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561章直指閹黨

作者 ︰ 夢難成

看著魏忠賢過來拉自己,史可法的眼中卻帶著憎恨和厭惡,在老師的教導之下,非白即黑,所以閹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特別是沾了點政治權利,就是擾亂朝綱,是清正文人所不恥的,好在現在淨軍和京城商鋪里的宦官給掙回了些許的面子。但對罪魁禍首的魏忠賢,這種發自內心的恨,是史可法沒辦法一下子就消除的,不過史可法並沒有玩什麼持寵而驕的把戲。只是淚眼婆娑的站了起來,沒用魏忠賢上前拉扯,好象是嫌髒的意思。

「憲之,朕已賜座了,坐下談吧。」看著這種情景,朱由校也沒有調和的打算,大臣和宦官爭了上千年了,不在乎這一會的時間。

「謝皇上。」捱了半個坐在了龍墩之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魏忠賢訕訕的走了回去,依久是站在了皇上的身後,史可法的受寵程度,讓其不由的想起了宋應星和盧象升,宋應星與皇上第一次會面他沒有在場,是在上林苑發生的,然後兄弟兩個就一直平步青雲,雖然實踐證明,哥哥宋應升當了一個相當出色的知府,青州的經濟現在已經有人用小江南來評價了。而弟弟那更是不得了,被皇上寵著又給房子又給錢給官的,搞出了神弩,又開始鼓搗著一個機密的項目。盧象升則由一位知府現在統領著大軍鎮守在西北邊防線上,又立了大功。這位東林黨左光斗的徒弟又會如何,是魏忠賢看不懂的。但被受重那是肯定的了。所以老魏是真不想得罪。

君臣之間的奏對,很容易就會談到國家治理上來,曾經跟著左光斗當過一段時間助手的史可法,當然也是口水激揚,歷數大明政治的弊端,雖然魏忠賢在旁,但其仍然還是在官吏**之後把宦官專政提了出來。朱由校知道史可法的性格是相當拗的,大有八匹馬拉不回的特色。後世就有人評價史可法這個拗字害了自己也害了南明,比如「渡河復山東,不听;勸之西征復河南。又不听;勸之稍留徐州為河北望。又不听」,「一以退保揚州為上策」,還妄想「聯虜滅寇」,清軍兵分三路。揮師南下時。史可法竟朝令夕改。可謂進退失據、戰守皆廢。經營一年有余的揚州城,清軍只用了一天時間就佔領了揚州城。史可法至多可算一個「忠貞之士」、「民族英烈」。

「憲之,朕認為。目前的大明還有著相當多的矛盾,這些矛盾都是有待朝廷來解決的,但這些矛盾主次不一,所需要的解決的時間,有迫切的,比如說外寇問題,那是急需要解決的,因為每年這些野蠻民族,更會對大明進行或大或小的侵犯,此消彼長之下,只會讓朝廷讓朕更加的失去民心;還有糧食不足的問題,這不僅僅是現在,還好存在幾十年的持續干旱,民以食為天,沒有了吃食,朝廷就是說的再好听,社會也會動蕩不安,損毀大明的根基。也有已經積累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可以暫時緩上一緩的。比如土地兼並、官吏的**等問題,這些都是大明二百多年來長期積累下來的弊端。想要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無異痴人說夢,一旦操之過急,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更加的造成動蕩。所以朕今年從事的改革,主要抓住了二點,一是軍隊建設,御敵于國門之外,以及鎮壓國內叛亂于雷霆之間;二是解決百姓吃食問題,大明國內的糧食按照目前的產值與耕地數,基本不夠大明百姓的溫飽,讓百姓維持著不被餓死是可以的,但很可惜,這個基本數字並不是平均的,因為大明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土地兼並,有人擁有千傾良田,有人卻無立錐之地。所以這部分沒有糧食的人,如果朝廷不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要麼被餓死,要麼賣兒賣女,甚至是鋌而走險,去偷去搶。所以朕只能用修路等方式,給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三是開疆拓土,因為大明的土地已經不夠養活百姓的了,所以向外擴張是必然的,比如河套地區。」朱由校算是夠苦口婆心的了,他只是想告訴吏可法,大明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沒有時間在小事上jjyy,「朕听說︰雖聰明睿智一堵之外目有所不見,十室之間耳有所不聞,萬鈞之重力有所不舉,百工之事能有所不通,況天下大器也舉天下之大器重任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荼,憲之的心胸放開一些,大明現在需要的不是內斗,還是趕跑異族保住萬世的基業以及讓大明的子民們都能吃飽肚子!」

朱由校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說這麼長的話了,他很敬重史可法,但現在不是搞反腐倡廉的時候,要是這個時候把政策的重心都放在了那里,史可法就不配當一個軍事家、政治家,而只配是一名能吏,而非干臣。小伙子到底年輕,二十六歲的年紀人生的閱歷太少,不能懂得國家之間層面的江湖險惡。如果按照你們這些大明精英們的意思治理大明,那後果將後是很嚴重滴。

「皇上,實不相瞞,草民雖居廟堂之遠,但無時不在關注著皇上的政策,皇上的各項仁政,也的確讓人感到如浴春風,百姓得到實惠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皇上的君恩浩蕩。但地方上雖有政務公開制度,監督制度,但仍然有許多肉魚百姓的貪官污吏,這些人仗著這種或者那種的關系,無惡不作,同時又官官相護,不顧皇上的政策,搞得是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史可法來自民間,關心百姓疾苦,一直是他為人處事的標準,雖然皇上搞了一些政務公開制度以及錦衣衛、錢莊、驛站三部門聯合監督,但這些東西雖然各地都有,但可惜的是,這些東西百姓們在不識字不知法的前提之下,用的太少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