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615章糧草功略

作者 ︰ 夢難成

「回皇上,建奴在南方並無糧草供給之地,蓋州衛南九十里為熊岳驛,熊岳驛六十里至五十寨驛,這兩個地方均沒有多余的糧草。而五十寨驛九十里至永寧堡,再過五六十里,則是復州衛。那里在二年之時臣曾經奪了過來,但建奴勢大,又被奪回。不過那里倒是可以靠岸登陸,臣現在調集的三萬兵馬就停在復州之南的長生島上。」毛文龍這個時候還不忘給自己做廣告,其所說的復州,是一個相當小的衛所,明代遼東「巡按使」王珩的詩《過復州漫成》中說︰「近海多難地,逢村幾餐家。不堪情淒惻,帶雨听悲笳。」可以說是很荒涼的。人口最多的時候也就是三四萬人,但到了金人屠殺之後,有三四千人就了不得了,現在更加的淒涼。毛文龍奪復州,這可是最光棍的戰績了,足夠他吹一段時間的,這個時候也不知道那根筋搭錯了,直接的說。

「哦,那毛帥那里駐了多少人馬?」朱由校接著問。

「回皇上,駐有三千人馬,但都是漢軍,只有一個建奴牛錄帶著,並沒有多少戰斗力,他們與金州一樣,稍稍的能自足自給,但想要提供多余的糧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地方雖然大,但城卻小。對于建奴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能扔三千人在那里,已經算大方了。太多的人也擺不開。

听了這話,看著地圖,朱由校靜靜的想著。黃台吉所圖不少。在蓋州這個地方,投下了大本錢。但如此大軍,肯定讓他的後勤保障工作,並不順利,無論是在大清河切斷他的道路,還是在蓋州、耀州,一下子扼住他的脖子,把這條唯一的官道給封住了,想要拿糧食,要麼轉樹林子送。要麼就得去別的地方。而且兵馬越多。對明軍越有利,因為人多代表著吃得多。這個問題已經可以打住了。接著轉身問李奇鶴︰「李奇鶴,朕在京之時已經吩咐要在蓋州地方尋找幾處高地,以期可以建立光報系統。及時的傳遞軍情。下達任務。你可曾做到?」

「回皇上。此事正由小人負責,一共找到了處地方,第一處是赤山。位于蓋州東南九十里左右,第二處青龍山,離蓋州六十里,第三處是墩台山,在蓋州東北邊方向,僅三十里,第四處為雪帽山,在蓋州的正北方。此四個地方,依次距離二三十里左右,而且均屬人跡罕至的地界。而且都不在建奴布置兵力之所在,只要繞過去,極容易就可以建好。」對于光報到底是什麼東西,李奇鶴哪里會懂,這是費了老大鼻子勁才弄明白,就是皇上搞出來的千里眼,好象的峰火台一樣傳遞而去的玩意,領會到了這一步,當然也就立刻就明白了,急忙的尋找合適的地方。爬山上坡的費勁不少。

人才啊,有這樣的人當情報員實在太幸福了。「孫老師,光報人員可曾派出?」

「回皇上,早上剛剛選好人,正在地圖上找地方準備著,估計還不曾離去。」這是昨天晚上皇上交代的任務。

「那就讓李奇鶴帶領著他們繞過去吧。」

「是皇上。」

「啟稟皇上,臣常年在遼東與建奴打游擊,有兩個手下對于地形比較熟悉,而且還有人本身就是蓋州人士,身手了得,所以臣推薦他們前去帶路,」毛文龍此時上竿子積極的說著,一付急不可待的樣子。

「哦,那愛卿推薦誰去?」毛文龍的手下又幾個好東西?基本上都投了滿清。

「回皇上,他們是孔有德,其父也曾高舉義旗抗金,失敗後被建奴所殺,是忠良之後、、、、、、」毛文龍有所驕傲的言道。

「毛愛卿下一個說的是不是耿仲明呢?」朱由校差點沒吐了,就這樣的大漢奸,也配給自己帶跑?自己可不是好好先生,對這樣有反骨的人,還想著什麼時過境遷,他就能改過自新,開展一個新生活等。這個觀點朱由校不否認,的確如此時勢造英雄,但這個英雄是無底限的,他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出賣了自己的國家,投身到與他有著殺父之仇的建奴的懷抱,這說明他的心性有多麼的骯髒,一旦在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他能立刻的投降,去認賊作父,去數典忘祖,去屠殺與自己一樣流著漢人血液的炎黃子孫。如此人性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朱由校是不會用的,更何況手中又不缺人手,為什麼給自己填堵呢?

