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實錄 第九章 軍馬場十六春秋 一 風波

作者 ︰ 佑祥

()根據國務院《關于1970年退伍軍人安置工作意見》的文件j ng神,甘肅省榆中縣1970年150多名退伍軍人的工作全部被安置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山丹軍局軍馬二場。

150多名老兵于1970年3月14r 上午起程離開榆中縣城,15r 下午4時30分到達甘肅省山丹縣火車站。剛一下火車,就在不遠的地方看見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山丹軍馬二場汽車隊」的吉爾130型(蘇式)大貨車,已經排成龍一樣長條早早在那里等候我們的到來。

大家有秩序的分別上了吉爾130型大貨車,在那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沙石公路上顛簸了大約兩個多小時,下午6點多到達有大門沒有圍牆,沒有任何標志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山丹軍馬二場首腦機關——場部。

歡迎的隊伍「一」字行長長列成兩行,他(她)們每個人頭上都戴著羊羔皮制作的披肩大風帽,大風帽下面露出的那一小條臉面,被那高原紫外線肆無忌憚刺扎的黑紅黑紅。再看他們那一條笑容燦爛的臉上張開地那一張嘴,里面露出兩排特別潔白又閃閃發光,而且顯得非常耀眼的牙齒。不論男女穿戴基本全是一個樣子︰老綿羊皮制作的大翻領掃地大皮襖,有長的也有短的,腳上蹬一雙沉重的長筒氈靴,整個人看上去一個個那樣的臃腫瑟縮著身肢,尤其讓人好笑的是走起路來好似南極洲的企鵝一般模樣。他們站在半尺多厚的積雪中敲鑼打鼓,放鞭炮,興高采烈的在迎接我們的到來。

初來乍到,首先映入我眼簾中的除了歡迎我們的那樣子隊伍外,另外再沒看到一個行走的人。其次看到的就是周圍七零八落的幾十排平頂磚瓦房,方圓左右我還沒有發現一棵樹木,眼前整個大地是一片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冰天雪地。

歡迎的鑼鼓聲、鞭炮聲和那寒風吼叫聲加雜在一起,還有那滿天飛舞的雪花直往我們的脖子里鑽。此時此刻的我們那一顆年輕活力的心,好似霜打過的花朵枯萎了許多,心里感覺特別的不是滋味兒。這里的天氣讓這些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臉龐稚女敕,身材苗條,身上穿著單薄的150多名老兵新工人一個個冷的夠戧,一個個凍得臉s 鐵青瑟瑟發抖,不時把手放在嘴邊呵氣,同時不斷地發出長吁短嘆聲和噓寒聲。

這眼前的一切與自己想象相去甚遠,的的確確讓人唏噓讓人心寒,這與我們在榆中縣看了的那部反映山丹軍馬場《紀錄片》中的情形大相徑庭,截然是兩個世界。此刻一陣陣情緒的烈發沖上了心頭,「來到這里不要說干工作,就是不干工作也未必能適應這里的惡劣氣候和惡劣環境。何況我們來這里不是參觀訪問、體驗生活、觀光旅游的,而是要在這里長年累月一輩子工作下去的呀!」這樣的環境條件,對我和我們所有這些戰友們來說,走到了一個十字關口,向前還是向後是個嚴峻的考驗,這也可以說是決定我和我們每一個人前途的關鍵時刻。

當然對我來說是有備而來的,不但有準備,而且準備的還比較充分也扎實,就是說既有思想上的準備,也有物質上的準備。在物質上準備具體的說,不僅帶著厚厚的軍用棉衣棉褲,還帶上了岳父給我的一件寧夏羔子皮大衣,這些東西現在都派上了用場。在思想上,早已做好了吃苦耐勞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準備。不過,畢竟這里的現實情況對我的思想同樣也還是有很大的打擊和刺傷。

初來乍到山丹軍馬場這個地方,對我第一感覺,或者說種下的第一印象,那就是除了寒冷還是寒冷再沒有什麼吸引我的。此時此刻心里面真的就好像是冬天里喝了一杯涼水,涼透了心。可是天天的中晚餐中都有那麼多的牛羊肉,真的多得驚人,說實話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一次x ng的吃到這麼多的牛羊肉,就是在部隊里伙食那麼的好,也沒有過一次x ng的吃到這麼多的牛羊肉。而且牛羊肉好肥,肥的吃到嘴里嘴角里在流油。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真正犛牛肉,我們一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非常的香甜。

