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翻頁

火星使命 第四十五章 反思

作者 ︰ 人在深山

()7782號的成功救援又一次打破了世界救援史上的幾項紀錄,但經此一事,卻沒人高興的起來,一艘凝結著無數科研工作者心身的新型潛艇,第一次出海,居然就出現如此重大的事故,又如何不讓高層震怒?

就在潛艇到達母港的同時,事故調查組就到了,意外的是張曉居然又一次的被任命為調查組組長。

事故的直接原因很快就找到了,是一個部件質量不合格而引發的熱介質泄漏。

但星晨在張曉看過潛艇後卻得出了一個另外的結論︰「此次事故,並不單純是工廠質量事故,該潛艇總體設計雖然仍有部分瑕疵但基本上還是成功的,但整體工程質量卻並不樂觀,主要是一、好幾個關鍵部位的材料不合格,合金中缺少幾樣關鍵元素,導致其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技術指標。二、工件加工工藝錯誤,工件處理程序沒有嚴格遵守規程、部分處理不到位。三、作為設計方來說,沒有考慮到現有工廠加工能力,超前設計超出了裝備部門技術現狀,產研月兌節。」

研判會上,張曉提出的意見竟與專家組通過實驗和調查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所有,很快便形成了調查報告,提交給了軍委首長。

張曉作為調查組組長,再次參加了軍委的討論。

會後,張曉消化著李主席的總結︰「古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反正來說都有道理。但今天我要反過來談,塞翁得馬,焉知非禍?自從我們得到火星的知識傳承後,確實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可以說為我們科技的發展,節省了相當保貴的時間和資源,可謂所得者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失也不可謂不發人深省,許多人,卻因此變成了懶漢,不做調查,不做研究,不是想著怎麼對新科技消化吸收再創新發展,而是一門心思的只是想著如何利用別人的成果,躺著睡大覺,固步自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丟掉了我們好的傳統,就如同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面對西方科技諸多盲從一樣,這樣的人注定要撞的頭破血流!面對西方科技我們當時許多人成了西方的附庸,血的教訓一直擺在那里!這麼多年走過來,我們面對新的科技,難道我們還要走一遍老路?難道我們又要成為新的外星科技的附庸?這一次潛艇重大事故,願能j ng醒巨人,讓我們回頭審視我們的思想和所做所為,此刻,我更感到火星人只傳承我們基礎科學的偉大!對人x ng理解的透徹!我們要做老實人,發揮老一輩航天人的航天j ng神,一步一個腳印,消化、吸收並創造發展,這才是我們作為人類,所應當有的態度!正如火星人所說,我們不能失去人類最基本的能力——探索和創造!還是那句老話︰自立更生、艱苦創業,再加上一句拿來主義和實干興邦!」

張曉新的地外基地忽然有了新的設想,新的地外基地,不應當僅僅只是一個地球防衛基地,而應當是人類走向太空,走向新的里程的學校!

考慮良久,張曉終于向軍委提出了新的地外基地的藍圖︰新的基地暫由地球基地、空間基地和月球基地構成;新的基地將集成教育基地、研發基地、生產基地、物流基地和防衛基地;新的基地不再是僅僅面向中國,而是一個願意面向全球所有人才的開放式基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收藏此書

加入書簽

火星使命最新章節 | 火星使命全文閱讀 | 火星使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