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著開封城消息的那段時間里,吳世恭也沒有閑著,他開始抓緊時間,做著一切自己出征以後的準備。
吳世恭這次出征,想帶走的人馬並不多。因為吳世恭的額定兵員也就是二千二百人,還有一千出頭還是以前那個千戶所的軍戶。所以這次吳世恭就是把自己的人馬全部帶上,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千兩百人。
而吳世恭也確實準備帶走自己的額定兵員。除了親兵隊以外,吳世恭準備帶走五個騎兵百人隊和五個機動步兵百人隊,再加上炮隊帶走十門三磅的火炮,這樣加起來就有一千三百多人。
這次出征,吳世恭並不準備帶太多的火炮。本來就是救援後金軍圍城的,又不是去攻城,這火炮帶得太多也沒有意義。而三磅的火炮,即可以在野戰中起作用,在攻城中也有一定的威力,所以帶上這些火炮也就足夠了。因此,吳世恭這次也把自己千辛萬苦造出來的兩門六磅的火炮都留在了家里。
而之所以吳世恭不帶上所有的騎兵,主要的原因還是吳世恭對自己的這次出征前景很不看好。明軍這麼多有名的軍隊都被後金軍給打敗了,就憑著吳世恭這一千三百多人就想著力挽狂瀾?那簡直就是做夢想屁吃的事。
所以很令人難于啟齒的是,吳世恭帶著自己的軍隊,就是想著萬一明軍被打敗以後,吳世恭可以帶著自己的軍隊可以順利逃跑的。
而如果吳世恭帶上了所有的騎兵,在逃跑的速度上卻會下降很多,這也是和吳世恭的本意相違背的。
這理由听起來可能有些矛盾,在冷兵器時代,這騎兵的機動速度不是最快的嗎?怎麼會全部騎兵以後,逃跑的速度反而下降了呢?
其實這是吳世恭反復演習得出來的結果。汝寧營在演習的時候發現,騎兵在短途行軍中,他的機動速度確實是最快的。
但是只要長途行軍,反而騎兵和機動步兵的混合隊伍機動速度最快,也最能夠保證戰斗力。其實這個道理也十分簡單,機動步兵的大車,可以攜帶軍隊的糧草、盔甲和兵器,這也能夠大大地節省了馬力,使得馬匹有氣力跑得更遠。
而且,在宿營和突遇敵襲的時候,大車圍起來的大車陣,也能夠給軍隊帶來一定的防御能力。
而這些天,吳世恭已經把準備帶走的出征軍隊,混編在了一起,一同訓練演習,增加他們的磨合。當然,吳世恭也沒有把出征的消息告訴給自己的兵丁。在這個時候,亂傳消息動搖軍心也是毫無必要的。
另外,吳世恭也立刻安排了薛強把內務司給組建了起來。出于突然出征帶來的擔憂,吳世恭也提高了內務司兵丁的訓練要求,要求薛強完全比對汝寧營兵丁的c o典來訓練內務司的兵丁。
除此之外,內務司的兵丁人數也將達到二千人。不過他們也只是基本上裝備了冷兵器,馬匹、盔甲、火銃和火炮的裝備數量就很少了。
吳世恭對薛強還強調了以下幾點注意事項︰要求薛強除了維護內部的秩序,維護兩府兩縣的鹽貨市場秩序以外,還要防止兩府兩縣有亂民鬧事。吳世恭不想讓自己的根本受到任何來自內部的動亂,所以在這方面,吳世恭就給了薛強**的權力,讓他隨時能夠調動內務司的兵丁去消滅一切可能的萌芽。
還有就是關于內務司兵丁和頭目的組成問題的。吳世恭這次將要把地方士紳組成的民團大肆收編到內務司里,如果有任何士紳阻礙這一行動的話,吳世恭也將強行動用汝寧營把這個士紳掌握的民團予以解散。
對于現在的吳世恭來說,還是把這兩府兩縣的武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來的心安。不過,最早的那個,現在是余子璉縣城的那個民團,因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吳世恭還是把他保留了下來。
但是為了補償,吳世恭也將給予那些士紳子弟大量的內務司頭目的官餃。這官餃當然得不到明朝朝廷的承認了,不過有了權力,那些士紳的子弟也應該會得到滿足了。
而內務司的主要頭目,卻都將由吳世恭那些在作戰中受傷退役的兵丁來擔任,這也是吳世恭控制自己內務司的一個保證。
接下來就是準備出征軍隊的武器了。這次出征的那五百人的機動步兵,帶上了二百把重型火銃,而吳世恭的親兵隊本來就是人手一把火銃的,再加上騎兵中的中型火銃,所以吳世恭這次出征軍隊所擁有的火銃數量的比率,在明朝當時,甚至在當時整個世界上,都將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比率。
更鑒于上次和作亂礦工的作戰中,長矛和長槍在短兵相接時的弱點,楊狗蛋的鐵匠工坊又趕制了一批斧槍裝備了出征軍隊。應該說,這支軍隊簡直就是武裝到了牙齒了。
比較好笑的是,吳世恭視察出征炮隊的時候。那炮隊統領梁輝,在吳世恭面前獻寶似的,炫耀了火炮的新炮彈——霰彈。
其實這火炮的霰彈在明軍中早就出現了。可是梁輝這些原炮隊的人,都是些野路子出身,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明白如何去制造霰彈。所以吳世恭的炮隊都成立了四、五年了,到了前些r 子才終于制造出了霰彈。
這還多虧了當時吳世恭在勤王的時候,和其他明軍交換火炮的時候,那些明軍贈送給吳世恭的那些修炮的工匠。在他們的啟發和指導下,炮隊也總算是會制造發sh 霰彈了。而明白了這種情況,吳世恭差一點是立刻撅倒,自己的軍隊也太業余了一點吧,看起來汝寧營將來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而吳世恭勤王的時候有著另外一個收獲,那就是在攻打下灤州城以後,吳世恭向秦良玉討來的,秦良玉繳獲的那幾顆萬人敵和一窩蜂。
回到汝寧府以後,吳世恭手下的那些工匠也仿制出了這兩種武器。而這一次的出征,萬人敵是肯定沒有什麼用處的,所以吳世恭也不準備帶上。而吳世恭帶上了五十只一窩蜂,準備著在關外草原逃跑的時候,出其不意給予追擊的後金軍來個驚喜呢。
當然,準備出征是一個方面,拖延出征那就是另一個方面了。在和自己的幕僚進行了一番商議,吳世恭在了解了明朝官場規則以後,也準備好了拖延時間的「秘密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