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第四九四章 佳人音訊

作者 ︰ 尹三問

()大名府,始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位于冀、魯、豫交接之處。

境內有漳水、衛水、馬夾河流過,肥沃富饒,本就是河北大都會。北宋年間,因為黃河改道,使得大名府成為臨河之城,交通便利,位于要沖之地,地位進一步上升,成為宋朝河北路第一城。

尤其是仁宗慶歷二年,將大名府確定為宋朝陪都,稱「北/京」,大名府的地位更是崇高,成為四大京府之一。

時宋朝都城汴京開封,又稱東京;西京洛陽乃河南府治下;南京則是趙家的發祥地應天府宋州,也就是後世的商丘。大名府得了北/京的稱號,自然就非同一般了。地位猶在江南都會江寧府,西南要地成都府之上。

近幾年,雖說因為黃河水患,河北路有民不聊生之趨勢,災害嚴重。但是大名府多少受到了一定影響,可是作為河北路第一大城,繁榮卻依舊不減當初。

林昭等人進城的之後,瞧見街道兩邊店鋪臨立,街上人群來往熙熙攘攘,小販的叫賣聲不絕于耳,一派繁榮景象。

「河北第一城,果然非同一般!」沐思虹笑道︰「都快趕上江寧了!」

「這倒是,大名府得黃河而興旺,若非黃河這幾年水患嚴重,只怕會更加的繁榮。」林昭知道,大名府的繁榮與興旺與黃河息息相關,後來黃河改道南下之後,大名府便逐漸衰敗,宋朝以後。地位便不斷下降。以至于最後籍籍無名。

大名府。興也黃河,敗也黃河!

現在自己來治理黃河,要讓黃河大堤固若金湯,不再出現改道的情況。那麼大名府的存在與繁榮應該能夠一直持續下去吧!這也算是為大宋朝做點好事,父皇親自下旨確立的大宋陪都,自然不能讓他衰落。

不過眼下大名府在河北路如此興旺,有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便是燕雲十六州在遼國手中。若是將來可以收復燕雲,大名府能否競爭過幽州。那就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了!

順其自然吧!

林昭的侍郎儀仗已經先一步到了大名府,林侍郎在博州現身之後,拖延就沒有意義了。而今已經入住大名府衙了,只等著林昭直接前往就是了。韓琦已經離開了,大名知府封愷總算是可以真正提起腰桿,以大名府最高官員的身份來迎接林侍郎。

雖說他是大名知府,韓琦是通判,可是人家韓通判還有一層身份,河北路宣撫使,恰好是頂頭上司。又是三朝元老。位列宰輔,自己如何與人家爭一日之長短?所以封愷這身份十分尷尬。在大名府的這幾年,簡直就是傀儡。加之韓琦為人強勢,根本不給封愷分權,遭遇可想而知。

而今韓琦灰溜溜地走了,大名府的政事暫時交到了自己手中,可以名正言順地當一回知州。可能只是幾日時間,卻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新任河北路宣撫使到了之後,自己的好日子可能也就倒頭了。

不過新來的文相公風評不錯,听說為人比韓相公更溫和一些,也許自己的處境不會如之前那般糟糕吧!不管那麼多,至少最近這幾天可以舒坦一下。這一切都得益于林侍郎,若非林侍郎出手將韓琦趕走,自己還不知道要被壓制到什麼時候,怕是永無出頭之日。

封愷早就對韓琦有所不滿了,可是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人,故而是敢怒而不敢言。而今韓琦有這般遭遇,封愷自然是幸災樂禍。當然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可不敢在公開場合嘲諷韓相公給自己找不痛快。

嘴上不說,但可以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

比如對林侍郎的隆重歡迎,林侍郎權力雖大,可對自己並無什麼威脅。如此一來算是報恩,二來算是拉近關系。

別看林侍郎年輕,但是實力和影響卻非同一般。人家可是當朝新秀,聖寵優渥,能干到韓相公,做些驚天之舉之後安然無恙,就足以說明問題。巴結上林侍郎,就等于是間接巴結上了皇帝,對自己以後的仕途是會有好處的。

未來一段時間內,林侍郎在河北的權勢何其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這治河的工程就要開始,如果能在其中有所表現,到時候功勞簿上多給自己記一筆,似錦前程自然來啊!看看人家博州的李儒,情況和自己一模一樣,在幫助了林侍郎之後,而今可是老驥伏櫪,名利雙收啊!

