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重整河山 第二章 矯詔討董

作者 ︰ 沉思長眼

()曹c o連夜到陳留尋見父親,匯報了以往的經過,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準備招兵買馬,趁亂干一番事業。

他父親曹嵩言︰「咱家錢少,估計做不成什麼大事。」

「那怎麼辦呢?」曹c o問。

「咱家沒錢找有錢的人家呀,咱縣有個孝廉叫衛弘,有家財萬貫,為人疏財仗義,何不去找他。」

曹c o點頭,覺得可行,就給衛弘發了請柬,在家排擺筵席,請衛弘到自己家來赴宴。

衛弘本是這個時代巨富之一,家有錢財無數。衛家以商賈發家,並無多少田產,這次全國x ng的黃巾暴亂衛家損失不少。所以衛弘決定尋找個靠山,能夠保護自家財產的有力保障。

思前想後衛弘決定學習前輩呂不韋,做最好的投資。錢吧有了夠用就行,多出來一定要投資才行啊,不然放著被賊人惦記,一有危機一掃而空。

這次听說曹c o請客,心中便有了打算。

見面之後,曹c o把衛弘讓到屋內,擺上酒宴,談些天氣人情等無關有話題,喝了三杯,進入正題。

曹c o說︰「如今堂堂大漢朝主上孱弱,朝中有權臣董卓專橫跋扈,玩弄權術,欺侮君主殘害黎民,令天下下人痛心疾首。」說完曹c o望了衛弘一下,接著說︰「c oy 扶保社稷,為國鋤ji n,為民鋤害。」

衛弘說︰「在下也是如此。」

曹c o一看有戲就說︰「我個人力量單薄,家里拿不多太多的錢來招募人手,听得你家里余財頗多,希望你能慷慨解囊,資助我一些錢財。」

衛弘說︰「我早就這麼想了,只是不知道資助誰而已。既然孟德有此雄心壯志,我願將家資相助。」

曹c o大喜︰「有了衛孝廉資助,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這一頓宴席吃的賓主盡歡。

次r ,衛弘自家中調集銀錢供曹c o使用。

于是曹c o先發矯詔,派人飛馬向名地通報,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

因為在當時沒有正當的名義募集軍隊是違法的,只有在朝廷允許的時候,私人才可以擁有軍隊。所以曹c o先發了矯詔,通知了各地,也就是向天下人宣布我招兵是合法的,是皇帝允許的。至于詔書是不是真的,別人信不信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儒家學說佔統治地位的當下,這就佔領了正義,佔領了道德的制高點。

在為國除ji n的藝,自家乃是燕國名將樂毅後人,熟讀先祖兵法,繼承了乃祖上的統兵之術,更擅長練兵。曹c o一看正是急缺人才呀,趕緊留下來讓他負責c o練新兵。

又有一個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c o。李曼成文才出眾,j ng通各種制度,曹讓他擔任秘書一職。

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亡在外地。聞知曹c o起兵,可如了願了,誰還敢到軍營里拿人不成。趕緊回家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此二人本c o之弟兄。c o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不數r ,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來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兵馬熟嫻,武藝j ng通。c o大喜,于村中調練軍馬。

衛弘的銀錢逐漸到位,曹c o開始置辦衣甲旗幡。

四方的地主豪強看在曹c o家族的面子上,不少人送來了糧食。

曹c o作了討董檄文,送達諸郡。

檄文曰︰

「c o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y 掃清華夏,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r 。可速奉行。」

曹c o發了檄文以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路諸侯是袁紹之弟,後將軍南陽大守(河南南陽地區)袁術,統兵二萬,前來會合。

第二路諸侯是冀州牧(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地區)賈晟,帶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三路是穎州刺史(河南南部、安穩北部)孔由。統兵一萬,開赴陳留。

第四路是充州刺史(北部、山東西南部)劉岱,統兵一萬五千,前來響應。

第五路是河內太守(即河南月復地)王匡統兵一萬,響應討伐董卓。

第六路是曹c o軍所在地的陳留太守張邈,派兵一萬加入曹c o的軍隊。

第七路是東郡太守(今河南淮陽地區)喬瑁,兵力有一萬。

第八路是山陽太守(山東省金鄉縣一帶地區)袁遺,帶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九路是濟北郡相(相當于太守,今山東濟水以北地區)鮑信,領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路是北海太守(山東省昌樂縣一帶)孔融,統兵一萬五千,向陳留開發。

