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第四三七章 北宋之殤(下)

作者 ︰ 尹三問

()六塔河方案無疑是失敗的,宋朝因此損失的人力物力不少,甚至連修築河堤的工人都來不及撤離,便發生了決口,因此而溺死之人不少。^——全站廣告-—歡迎訪問^^

自此之後,黃河依舊肆虐河北之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河道也發生了些許變化。在大名府以東的地方,黃河分為兩支,一直繼續向北,沿著第一次黃河改道的路線,通過御河流入界河,在宋遼交界處入海。

因為黃河北流對防御遼國諸多塘泊有巨大影響,故而宋朝國內一直有堵塞北流的說法。只是自從李仲昌等人治理黃河失敗後,很長時間沒有人敢提治理河患一事。畢竟六塔河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豈敢拿大宋王朝和諸多百姓的身家性命來冒險。

黃河支流經過魏州這一段稱為二股河,寬二百宋尺,黃河從二股河下行一百三十里到達魏、恩、德、博四州交界處,稱為四界首。嘉祐五年,河北都轉運使韓贄建議每年派遣二千丁壯年疏浚二股河,將二股河水引入金、赤兩條河流。

如果開鑿二股河取得成功,黃河便可以經過魏、恩二州向東流至德、滄二州進入大海,因而黃河水流可分為兩股進入大海,這樣即可防止黃河上游地區河道堵塞的危險以及黃河水由于排泄不暢而造成的災害,還可以緩和黃河決口所造成的洪水泛濫。

其後韓贄將所作《四界首二股河圖》上呈中央,朝廷按照他的建議,役使三千士兵,一個月後完成了開鑿二股河的工程。至此,黃河水流一分為二進入大海。

但是黃河水依舊北流的狀況並未減少。所以宋庭之內便一直有呼聲,堵塞北流,完全讓河流東流。畢竟,這是為了國防需要進行考慮,沒有了那些塘泊。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沒有了黃河,宋朝都城汴京便直接暴露在遼國人的鐵蹄之下,故而這個問題刻不容緩,必須要盡快解決。

只是堵塞北流的計劃都未能完成,直到現任皇帝趙頊繼位,熙寧元年。河決于恩州,河北之地再次受災。當時遼國使臣死在汴京,以至于契丹鐵騎蠢蠢欲動,給大宋朝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痛定思痛,皇帝趙頊覺得,黃河水患必須要盡快解決。新任宰相的王安石也對此表示支持。故而立即加大投入,治理黃河。辦法自然是堵塞北流,使河水東流入海。在熙寧二年的時候,終于修築堤壩,截斷了黃河北流,讓黃河水進東流。滿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氣,黃河水患似乎終于解決了。

可是才僅僅過去兩年。黃河淤塞就越發的嚴重,河堤上依舊險情頗多。如果不發洪水還好,一旦發起大水,會不會再次出現決口與改道當真不好說。

可惜天不隨人願,北宋時期整體的氣候要比後世寒冷一些,因此黃河流域的降雨比較多。這也是黃河水患經常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熙寧四年,從暮春開始便是干旱,滴雨未下,以至于黃河兩岸的莊稼大受影響,呈現出減產甚至是絕收的趨勢。這都不算什麼。大宋朝的錢糧素來是仰仗東南,只要江南與江淮豐收,再通過運河北運而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官家和相公們並未把旱災放在心上,他們擔心的是水災。大旱之後有大澇這種事情很常見。因此吩咐了司天監仔細觀測。監正安崇寧雖然不善于節氣與天氣觀測,卻也盡心盡力,集合了許多擅長的人物聯合觀測,得出的結論是秋季有雨,雨勢可能偏大。

這種的奏報是要講技巧的,安崇寧也知道官家與滿朝文武都不希望這樣的結果,卻還是要如此奏報。這才是真正的未雨綢繆,先說可能有大雨,朝廷必然會嚴加戒備,如果真的發生水災,可以及時應對,減少損失。如果沒有發生水災,朝廷也會松一口氣,慶幸不已。即便是誤報,官家也不會怎麼怪罪的,畢竟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可萬一要是報一個秋季無雨,到時候卻陰雨連綿,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一出事情,朝廷的各路大臣必定是相互指責,必定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司天監可能就是替罪羔羊了。所以這樣做自然穩妥一些。

