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奇術 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事

作者 ︰ 臥筆

()沒有人能料想到,這個當朝最受人敬仰,最受皇族恭敬,最受百姓愛戴,最讓貪官污吏害怕的人---恭親王,會突然出現在這一場哄鬧的酒宴中,而且他一出現,就將現場的氣氛全數哄散,剩下的,只有在場每一個沒有醉的人心中驚愕,和那些已經醉了之人的渾渾噩噩夢囈。

宮炎,其實已經醉了,可是,此刻他被父王的這一聲怒喝驚醒。

雖然頭痛y 裂,很想繼續借著酒勁痛飲開懷,可是,宮炎他不敢不醒,因為來的這個人,是他生平最敬仰又最畏懼的人。

帶著強烈的頭痛,宮炎快步走到宮月身旁,單膝一跪,行了大禮作揖道︰「孩兒拜見父王。」

「你還當我是你父王?」宮月怒火心頭,根本就不領自己兒子的情面,言語還是帶著很重的怒意。

宮炎不敢抬頭,繼續跪在地上,話也不敢再說。

而此時那些還沒有喝醉的官員,全都在扶著那些已經醉了的官員,紛紛朝天香樓外邊走去。只要是意識還清醒的人,都知道此地不宜久留,所以那些官員選擇離開,是很正確的做法。

又是一陣腳步聲和醉言醉語的哄鬧過後,天香樓大堂內,除了伙計以外,就只剩下宮炎和宮月,連宮家的那些下人,都聰明的選擇去天香樓外邊等待。

宮炎一直低頭跪在地上,等待著父王的責罵,可是奇怪的是,在所有人都離開後,宮月卻沒有再多說一句話,就憤憤的走出天香樓,獨自一人往親王府走去。

第二天,所有前往過天香樓慶賀的官員都收到了一份禮物,這些禮物都很貴重,不過並不是所有人的禮物都相同。

其實收到禮物的每一個官員心里都很清楚,那還未拆封的禮盒之中,裝的到底是什麼,因為那些禮盒,都是前一天自己送給宮炎的賀禮。

一場讓大家都心生寒意的風波,就這麼在宮月的一聲怒喝中過去,接下來的兩年里,宮家一切安寧。

不過這兩年來,宮炎卻從未再晉升過一次官位,不管他如何努力,卻一直保持在四品禮部尚書的位置。

這讓宮月很不甘心,所以他自己想好了一個對策,那就是娶同樣被當朝皇上晉封為昌廣王的靜候之女為妻,以此來給自己的官途增添一道有力的推力。

靜候,跟宮月是拜把子兄弟,雖然靜候沒有宮月的權勢大,但不管如何,也算的上是一個爵爺,後又被當朝皇上加封為王,所以他實力也不弱。

當朝之中,除了皇上和宮月這個恭親王以及那些皇族親室的王爺,也就靜候的權勢要大一些,因為他就是宮月手下的一員大將,掌管三軍的大帥之一。

對于宮炎要娶靜候之女為妻的想法,宮月自然是大為贊同,因為宮月最贊賞的就是靜候這個下屬,如果兩家能成為親家,無疑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靜候,有兩個女兒,是雙胞胎,姐姐叫靜心,妹妹叫靜緣,兩姐妹都生的落落大方,美得無可比擬。

既然是雙胞胎,那作為下屬的靜候,自然是讓宮炎自己選,因為兩個女兒都一般大,宮炎喜歡哪個娶哪個就成了。所以,靜候便分別安排了兩個女兒單獨跟宮炎相處。

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宮炎發現自己對于姐姐靜心有著更多一些的好感,不過兩姐妹之間,卻又是妹妹靜緣要更喜歡宮月一些,所以這也讓宮月為難,一直不知道到底該選擇誰才好。

後來宮月見自己兒子拿不定主意,便自己出面去跟兩姐妹相談,誰想到宮月卻更喜歡姐姐靜心一些,因為靜心的心底要更純潔,而且博覽群書,琴棋書畫也樣樣j ng通,更是對宮月所學的茅山之術也有著一定的了解。所以,宮月便向宮炎推舉姐姐靜心。

婚姻之事,自然是要听父母之言,後來宮炎也就依了宮月之見,並將自己的選擇告訴了靜候。

靜候將宮炎的選擇同樣告訴了兩姐妹,可不想,姐姐靜心只是淡淡一笑,並沒有什麼欣喜之意,可靜緣卻莫名的生氣。

靜心作為姐姐,對妹妹的一切自然關心,後來便詢問了妹妹的心思,得知妹妹喜歡宮炎後,大度的姐姐竟然想出了一個計謀,那就是在成親當r ,由靜緣代替自己嫁給宮炎,因為只要生米煮成熟飯,那一切也就定格了。對于姐姐的法子,靜緣自然大喜,還不斷感謝姐姐成全之意。

很快,就到了成親之r ,而靜心的法子也因為兩姐妹長得都是一模一樣而很容易就成功,就這樣,靜緣變成了靜心,嫁給了宮炎。

成親,本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宮炎成親,作為他發小的皇上,竟然也親自前來祝賀,可就是這皇上的來臨,將宮炎的婚事,變成了一樁禍事。

成親這天,宮炎高興,自然就多喝了幾杯,喝多倒也沒什麼,可誰曾想到,他竟然當著眾多大臣的面,借著醉意給皇上敬酒。如果此時宮月要是在,肯定會阻攔,可壞就壞在宮月也因為高興,早就醉倒被自己的夫人扶著回房休息,並不知曉酒宴上發生的事。

皇上見宮炎是自己發小,也就沒說什麼,將宮炎敬自己的酒喝了。不過,這宮炎一杯之後,又倒滿一杯讓皇上喝。

這一杯酒叫做敬,連著來一杯,如果你是敬下屬倒也說得過去,可畢竟這是皇上,一個天子,如果被一個臣子接二連三的敬酒,成何體統。

為了不打破宮炎的喜慶氣息,皇上只是輕輕的接過宮炎的酒杯,然後放在桌上,淺笑說宮炎醉了,並讓人扶他去休息。

可宮炎了,借著酒勁,大聲吼道︰「你要是不喝,那就是不給我面子,你信不信我叫我父王將你拉出去砍了……」

這句話,如果對著一般人說,人家可能還能因為恭親王的面子就算了,可是,此時接收這句話的人,是當今天子,大明朝的皇上。

一個臣子,竟然敢叫自己的父王將天子拉出去砍了,這算什麼,不是造反是什麼?

