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璁不表態卻總是追問他的想法,胡萬里不由有些緊張起來,說實話,他是真不想留在京師,對大明他還不是很熟,他可不想每r 里都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的過r 子,另外,留在京師各部院做主事,雖說是正六品,但每r 里唯唯諾諾的,實是無趣的緊。
做御史、給事中倒是清貴,但風險太大,大明的這些個言官風骨太硬,動不動就彈劾首輔、次輔,更遑論各部院的尚書侍郎了,他要留在京師做給事中,那鐵定是張璁的打手,張璁是什麼人?仇敵遍京師,他可不想去蹚這趟渾水,還是外放的好。
微一沉吟,他便沉聲道︰「回恩師,門生年輕,外放地方能更好是了解地方民情,洞察民間疾苦,磨礪x ng情,歷練才干,不過,八品的縣丞不過是知縣之佐官,實難起到歷練效果,若能為一縣之主印官,余願足矣。」
只要求一個知縣?張璁這下是真有些詫異了,他本身就是進士出身,一般進士誰個不是削尖了腦袋想留在京師做御史、給事中,至不濟在各部院做個主事也比外放強上數倍,偏偏這小子還願意外放,他著實有些模不清這番話是真是假。
對于胡萬里這個門生,他是極為賞識的,年紀輕,有膽識,有魄力,有眼光,而且善于把握機會,完全值得他用心培養提攜,對他而言,提攜門生,既是為擴展勢力,亦是為自己留條退路,象他們這類高官,子孫一般不會有出息,要想安度晚年,福蔭後代,必須得靠門生,再說,他在朝中豎敵太多,若是後繼沒有得力的門生,子孫後世怕是會相當淒慘。
微微沉吟,張璁才道︰「外放益處固然不少,但就前程而言,卻是遠及不上留在京師,你可曾考慮清楚?」
听的這話,胡萬里心里不由一緊,張璁是真打算留他在京師?他忙躬身道︰「恩師拳拳回護之心,門生感激不盡,不過門生年輕,閱歷淺,見識少,年少高位,非是幸事,恐有傷恩師識人之明,還是在地方歷練幾年,如此既能開闊眼界,磨練x ng情,又能積累經驗,增長才干,還望恩師明鑒。」
見他確實是想到地方歷練幾年,張璁不由微微點了點頭,這個門生行事處處與眾不同,難可貴的是他年紀輕輕卻不貪戀京師的繁華,不一味的追逐官位遷升,能夠清楚認識到自身的不足,r 後或許能有一番大作為也說不定。
略一沉吟,他才微微點了點頭,道︰「你年紀輕,去地方磨礪一番亦未嘗不是件好事,為師支持你。」
見張璁如此表態,胡萬里心頭不由一松,看來,這身綠皮有希望換成青皮了,他忙躬身道︰「恩師提攜之恩,門生必終生不忘。」
還沒提攜呢,這小子就拿話先將他,張璁微微笑了笑,卻也不以為意,這三個門生因為自己送行而遭受報復,他回京之後必然是要伸手相助的,否則會令一眾門生心寒。
見張璁神情親和,胡萬里壯起膽子道︰「恩師,門生。」
見他y 言又止,張璁含笑鼓勵道︰「有話但說無妨,無須太多顧忌。」
「恕門生斗膽。」胡萬里微一沉吟,便道︰「皇上以藩王即皇位,以旁支小宗入繼大統,孤身入京師,打壓楊閣老,鞏固皇權,權謀無雙,實是一代英主,最忌諱者,便是閣臣結黨營私,恩師之所以聖眷不衰,便是因為恩師乃是一孤臣。
此番恩師回閣,首輔之位乃探囊取物,京師官員不乏蠅營狗苟,見風使舵之輩,門生懇祈恩師保持孤臣本s ,如此恩師方能一展胸中抱負,徹底推行新政,濟度天下蒼生。」
孤臣!張璁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他之所以聖眷深隆難道是因為孤臣的緣故?不,應該是投嘉靖帝所好的緣故,沒有大禮儀之爭,他如何能月兌穎而出?不是嘉靖帝在京師根基淺薄,他也不至于青雲直上,入閣為相。
但孤臣之說,卻也不是沒有道理,他與朝廷百官為敵,不是孤臣是什麼?嘉靖帝忌諱閣臣結黨營私亦是理所當然之事,嘉靖即位之初,首輔楊廷和糾集百官壓制皇權,嘉靖對此可謂是深惡痛絕,又豈有不嚴加防範之理?
有嘉靖如此一個深諳權謀之道,不容皇權有絲毫旁落的年輕天子,大明的首輔要想聖眷不衰,要想長久保住首輔的位置,做孤臣或許是個不錯的法子,不過,身為首輔,能做孤臣嗎?那還叫首輔嗎?
想到這里,他意味深長的瞥了胡萬里一眼,這個門生還未算正式踏入官場,還未嘗試到權力的滋味,有此見識亦算是難得,等他在官場歷練幾年,或許會是個難得的幫手。
見張璁半晌沒吭聲,胡萬里不由大為緊張,他之所以刻意提出做孤臣的建議,無非是希望張璁能夠在首輔的位置上多呆幾年,有個賞識他的首輔恩師,他在地方的r 子自然會好過的多,升官這方面,根本就無須他去費盡心機盤算。
不待胡萬里多想,張璁已是緩緩開口道︰「你還有什麼想法?」
見張璁未出言斥責,胡萬里不由稍覺安心,微微一頓,他才道︰「皇上以禮儀鞏固了皇權,恩師亦是因禮儀獲取皇上信任,若是皇上再提出禮儀革新,朝中定有不少大臣會極力附和,以期獲取皇上寵信,門生懇祈恩師對此多加防範。」
張璁微微點了點頭,這個醒提的好,他因禮儀之爭而平步青雲,數年之內便入閣為相,難免不會引起朝中眾臣仿效,確實要嚴加防範,略微沉吟,他便含笑道︰「此議甚好,可還有建言?」
胡萬里哪里還敢多話,之所以壯著膽子提出這兩條建言,一則是期望張璁首輔之位能多坐幾年,二則是為了給張璁留下一個好印象,便于r 後的升遷,再說下去,就有言多必失之慮,畫蛇添足之嫌,當下他便躬身道︰「門生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在恩師面前班門弄斧,還請恩師恕罪,門生如今赴任在即,懇祈恩師不吝指教。」
孺子可教,見胡萬里並不持寵而嬌,反倒是見好就收,張璁不由暗自贊許,微微沉吟,他才道︰「國朝立國已經百五十余年,如今社會風氣已是由儉入奢,民間皆以財取人,崇尚奢侈之風,官場亦不例外,貪腐成風。
為官之道,以清、慎、勤為原則,慎、勤為師並不擔憂,獨‘清’這一條,你務須謹記,若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清廉乃第一要務。」
胡萬里忙肅然躬身道︰「門生必定終身謹記恩師訓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