觀測結果一出,上至皇帝趙頊,下到文武百官全都緊張不已。除了準備應對可能的災害,心中也隱隱有種期盼,雨最好是不要下的好……

可惜讓他們失望了,還真被安崇寧的烏鴉嘴言中了,六月中盛夏時節。炎熱干旱的天氣突然一反常態,開始下起雨來,而且一下就是許久……

于是乎官家與滿朝文武的都開始揪心了,黃河瞬間成為大宋朝的頭號心月復大患,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黃河大堤上,唯恐一不小心又決口了……

~~~~~~~~~~~~~~~~~~~~~~~~~~~~

林昭是返回汴京的時候瞧見了黃河水勢,在府州待著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因為擔心孟若穎的身孕,加之突然又下起雨來,路上行程可能受阻,故而提前動身了。折文芯對此很是理解,並未阻攔!

倒是折克行一番挽留之後,讓林昭離開了。恰好汴京給林昭封賞的詔書一並到了,允許林昭返回汴京,故而可以正大光明地離開。

當然了,林昭的時候還是需向陝西路宣撫使韓絳打個招呼。林昭特意派人去送了禮物,向韓絳與種家,以及劉昌祚等人辭行。為了走捷徑,返回的時候,林昭與折文芯走的是的河東路。這樣直接向東南,可以省去不少的路程。

臨走的時候,雖然有李承等人護衛,可是折克行似乎不大放心,特意囑咐派了阿昌等人隨行。言下之意十分明確,以後阿昌便是折文芯的陪嫁,是林家護衛了。比較特別的是,折克行的小女兒折美鳳與姑姑折文芯關系很親密,竟然嚷著要去姑姑家做客。

三四歲的小姑娘纏著不放手,折克行也頗為無奈。最後林昭道︰「只要舅兄放心,便帶著小佷女去汴京住一段時間吧!」

「那就麻煩了!」折克行對此女十分溺愛,自然允許。有妹妹和妹婿在,女兒絕對不會吃虧的。

林昭心中暗想,舅舅顧七一家搬到汴京,冬平與顏固兩個小家伙也已經三四歲,多個孩子多個玩伴,也好一些。同時這個孩子,也算是自己與府州折家的一個紐帶。

「好啊好啊,和姑姑去,和姑姑去!」小姑娘倒是沒有一點離家的不舍,兀自十分快樂。

一路上,小姑娘倒也是個開心果,十分逗趣。如意麻煩的是,入夜的時候便會喊著要與姑姑一起睡。這下子倒是讓林昭有些為難了,得一直等著小姑娘睡熟之後才能一親芳澤。

看著折文芯照顧小孩子,林昭便打趣道︰「沒看出來,我家文芯很有賢妻良母的素質嘛!」

「哪有……」

「美鳳你照顧的這麼好,那我們自己的孩兒自然照顧的更妥帖了。」

「可是還沒有……」

「也許今天就有了,來,待為夫播種……」

林昭剛剛提槍躍馬準備開戰的時候,忽然提到里間的小姑娘哭著大喊道︰「姑姑……」

折文芯無奈只得前去探看,一下子倒是讓林昭有些尷尬了……

一路上過了的晉陽,南下經過平陽,在滑州附近渡河。結果到了渡口處,行動迅速緩慢下來。

原因無他,陰雨連綿許久,黃河水暴漲,河上行船自然就有壓力了。

「夫君,這河水怎地如此湍急,還能渡河嗎?」

「我已經派人去打探了,應該可以吧……」林昭回答的時候,心中已然泛起了濃重了憂慮。看這個架勢,今年的黃河水患怕是又會比較嚴重。尤其是陰雨天,一路上從府州到滑州,全都在降雨,他們行程也延誤了不少。

而這些雨水最後全部匯集到了黃河之中,水位自然暴漲,情況當真不容樂觀。雖說自己目前只是威遠侯,兵部侍郎,可是這江山與自己有著莫大的關系,自然格外擔憂。

隨後不久,李承便來報,已經找到船只。並且有最老道的船工,選擇了平穩的河段,可以過河。一路上都有明月宗的人打前站,他們肯定安排妥當了,林昭自然放心。

「公子快些過河吧,船工說了,要是再晚上兩日是決計不敢過河的,只怕到時候……」

「倒時候怎樣?」

「可能會有河決!」

林昭的心情驟然間又多了一絲陰霾,也不敢耽誤立即上船渡河。還好,水位雖然高,可選擇的河段並不十分湍急,船工的操舟技巧也不錯,故而平穩渡過。

棄舟蹬岸的時候,發現南岸的大堤上有不少的民夫與軍士嚴陣以待,儼然是防備著黃河決口。滑州偏東不遠處是汴京,這段大堤自然不能容許出現險情……

「黃土河堤經過浸泡很容易決口,要是能堅固一些該多好!」折文芯也是深有憂色。

折美鳳小姑娘拍手道︰「用鐵的啊……」

「傻孩子,哪有那麼多鐵來修河堤?」

童言無忌,林昭听在耳中輕輕一笑,旋即突然神情一動。鐵是不能用,可有其他東西可以堅硬如鐵啊!(名書院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王最新章節 | 宋王全文閱讀 | 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