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大上海皇帝 第九六九章 美國人的“馬歇爾計劃”

作者 ︰ 最後的煙屁股

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再過幾個月就到了年底,翻過年就是1945年了,軸心國敗局已定,大戰結束後是全世界各民族爭取**自由的浪潮的爆發,帝國主義國家、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都深知再靠殖民統治已經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殖民地扶持代理人,由代理人傳達他們的聲音,原本的歷史,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做得最為成功,英國人也不差,德國和日本是戰敗國,能保住本土就不錯了,原來擁有的殖民地全被同盟國瓜分。

東方霸深知戰後冷戰階段的超級大國之間的較量極為殘酷,軍備競賽尤為激烈,特別是核彈的生產和研究以及存儲數量,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經濟和貨幣戰爭,在國際事務,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政治,政治和經濟是分不開的。

華泰國基本上沒有殖民地,如何能在其他國家扶持代理人,又如何在其他國家政治事務上施加影響力呢?在這一點上,東方霸早有考慮,趁著現在亞歐兩場血戰正在進行時,他找來了陸無涯。

陸無涯趕到的時候,東方霸正在馬場騎馬奔馳。見陸無涯到了,東方霸策馬過來跳下將馬交給馬夫。

「大哥!」陸無涯打了個招呼。

東方霸擦了一把汗,招手道︰「無涯啊,來,這邊來說!」

兩人走到休息區坐下,等工作人員上了茶水,東方霸揮手讓周圍的人都離去,便對陸無涯說︰「無涯,離戰爭結束已經不遠了,最多明年夏天就會結束所有戰事,對于戰後我國對其他各國應該采取什麼樣的外交態度和保持什麼樣的立場,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陸無涯沉吟一會說︰「以我國現在的國力來說在世界強國之林也佔據著一席之地,我認為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各種國際問題上發出我們的聲音,對于與我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同時敵視我國的國家,我們要在各方面對其進行打壓,並聯系其他國家對其進行孤立;對于我們的競爭對手,妨礙我國發展的西方列強,我認為在經濟上可以合作。雙方可以有正常的商貿往來,但是在政治上絕不能妥協,凡是涉及到領土主權和國家尊嚴的事情,我們都不能退讓,甚至還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對于西方列強的那些殖民地勢力。我認為我們可以支持他們**,幫組他們發展,幫他們就是幫我們自己,沒有了這些殖民地,西方列強的實力就會大減,這對于我國是有利的!」

東方霸點頭道︰「看來你還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列強們一直在東方搞風搞雨。這回咱們也去西方搞幾下,搞得他們焦頭爛額,軸心國成員羅馬利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這些國家已經頂不住了,只要他們的領導人不是傻,這個時候就應該向同盟國投降,趕緊和德國撇清干系,在對德國裁決之前。提前和盟軍方面達成協議,早一天投降和晚一天投降的結果都是不同的,我想我們的外交部是不是要派人去分別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聯系,給他們指條明路,和他們在其他國家之前達成某些協議,比如駐軍權、礦產資源的合作開發等等商業項目都是可行的,你說呢?」

陸無涯笑著補充道︰「是的。我覺得我們還以支持這些國家的某個政黨,以保護我國在這些國家的商業利益,而且經過這次大戰,法國和意大利這兩個大國也是完全亂了套。他們國內政局極其復雜,為了以後能在歐洲地區傳達我們的聲音,我覺得還可以在這兩個國家培養扶持我們的代言人!」

戰後,法國和意大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政治都非常復雜,可以說是波雲詭譎也不為過,經常鬧大罷工、大游行、各方政治勢力在執政台上粉末登場,又匆匆下台。

鑒于在二戰一敗涂地,連國家政權都不能保證,二戰結束後,法國政治體制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各派政治力量圍繞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展開了長期的角逐。爭論的心問題是維護傳統的議會制度,還是建立一種能保證「國家的持續性,政權機關的穩定性,政府行動的有效性的」新體制,自由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在這場政治角逐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于戰後法國應建立什麼樣的共和國問題,各派政治力量意見分歧︰以法國G黨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訂一院制的民主憲法;戴高樂派要求削弱議會,加強總統權力;以人民共和黨為代表的第三勢力堅持恢復第三共和國時期的議會制度。迫于形勢,1946年1月戴高樂不得不辭職下野。1946年10月通過第四共和國憲法,宣告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成立。基本上保留第三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通過幾個復興計劃完成了設備更新。工業生產迅速增長,人民生活逐漸富裕。在對外關系上,法國接受馬歇爾計劃,1949年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1957年根據《羅馬條約》法國與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建立了西歐國共同市場。1959年1月戴高樂總統就職,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時期開始。