朱由校知道,自己的這種作法會讓人詬病,認為自己這是唯心史觀,人是可以改變的,而且現在的三礦工,還是站在大明的一方,只是毛文龍被殺等原因,才走向的極端。朱由校也不想多說,象孔有德這種人,別說什麼毛文龍被殺還是手下的兄弟們殺了一只雞被人污辱了,這些理由。這些理由有殺父之仇大嗎?古人最大的仇是什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他的家是被建奴所破,親人是被建奴所殺,就這樣的仇恨,不一樣被孔有德拋之腦後,毅然決然放下仇恨,投身到了仇人的懷抱。幾個手下殺只雞的仇恨,又能大到哪里?

「皇上也知道他們?皇上真是耳目靈通、、、、、、」毛文龍一愣,看來皇上對于東江鎮還是有所監控的,否則哪里能知道這種層面上的將領之事。皇上重視,派人監控,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自己還是小心一些的好。

「毛愛卿,朕用人以忠義為先,對于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樣的人,朕不會用,原因你不需要說,當朕喜怒無常就好,你自己喜歡自己留著,但此次若要來助討伐建奴,朕不要看到或者听到他們也在部隊之中,否則朕會讓你回東江鎮去。」朱由校絲毫不客氣的說著。也不知道朱由校犯了那門子的擰勁,只要一听到漢奸的名字,立刻來勁,侯家如此、山東三礦徒也是一樣,連朱由校自己都感到自己有點過分,這讓不知明的人如何去想?但他明天叛出了崇禎,今天一樣可能叛變了自己,只要有利益趨使,這從不忠誠之人,還是遠離的好,還是那句,地球離了誰不照轉,為什麼非用這三個叛徒呢?

祖大壽等算是活生生的被逼著趕到了建奴的懷抱,侯家也是如此,現在又是三礦徒。朱由校想著,這樣的定時炸彈自己不能要,雖然恨不能抓起來直接的給斬草除根,但這樣不教而誅的事情,朱由校干不出來,但卻完全可以珍愛大明,遠離漢奸,讓他們和侯家一樣,離開軍事就是。

毛文龍一听就愣了,根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局面,挑選這這兩個人,是他來的路上早已想好的,他們年齡與朱由校相同,現在看著皇上人多勢眾,但軍官卻相對較少。這兩個小子的軍事才能不錯,打仗也用腦子。一旦入了皇上的法眼,青雲直上是必然的。他們是東江出去的,他們受到了皇上的恩寵,那東江軍也肯定是會有若干的好處。所以用自己的老臉,玩了命的過來推薦,但竟然推薦出了這樣的結果。沒有理由,如果非要理由的話,皇上可以自污的說是喜怒無常。毛文龍不知道這三個人到底是怎麼討了皇上的厭,竟然讓皇上說出了有我沒他這類話來,不,應該說是有他們沒東江軍,相信這話不僅僅是這次征遼,估計就算是以後,這三個掛了號的人誰敢收留他們,就是擺明了旗幟與皇上對著干了。

「是皇上,臣知道如何安排了。」別說只是三個將領,就是皇上這話說的是他獨子毛承斗,他也必須把他調出軍隊了。原因?沒有原因,一邊是皇上,還是武功震天、戰績輝煌的皇上,連東江軍的編號都可以隨時的給銷了,而一邊是三個吊絲級的小人物,這選擇題還需要思考嗎?公平不公平的那豈不是廢話。

「好,毛帥快人快語,不過此事就此作罷,袁可立去歲遷移蓋州之民,此次也帶了一些,讓他們去吧。」朱由校敲板的說。看著旁邊孫承宗那詫異的眼神,自己的確有點稍稍的不自在,有點紈褲子弟的感覺,在這邊硬生生的將三個有志青年的前程給毀了。

伴仙山上,一千名托著望遠鏡,交替著從望遠鏡里看著周圍,他們就是淨軍與裝槍手,正在劉興祚的帶領之下開始了模索。他們排列的是防御隊型,雖然是在爬山的狀態,又是在雪山上,體型稍稍的有些散,但大致的形狀還是保持著。雖然他們的前邊是夜不收,但他們憑借著那望遠鏡的優勢,可比夜不收看的更遠一些。

劉興祚不敢大意,雖然他相當的勇敢,無論是幫著建奴打仗,還是與建奴打仗,他都很勇敢,但卻絕不莽撞。

俞明勛雖然是淨軍千戶,但此次仍然帶著淨軍前來,不為別的,就為了此次帶兵的是個降將,不是自己人,宦官對于自己體系之外的人一般沒有認同感,充滿著敵意,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