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看就讓他看,就是他也看不出什麼毛病,他不想和咱們做一路人,也用不著給他孝敬。不管他什麼目的,總之想辦法逼他離開浙江,越快越好。蔣、方、汪三家ji n商,都快把本官給逼瘋了。這些ji n商,才消停幾天,整天嚷嚷著海平浪靜,正是順風南行的好時機,不能錯過呀!都快讓他們煩死了。」
「伯瑞兄受苦,ji n商只為利,這也是他們本s 。不理他們,他們再怎麼鬧,也應該知道,沒有伯瑞兄支持,沒有提刑按察司衙門護著,他們一個銅板都賺不來。」
「對呀,也該抻一抻他們,讓他們知道,到底是誰在浙江說了算,到底是他們商賈還是我們官家。」
「伯瑞兄,最近京里情形如何,在下收到京里幾個昔r 同年書信,說京里近幾個月以來,變化很大,伯瑞兄如何看待?」
「是呀,京里最近幾個月來變化真的不小,不停的有人進出,出的都是文官,進的都是各地兵馬,看來北邊不輕松呀!」
張銘權壓低聲音問道︰「那會不會……」張銘權伸手做了一個翻轉的姿勢,眼中帶著幾絲恐懼。
王啟元端過茶杯,吹了幾口,穩穩的說︰「現在看不透,前兵部尚書茹被罷免以後,貶謫雲南,當上一個七品縣令。五軍都督府都督徐增壽調往雲南,這些都是不支持削藩的人。黃子澄齊泰今年二月被罷免,方孝孺八月以後聖寵不再,倒是卓敬陳迪等人受到重用。」
「這麼說,皇上削藩策略有變,還有現在的欽差夏大人,以前也不曾支持削藩。難道是和茹等一樣,被借故送出京城。」
「咱們不在京城,京里情形看不明白,不管這位夏大人是不是被趕出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別在浙江呆著,不是請來的神就早些送走。你那些軍餉,盡快送到軍中,不要耽誤時間。」
「下官知道,明r 就派人送到軍中。」說完得意的大笑起來。
王啟元也開心的大笑,兩個人的笑聲透過窗戶,回蕩在王府大宅之內。兩人再說了說西湖花舫察訪的事情,安排商議好之後,張銘權告辭離開。
王啟元帶著滿身的輕松,嘴里哼著小調,向九夫人的院子走去,美人橫體待羅帳,王大人要快活,夏大人卻要煩惱。
夏大人的煩惱很多,自從抵達浙江,心中的煩惱就r 漸增多,五十多錦衣衛密探,散布四方,各種信息匯總到欽差行轅,讓夏元吉更覺得煩悶。現在夏元吉、陳暄都坐大廳之中,彼此交流著判斷和想法。
陳暄喝一口茶,對著夏元吉說︰「夏大人,你該出面和布政司衙門、按察司衙門交涉,畢竟你是欽差,對他們多少有點威懾作用。」
夏元吉苦笑著說︰「陳將軍,對他們來說,本官這欽差那來一點威懾作用。他們辦理的事情,都是皇上聖旨上要求辦的事情,重申朝廷海禁令,給都指揮使司兵馬籌集軍餉,讓俞將軍剿滅海盜,每一樣事都是皇上交辦的,本官能去說他們做的不對?」
陳暄一著急,說話聲音就變大,高聲說︰「他王啟元敢說沒有罪責,前期不遵守朝廷海禁令,等到夏大人到浙江,到處查違反海禁的人,規定片板不準下海,對違禁下海之人,輕者杖擊三十,重者關入大牢,行文流放充軍。弄得浙江百姓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陳暄站起身來,在屋里來回走動,氣哼哼的繼續說︰「昨天送軍餉到都指揮使司衙門,故意的把軍餉分成大小不等的兩份,大的一份明言給京城來的水師,小的一份給俞將軍。這擺明就是挑撥水師和都指揮使司兵馬的關系,這是明顯的挑撥離間,都指揮使司的軍兵已經多有怨言,他王啟元居心叵測!」
夏元吉看著陳暄有點上火著急,看著他像熱鍋上螞蟻一般來回走動,就安慰道︰「陳將軍稍安勿躁,王啟元如此做,本意並不是在挑撥你和俞將軍的關系,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陳暄剛坐下,驚奇的問︰「那王啟元意在何為?」軍人畢竟是軍人,對于文臣之間這種斗爭方式還是看不透,不習慣。
就在這個時候,謝祥走進大廳,看到兩位大人都在,就給兩人行禮,說道︰「屬下參加夏大人,陳將軍。不知道兩位大人叫屬下有何吩咐?」
「謝祥,門外提刑按察司的哨探還在嗎?」
「回稟大人,他們還在。自從大人進駐行轅第二天,門外就多了幾個哨探,行轅內有‘錦衣衛’兄弟守衛,他們也沒敢進來,屬下按照大人吩咐也沒有搭理他們,讓他們繼續在哪里,他們也就只能是監看行轅內進出人員,請大人放心,大人如果要拔掉這幾個哨探,屬下隨時安排。」謝祥說完,那一雙眼楮里透出異樣的光芒,讓夏元吉陳暄都覺著後背一陣發涼,這錦衣衛還真不是好惹。
「這浙江的官府衙門,竟然如此大膽妄為,敢派哨探監視欽差行轅,無法無天呀!」陳暄更加生氣。
夏元吉苦笑幾聲,安慰陳暄︰「陳將軍不要生氣,這不值得,王大人可以說,這是在保護我這欽差大人,就是告到皇上那里,他也沒有什麼罪過。」