正是因此,封愷對林昭那是相當的客氣,某些地方已然有幾分諂媚的成分。林侍郎的儀仗一到大名府,他就立即安排入住府衙。並且準備好迎接林侍郎的到來,反正韓琦已經走了,不必擔心會有什麼尷尬!

數日之後,林昭到來,封愷那可是多方面殷勤,服務十分周到。林昭心中有幾分比較特別的感覺,曾幾何時,自己竟然也會被人溜須拍馬,當真是好笑。

不過狄青卻說,這是好事情,倒是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這些人全部聚攏到自己麾下。不說讓他為自己所用的,但是可以在一些小事情幫忙不少,至少可以壯大實力。只要是和林昭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將來趙頊一定是不敢用的。

而這些人自己也無可奈何,該怎麼站隊,似乎不言而喻。對林昭而言,河北路雖然算不上根基之地,但是與這里的官員們結個善緣總歸是好的。故而林昭對封愷也十分照顧,態度謙和,言辭之間也多有推崇,並透露出重用之意。封愷別提有多興奮了,在林侍郎等人面前表現更是殷勤。

既然封愷配合,林昭也不客氣,關于治河的事情早有安排。無論是水泥的生產,還是鐵爪龍、浚川杷的制作都已經卓有成效了,準備也差不多了。這些事情關系到治河,乃是國之大計,所以之前韓琦並未為難。

林昭第一天到大名府,于玄便匆匆趕來稟報,一切進展都十分順利。對此林昭十分欣慰,立即著手實施,封愷也表現的很配合。雖說新任的河北路宣撫使文彥博尚未到達,但是治河工程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始實施,漸漸有如火如荼的勢頭。

首先一個要緊事便是合攏黃河決口處,使得水漫河北的狀況減輕。已經是秋季了,大宋北疆完全浸泡在河水之中,自然有些說不過去。之前因為洪水尚未退去,水位高,水流急,沒有堵塞的條件。

不過雨水停歇之後,水勢明顯小了許多,而今已經有了施工的可能。

以前宋朝堵塞決口的方法比較傳統,主要是使用竹木藤條一類的材料,編制成為籮筐形狀,然後鏈接在一起,加上石塊一起沉入水底。實際上這與後世的鋼筋混凝土的方法極為相似,只是材質有些差別罷了!

這一次,既然要固若金湯,自然就要有所改善。只是這個年代,要想鑄造長度足夠,韌性好的鋼筋著實太難。故而林昭只能以鐵索代替,形成一個鋼鐵網絡。然後以船只載上一段,駛入決口處的河道中,然後人為沉船。

船上本身便裝有沉重的大石塊,甚至是金屬,成為河中固定物,起到橋墩一樣的作用。然後填充大石頭作為基石,同時澆築水泥,使得鐵鏈與石頭完全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網絡。

毫無疑問,鐵索比原來的竹木藤條一類的東西好多了。有了水泥作為粘合劑,整個堤壩的各個組成部分完全融合,堅固程度自然加強了許多。不過十多日,大名府的決口便成功堵上了。

消息傳出,頓時就有些振奮人心。這次可是創造了大宋朝修補決口最短時間的記錄。要知道,以前黃河決口,數月甚至數年無法堵塞,任由洪水肆虐的情況都存在。林侍郎一出手果然非同一般。尤其是一系列新式材料的出現,無疑是事半功倍!

也許這一次黃河是當真可以根治了,能夠如林侍郎所言的那樣,固若金湯!

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林昭心里很清楚,將這個河北路所有的黃河堤壩用水泥澆灌一邊,無論是成本還是時間絕非可以一蹴而就。如今能做的,主要還是依據勘察來的資料,對比較重要,抑或者本身損毀嚴重的河段予以加固,防止潰壩決堤的事情在發生。

黃河治理,重點還是疏通河道,使得河水能夠順利東流入大海,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不會再出現水患的問題。在合攏大堤的同時,林昭便在河中開始修建半圍堰,太高河水水位,使用束水沖沙之法,沖積泥沙。

數以千計的浚川杷和鐵爪龍也可投入使用,疏浚沉澱的泥沙。二股河依舊在,黃河目前依舊是東流和北流兩個方向。

林昭這邊著重清理的是東流,當東流徹底通常的那一天,北流之日也就倒頭了。大河向東流,這才是眾望所歸。

抓緊時間,一切都順利進行,林昭就在這樣的忙碌中等待著文相公的到來。可文彥博還沒有來,卻另外有客上門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王最新章節 | 宋王全文閱讀 | 宋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