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龍西游行 第七回 三藏舍身救靜龍 五行山下猴兒出

作者 ︰ 阿龍氏

()話說上回,靜龍吸三藏之魂,金蟬之元神,頓覺似乎魂內多了些什麼。

不知就不去想,畢竟這些年來,靜龍經歷了太多的不可思議。

有種直覺告訴靜龍,這一切的種種早晚會有答案!

三藏法師吾靜龍敬你,你乃擁有大智慧之人,以普度眾生為己任,願為天下去往……

和尚和尚吾靜龍謝你,你舍魂相救,最終成就于吾,吾定完成爾之志願,取得真經還大唐。

三藏和尚吾靜龍愛你,爾乃吾在此地唯一之友人。

可和尚你的觀點吾靜龍有些不敢苟同。那佛祖如此欺你,你還信他干甚。

靜龍思著,慮著,不知不覺掌握了對三藏法師之肉身的控制權。

靜龍活動活動身體,起初還有些不適應,後來尚可。

觀此身,靜龍才發現,和尚之形體如此的完美,閃亮的光頭,削的身材,身穿佛衣,潔淨的身體……盡顯高僧形象。

可靜龍此時控制的那一眨一眨的眼楮,頓時破壞了其完美的形象。

「這就是以後的我嗎?」靜龍自問道。,「看起來還不錯,不過怎麼是個和尚?」

「哎,和尚就和尚吧!畢竟朋友一場,酒肉穿腸肚,菩提心中留。空即是s ,s 即是空,空空s 1s ,s 1s 空空。既如此,吾喝酒吃肉又如何;那s 嗎?視情況而定,據說唐僧西去取經的路上遭遇不少美女也,雖然是那怪物所化,可不更別有趣味嗎?呵呵!」

靜龍這還沒去西天,就開始胡思亂想了。誰讓其,以魂魄狀態,獨自一人靜待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呢!

靜龍無聊,去往西天也不急,于是……

這袈裟,閑時折迭,遇聖才穿。

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

遇聖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

可靜龍不管這些,穿上看看再說,可這袈裟……

這袈裟卻無一絲反應,如同一凡物。

難道此袈裟是那如來給的假物,還是真的非得道高僧穿著才有反應?

吾靜龍雖不信佛,可這肉身不也是高僧之體嗎?

不清,不知,那就先穿著吧!換穿多麻煩啊!更何況這袈裟看起來還可以。

走著走著,靜龍忽然想起,那袈裟上不是有些寶貝嗎?

容吾仔細看看來。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定風珠、

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都在哪里?

想起寶貝,靜龍想起了自己那定魂龍珠好像順自己的食道進入自己魂魄臍中了,居然也沒啥反應。

那打神鞭呢?靜龍進入魂魄中仔細一尋,卻見其在自己魂魄腦海之中靜靜懸浮,靜龍努力召喚其,卻不見任何反應。

還是找那袈裟上的寶貝吧!靜龍徐徐把它月兌了下來。

可此時異變起,一猛虎現,咆哮之。

靜龍怕,撒腿跑。

猛虎追,咬其腿,

鮮血流,染袈裟,

閃發亮,驚猛虎。

猛虎退,靜龍安。

痛痛痛,淚水流。

靜龍捂住被咬傷的腿嘩嘩地留著血液,靜龍再次感覺到好久沒感受到的痛感了。

這樣才是那真正人啊!靜龍哭著感嘆道!我終于再次為人,終于有人的感知了。

可又想,這還沒去西天,就受傷了,在遇到什麼野獸怪物的該如何是好?

靜龍身旁的那因染其血而發亮的袈裟,突然飛起,其上八寶︰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定風珠、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熠熠閃亮。額頭如意,心中摩尼,左手闢塵,右手定風,舍利丹田,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隱沒靜龍現在的身體內。

正所謂,

龍血染袈裟,八寶閃發亮;

痛感襲上身,淚水往外流;

珠貝隱現耀,袈裟披其身;

靜靜觀其生,驚奇異變起。

袈裟此時隱沒于靜龍目前的身內,靜龍發現此時,自己的魂與此身合二為一,再也分不開彼此。

靜龍正在思慮著這異象由來,听腳步聲響起,抬頭一看,只見一手執鋼叉,腰懸弓箭的中年漢子自那山坡前轉出,見其頭上戴一頂艾葉花斑豹皮帽,身上穿一領羊絨織錦叵羅衣,腰間束一條獅蠻帶。腳下一對麂皮靴。環眼圓楮如吊客,圈須亂擾似河奎。懸一囊毒藥弓矢,拿一桿點鋼大叉。雷聲震破山蟲膽,勇猛驚殘野雉魂。

靜龍見他來近,對其說道︰「好漢何來?」

那漢子放下鋼叉道︰「長老休怕,吾非歹人,吾是這山中的獵戶——劉伯欽,綽號鎮山太保。我才自來,見其亮光,不知何物,不期遇你,多有沖撞,見諒見諒。」

靜龍思,吾怎麼成了長老了,可仔細一想,豈不是嗎?吾現在乃唐僧矣。可又想,這取經路上會有很多妖怪想吃我的呢吧!我還是盡快去找那猴兒吧!

「長老,長老你這是來自哪里,去往何處?」劉伯欽見其不語,細細詢問道。

靜龍曰︰「吾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那西方極樂世界。」

劉伯欽道︰「長老你要去西天,去死啊?那可如何是好?年紀輕輕可別輕生啊!」劉伯欽安慰。

靜龍听此狂汗,連忙解釋其真正去意。

靜龍在獵戶劉伯欽家中留宿,翌r 踏上征程。

靜龍此去十萬八千里,路途遙遙,艱辛困苦,猛虎野獸,靜龍本不想去,可不知是那三藏法師的遺念,還是命運的指揮,靜龍一步步去往了那西方世界。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萬物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煉己身。

靜龍此時那和尚肢體,j ng靈剔透,細皮女敕肉,不經一番寒徹骨,定不能取得西經大道回,練就金身,成就那……

靜龍深知如此,如不能,不可回家矣!

條條幽玄小徑,不盡山中野景,無限嶺上風光。

行經數r ,只見對面一山——兩界山(舊名五行山),東半大唐,西半韃靼。

靜龍走至山腳下,靜龍知道那以後自己的大徒弟——孫行者就在此。

詩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非s 非空非不空,不來不向不回向。無異無同無有無,難舍難取難听望。內外靈光到處同,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法同。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淨業。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釋迦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靜龍西游行最新章節 | 靜龍西游行全文閱讀 | 靜龍西游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