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第24章︰重農抑商

作者 ︰ 風滴皈跡

()梳理出來的結果最簡單的表述就是︰大明帝國人口太少,經濟太差。

現代管理理論告訴大家,人力是資源,對大明帝國來說,人口也是資源,是很重要的資源,是生產資料,是帝國的基石,是帝國經濟之根。

人口少,賦稅就少,賦稅少國家就孱弱。為何人口這麼少,朱元璋對百姓夠好的了吧,十幾年殺貪官不懈余力,都是為了保證百姓利益。可是從洪武中期到洪武末期人口數量基本沒有增長,為啥呀?這不合理呀,中國人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說法,對于一個生育觀念良好、生育率很高的民族來說,人口的不增長是不合理的。

從朱允炆最初的思考來說,人口的不增長可以有這樣幾個原因。其一,戰爭造成;其次,生活艱苦醫療水平差,小孩、老人死亡率高,人的平均壽命短。

這都是真實的原因嗎?不是。造ch ngr n口增長緩慢的最主要的就是丁稅,也就是戶部官員所說的口稅、人頭稅。丁稅自古就有,延續幾千年,每個皇上都征收,好皇上收的少點,壞皇上收的多點。就是這個口稅,成為限制人口增長的最大原因。

百姓每生一個孩子,就多一份負擔,既要把孩子養大,還要增加一份丁稅,有些時候,底層官員對百姓是減丁不減稅,老人故去孩子夭折,只要冊子上的人數在,就要交稅。

所以說,百姓生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賠錢貨。為了活命,為了減少負擔,就一定會想辦法藏匿人口。一種辦法是把自家的田地和人口寫到官員士紳的名下,官員和士紳不用納稅,這種方式風險太大,一旦官員士紳不認賬,百姓只能吃啞巴虧,失去土地沒有z y u打官司都不會贏。不到稅收很重的時候,很少有百姓這麼干。

另外一個藏匿人口的方法最安全,那就是少生孩子,如果不是傳宗接代的觀念,不是老有所養的期盼,說不定很多人都會選擇丁克。龐大的百姓基數,在無意識的自我控制生育下,再加上各種殺戮意外的損耗,人口怎麼能增加呢。

朱允炆前世看的那些明清小說,很多主人公都是獨女獨子,非常的不理解,現在經這三位說清楚大明稅制,終于想通。再聯系曾經生活的時代,因為控制人口增長,開始拆房抓人的行政控制到後來的人自願不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撫養成本,不需要國家動用行政力量,父母自然的選擇少生孩子。

現在大明的實際情況人口少糧食產量非常低,百姓種一畝地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國家還要收稅養活皇上養活官員養活軍隊,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人耕種更多的土地,以解決最基本的吃飯問題。

重農抑商的國策就成為第一選擇,不是朱元璋還有以前的皇帝愚蠢,而是迫不得已如此,在農業生產力低下的時候,不解決基本吃飯問題,鼓勵商業是愚蠢的。

設定一百人的模型,其中五個人是官員,十個人是軍卒。在生產力低下時,需要八十個人從事耕種才可以讓一百個人有飯吃,那麼只有五個人可以從事手工和商業。商業獲利快,如果不加以抑制商業,就會有更多人的人從事商業,在生產力不提升時,必然造成糧價上漲,有人吃不飽飯。只有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把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才能鼓勵和發展商業。

朱允炆昨晚設計的鼓勵工商的計劃,只能胎死月復中。前世看很多奴儒寫的文章,大罵中國古代帝王不重視商業,他也曾經如此月復誹過,現在看來,在不同的農業水平之下,觀念的差異實在是太大。

戶部三位官員耐心細致的給朱允炆匯報完國家稅收錢糧,心里是又喜又憂,擔憂的是,皇上對朝廷錢糧之事這麼的不熟悉,都是黃子澄干的好事,歡喜的事,皇上雖然不懂,已經開始學習詢問。

朱允炆則思維錯亂,時間空間一陣瞎抓,把三位說的東西消化一點點。讓青萍和思琪給幾位上茶,讓他們潤潤嗓子,現在到解決問題的時候。

「王鈍,如你們所說,現在就是朝廷賦稅收入減少,國庫也快見底,如果朝廷繼續用兵的話,就會後繼乏力。對不?」朱允炆平著一張臉問。

王鈍站起身來,低著頭回答︰「皇上說的對,的確如此,請皇上治臣之罪。」雖說國庫錢糧都是皇上折騰的見底,但是不能讓他負責,責任只好他這個尚書來扛。

「你等沒有貪墨朝廷錢糧,平r 辦事也算盡心,何罪之有?」朱允炆出言安撫幾位。「不過朝廷剿滅燕逆不可停止,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結束,需要耗費的錢糧還很多,況且,即便剿滅燕逆,北方多個州府都遭受戰爭之害,這撫恤戰死獎賞將校,安撫百姓恢復生產,都需要錢糧,你等可有解決方略?」

