立的戰略目標,朝鮮的小朝廷既然已經向建奴稱臣,那以後的出兵均是有道伐無道,師出有名了,皇上無論是在史書上還是在目前的朝野上下,均會為正義的象征,是為討逆。」孫承宗慢慢的說著,這下可是趁了心了,比原先單純的想著移民要更徹底了。

「孫老師所言極是,朝鮮的確是朝秦暮楚的國家,沒有禮義廉恥之說,想壬辰事變,其被r 本侵略,大明發動了援朝戰爭,死傷了無數的英烈在朝鮮的土地上,但事後卻得不到任何的感激之心,這是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民族,且建奴興起之後,就在大明和建奴之間左右逢源、兩面三刀,如今更是徹底的投靠了過去,討伐如此不義之國,是勢在必行的。r 照月臨,共成正朔,大明國當然是有擔當的,朝鮮國在遭受倭寇入侵之際,能三遣吏兵屠釜山,恢復朝鮮,還直其王,以守宗廟,但如今,朝鮮卻寡廉鮮恥,轉為它國之藩屬國,這是對大明最為嚴重的挑釁,朕又豈能容他,待安內之後必攘其外。」此為既定方針,倒沒有什麼好說的,朱由校認可道。

「皇上英明,為大明千秋大業計,國體攸關,揮師之r ,定能鏟除宵小,還宇宙清明。」

「好,那孫老師再說說不利。」

「回皇上,老臣認為,不利有三,一為建奴得朝鮮之助,如虎添翼,依建奴之x ng,破壞x ng極大,生產極小。想建奴未反之前,遼東已經成為了大明的大糧倉,多少糧食都是從蓋州流到了天津,然後到了京師。但現在因為建奴的反叛,並建立了金國,故把遼東的一百八十八衛,全部紛紛的搗毀。百姓也是被殺的十不存一,紛紛的棄地而逃。所以遼東一地從糧倉而一下變成了赤野千里、一片荒蕪之所,即便是存活下來的百姓,也在建奴那奴x ng統治之下,活的是相當艱難,不斷有人挺不下去選擇了逃之夭夭。所以建奴的糧食供應相當的緊張,才有的袁可立襲蓋州,其多是糧食商船的緣故。如今建奴取了朝鮮,那就是取得了一個糧食供給之所,兵源征調之地。此為一弊也。」

「孫老師分析的很好,這點朕記下了,請接著說。」

「是皇上,其二弊為水師,其弊甚大,必須早做準備。」押了一口水之後,孫承宗接著說「朝鮮水師也是相當有戰斗力的,更因為大明有如此長時間的禁海,使得水師力量沒有得到發展,反而倒退了放多。前幾年袁可立掌萊登水師之際,倒是發展的頗有規模,但卻因諸多的原因,最後反撤了水營,所有的努力化為了烏有。反觀朝鮮卻因有倭寇之患,極力的發展水師。所以此消彼長之下,水師武備雖弱于大明,但相差不遠。現朝鮮向建奴稱臣,若利用水師之利,從水上進入大明月復地,那完全是不設防的,比倭寇之害要大的多啊,所以請皇上早做準備。」孫承宗想到了一個相當可怕的問題。

這個問題朱由校是深以為然,剛才他就在想及這個問題,什麼建奴實力增加,那樣的問題並不是他考慮範圍之內。人再多慢慢殺就是了。但如此建奴仿造倭寇的戰略,利用朝鮮的那個王八船渡海而來,那當如何是好?但很快他就想到歷史上滿清為何不利用朝鮮水師渡海攻明?

難道是朝鮮水師沒有渡海能力?這個肯定不是,朝鮮歷來都是以一些水師明將為驕傲。渡個海應該不成問題,別的不說,就是光海君五次請立,不都是渡海而來的嗎?所以萊登巡撫又被定為專門對朝的官員。

難道是明國的水師力量太大了,致使朝鮮沒有渡海的勇氣?這個的確不好說,朝鮮對袁可立的水師的確是心生懼意,這倒是真的,但袁可立過幾年就要掛了,威望不能一直這樣大下去吧。就是東江軍,那也是非正規的水師,也沒有力量去阻止這一招啊?

黃台吉這只大清皇帝沒想到?這個倒有點靠譜。建奴曾經佔領覺華島,那里的是大明的後勤補給基地,船舶更是多的是,但他們卻一把火給燒毀了。所以滿清的水師是無限接近于零的,還是孔有德帶著東江軍的低子給的滿清。所以可以說滿清並沒有玩過什麼水戰,雖然把朝鮮弄成了藩屬國,但並沒有想到,去借朝鮮水師的渡海力量玩一個登陸戰,如此將避開邊牆之阻。

朱由校在這邊胡思亂想著,心里還存著僥幸,歷史上沒有發生這樣的事,現在也不應該會有建奴乘海而來渡海而擊吧?但自己這只蝴蝶的到來,已經把歷史改的面目全非了,本來晚一年的建奴攻朝鮮這不已經發生了?所以此點可是大意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成窮光蛋,這個險是絕對不能冒,所以朱由校說︰「孫老師所思及建奴配合朝鮮渡海而擊,雖不一定能發生,但戰爭不是靠著賭運氣來定勝負的,每一個可能存在的漏洞,都將有可能會是一場大戰的終結。所以,朕感謝孫老師的提醒,會責令毛文龍部的東江軍,以及萊登水師,讓他們加強巡航。」

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或直接訪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