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藥 163第十四章

作者 ︰ 平淡的幸福

()翠姐說起大虎的婚事來︰「我哥跟李家定了親事,定了明年五月初二成親,已經換了庚帖,也合了八字了,我娘還說過了年就把後院那房子收拾好了,準備給我哥哥成親用。」

「這是好事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言語一聲,對了,你大哥成了親,那你二哥的婚事啥時候辦啊?」翠姐的二哥定的是鎮南邊雜貨鋪子黃家的姑娘,早幾年就說定了的,只是因為大虎的親事一直耽擱著,那黃家姑娘跟二虎一般大,已經十六歲了,黃家急的不得了。

翠姐神s 卻一黯︰「我娘說了,今年辦了大哥的婚事,要再辦婚事,家里的錢卻不夠了,只能等明年再辦二哥的婚事了,我要是跟你這樣能干該多好,我娘就不用這麼愁了!」

貞娘忙安慰她︰「你也很能干啊,我看家里的家事不都是你做嗎?閑下來還給一家子做針線活,劉嬸子和劉叔那衣服鞋襪不都是你做的?你這算是能干了,誰家七歲的小姑娘能做這麼多的活計?」

翠姐單純,听了貞娘的話心情好了一些,看貞娘打的絡子十分j ng巧,就跟著學了起來。

劉嬸子一家在這吃了餃子,臨走時,杜氏又給拿了塊豬肉,兩條魚回去。

年三十上午,杜氏和女兒就在廚房忙乎起來了,杜大壯和杜石頭早早的就來了,又拿了一些點心干果,還有一壇子竹葉青。

按說這過年都在自家守歲,給祖宗上香,供灶神n in i什麼的,可杜大壯家里就爺倆,不免冷清了些,杜大壯少年就離家出走,對繼母和父親都是極淡漠的,非到生母的忌r 從來不回家走一趟,杜老蔫也知道對長子長女多有虧欠,對繼妻多有畏懼,也從不主動與兒女來往,時間久了,杜大壯兄妹與父親越發冷淡,等閑不見一面。

許懷安自和母親被嫡母趕出許府後,除了父親忌r ,從不來往,同他一起被趕出來的另一個庶子許懷平,因為生母原是個歌伎出身,出了府沒多久就病死了,許懷平無奈只好棲身舅父家,那舅父是個地痞無賴,見外甥在家里吃閑飯,厭惡的緊,正巧大興有戶飯館的老板想招贅,就屁顛屁顛的將許懷平送了去。入贅別家對男子來說是尊嚴全無的事,因此這大金朝的男子,但凡有一口氣能掙口飯吃也不願去入贅的,可許懷平生x ng懦弱,被舅父逼的無法只好入贅了那家。

因此許家也好,杜家也好竟都無親戚可走,倆家一合計干脆就在一處過年,也熱鬧些。

因此自從杜大壯回來倆家逢年過節就都聚在一處。杜大壯豪爽,許懷安溫和,杜氏開朗,幾個小的也都融洽,r 子過的雖不富裕倒其樂融融。

杜是領著女兒和杜石頭在廚房忙乎年夜飯,杜大壯和許懷安領著純哥兒放炮仗。

也許是因為每r 都喝的川貝雪梨水,也許害死因為家里的飯菜比以往多了些油水,也許是因為對功名有了期望,許懷安今年冬天破天荒的沒有犯病,偶爾也咳嗽幾聲,但起s 看起來還算紅潤,身體也算康健,讓杜氏對r 子充滿了信心。

今年許家的r 子好了很多,加之杜大壯的貼補,年夜飯前所未有的做了六個菜出來,一盤子紅燒肘子,一盤茄子干炖排骨,一盤紅燒魚,一盤清炖四喜丸子,一盤豆芽炒肉,一盤番椒炒雞蛋。餃子不再大半是白菜的,幾乎就是一個肉丸的,里面放了少量的大白菜。

杜大壯一口一個吃了半盤子餃子,才喝了一盅酒,笑呵呵的說︰「這餃子是咋做的,這餡好女敕,而且一咬一汪汁出來,真是好吃,我吃了多少家酒樓飯館也沒見這樣的餃子,大丫,你這手藝見長啊!」

杜氏笑道︰「這可不是我的手藝,是我們家貞兒的主意,你送來的那些肉被我收拾了不少,那剩下的肉皮我本來想扔的,可貞兒不讓,用水煮了放了些花椒和酒,煮爛了就在那凝成了凍,今兒包餃子時,讓每個餃子里放點肉凍進去,別說這滋味鮮美不說,還有汁液在里面,真是不錯啊!我尋思著,咱這辣醬也賣的差不多了,開ch n也沒啥賣的,不行我就賣這餃子,或者包子也行,哥,你看可好?」

許懷安看了看女兒,模模她的頭,嘆息道︰「這閨女啊,太過聰明,我們家如今這r 子真是全仗著這孩子了。」

杜氏還沒怎樣,杜大壯倒是咧著大嘴笑了︰「是啊,我們那個妝盒也是多虧了貞兒的主意,我這外甥女啊,真是聰明能干,我看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等貞兒大了,出嫁時舅舅必須好好給你預備一份嫁妝才是。」

杜石頭眉心微蹙,貞兒大了?他抬頭看看對面坐著的小姑娘,利索的梳著雙丫髻,穿著簇新的紅s 小襖,腦袋上帶了紅s 的絨花,粉女敕的小臉上一雙晶亮的杏眼,鼻梁挺秀,粉紅的小嘴抿著,看上去j ng巧秀氣,像年畫里畫的小姑娘一般好看,她長大了會是什麼樣子呢?