皇上是一個明智的人,他並未在現場發飆,而是沉著臉離開了酒宴。當時听到宮炎之語的官員,都紛紛跟隨皇上離開了,只有那些喝醉的官員,趴在桌上,繼續在那呼呼大睡。

一夜過去,到了第二天,宮家都還沉浸在新婚的喜慶之中時,恭親王府突然被大批的御林軍包圍,當宮月詢問緣由時,東廠督公將聖旨一宣,差點沒讓宮月嚇昏過去,聖旨上說,宮家犯下欺君之罪,有謀反之嫌,恭親王府所有人,都要收押天牢,擇r 問斬。至于當夜那些喝醉留在恭親王府過夜的官員,也一並要被輪作謀反之人抓捕問罪。

這件事,皇上並未連累到靜候身上,因為皇上明白,宮月統帥三軍,有著至高的權威,皇上害怕他統帥的將士會起兵造反,所以同為三軍統帥之一的靜候就是宮月的最好壓力。

宮月是個理智之人,也是個忠臣,他相信這一切一定是誤會,皇上一定會還宮家一個清白,所以他並未反抗,就帶著宮家之人,跟隨御林軍前往天牢,等待著皇上給自己清白之身。

不過,宮月這一次卻料想錯了。皇上雖然很恭敬宮月,可是當有人威脅到他的政權時,他不會再有任何心慈手軟,對待威脅到他政權的人,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

在天牢關押了四個月後,皇上的問斬令下來了,此時,宮月才徹底明白了這一切。雖然他知道了自己的兒子在酒宴上做出過欺君之舉,但以他恭親王的身份,本以為皇上斷不會判他死罪,最多也就是削去其官職,貶為庶民而已。

可是,皇上並不放心他這個恭親王會安安心心的做老百姓,一個這麼有能力和權威的人,如果要反,那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所以皇上起了殺心,要徹底的將心頭的大石除滅。

問斬的這一天,宮家家僕加上宮月妻兒和媳婦以及那些被抓捕的官員共計一百八十三口,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刑場之上,而且是皇家刑場,不準任何人圍觀。但讓宮月略感欣慰的是,至少皇上沒有滅自己的九族,所以,宮月接受了死亡對自己的召喚。

在刑場上,宮月看著自己的家僕和那些被誤抓的官員一個個尸首分家,心里卻沒有半點恐懼之意,反倒是向徹底解放了一半感到無比舒暢,畢竟,在天牢的四個月里,每r 的擔驚受怕,在此刻都將隨著一刀落下而煙消雲散。

刑場上,血流成河,風中夾雜的血腥味,充斥著整個刑場的上空,連鳥兒,也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而不願意從刑場上空飛過。

眼看,一百八十三口就要問斬完了,留在最後面的宮家主事幾人,除了宮月和夫人,宮炎和自己的妻子靜緣,都是恐懼不已,不過再怎麼恐懼,他們也明白逃不月兌這一次死亡之旅,所以他們也沒有做出任何舉動,只是等待著死亡的臨近。

刑場上的活人還有二十幾人,儈子手手起刀落,一顆人頭就月兌離了身體,十個儈子手在這一天,恐怕是斬首人頭最多的一次,光是他們斬首用的大刀,每人就換了兩把。

最後十人,跪在了儈子手身前,其中四人,就是宮月一家。

每一個人都緊閉著雙眼,等著儈子手的刀揮下,好讓自己動蕩的內心,不再受到死亡恐懼的折磨。

可就是最後這十人準備等待死亡之際,刑場之上突然閃過一道耀眼的金光,緊接著,十個儈子手就動彈不了。不止是儈子手,跪在地上準備接受死亡的十人,也在見到金光閃耀後感覺自己的身體像是被什麼控制住一般,紋絲不能動彈。

坐在遠處的監斬官,也見到了這一道金光,他也跟其他人一樣,動不了,說不出話,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驚恐的眨著雙眼。

金光閃耀後,刑場上所有見到光芒的人,都動不了了。而下一刻,又是一縷青煙在宮月和其夫人孩子以及兒媳腳下升起,將他們的身影全都包裹在了青煙之中。

當青煙散去,刑場之人重新能動彈後,儈子手的刀還是如之前一樣一刀揮下,刀落人頭落,不過十個儈子手揮下的大刀,斬首下來的卻只有六個人頭,還有四人,居然憑空消失在了刑場之上。

這一幕怪異的動靜,讓刑場所有人都以為是鬧鬼了,大白天的居然有人能在這麼多人的眼皮底下消失,誰都知道不是簡單的事。

所以,監斬官在身體能動彈之後,立即邁著因為驚嚇過度而搖搖晃晃的步子,朝皇宮而去,因為他,要趕著去向皇上稟報刑場上發生的怪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茅山奇術最新章節 | 茅山奇術全文閱讀 | 茅山奇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