陳暄也只能苦笑一聲,坐在椅子上。夏元吉繼續說︰「這浙江布政司和按察司衙門,應該有問題,不然也不會不問我這個欽差,就自行安排查海禁籌軍餉,這就是y 蓋彌彰自露行跡。」
「對對對,就是這樣,他們是心虛,就是有問題,絕對有問題。」陳暄在一邊不住的點頭肯定。
「我近r 查看布政司和按察使很多檔案,有幾個案子處理的非常完美,完美的找不出一點瑕疵。雖然我不太j ng通刑名,但是覺得這里邊問題不小。」
「一定有問題,夏大人趕快寫奏章彈劾王啟元。」陳暄當然同意夏元吉的判斷。
「只是懷疑,沒有真憑實據,這樣的奏章也奈何不了一方封疆大吏。」夏元吉笑著擺了擺手,對謝祥說道︰「謝祥,剛好今天陳將軍在這里,把你們錦衣衛最近探查的消息,都匯總說一說。」
夏元吉這一段時間遇到很多沒法解決的疑問,不知不覺的對謝祥r 益倚重。謝祥心里一喜,臉上沒有表現出來,給兩位上司把最近的消息說了一遍。
現在經過錦衣衛查探,在海上一個叫銀月島的海島上,盤踞著一股人馬,是張士誠兵敗以後那些不願意投降朱元璋的兵卒逃到哪里組成。他們平r 盤踞海上,平時在郭家鎮的碼頭靠岸登陸,運來西洋東瀛物品,收購鄉民生絲茶葉,基本還算守規矩,不會s o擾擄掠岸上鄉民。在其它海域,有一些專門上岸搶劫擄掠過往商船的小股海盜,都指揮使司年年派兵剿殺,不過每次都死灰復燃。
官場情報和杭州商賈情報現在需要合在一起處理,經過探查分析,在杭州確實有一個大型走私船隊,主要是由杭州最頂級的幾家富戶為主,汪家負責運輸,方家蔣家負責組織茶葉蠶絲綢緞瓷器等貨物,在布政司衙門和按察使衙門的保護之下,和西洋東瀛做貿易。官商結合,其他商家只能依附在這個船隊吃一點殘羹剩飯,誰也不敢自創渠道,曾經有幾家商賈,也想染指西洋走私,都被無情打壓。
謝祥條理清楚的把錦衣衛最近掌握的資料和分析說一遍,至于王啟元的大夫人和九姨太經常互掐,王泊準備給她母親采辦獨一無二的壽禮,都給夏元吉單獨匯報過。
謝祥說完,對著兩位上司行禮︰「兩位大人,以上就是錦衣衛近期以來,獲取的情報匯總,現在都是輪廓,真憑實據還沒有見到和掌握,屬下會讓他們加大探查力度。如果兩位大人需要其他方式,屬下可以安排。」
夏元吉和陳暄後背又是一陣發涼,知道謝祥的意思,如果實在找不到證據,就栽贓,做出一些證據。夏元吉趕快說︰「不用,你們繼續探查,不需要其他方式,證據一定會有得,你先下去吧。」
「屬下遵命,屬下告退。」謝祥行了禮,和來時一樣的表情,一樣的步伐。
看著謝祥退出,夏元吉不知道這次錦衣衛的參與,到底是好還是壞,有錦衣衛參與,情報收集明顯加強,不過錦衣衛隨時都可以給其他人炮制不利證據,夏元吉憂心不已。
謝祥走後,夏元吉平靜一會,對陳暄說︰「陳將軍听也到了,問題出在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兩位官員身上,現在能明白為何有差異送軍餉?」
陳暄把所有情報都听完,也知道浙江的勢力布局,可是還是不明白這局勢和怪異的送軍餉方式有什麼關系。搖著頭說︰「末將愚笨,不明白。」
夏元吉坐到陳暄身邊,把這其中關鍵一一說名。
王啟元此舉是一石三鳥之計,第一只鳥,就是都指揮使俞雷,從情報看來,俞雷沒有依附王啟元,不過也沒有決裂,用另一種方式參與利益分配和制約,那就是養盜自重,以剿滅海盜為名,向布政司衙門要糧草要軍餉;以海盜的存在,威脅出海商船,從而迫使布政司不敢對自己下毒手。王啟元分開送軍餉,讓俞雷和陳暄產生少許罅隙,就能確保俞雷不會倒向欽差這一邊,給他們添麻煩。
第二只鳥就是夏元吉,前邊重申海禁,嚴懲犯禁百姓,又增加軍賦,就是要激起百姓怨憤,而這些怨憤會都落在夏元吉頭上,落在朝廷頭上。送來軍餉,迫使俞雷發兵,再趁機給百姓加派軍役,官員可以撈到好處,百姓受苦,如果發生民變,罪在夏元吉。如果夏元吉不想擔負激發民變的罪名,只能是早離浙江。夏元吉離開,浙江的事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
第三只鳥就是那些海盜,如果夏元吉不走,在布政司的軍餉的推動之下,俞雷必然要發兵剿滅海盜,有京城水軍在,俞雷不敢不盡力,極有可能消滅海盜,讓他們的海路更安寧,一勞永逸。
一石三鳥之計,高明!不過這些聰明才智為何不用在正道上,可惜!
*****風叔賣萌*****
關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覺得還風叔寫的不太爛,請加收藏(放入書架),賞推薦票票。各位鞋童看過來,這里的大叔也j ng彩!
朋友新作︰東方玄幻《異界麒麟傳》,喜歡的朋友戳︰/Boo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