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515章 京城規劃

作者 ︰ 夢難成

()實習顧名思義,在實踐中學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或者說當學習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因為任何知識源于實踐,大明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給事中、主事、中書、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縣。

讓一個常年埋頭苦讀四書五經的文人,直接的去擔任這些職務,基本來說是一種失敗。雖然許多的進士他們的年齡並不年輕,甚至也跟著自己的家里,接觸過一些政務。但他們的閱歷、知識是朱由校大大看不上眼的,無論他們的心氣多高、品x ng多純,這都不能彌補他們能力、知識上的不足。現在朱由校沒有時間在這三年一大考的情況之下,來個急剎車。那樣對這些學子們太殘忍了,就差二三個月的時間,就大考了,許多的人都已經陸續的到了京城、或者已經啟程來京,比如宋氏兄弟這樣的,更是提前了半年就到了。結果就在這樣的時刻,皇上來了一個考試大綱變了,這讓誰都接受不了。朱由校也考過學,更考過資格考試,已所不y 的事情當然不會強加到他人的身上。實習是補全這些進士的最好辦法了。

宋應星听了之後,對這個‘實習’,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了,這等于要皇上皇莊的農田經驗、青州的商業經營等,通過皇上新招的這批官員,先學習,學j ng了之後再向全國推廣。而不是再象以前的官員一樣當個青天大老爺就是最好的官了,而是要拿政績,這里的政績結合著目前皇上的政策,最主要的那就是百姓的生活。這可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自己的哥哥在青州可是開了一個好頭,在皇上的各項政策之下,大步的發展著當地的經濟。打井那里的條件是最好的,探到石油沒成功,但對于挖個井弄上個壓水井來,這樣的活計交到了四川專業打井隊的手里,那可是手到擒來的。所以基本上青州的百姓在這幾個月里。都不愁天旱沒法澆灌田地了。宋應升可是把皇莊里學到的知識,‘嫁接’到了青州,讓幾戶幾十戶的百姓接合在一起,合伙搞規模經營,成效顯著。

工業方面一是青州搞自己的作坊,二是皇上派去。建立的作坊,因為是第一個‘分區’,所以b ij ng有的民用作坊,青州都有,這極大的帶動了青州的經濟發展。

而在經濟方面,因為有著五十萬兩銀子打底,有了啟動資金的青州。更是把商路開拓出來。道路青州搞的是最早的,又因為當地有水泥作坊,所以別的地方是沒有這些優勢的。港口是皇上強調又強調的,所以是第一要務,當然建成了目前大明最大的規模。商路通了、物品足了,所以青州現在是商者雲集,一片繁榮的景象。百姓們當然也跟著富裕起來,只要肯勞動。發財不指望,養家糊口頓頓飽飯是先解決了。而有手藝或者有頭腦做點生意的,當然也在青州大發展的前提下,開始了自己的發財之路。

所以宋應星對于讓明年的三甲進士全部去皇上重點培養的地方實踐學習一下,當然是拍手稱贊。認為這樣出來的官員,最起碼在見識方面就是一個提高。

接著朱由校一路上,一手玩著核桃跟宋應星談實習的好處、實習的考核等。而對宋應星想問的。關于士大夫與全民教育的後開科取仕沖突問題。朱由校倒是思考了一會說︰「科舉制度就是一個對于天下學子相對公平的考試。以前的士大夫階層是受益者,百姓們只能是旁望者,現在百姓們寒門子弟也有了上學的機會,等于給他們這個機會。他們之中的佼佼者,也會月兌穎而出,進入官僚體系。大明的管理階層,就再也不是以書香門第的士大夫一家獨大了。這也能表現眾生平等、天道酬勤的思想,讓大家都有一個盼頭」。

