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王子騰,賈母的目的一個都沒有達到,冷冷的看著大房一家,等賈赦解釋清楚了最後舀給王子騰的是什麼東西之後,老太太也閉上了嘴。心中對王熙鳳失望不已,揮揮手讓大房一家離開,這才在奴才的攙扶下回到自個院中。
老太太躺在榻上閉目養神,心中懷疑賈璉是不是知道了什麼,有娘生沒娘養這句話,這些話,這些年,背地里榮國府的奴才嘴碎的都在說,賈璉從小听到大,這些都是她故意放縱的結果,即使賈赦背地里處理了不少奴才,這話卻不絕于耳,已經成了賈璉心中的魔。
沒想到這王熙鳳就是個蠢得,這話誰都能說,唯有她不能說。算了,既然不能挽回,她也就放下,仔細想著如何應對,這次雖是王家理虧,但是休了王熙鳳,兩家必定交惡。
還有張家,賈璉如今在禮部任職,張君皓如今是封疆大吏,張家的事情,還有當年發生的事,賈璉在外面難免听到一二,看來,這個孫子注定和她離了心,就當這些年養了一個白眼狼,大房一家徹底和她生分起來。
大房一家回到院中,三人坐到屋中,邢悅也不知道如何開口安撫兩人,只是讓人送上幾個爽口小菜,幾樣粥,勸著讓兩人用了些。邢悅對于休了王熙鳳這件事,是萬分贊同的,都說妻賢夫禍少,賢這個字,王熙鳳就是下次投胎也做不到。
吃過飯,父子兩人有話要說,邢悅去了賈璉的院子查看,院中依然收拾的干淨,但是冷清了不少,家中發生了大事,這幫奴才最有眼色,一個個夾著尾巴做人,一時間這做院子竟是像冷清無人居住般。
邢悅嘆了一口氣,吩咐管家說道︰「讓下人都閉嘴,今天的事一概不許往外說,要是誰敢違背,全部打死。」邢悅能管住大房的奴才,怎麼能管得住二房那邊的,到了晚間,王子騰佷女王熙鳳被賈家休棄的事情傳的滿京城都知道了。
當然傳出去的還有王熙鳳的所作所為,有消息靈通的,把去年發生的檢抄榮國府時的王氏手伸到大房子嗣身上這件事也給翻了出來,一時間王家不會教女的名聲傳了出去,王家女成了過街老鼠,本來欲上王家提親的人家,都紛紛停了下來。
王子騰夫婦帶著王熙鳳回家之後,死死的盯著王熙鳳,什麼也沒有說,直接讓人把王熙鳳帶到祠堂里跪著,等明日再發落。
王子騰在心中盤算,王熙鳳只是合離,不是休棄,如此一來王熙鳳名聲只是受損,一年半載之後,等著流言平息了,眾人淡忘了這事,他還能再給王熙鳳安排一門親事。
王子騰想明白了這些,于是發話道︰「夫人,派個嚴厲的教養嬤嬤,去教導王熙鳳規矩,並警告她,要是她再不老實,王家就沒有她這麼個丟人現眼的女兒,今天這事,吩咐下人把嘴巴都閉緊了,要是讓我知道誰傳了出去,定讓他生不如死。」
王子騰想的太好了,世間不如人意者十之□,等到了第二天,王子騰去上朝,眾人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原來的恭維,變成現在的嘲諷,還有御史直接上書彈劾,王子騰急請罪,聖上只是不冷不熱讓王子騰回家之後,日後多注意子孫的教導。
王子騰在衙門待不住,回府之後,就看到眼楮哭得通紅的王吳氏,原來昨日之事,已經傳開了,王子騰讓人出去打听了一番,這些話都是從榮國府中傳出來的,並且是從二房傳出來的,王子騰頓時心火難耐,這要因為王熙鳳,整個王家女兒的名聲都毀了,即使他身居高位,也無法向宗族交代,當即狠下心,開了祠堂,把王熙鳳從族譜上除名,並把王熙鳳送到了郊外的莊子上,命人嚴加看管。
王子騰如今對王夫人這個妹妹沒有一點的親情,他今日之所以盡全力幫著王熙鳳,一是為了王家的名譽著想,二就是這王熙鳳被休棄,多少是受到他那個好妹妹的牽連。
