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可能有些人心中有個疑惑︰要知道無論吳世恭的勤王軍隊,還是秦良玉的勤王軍隊,都是去京城勤王的。勤王,顧名思義就是去救皇帝,而在講究「忠」的大明朝,救皇帝可是說是排在最前面的頭等大事。可為什麼北直隸的地方官府,不願意供應這些勤王軍隊的給養呢?
這要從明朝的一個財政制度說起。在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出于他那種小農的財政思想來管理國家財政的想法,他制定了一個流傳到清朝末年的財政管理方法。
朱元璋發現,各個地方官府每年要上繳到國庫很多錢糧,而每年,國庫也要撥給各個地方很多錢糧,這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嗎?
于是朱元璋就規定︰那些地方官府每年固定的開銷,就不用再上繳國庫了,讓各個地方都自己留下來,只要每年賬本到戶部審核清楚就可以了。
這個財政制度,如果有一位有現代會計知識的人一看,肯定就可以看出來是很不妥的。因為現代會計基本的規矩之一,就是收支兩條線。至于采取朱元璋這種財政制度有什麼不好,那學習過現代會計知識的人肯定能夠說出來一二三四五來。
不過,也有的人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明朝又沒有銀行,運輸條件又那麼差,所以朝廷和官府也是不得不采用這種財政制度的。
反正這里也不是討論這種財政制度優劣的地方。關鍵的是,這種財政制度給明朝軍隊的給養供應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我們已經知道,明朝的軍隊有地方軍戶和戰兵這兩種體制。而在明初,除了一部分邊兵,也是根本沒有其他戰兵的。打仗都要依靠軍戶來完成。而這些軍戶打仗都是他們所在的地方官府來供應給養的。
因為在明初,各個地方的局勢都比較穩定,因此在內地也沒有什麼仗要打。因此,這種地方官府供應本地軍隊的給養的模式,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當然,萬一朝廷總動員,讓這些地方軍隊集合起來離開本地作戰的話,除了這些軍隊所在的地方官府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以外,朝廷也會供應這些軍隊一部分給養的。
而在那些軍隊離鄉背井以後,其他地方的官府並沒有義務來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除非這些軍隊用銀子去購買。當然,也有種變通的方法。這些官府先供應這些軍隊的給養,等到以後再向朝廷或者這支軍隊所在的地方官府去索要。
這樣就可以看出來了,那些官府萬一供應了軍隊給養以後,事後向朝廷或者其他官府索要,那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作為一個官僚,肯定也會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的。
這種情況就導致了明朝軍隊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作戰。後來為了彌補,明朝的朝廷就規定︰離鄉作戰的軍隊的軍功就雙倍計算。可就算是這樣,明朝的軍隊還是不願意,因為在他鄉,自己軍隊的給養供應簡直是太困難了。
我們再來看看吳世恭的勤王軍隊,他如果從大運河邊上行軍的話,他的軍隊給養供應是由運河兩邊的漕運倉庫負責的,因為這些漕運倉庫是朝廷直接管理的,所以吳世恭軍隊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不怎麼大。
可是後來吳世恭的勤王軍隊轉向了。他的軍隊在河南境內踫到的給養供應的問題還比較小,可是離開了河南,到了北直隸,那些地方的官府就完全不肯供應了。不是吳世恭會耍無賴,他的軍隊早就餓肚子了。除非吳世恭用自己的銀子去買糧草供應自己的軍隊。
明白了這個問題以後,我們也都知道了秦良玉的白桿兵面臨的難題了吧。
到了第二天,馬祥麟到了吳世恭這里,宣布了秦良玉讓吳世恭的軍隊做輔兵的命令以後,沒想到吳世恭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這讓馬祥麟倒有些驚訝,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雖然秦良玉的官職大大地高于了吳世恭的官職,但是吳世恭和秦良玉並沒有統屬關系。吳世恭也完全可以不听從秦良玉的命令的。
