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第48章︰神機營

作者 ︰ 風滴皈跡

()朱允炆和身邊臣子一邊說話,一邊騎馬趕路,眾人都騎著軍馬良駒,馬匹跑熱身體之後,越走越快,那些護衛軍士如果不是照顧朱允炆這個第一次騎馬外出的皇上,一定會快馬如飛跑個痛快。

太陽爬上山頭以後,金s 的陽光照耀著雄偉的帝國都城,金陵乃京畿重地,國都核心,洪武時金陵城中以及周邊,駐軍達四十萬之多。皇帝直屬上十二衛和五城兵馬司駐扎在城中,其余水陸軍駐扎在城外大營中。建文一年,先後派耿炳文李景隆北征,京畿守軍調走七八成,各大軍營基本都調空,朱允炆前段時間,命令兵部從各地調來衛所兵馬,充作守衛,但是兵力不能和當年同r 而語。

城西大營,大明神機營駐地,剛到京城兩天的黔國公沐晟率領軍中將佐早早的在營門口站好隊形,等待著朱允炆。

沐晟,大明開國元勛將領黔國公沐英次子,建文元年他大哥黔國公沐ch n英年早逝,因為沒有子嗣,沐晟就承襲黔國公的爵位,和他父親兄長一樣,鎮守雲南。

九月,徐增壽到雲南傳旨,要沐晟率領雲南火器營即刻趕赴京城。沐晟接旨以後,沒有耽誤時間,大軍準備妥當以後,帶領一萬火器營奔赴京城,其他軍隊都交付給新任雲南都督徐增壽。一路上披星戴月、爬山涉水終于在十月下旬抵達京師,奉兵部軍令,駐扎在城西大營。

昨天接到兵部行文,當今皇上朱允炆在今天巡視城西大營,所以一大早,忍受著寒冷,軍營里軍士站好隊形,千戶以上軍官都到營門口迎接聖駕。幸好,朱允炆沒有搞什麼突然襲擊,想找什麼細柳營的神話。

細柳營的故事千百年以來,受到多少人贊揚,史書有載世人傳頌,可是那畢竟是個傳說,是君臣x ng格缺陷的體現,縱觀歷代史冊,治軍名將有多少,誰也沒有玩細柳營之類的故事,因為這不符合游戲規則。君不信臣,所以不打招呼就來暗訪;臣不敬君,所以要君王如屬下一般步入軍營。來r 以後,雖然周亞夫有拯救大漢的汗馬功勞,也免不了餓死獄中的悲劇;漢景帝一代明君,也月兌不去枉殺功臣的指責。

沐晟在營門口站的手腳冰涼,脖子都快扯斷,才看到朱允炆一行人出現在視線盡頭,馬蹄陣陣,塵土飛揚,儀鑾衛護衛朱允炆快馬飛奔到大營門口,馬聲嘶鳴,眾人勒住奔馬,停在大營門口。

沐晟率領軍中將佐,單膝跪地,以軍禮參見皇上,眾人齊聲山呼︰「臣等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炆端坐馬上,對著跪地眾人抬手,說道︰「都平身吧!」

「謝皇上!」眾人回答完畢,站起身,筆直的站在哪里。

朱允炆在廖鏞的攙扶下,下馬,走到沐晟身邊,臉上帶著笑容,問道︰「沐晟,在軍營歇息幾r ,一切都還習慣?」

沐晟拱手行禮,恭敬的回答︰「有勞皇上掛念,臣以及軍中將士都很習慣軍中生活。」

「習慣就好,」朱允炆一邊說,一邊在眾人簇擁下,往軍營里邊走。看著身邊不到三十歲的沐晟,留著八字須,白白淨淨一副書生模樣,用徐增壽的觀點來說,是個不中用的將二代,這也沒有辦法,現在大明的將軍要麼如耿炳文吳杰郭英之輩,一個個都該領退休金回家抱孫子;要麼就如徐祖輝、李景隆、沐晟這樣的將二代,年齡不大身居高位;那些正當盛年的將領如瞿能、平安、盛庸,上有老一輩壓著,沒有多少率領大軍作戰經驗,下讓小一輩頂著,沒有顯赫職位,一旦戰爭爆發,老中青三代人,看著大將一堆,卻沒有一個可用之人。

史書有載,沐晟喜讀書,文治不差,治軍之才不足,和他父兄想比較,還有很大差距,可憐沐ch n,大將之才卻英年早逝,否則一定會是一位比徐家兄弟更理想的人選。沒有辦法,沐晟怎麼不中用,也還得將就著用,現在會指揮火器的將領更加難找。

朱允炆沒有進中軍大帳,徑直走到校場,校場上軍士站著方陣,行列整體,軍容肅然,每個軍士左邊掛著一把刀,右邊掛著一個奇形怪狀的武器,想來應該是神器火銃。在這個時代,火銃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是受到天氣的限制,一遇到y n雨天氣,火藥引線受ch o,火銃就沒法使用,所以每一個火銃兵還必須帶腰刀一把,以防不測之需。

沐晟讓那些千總都回到陣列之中,陪著朱允炆以及其他的朝廷大員,登上一個高台,就是傳說中的點將台。朱允炆站在點將台上,往下一看,下邊站著三個方陣,每五千人一個方陣,其中兩個方陣是沐晟從雲南帶回來軍兵,一個方陣是京城原有的神機營軍兵,總共一萬五千人,看隊列站的整整齊齊,有點禮儀閱兵的架勢,看來沐晟這幾天沒有少花心思在隊列練習上。