這話說完,宋應星就死心了,看來以後象自己這樣的官宦之後,在面對科舉這個獨木橋的時候,對手將會更加的擴大話了。這也是無奈的事情,以前百姓家里的孩子上不起學,沒有這個盼頭,現在抓住機會了,估計在百姓那種刻苦耐勞的j ng神之下,在全國這樣多的人口基數的情況下,科舉將會變成一種壯舉吧。

b ij ng街面上的路還是不太讓人舒服,雖然是青石板路,但這路已經鋪了幾百年了,這坑坑窪窪的地方著實不少。步行還沒有感覺,但一看那馬車,就感覺不妙了,顛簸的相當厲害,和城外的水泥路沒法比。一問宋應星,後者的回答是︰「全京城都是這樣的路,晴天這些還看不出來,一下雨,路算是完了,全是坑,還易存水。現在有了公共廁所還好一些,往年雨水一來,路面上積水很有一尺深,上邊滿是污穢之物。」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玩了一個燈下黑,全國都在修路,就是這b ij ng城開的先河,但那是城市或者城鄉之間的道路,並沒有涉及至京城的‘二環’之內。還有這個‘內澇’問題,也是個大事,一下雨,市內排水功能不強,勢必會淹。自己可是看過b ij ng城變成汪洋大海的視頻,太可怕了。現在是冬天,正好清理、修建一下排水系統。

朱由校當然需要一次x ng的成功,把道路、排水,一次x ng解決,幾百年都不用動。萬不能干,今天鋪了路明天挖,今天修,明天挖,這樣愚蠢的事情,可不能在自己的執政中出來,扒路軍是萬萬要不得的。

在前世,經常被開膛破肚的馬路戲稱為「拉鏈馬路」,拉鏈馬路不僅影響城市形象,也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真不明白,修路的時候為什麼就不能一次就把所有的管道都埋設好?為什麼非要把好好的馬路開膛破肚?這中間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拉鏈路的問題?結果就是修馬路的賺錢,挖馬路的也賺錢,所以才有了變著法的扒路軍。想解決的方法當然有,那就是一次x ng的把道路施工、地下排水通道一次x ng設計出來就是。讓朱由校特別羨慕的就是在電影《紐約大劫案》中,看到的,那地下排水通道可以跑卡車。有這樣的設計,哪里還有可能出現內澇的問題?哪里又有可能讓電力、通信、煤、水等等部門,變著法的去當扒路軍呢?

當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環評師時,這樣的問題還輪不到自己指手畫腳,但天幸現在自己是大明的no1,別說挖個地下排水通道了,就是挖個地宮當人防工程,都是自己花銀子辦的事,誰又能過來說什麼。

招招手,讓侍衛去傳順天府劉志選進宮,請徐光啟帶著幾位工部的修路、清水道的‘專家’進宮。

和宋應星聊了一會電力的事情,算著時間,要找的人差不多也快到了,君臣二人愉快的道別。

乾清宮里,要見的人已經都到了。先請徐光啟進來。

「徐愛卿,朕今r 聞得一事,兩天主教的神父談論,他們因朕拒絕其在大明傳教,故心生怨懟,故預在教宗之處,告朕的狀,然後利用天主教宗教的力量,控制西方的國家的艦隊,對大明不利。徐愛卿如何看?」朱由校沒有欺瞞什麼,直接就事論事的說。

一是讓徐光啟看清天主教的偽善面目,一旦出現了糾紛,立刻拔刀相向,可不是道教那樣,愛信不信,大不了老死不相往來就是。人家可是有軍隊的宗教,不僅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更有控制其他國家政權的力量。

「回皇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自從皇上教導老臣之後,老臣已經明白了天主教傳教的意圖,如今傳教不成,也算是到了圖窮匕見的程度了。但如此強勢倒是老臣始料不及的,大明是皇上的大明,皇上不許天主教到大明來傳教,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天主教在找到李之藻來說服皇上未果後,竟然y 亮出獠牙,如此惡霸行徑,真不配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了。狼子野心竟y 軍事威脅,當誅!」徐光啟一听,有點坐不住了,這信仰問題,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哪里有強迫的道理?那不是宗教,那是瘋狗。自己真後悔成了他們傳教的三柱石,立刻向皇上表明了態度。

「誅就算了,畢竟他們並非有什麼實際的行為,惡行不顯。朕不會主動的挑釁天主教,這種惡客不理拒絕也就算了。朕也已經吩咐錦衣衛密切監視,若有實際的行動,有對我大明不利者,那就另當別論了。回去之後把此事告訴李之藻,讓他衡量一下,大明肯定是不會讓國民去信那上帝,別說有沒有上帝兩說著,就算真有,那與大明也是一文錢的關系都沒有。凡大明的子民,均不得傳播此教,否則抄家充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