1958∼1969年戴高樂執政期間執行**自主的外交方針。1959年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收回對法國艦隊的指揮權,禁止美國使用法國基地,1960年法國爆炸第一顆原彈。1963年戴高樂拒絕簽訂美蘇禁止核擴散條約,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恢復邦交,提出「歐洲人的歐洲」的口號,否決與美國有特殊關系的英國加入西歐共同市場。

1966年法**隊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迫使該組織總部撤離法國遷往布魯塞爾。1981年5月,社會黨人F.M.M.密特朗當選總統。6月舉行國民議會大選,社會黨贏得55%的議席,從而成為法國第一大黨。1986年,3月國民議會選舉,社會黨受挫,出現了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左翼總統與右翼總理共處的局面。1992年。于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直至二十世紀末期,法國的政治局面才趨于穩定,但在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雖然法國的政治局面一直動蕩不安,但是民間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受到干擾。

意大利在戰後的前15年之間因為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有美國人幫村著,政治上還算比較穩定。經濟恢復的速度也很好,不過進入十年代之後,意大利就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及社會動蕩,恐怖活動也時有所聞。意大利天主教民主黨的領袖意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在1978年被左翼恐怖組織所殺害,並導致基督教民主黨和意大利G黨之間的歷史性和解隨之結束。在1980年代,意大利出現兩位非天主教民主黨的總理。分別是共和黨的喬瓦尼?斯帕多利尼與意大利社會黨的貝蒂諾?克拉克西來擔任。

二戰結束後幾年內,美國利用這一時期在歐洲很多國家駐扎了軍隊,並擁有大量的軍事基地,這一切都得益于「馬歇爾計劃」。

歐洲各國想在戰後得到援助迅速恢復經濟,就必須接受「馬歇爾計劃」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其法國、意大利就是其的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歐洲國家。就連地跨亞歐兩個大陸的土耳其都加入其,成為遏制蘇聯黑海艦隊的主力。

「馬歇爾計劃」的官方的稱呼是「歐洲復興計劃」,戰後歐洲各國都是滿目瘡痍,急需外部資金注入增加經濟活力,當美國人提出「馬歇爾計劃」的時候,並在一系列運作下,很多國家都相繼同意了,沒辦法不同意。因為各國政府都沒錢,甚至有些國家連政府公務員的薪水都發不下去。

想到得到援助,肯定要失去一些經濟主權,甚至是政治上的利益,這都是無法避免的,當時蘇聯也受到了邀請,但是美國人提出的條件令蘇聯無法接受。因此蘇聯代表莫洛托夫拒絕了援助計劃,離開了巴黎。

「馬歇爾計劃」的可怕之處就是明知道它是一個坑,歐洲各國也不得不往里面跳,戰爭結束後。大半個歐洲依然難以從數百萬人的死傷平復。

戰火遍及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所涉及的地域面積遠大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的轟炸使絕大多數大城市遭到了嚴重破壞,特別是它們的工業生產。歐洲大陸上的許多著名城市,例如華沙和柏林,已成為一片廢墟。而其它城市,如倫敦與鹿特丹,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這些地區與經濟生產相關的建築大多化為一片瓦礫,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雖然外援使1944年的荷蘭饑荒有所緩解,但戰爭對農業的破壞還是導致了歐洲大陸許多地方出現了大面積的饑餓,而1946-1947年歐洲西北部罕見的寒冬又使這一情況進一步惡化。所受破壞最為嚴重的是交通運輸設施,戰爭鐵路、橋梁以及道路都成為了對方空襲的目標,而進行運輸的商船也常常被擊沉。西歐的小城鎮和村莊所受的毀壞程度基本上較輕,但交通運輸的破壞還是使這些地區的經濟與外界的聯系幾近斷絕。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耗費大量財力,而此時大多數陷入戰爭的國家的國庫已被消耗殆盡了,為了盡快扭轉局勢,以免因為大饑荒引發暴亂、甚至是政權動蕩,歐洲各國不得不忍痛接受了美國人的「馬歇爾計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最新章節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全文閱讀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