晚飯之後,我們分頭就開始了去到老職工們食宿處進行「私訪」活動。其實我們的目的是想通過「私訪」了解這里的真實情況。「私訪」的結果表明︰在這里工作了幾十年的老職工,他們一個月的全部工資也就是30元左右,不到40元,而新工人更可憐,一個月也只有20多元工資(據後來1996年7月山丹軍馬二場《文集》編輯委員會出版的《ch n風得意馬蹄疾》一書中統計︰山丹軍馬二場1970年職工總數1432人,職工工資總額4501萬元,職工年人均收入314.90元,職工月人均工資26.25元)。我們並了解到軍馬二場的主要工作就是放馬、放牛、放羊和種莊稼,做其他有技術或機械x ng技術工作的比較少。也就說我們中的有90%的人要去放牧,去種莊稼的很少,去做有技術工作的那就更少了。據他們老職工講,放牧工作的生活環境特別的惡劣,工作條件非常的艱苦,基本上和古老的那種游牧民生活方式沒什麼兩樣,沒有多大區別。

就我們在接觸過程中親眼看到的那幾位30來歲的職工的情景來說吧,他們一個個的那張臉就充分說明了一切︰那臉孔是布滿了如同雕刀刻下的粗糙皺紋的臉,那一雙手是怎麼也伸不展指頭的一雙紫s 的大手,這些就讓我們心里更不是個滋味兒了。

這里的鬼天氣,這里的工作條件,這里的生活環境,這里的工資待遇,使我們這些退伍軍人當時一時間就根本接受不了。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情緒,動搖了我們這些退伍軍人的「軍心」。于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內部大家在不斷的東走西竄動蕩起來了,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說︰「這次來,是上了軍馬場的當,受了軍馬場的騙。在這樣的地方工作與在牧區的牧民放牧有什麼兩樣?與其在這里來干放馬放牛放羊活的工人,倒還不如趁早打起背包,調頭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當一個種地的農民?最起碼我們榆中縣的氣候條件要比這里好得多。」

于是「打起背包調頭回家當農民」的一場風波一時間刮了起來了,並且愈刮愈烈。其實這場風波刮的我們退伍軍人自己也是暈頭轉向,使一部分人當時就拿不定注意,究竟該怎麼辦?當然,更是刮的軍馬場的領導始料不及,腳忙手亂,不知該如何來應付這「突發」的,人民內部矛盾的事件。

風波已波及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第二天早晨,天s 還麻麻亮就有30多人背著行李,拎著包,踏著厚厚積雪徒步向100多里路外的山丹火車站「長征」。馬場的領導當時把這種行動定「罪」為逃跑主義行為。形勢發展很快,還不到中午時間,又有一撥50多人的龐大隊伍不告而別,像是部隊拉練似的向山丹火車站進發。

軍馬場的領導搖頭說︰「簡直實在是讓我們不可思議想象不到,你們這些經過解放軍大學校鍛煉畢業的退伍軍人,竟然卻被這樣一點困難就給嚇跑了?!真的沒想到,真的對你們原來估價過高、估計不足啊!」所以說軍馬場的領導後來就把這場風波定x ng為,退伍軍人怕苦怕累的「逃跑主義」風波。

由于「逃跑主義」風波形勢發展所迫,軍馬場領導晚上立即組織我們還沒跑掉的這些人,召開了緊急大會。會上由二場政委張欣同志作了一場在我認為是深入淺出,生動而又j ng彩的馬場未來發展前景的j ng彩講話。講話中描述了軍馬二場近年要發展的規劃藍圖,例舉了馬場豐富的資源和發展的潛力條件,以及要實現的具體宏偉目標和具體做法。特別是在講話中說︰「困難是暫時的,你們可千萬不要讓這眼前暫時的困難所壓倒,你們一定要相信馬場的前景是美好的。尤其你們要清楚,軍馬場它是軍隊企業而不是地方企業,所以說我們的背後是有軍隊強大的支持。」「講話」對別人影響如何我不得而知,但對我來說啟發很大,讓我更加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在我感覺到這個「講話」像是鼓蕩的浪ch o在我心胸漲落起伏涌遍全身心,可以說他徹底消除了我思想上的顧慮,從而更加的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也就是說我一定要留下來在軍馬場干下去。