第十一路是廣陵太守(江蘇省江都縣地區)張超,統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二路是徐州刺史(山東省郯城縣一帶)陶謙,統兵一萬會盟。

第十三路是西涼太守(甘肅省西北部敦煌、酒泉一帶,亦即董卓的起家之地)馬騰,統一萬五千西涼兵前來助陣。

第十四路是北平太守(河北、b ij ng一帶)公孫瓚,統兵一萬五千,南下會盟。

第十五路是上黨太守(山西省東南部衷治縣一帶)張揚,統兵一萬,西行會盟。

第十六路是長沙太守(湖南長沙地區)孫堅,率兵一萬五千,前來助陣。

第十七路是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統兵三萬,前來會盟。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陳留而來。

加上曹c o共有十八路諸候會集一堂,各路諸候有早有晚,全部到陳留曹c o的地盤上來集合。各路人馬加上曹c o自己的一萬五千士兵,共計二十五萬人馬。

當然各路諸候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參加會盟也是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基本上參與會盟諸候都是有著雄才大略和相當有野心的人。曹c o的矯詔讓他們有了合法募兵的理由,現在會盟是將他們勢力展示出來的時候。有了這個名正言順的登台機會,慣會見風使舵的政治家們那還不抓緊時間表演啊。

諸候齊聚,商量會盟大計。共推四世三公的漢朝名相之裔、兵多將廣、實力雄厚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眾諸侯歃血而盟,約定共听袁紹調遣,「同扶國家」。

眾人議定大軍準備齊了之後,兵分五路向雒陽進發。

第一路,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賈晟、公孫瓚也在這一路;

第二路,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c o則屬于張邈軍下;

第三路,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

第四路,孔、張超、陶謙、孔融屯兵潁川;

第五路,西涼太守馬騰率兵進駐弘農,

約好了分進合擊,會師雒陽。

董卓在雒陽听到消息,就與眾臣議論對策。要發大軍對抗關東軍,但被議郎鄭泰以一堆歪理勸阻。奈何董卓是一武夫,非常迷信自己手中的武力。認為自己的事業是自己和手下們用真刀真槍打下來的,對付諸候聯盟必須以優勢的武力擊敗他們,方能保證長治久安。

李儒料定諸候必不肯全力合作,一定會有分歧,況且聯軍雖眾,除了有數的j ng兵外多數是臨時湊起來的,戰斗力極差,定不是西涼鐵騎的對手。

董卓認為正確,就加為封華雄為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虎牢關鎮守,加封徐榮為越騎校尉,會同韓暹、楊奉、張濟,帶兵五萬鎮守汜水關,聯軍自東進雒陽只有兩條路,一個虎牢關,一個是汜水關。這兩個關口守住了雒陽固若金湯。

派李傕、郭汜領兵五萬鎮守長安,抵御西面來的馬騰。

以向敵通訊的罪名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升官的周毖與伍瓊等人祭旗。又因袁紹起兵而殺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嬰孩、婦女。

董卓則留在洛陽畢圭苑,籌集軍費,要打仗了要用錢啊,沒錢糧如何打仗啊,軍需官請示董卓怎麼辦。國庫里面早就讓董卓搬空了,加上靈帝本來就沒留下多少家底。所以現在是捉襟見肘了。

董卓也不願意自己掏腰包,與眾謀士商議,李儒獻上一計,讓洛陽城里的富戶輸捐,不從者軍法從事。董卓同意了,開始下令讓富戶捐資助軍。誰願意把錢借給他啊,董卓在雒陽並沒什麼根基,也沒有多太的影響力,等了十天,沒有一個向董卓軍捐獻。董卓大怒下令捉拿富翁,以通賊的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他們的財產,以充軍資。又派人掘開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沒收里面培葬的珍寶。

董卓軍在金錢的刺激下,士氣蹭蹭的往上漲。嗷嗷叫的小老虎般分赴各個戰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三國之重整河山最新章節 | 重生三國之重整河山全文閱讀 | 重生三國之重整河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