貞娘倒真沒想過要讓她娘做這個營生,當時只是單純的不想浪費了肉皮,琢磨著放在肉餡里,滑女敕好吃,沒想到,杜氏這麼有從商的頭腦,她的腦袋也轉悠了一下,想起當初在林府時,鎮江人愛吃的水晶湯包,用一只只的小籠子裝起來,一籠只得三只,柔軟透明的皮子里能看見晃動的湯汁,咸中帶了點甜,肉餡還十分滑女敕爽口,是當地出名的點心。

貞娘興奮的道︰「娘,我有個主意,咱們做水晶湯包賣好不好?」

一家人一愣,然後貞娘就比劃著給他們講這水晶湯包的妙處,听得大家都一愣一愣的,許懷安眉心微蹙,當年姑姑嫁的那戶人家就是祖籍鎮江的,許是姑姑在夢里告訴她的,他不敢問,杜氏見了丈夫的臉s 也明白過來了,心里暗嘆,也有些感激,這姑姑死了也不忘幫著佷子一家,老天保佑下輩子姑姑能托生個好人家吧。

杜大壯是個粗人,但畢竟走南闖北見過世面,听了撓撓腦袋道︰「這個玩意好像是南邊的吧?你這丫頭打小也沒出過門咋知道這麼多呢?」

貞娘笑道︰「舅舅,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你懂不懂?這都是我爹那些雜記上面提的。」

杜大壯一向認為讀書人最了不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啥都不稀奇,馬上就認為外甥女說的是理所應當的,立刻表示贊同︰「好啊,這籠子」

「那叫蒸籠」

「哦,那種小蒸籠你劃出尺寸來,我給你們做」

一家人的年夜飯不僅吃的團圓,還吃出了來年的新營生,幾個人討論了一下這水晶湯包的成本和價錢,順義鎮是個大鎮,老百姓的生活雖比不得京城,也算富足,一籠湯包定價五文錢,自家能賺兩文,辣湯的買賣還可以繼續,不過里面可以加點面片,即填飽肚子,又暖和,一舉兩得,定價三文錢,即便是那些苦哈哈的賣苦力之人也是吃得起的。

杜大壯已經跟隔壁的那家茶鋪子談妥了,過完年就將隔壁的鋪子盤下來,擴大經營,老鋪子這面就交給妹妹杜氏,屋子里加上幾張桌子和凳子,就是一個小店,來買的人多了,還可以坐在這里吃了再走,鋪子的沒有租金,這是杜大壯自己的,杜氏無論如何不肯佔哥哥這麼大的便宜,堅持一定要給租金,最後租金定在每年三兩。

正月十五前,杜氏和許貞娘就在家里實驗這水晶湯包的制法,全用面分是不行的,做出來就是死面餃子,不好看,貞娘想起來應該用澱粉,就是不知道比例,娘兩個就在廚房里實驗了幾次,終于發現要七分澱粉三分面粉才能做出透明柔軟又有嚼頭的面皮,餡料上,為了讓肉餡更有滋味,杜氏熬了骨湯,用骨湯打進餡料里,肉餡更加細女敕,加上肉凍的湯汁里面的肉倒用不了多少,成本也就低了,何況一個小籠也就裝三個湯包進去,j ng巧好看,能不能吃飽就看來吃的是什麼人了。

許懷安父子這十幾r 被娘兩個當成了試吃的客人,上頓死面餃子,下頓半死面餃子,爺倆吃的愁眉苦臉,可看人家母女倆興致勃勃的樣子,許懷安苦笑著模模鼻子,都是為了這個家,貞娘不過七歲都踩著杌子幫著她娘干活,自己和兒子只出個嘴幫忙吃,還能抱怨嗎?

終于杜氏和貞娘蒸出了完美的水晶湯包來,薄薄的面皮里裹著滾燙鮮濃的湯汁,拎起來像一個個白s 的小燈籠,能看見里面湯水在跟著晃悠,包子口的位置形似菊花,看上去十分漂亮,吃的時候要用湯匙,先小小的咬一口,吹上幾口,再小心的吸吮里面的湯汁,再一口將湯包扔進嘴里,嘴里熱乎乎滑溜溜的皮和鮮女敕咸中微甜的口感,真是讓人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後悔藥最新章節 | 後悔藥全文閱讀 | 後悔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