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641章馬匹登陸

作者 ︰ 夢難成

接下來孫承宗又詳細的解說了一下戰場的局勢。

「諸位,現在戰爭之所以膠著,一是因為港口的堵塞,使我軍不能順利的靠上港口;二是朕與孫老師估計,建奴欲在大清河以斷冰之策,對我軍實施半渡而擊之策,而我軍則欲以此將計就計,趁建奴集中之際,一舉擊潰之,如此下面的道路那就會平坦許多。但我軍目前有一致命的短板之處,那就是機動性的不足,雖可擊潰敵軍,但想來個大勝,則是萬萬不能,昨日所擒建奴,亦是因其由兩道冰牆所阻未能及時逃竄,才有了俘虜之說。現在既然秦、盧兩位愛卿前來,那就得想個法子,將馬匹登陸地才是。」

機動性是明軍一個永遠的痛,特別是現在沒有馬匹之下,如若建奴一看局勢不利,轉身就跑,那明軍只能是望奴興嘆,沒別的,跑不過人家,為之奈何?但天雄軍近四千人、白桿兵八千人,這都是馬上的好手,若他們能夠策馬而來,當然的可以給敵人一個致命的打擊。

讓馬匹登陸,秦良玉與盧象升對于水上作戰,屬于門外漢,不是太懂,所以沒有發言。袁可立的登陸戰,以步兵為主,曾經倒是可以俘獲建奴幾千匹戰馬來著,但因船滿了,沒法裝下,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時候毛文龍欲言又止,好象有話想說。

「毛帥可有何策?」朱由校點名的問。

「回皇上,策不能稱。但方法還是有的。」毛文龍想了想說。

「那毛帥就說說看,朕倒是希望有個好方法呢。」

「回皇上,馬匹之所以無法上岸,蓋因岸邊諸多的不平之處,礁石眾多,風浪又大,更因馬匹太大太重之故,上了馬匹,那柴火船就連人都無法搖櫓了。」毛文龍接著平淡的說道。

「的確如此,不僅僅這馬匹。就連這阻擊弩。都是費了不少的勁拆卸之後慢慢運上岸的,麻煩不少。」朱由校深有同感的說道,听這個意思,這事毛文龍還真有辦法。

「回皇上。正是如此。所以臣想。只需要將柴火船連在了一起,那盛載量可就大了許多;而挑選精良水手,進行領航。合理的避開瞧石,如此完全可以成功的將阻擊弩或者馬匹,運到岸上。」毛文龍這個辦法說出來就不值錢了。大船因為吃水深,所以沒有辦法靠岸。但柴火船的吃水問題卻不叫個事,按著大木筏的方法,把嬌小玲瓏的柴火船給連在一起,那載重量肯定也會翻了倍的上去,一支柴火船不行,那就兩支柴火船,不行再加也就是了。

一听這個方法竟然如此的簡單,把朱由校差點沒羞到桌子底下去。如此簡單的一道浮力的應用題,竟然攔住了自己有大軍,如果面對的是鄭屯這邊的怪石嶙峋的地方還有情可原,但伴仙山灘涂那邊卻是灘涂。這個劉興祚就出這樣的餿主意?還枉稱聰明?這丫兒整個一廢物。‘回皇上,不能,那里地勢較緩,但海里礁石眾多,稍不留神就會被踫破。只能用小船舶把人送上去。那里倒是有個烽火台,以前是不用的,但現在是否被用上,微臣就不得而知了。’tm的,就是這句話,把自己帶溝里了!朱由校恨恨的想著,本來今天想看看怎麼繞個路,蓋州以東就算了,因為還需要有大清河東岸打仗,這一桿子都想先去解放復州了,誰承想被毛文龍一句話,搞成了自己成了笑話。

旁邊的孫承宗同樣如此,也是有點尷尬,他當時也是順著劉興祚的話直接的認定了,淺灘大船無法靠岸,小船又小,不能運大物件,這不鬧笑話嗎?拿著國戰犯如此低級的錯誤,讓人情何以堪?

、、、、、、

「嗯,毛帥這個提議很好,倒是朕有所疏忽大意了,倒是誤了不少的戰機。既然錯了,那就要接著犯下去,想必建奴那邊也會認為,這個錯誤會接著持繼下去。」很快朱由校就從這個尷尬中走了出來,想著如何利用這個尷尬,現在在岸上的軍隊,只有千余匹戰馬,這是幾次戰斗俘虜的,人都不舍得用,全都用來拉阻擊弩、運物質了。所以機動能力就無須談了,典型的一個交通基本靠走之局。但現在就不同了,一旦天雄軍、白桿兵,上了岸,就呆在灘涂之上,悄然無聲的把馬送了過去,在大清河打響的前夕,二十里的道路,半個時辰就能趕到,走鄭屯谷?當然不走,要走鄭屯岩,這個二丈高的路,一會就能把修鋪出來一個大斜坡。

當天就吩咐白桿兵與天雄兵登岸,在海上也不是個事,因為船上面有他們,不方便這些商船協助袁可立,清理工作。但是將所有的柴火船全部的調了過來,而且現在上去了預備著在確定了黃台吉的陰謀徹底查清之後,以及直接的突然。

朱由校也想上岸,在船上都快悶死了,而且這晃來晃去的,也快把骨頭都晃散架了。但一眾官員將帥全部都攔著了,這不是港口,是灘涂,真要是出點什麼事,誰付的起責來?袁可立保證著,現在又來了這些船舶,完全的可以在最快七天,最慢十天之內,將港口徹底清理好了,就可以靠岸了,那時候戰局也已經穩定了,更可以大大方方的登陸,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朱由校無奈,最後只能是不了了之,送走出一眾將官,又去玩鷹了。

這可是毛文龍專門上貢的海東青,二十幾只鷹里,結果經孫承宗一看,也就是一只那種玉爪的是象那麼回事。其余的也就是普通的鷹,哪里是什麼海東青。

海東青其實就是矛隼,什麼幾萬只鷹里出一個,那是神話,它就是一個稀有品種而已。孫承宗則引經據典的說出了,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