「沐晟,指揮大軍演練,朕看看你練的兵如何。」朱允炆心中略有失望,不過沒有表現到臉上,對著身邊的沐晟說道。

「臣遵旨。」沐晟領皇命,接過校尉遞上來的指揮旗,往前跨走一步,指揮旗在風中獵獵抖動。

沐晟頭上戴著銀s 鳳翅護耳頭盔,盔頂一縷紅絨線,隨風飄揚。雙肩上虎頭披膊,披膊下牛皮山文甲,上邊釘著一排排銀s 鉚釘,身上銀s 鎖子甲,前胸後背各有一個護心鏡,麒麟護月復,牛皮瓖玉腰帶把鎖子甲緊緊勒住。鎖子甲長度到達膝部,腰部以下,分為四片,利于將軍騎馬,小腿上裹著山文甲,腳穿翹頭馬靴。這就是大名標準的武將盔甲,重量大概有四五十斤的樣子,從防護能力和重量上來說,略遜于宋朝的步人甲。

拿上指揮旗的沐晟,面對著站立在校場的兵士,指揮千軍萬馬的豪情飛漲,在旁邊看著真有一點戰神影子,不過這都是花架子。

沐晟手執指揮旗,上下左右擺動,朱允炆也看不懂指揮旗語,在徐祖輝的解釋下,看著軍隊的動作。

校場里的千戶,看著指揮的指令,口中發出命令,帶領著一個千人隊伍,或前進,或後退,或沖殺,或撤退,做的是有模有樣有聲有s ,看樣子還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第一個方陣演練完成以後,沐晟就要指揮演練兩軍對戰,朱允炆一揮手讓演練停止。對著沐晟說道︰「沐晟,別演練隊形,給朕演練火銃sh 擊。」到軍營看火器x ng能,如何作戰才是朱允炆的本意,他才沒有功夫看這些花架子隊形表演。

沐晟停止隊形演練,回稟朱允炆︰「皇上,火器聲音太大,臣怕驚擾皇上。」

「朕沒有那麼柔弱,不要擔心,趕快準備演練。」朱允炆語氣已經有點不悅。

「臣遵旨。」沐晟轉過身去,對著校場大喊一聲︰「眾軍听令,開始演練火銃sh 擊,演練五十步sh 擊。」

說完,下邊方陣移動,空出好大一片空地。軍卒在校場上安置好木靶,在木靶前邊五十步的距離用石灰畫出一條白s 粉線。站出一隊大約有一百人的軍卒,手里拿著火銃,站在粉線後邊。

沐晟等著校場內準備完畢,令旗揮動,命令道︰「裝線!」

準備sh 擊的軍卒,把一根引線裝在火銃上。

「裝藥!」

準備sh 擊的軍卒,從火銃口用竹管倒入火藥。

「裝砂!」

軍卒再用竹管往火銃里倒入鐵砂。

「夯藥!」

軍卒用一個鐵棍,從火銃口伸進去,用力的夯實已經裝入的火藥鐵砂。

「sh 擊!」

軍卒拿起一個火繩,點燃裝在火銃的引線,端著裝好火藥鐵砂的火銃,對著前面的木靶。

火星閃爍,引線燃燒,一聲巨響,震耳y 聾,把沒有準備的朱允炆和其他大臣震得耳朵嗡嗡作響。校場上很多火銃都冒出白s 的煙霧,硝石硫磺味道鑽進每一個人的鼻孔。

sh 擊完成之後,那些軍卒放下火銃,等著再次sh 擊的命令。

朱允炆沒有讓沐晟再次sh 擊,讓人搬來一個木靶,點將台上所有官員都低頭看著木靶,木靶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小洞,有大有小,有深有淺,不過沒有一個洞能穿過一寸厚的木板。從徐祖輝的分析來說,這樣的殺傷力,在五十步距離下,火銃可以擊穿敵方軍卒的皮甲,可以傷到皮肉,但是很難致命。

朱允炆沒有發表他的判斷,讓沐晟重新換靶,分別完成三十步、七十步、一百步距離的sh 擊演練。每次演練後的木靶,都會拿到點將台觀看,基本來說,在三十步時可以擊穿軍卒皮甲,對軍卒有致命威脅。七十步時,皮甲擊穿的概率就下降,對沒有防護的軍卒,致命率都不是太高。到達百步距離時,基本上就是靠聲音嚇人。

朱允炆越看心越涼,來時滿懷希望,以為他盼望已久的火器祖宗能成為戰爭制勝的利器,沒有想到還真不如弓箭,現在軍中的弓弩,在百步以內,都能給敵方致命打擊,在五十步以內,身穿皮甲的軍卒,絕對無法幸免,而且弓箭sh 發速度還很快,火銃發一次,弓弩可以sh 三次,國人用過幾千年的時間把弓箭改良到j ng致極限,確實比現在的火銃要好用。火銃要說優點的話,一個是聲音大,能嚇人;另外就是發sh 之後,覆蓋面積比較大,能更多創傷敵人,以敵軍的疼痛哀嚎破壞敵軍的戰斗意志。

火銃受天氣影響大殺敵效果差的弊端非常明顯,沒有被廣泛使用和這種弊端有極大的關系。雖然火銃的弊端很大,不過大面積的創傷能力還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能做到在三十步到五十步的距離範圍內,無停滯的sh 擊,對敵方的威懾和殺傷還是非常理想,特別是對付騎兵,效果會更好。

朱允炆把失望心情收拾一番,對沐晟命令道︰「沐晟,重新換靶,給朕演練三行火銃戰法。」

*****風叔賣萌*****

關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覺得還風叔寫的不太爛,請加收藏(放入書架),賞推薦票票。各位鞋童看過來,這里的大叔也j ng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最新章節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全文閱讀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