王子騰做完這些事,看著眼楮哭得通紅的女兒,心疼不已,想到外面穿的沸沸揚揚的流言,不管是什麼原因,榮國府注定和王家撕破臉了,他那個妹妹,已經耗盡所有的情分,今日之事,既然賈家不義,別怪他王子騰不仁,當然有心人也添磚加瓦了幾份。
第二日,朝中就有言官參榮國府,逾制,還有賈政被參了尊卑不分,覬覦兄長爵位,謀害長房子孫,分了家還鳩佔鵲巢,住在原本大房住的榮禧堂等罪名,一時間賈赦和賈政都被叫到御前分辯,賈赦只能大汗淋灕的求饒,賈政更是說不出話來,最後四王八公這些功勛人家求情,這些人家也和榮國府一樣,都存在有這些問題,一時僵持不下,最後睿親王開口求饒,聖上從輕發落,命賈赦回家整改,賈政被免職,責令不日搬出榮國府,兩人灰溜溜的回去。
賈赦並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在外等禮部尚書出來,厚著臉皮求了禮部尚書,讓禮部派人指點榮國府整改。賈政先一步回家,把今日之事,說給老太太听,並要休了王夫人那毒婦,要不是她,他怎會被免了職。
老太太看著在一旁哭鬧的賈寶玉,還有宮中的元春,以及死去的賈珠,怎麼也不能同意休了王氏,說道︰「老二,這王氏給你生了三個孩子,也是給你父親守過孝的,今日你把她休出門,讓幾個孩子怎麼辦?讓大家伙如何看你,不如把她關入佛堂。」
「就听母親的。」賈政思考了一下,點頭同意。「來人,傳話,讓人收拾東西,今日就般出去。」賈政今日在朝中羞憤欲死,無論賈母如何勸他過幾日再搬,都不听,只說這事聖上的旨意,不能違背,當日收拾了箱籠,到了晚間搬到城中分給他的五進大宅中居住,這里離榮府不遠,與榮國府只隔了一條街,老太太特意給他們一家的。
當天,王家又開了一次宗祠,把王夫人從家族中除名。王夫人先前被賈政訓斥了一番,緊接著接到收到被家族除名的消息,當即吐了一口血,昏死過去。
老太太坐鎮榮禧堂,看著奴才們收拾東西,賈赦從外面回來,帶著禮部官員進來,給老太太請安,這老太太正在氣頭上,心疼自個的小兒子受的委屈,看到賈赦,別的也不說,舀起拐杖就打賈赦,嘴中罵道︰「你這個不孝子,這次可如你的意,把自個的兄弟趕出家門,你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賈赦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幾下,嘴中忙請老太太息怒,老太太不依不饒的,完全沒有注意到賈赦身後跟著的禮部官員,而這禮部官員正是掌管典儀的禮部郎中顧年延,張君皓的同年,也是張君皓請托照顧賈璉一二的人。
顧年延看著鬧得不像話,清了清嗓子,給老太太問安,心中對老太太的作為十分的不屑一顧,年齡大了,就干脆頤養天年,萬事不管,享受天倫之樂就行了,要不是老太太糊涂,偏心太過,榮國府怎會有如此禍事,對賈赦同情了幾分。顧年延指點倒也用心,只把榮國府違制的地方全部指出,方才告辭離去,回去之後,賈府老太太的名聲又盛了幾分。
聖上處理完公事,去了皇後宮中,皇後雖然常年待在內宮中,但是消息十分靈通,賈家和王家撕破臉,還有朝中發生的事情,都打听的一清二楚,原本這四王八公是太子拉攏的對象,只是今日睿親王開口求情,對榮國府有救命之恩,太子今日在朝中冷眼旁觀,這榮國府自然就不會效忠太子,既然不能成為自己人,那也不能便宜了別人。
皇後探問了聖上的意思,第二日把老太太叫入宮中,在皇後宮外,老太太跪了兩個時辰之後,才被叫到里頭,見了皇後,皇後可與往日的態度孑然不同,對老太太沒有一絲和曦之意,劈頭蓋臉一番訓斥,從婦容說道婦德,又說了身為女子的本分,不要仗著輩分大了,就隨意的欺壓小輩之類的,只訓的老太太談不起頭。最後還派了一個嬤嬤,監督老太太,每日抄錄《女戒》,直到熟記為止。