而相對于昨天吳世恭那囂張的態度,今天的吳世恭那乖如小貓般的態度,就讓人太奇怪了。馬祥麟是不知道,昨天的吳世恭並不是囂張,也不是看不起秦良玉這個女x ng。而只是做錯事以後那種逃避的態度而已。
而吳世恭為什麼這麼爽快地答應了做秦良玉的輔兵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對于要保存實力的吳世恭來說,做輔兵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正打仗有秦良玉的白桿兵沖在前面,萬一戰局不利,處于後方的吳世恭的軍隊也有充足的時間來逃跑。對于吳世恭來說,也只是丟一些面子罷了。吳世恭是不知道秦良玉和白桿兵的赫赫大名,要不然他就更心安理得了。
還有一個原因。雖然吳世恭為了避戰而行軍的速度象烏龜爬,但是,他也明白軍情似火的道理,對于自己這麼晚趕到京城去勤王,總有些擔心。
而現在既然自己的軍隊做了秦良玉的輔兵,吳世恭完全就可以對他的指責這樣分辨說︰「是秦總兵硬要把我的軍隊當成她軍隊的輔兵的。我也是沒有辦法才到達京城這麼晚的。誰讓秦總兵的官職大大高于我的呢?」
其實吳世恭是不知道,幾乎所有到京城勤王的軍隊的行軍速度都不怎麼快,不是每一個帶兵的官員,都和秦良玉一樣,有著很強烈的忠君思想的。
就算是已經到達京城的勤王軍隊,他們也都在京城附近的城池中各自安營,美其名曰說是為了保障京城的安危,防御住韃子軍隊再一次殺到京城驚了聖駕。根本就不對還在北直隸肆虐的後金軍主動進攻。
更為好笑的是,那些勤王軍隊雖然口口聲聲保衛京城,可是他們就縮在自己的城池中,連現在在京城附近掃蕩的韃子軍隊,他們都不敢出去踫一下。
馬祥麟見到自己的母親,要求吳世恭的軍隊做輔兵的命令順利完成,雖然不知道吳世恭為什麼答應得這麼爽快,但馬祥麟肯定是接著捏吳世恭這個軟柿子的。
馬祥麟接著就要求吳世恭的軍隊負責兩軍扎營、做飯等後勤工作,並且要求吳世恭的軍隊調撥三百石糧食和幾百匹馬到白桿兵的大營中,加強白桿兵作戰的實力。
另外,還要吳世恭調撥一些火銃和所有的火炮,以及c o作火銃和火炮的人員,歸秦良玉來指揮。
听了馬祥麟的話,吳世恭一下子愣住了。讓自己的兵丁做些扎營和做飯等後勤事務,這倒也沒有什麼,但是讓自己拿出去自己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當,這不是把吳世恭當成了冤大頭嗎?
于是吳世恭是斷然拒絕,只是回答了馬祥麟兩個字︰「沒門!」
那馬祥麟也是火爆脾氣,見到了吳世恭不識好歹,也挽起袖子叫道︰「今天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瞧你這些兵丁的熊樣,這麼好的家伙,留在你這些兵丁手中都糟蹋了。」
馬祥麟說這話時是虎著個臉的,他又在以前和韃子戰斗中,被弓箭sh 瞎了一只眼,所以整個臉上的表情顯得是特別的凶惡。
可吳世恭是什麼人啊?他還會被幾句話嚇倒嗎?他也挽起了袖子,對馬祥麟叫道︰「獨眼龍,你想怎麼樣啊?想明搶啊?叫那個老太婆別做ch n秋大夢了,有什麼招就使過來,爺爺我就在這里接著。」
見到吳世恭再次侮辱自己的母親,馬祥麟怒氣勃發,立刻就向吳世恭沖了過來。而吳世恭也不甘示弱,也向馬祥麟沖了過去。眼看倆人就要上演全武行,雙方的親兵連忙上前把倆人隔開。
到了最後,吳世恭除了答應給秦良玉做輔兵以外,其他的條件什麼都沒有答應下來,馬祥麟也只好憤憤地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他向秦良玉稟告了吳世恭的回答以後,母子倆商量了一下,卻發現這一時三刻也並不能夠把吳世恭怎麼樣。
在之後的行軍中,吳世恭的軍隊倒是做好了輔兵的工作,把雙方軍隊的扎營和做飯等後勤工作全部都接了下來。就是吳世恭和秦良玉、馬祥麟母子倆之間,仿佛形同路人,連見面以後也都不與對方說話,有什麼事都讓身邊的親兵去傳話。
不過,雖然雙方的關系是磕磕踫踫的,但是,秦良玉對吳世恭軍隊的輔兵工作倒是很滿意。至少白桿兵們少了很多勞累的工作。尤其是吳世恭的無賴征糧法,讓秦良玉和她手下的白桿兵看的都是嘆為觀止。
但是走了一段距離,吳世恭卻發現有些不對,這行軍的方向根本就不是向勤王軍隊集合的地點——通州去的。
到了最後,吳世恭再也忍不住,開口向秦良玉問道︰「秦總兵,我們到底是往哪兒去啊?好象這條道不是去通州的道啊?」
听了吳世恭的話,秦良玉皺著眉頭對吳世恭罵道︰「既然是勤王,就到京城打韃子去。你這膽小鬼如果沒有膽子去,那就滾回老家去,把你兵丁的火器和馬匹給老身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