朱允炆必須把戰爭的態度表明,以防止朝廷以後錢糧無以為繼一片議和嗡嗡之聲,朱允炆可不願意走到逼迫議和的地步,如果那樣,最好的情況,朱允炆真的變成漢獻帝,當朱老四的米蟲活死人,被圈養起來,說不定哪天一杯酒就嗝屁。

戰爭和財力相矛盾,必須提前有應對之策。看看帝國財神爺有沒有好辦法。

三個財神爺六眼相對,皇上的決定不可更改,未來的消耗非常巨大,可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呢?三個人都在思考,朱允炆在等待,內心焦急故作平靜的等待。

王鈍首先發言︰「皇上,臣以為,首先朝廷給下嚴旨,讓各省各州府縣把沒有收齊的賦稅收上來。」

「此議可行,楊士奇擬旨,嚴令各省在秋稅前,把拖欠的稅賦收齊,還有秋稅不得延誤。」朱允炆對楊士奇說,現在到做決定的時候,朱允炆絕對不拖泥帶水。

三個人看著皇上如此果斷的同意王鈍的提議,心里都是一陣高興,皇上比以前進步不少。

王鈍繼續說他別的方案︰「第二,對杭州蘇州等地,可以回復洪武舊制,賦稅加倍;第三,朝廷可以預征明年賦稅,應對朝廷急需。」

「嗯,加稅,預征,」朱允炆嘮叨著幾個關鍵詞語,「楊士奇你覺得可行否?」

楊士奇今天有點邊緣化,不過也沒辦法,他做過教諭浪蕩過江湖,通古知今能寫錦繡文章,對經濟之事確是不甚了解,今天基本上是一個學生。現在關系到了朝廷政策問題,朱允炆才問到他,想听听他的看法。

「皇上,臣以為不妥。」楊士奇回答道。

「為何不妥?」

「皇上,洪武朝,太祖因為杭州蘇州等地,當年拼死支援張士誠抗拒王師,太祖才定重賦稅作為懲罰,皇上登基以後,在建文元年,把這幾個州府的賦稅調整的和其他地方一樣。如果現在恢復洪武稅率,恐怕會引起民間s o動。況且只有幾個州府,增加的錢糧有限,對朝廷幫助不大。」

「預先征收明年賦稅,臣以為也不妥,今年預征明年賦稅,明年還征收嗎?如果不征收,今年賦稅增加,明年的賦稅就減少,明年如果再次征收,百姓負擔過重,恐怕激起民變。以上是臣的愚見,請皇上定奪。」楊士奇回答完以後,行過禮靜靜的站在旁邊。

「卓敬,夏元吉你們認為呢?」朱允炆再問。

「皇上,臣以為增加賦稅和預征的方法不妥。」卓敬回答到。

「臣也以為不妥。」夏元吉附和。

「朕意也覺得不妥,朝廷要主理北方戰事,民政、稅賦還是要穩妥一點。你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朱允炆在詢問其他人意見以後,給後邊兩個方案立即判死刑。

王鈍沒有主意,本來他就是個規規矩矩的官員,想到的方法也都是前人用過的,現在被皇上否決兩個,他真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屋里一時有陷入沉靜無聲,因為這個難題真的很難解決,不能增加稅賦,不能予征收,其他帝王使用的臨時增加財富的方式不能用,讓大家都陷入一片苦悶之中。

過了一會,卓敬硬著頭皮向朱允炆說「皇上,臣有一個方略,請皇上先恕臣不敬之罪。」

「哦?你有方略,今r 言者無罪,如實說來。」朱允炆立即就讓卓敬消除後顧之憂。

「太祖時,為了鼓勵農桑,對沿海諸省定下規矩,嚴禁百姓出海為商。可是沿海諸省,走私海外以商牟利的人很多。朝廷現在急需錢糧,臣提議廢除海禁之策,讓百姓運送茶葉、瓷器、絲綢通商海外,朝廷可以重稅,增加稅賦,充實國庫。」

「廢除海禁,通商海外,楊士奇你以為可行否?」朱允炆在沒有決定利弊之前,還是需要多問問臣子們的意見。雖然朱允炆對這個提議非常的心動。

「皇上,從增加朝廷稅賦來說,此法可行。不過禁海令是太祖舊制,燕逆起兵之時,發靖難檄文,指責朝廷違背祖制,對太祖舊法多有廢棄,黃子澄齊泰為ji n佞小人離間皇家骨肉。現在若是開放海禁,又讓燕逆得到口實,似有不妥,請皇上聖斷。」楊士奇能看到這個提議的利弊,如何取舍還是留給皇上。

朱允炆仔細一想,還真是有利有弊,就因為朱老四抬出祖制,用爺爺壓孫子,咱加上建文帝處理不當,在政治層面很被動,如果此時開放海禁通商海外,讓朱老四大加渲染,對戰事更為不利。

朱允炆也有點煩躁,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左右制約前後阻礙,如何才能解決這些矛盾。「夏元吉,你覺得該如何解決現在錢糧問題。」

*****風叔賣萌*****

關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覺得還風叔寫的不太爛,請加收藏(放入書架),賞推薦票票。各位鞋童看過來,這里的大叔也j ng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最新章節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全文閱讀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