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橦車之後,另有十數輛臨沖車,臨沖車也叫對樓,是一種高大的攻城塔,安有八個車輪,五層高,最下層是推動車前進的士兵,約有二百多人,其它四層裝載攻城士兵,配備著不同的武器,除了長兵器,還有強弩、石炮,是一種成本昂貴的攻城器械,但是一文錢一分貨,巨資造就的臨沖車可利用自身高度,從車中直接向城內sh 擊,也可用來接近城牆,士兵搭設跳板進行沖鋒,比起橦車來,對守城者造成的壓力更有種居高臨下和迫在眉睫的打壓與欺凌。雖然距離很遠,但祖沖之認出那柄寒光爍爍的古劍,依稀辨認得出樂平王拓跋丕,他站在中間一座最高的臨沖上,揮舞著手上的犀比劍,對城上叫罵示威。
臨沖車前後,密麻麻的步兵敢死隊在弓弩手掩護下,以正步踏向前沿,沒人關心他們的生死,他們的使命就是送死,守城者必須為殺掉這些人而抽出j ng力,這樣也就相對延遲了防守其它攻城者,但如果守方忽略步兵敢死隊,付出的代價將是難以挽回的損失,這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滾刀肉,他們身上都配備了鉤援,可以拋到城牆任何位置,也可以丟向守城士兵的的鎧甲,把被鉤到的獵物從高高的城牆上扯下來,敢死隊員非常像象棋里的兵或卒,其生命在廝殺中似乎無足輕重,但是經常最後決勝全局的,極可能是他們中的一員。
緊接著才是正式的步騎攻城隊伍,他們配備的器械、戰車最為豐富,最長的器械就是魯班梯,即現代人熟悉的雲梯,傳說是公輸班所造,下有輪、中為梯、上配鉤,搭到城牆上頂鉤便牢牢鎖扣住牆頭,魏軍使用的都是竹制飛梯,結構簡單,份量較輕,登梯者持弩弓、c o馬槊,不用登頂就可以攻擊敵兵,頗具攻擊力,魏弩皆是正反雙弓,兩發連sh ,即把兩張弓一上一下安置到木制弩臂上,正面sh 過換背面,令人防不勝防,馬槊就是長刃的馬矛,也叫丈八長矛,南北朝之前,士兵的武器多為鐵戟,後來因為鎧甲越來越堅固,鐵戟刺上去勁道不夠,殺傷力較低,所以這種兵器逐漸被長矛取代,持弩弓者與c o馬槊者相互配合,其效果最佳,守城士兵只要探頭,即便躲過銅鏃羽箭,也難避開長刃馬矛,所以攻城士兵一般是奇數持弩、偶數c o槊,非此不配雲梯,根本不像現在影視劇中舞刀弄劍踩梯子往城上爬,在古代攻城戰中,如果真的出現士兵使用刀劍去攀爬雲梯攻城,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指揮官瘋了,想讓手下都死光。
此外在這次聲勢浩大的攻城行動中,拓跋丕還特意調用了幾種新造戰車,看外表沒有什麼特殊,卻是各具奇用,並且這位樂平王還親自給它們起了特別貼切的名號。
絞輪棚車又叫鑽地龍,外表與蝦蟆車類似,上面都是以生牛皮蒙蓋木棚,以抵擋城上矢石飛擊,不同的是鑽地龍配有鐵制大磨輪,藏在棚下的士卒都是受過專門訓練的,擅長挖牆腳、掘地道,他們手腳並用,搖動或踩踏機樞使鐵磨輪運作起來,再配合鍬鎬等手動工具,一般城池,兩個時辰便可從城外挖到城里去;
拋車又叫霹靂神,由拋桿,拋架和機索三部分構成。拋桿設一橫軸,頂端連有一副皮兜繩;機索由數十上百根繩索組成。每根繩索需要數人拉拽。這種帶輪的便捷式投石器,以機樞設備彈出石塊時,一發打出,聲如雷震,是利用杠桿原理拋sh 石彈的大型人力遠sh 兵器;
鉤車又叫泰山移,車上安置長柄大鐵鉤,攻城時逼近後即用鐵鉤搭住城樓或城牆,後面長纜系鉤,安排九牛拉之,很多時候導致的結果是樓倒牆塌,若九牛之外再配以二虎,那更是無堅不摧;
登城車又叫懸雲橋,即車載式雲梯,分兩種樣式,一種是梯端配有雙輪,可以滾牆直上,一種是在高車上置跳板,逼近後推出,借以搭牆登城;
巢車又叫神兵閣,也分兩樣,一種是車上豎竿,竿端設置滑輪。用繩拉拽小木屋,使屋中士兵沿竿升到頂,就像現在升國旗,應該算是電梯最早的雛形,另一種是車竿如天平橫梁,兩端吊竹籃,載人登城如玩翹翹板,因為竹籃上面須用木架鋪上生牛皮作成傘幔,以防矢石來攻,所以又叫木幔車。
還有植車、楦車等各種戰具,五花八門漸次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