老太太畢竟年齡大了,出了宮之後,當晚就病起來,宮里出來的嬤嬤得了皇後娘娘的旨意,可不會對體恤老太太,等老太太的病情有了好轉,太醫說無礙之後,每日就抓著老太太抄錄女戒,並把老太太抄的女戒,次日就讓人給皇後送去,使得老太太一日也不敢懈怠,每日要抄上整整五個時辰,生怕再觸怒了皇後娘娘。
老太太受到訓斥,賈政被免了職,母親是個心思歹毒的,後宮各宮主子都得到了消息,剛進宮兩年,被分到皇後處做女官的賈元春日子也不好過,第一次嘗到了被人踩到了泥中的感受,心中更是堅定,一定要往上爬。
比起賈元春,她的胞弟可比她幸福多了,老太太心疼寶玉,二老爺搬家時,老太太以那邊的房子都沒有收拾出來為借口,把寶玉硬留在了身邊。
如今老太太忙著抄書,一時也顧不上寶玉,只是每日把寶玉身邊伺候的人,敲打一番,只是賈府的奴才,劣性根如此,小丫頭倒還好,那些婆子,見二老爺大勢已去,對寶玉也怠慢起來,在寶玉面前說話口無遮攔的,竟是把王氏做得事情都讓寶玉听了去。
還說珠大爺的死,都是王夫人做壞事太多了,報應到兒子身上的緣故,也不知道寶二爺今後會不會也和珠大爺一樣的命運,賈寶玉第一次嘗到了人情冷暖,哭著鬧著要找老太太,老太太派到賈寶玉身邊的大丫鬟,听見了,進屋把那多嘴的婆子一頓訓斥一番,又哄了賈寶玉,直到不哭為止,晚間,大丫頭回稟了老太太,那婆子被攆了出去,自此,賈寶玉就知道,他不滿意,只要找老太太就好,萬事有老太太蘀他做主。
李紈有身孕在身,不易搬家,再加上二房現在沒個正經女主子,她跟過去不方便,就搬到老太太後院住,等孩子生了,出了滿月之後再搬到公婆那里住,沒有王夫人,李紈的日子到時過的悠閑,臉上也有了血色。李紈留在榮國府自個過的舒服,卻給邢悅留下了一個炸彈,這李紈懷得可是遺月復子,賈珠唯一的骨血,要是李紈不小心,那這罪名就有扣到大房腦袋上了,邢悅吩咐下人,一定要照看好李紈。
老太太受到申斥,每日抄書,沒有功夫找邢悅和賈赦的麻煩,最為舒心的就屬這兩人莫屬,賈赦在聖上下旨的當天就讓人把違制的東西摘了下來,第二日都送回了禮部,再加上邢悅和賈赦覺得榮禧堂那里,賈政住過,有些晦氣,尤其是王夫人住過的院子,邢悅無論如何也不會住進去,兩人商量了一下,等明年開春,讓人重整休了,再搬進去,畢竟聖上也沒有說讓他們立刻搬進去不是?
家中出了事,再加上整改,府里亂的很,賈赦就吩咐賈璉,平日里就住到留園,多和木先生商量如何應對,沐休日回家看他們就行了。
賈璉在外當差,有些艱難,他在禮部任職,家中違制,不分尊卑,即使不是他的錯,但是大家對他也冷眼想看,處處都透著嘲諷。幸虧有了木靖遠的指點,賈璉才一直低調忍耐,做事處處用心,即使別人對他冷眼,也不在意,博得部中一些人的好感,尤其顧年延,原先只是看在同年的分上,才對賈璉照看一二,如今竟是對賈璉多了幾份好感。
時間在忙碌中,流逝的十分快,眨眼又到了新年,今年沒有了王熙鳳,這走親訪友的年禮,都得邢悅自個打理,邢悅看的頭疼不已,把家中的供奉嬤嬤請過來教導一二,這才把各家的年禮準備妥當。
十分不幸,在邢悅到來的第二個新年里,邢悅也沒有體會到古代過年的熱鬧,第一年家中有考生,第二年,還在賈珠服里頭,不能大肆慶祝。
老太太抄書,到了年根,終于告一段落,看管嬤嬤在年二十七的時候,被皇後召回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