晚上我們同一個公社來的金西俊、韋榮緒、韋如寶、寇俊雄、王彥福和我,共六人聚集在一塊共同商討我們走還是留的問題。他們五人的意見完全一致,認為,我們也同樣的應該打起背包回家當農民去。我卻以種種的理由,婉言謝絕了同鄉要我也打起背包調頭回家當農民的勸說。當時在我的心里暗自想著,我和你們有各方面不一樣的情況,在我小的時候那樣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我都經歷了也過來了,何況今天這些困難,就是再比這更艱難困苦的環境條件我也都能忍受下來,也必須堅持下去。經再三思考我必須,而且一定要跟隨我所看到的光明,我自己所選擇的道路走下去。

到第三天又有20多人走了,其中包括我們公社來的金西俊等5人。這樣一來我們這次來的150多人,現在總共只剩下40多人。軍馬場領導看到事態非常的不妙,且有發展趨勢越來越嚴重的情形,于是立即決定,采取的措施是將剩下的40多人當天全部分配分散到各個連隊去。

這場所謂的「逃跑主義」風波,打破了軍馬場領導原來的美好計劃。他們原來的計劃是,開始先將我們這批197名(含民勤縣退伍軍人)退伍軍人全部集中到祁連山白石崖溝口子,在那里修築一條從白石崖溝口子到大草原窯洞槽口2375米長,取石方4500立方米的明渠引水工程,工程完工之後,然後就才將我們分到各個連隊去工作。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還沒來得及公布這一計劃,更不要說實施這一計劃,我們的大部分人已經跑的無蹤無影了。

這場所謂「逃跑主義」風波,令軍馬場領導非常的失望。這不僅僅使軍馬場原定的計劃落了空,而且更重要的是毀掉了我們這批退伍軍人在軍馬場領導和全體老職工們心目中原來想象的︰軍隊「大學校」畢業的一定會是好樣的、很棒的好形象。

在這場「逃跑主義」的風波中,我總算是堅持站穩了腳根,這要源于我的堅定不移決心。其實這期間對我來說也真的還是不容易的,是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的。不管怎麼說,我總算經受住了來自多方面的壓力,最後我們一個公社來的六人中就只有我一個人留了下來。留下來的我,當時就被分到離場部50多華里路遠,住在一個叫「長山子」地方的一個畜牧繁殖連隊馬二隊工作。

說實話,我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最後而留了下來,其實在當時的我的心里藏有一顆所謂的「私心」,正是這顆「私心」在作我的動力。就是說在我心里早就有我的理由,或者說有我來軍馬場之前就定的主意。當時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認為的,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得由自己來決定,自己來選擇,不要人雲亦雲。然後不管選擇那條路你都會有付出,有付出遲早會有收獲,但是最最重要的就在看你自己重視什麼,更需要什麼?那麼在當時的我最重視和最需要的,就是我只求跳出農村這個門檻,在外面有個工作,這樣才能改變我農民的「身份」。至于工作條件的好與差我都不在乎,有個工作總要比沒有工作強,在外面當工人總要比在農村當農民強。這在我後來的實踐中,實事都證明了我當時的理由和主意是成立的,是非常正確的。

在留在軍馬場的開始,我真的還沒抱有或者說樹立有滿懷建設軍馬場的那種豪情壯志的先進思想和覺悟。這種思想覺悟到後來的確有了,也樹立起來了,當然這種思想覺悟是在穩定下來之後,在積極投入到山丹軍馬場創業的艱苦斗爭中才的的確確慢慢地樹立起來了。

就在我工作了一個月之後,原來調頭回家鄉的我的那些戰友們,大部分一個一個的陸陸續續,前前後後,又調過頭返回到軍馬場來了。但是有小部分卻還是死不悔改,死心塌地的繼續堅持留在農村,留在自己新婚妻子身邊。可是繼續堅持留在農村的我那些戰友們,據家鄉人說,到後來他們大多數人都過著的是比較艱難貧窮的苦r 子,遠不如你們在軍馬場的。戰友他們覺得是後悔了,後悔當初的行動和選擇太草率,是錯誤的,但是,「正月十五貼門神晚了」。

一次次的親身經歷過程,讓我一點點的增長了社會閱歷,一步步的走向了成熟,逐漸積累了人如何選擇生存這方面的一些經驗。我深刻的體會是,人生走到十字路口時,一定要保持從容頭腦冷靜的理x ng心態。認真權衡利弊,千萬不可感情用事,人雲亦雲。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尤其要有自信,自信不是你已經得到了才相信自己能得到,而是還沒有得到的時候,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種態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我的生活實錄最新章節 | 我的生活實錄全文閱讀 | 我的生活實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