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楊蓮亭等人走得並不急,一路上帶著女兒走走停停,四處游玩。
沒有東方不敗在,陸青青與楊子衿相處的倒是不錯。當然,落塵和靈雎二人都是冷若萬年寒冰的悶葫蘆,楊子衿與她們二人實在是沒有任何相同語言可以交流,只有生性活潑好動的陸青青才能與楊子衿玩到一塊去。
「爹,那些人是苗人嗎?」
楊子衿指著一群身著青藍色麻布衣裳的女子問道。
這些女子的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衣領、袖口和右襟瓖著花邊。頭上用紅色絨線與頭發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
楊子衿是個好奇寶寶,對一切陌生事物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好在楊蓮亭是一個會移動的人形百科全書,幾乎無所不知,也只有他能應付得了自己這個女兒。
楊蓮亭搖了搖頭,道︰「不是苗人,是畬人。」
楊子衿不解道︰「畬人?」
楊蓮亭道︰「上山為畬,下海為。畬族是古代閩越族遺民的後代。包括畬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畬民’和‘拳民’的族稱。畬族的民族來源說法不一,但追尋到上古時期的話,可以說與苗族、瑤族等民族同出一源。」
楊子衿「哦」的一聲,又問道︰「下海為是什麼意思?」
楊蓮亭道︰「人也是古越人的一支,秦以後,隨著中原漢人的大批南遷,人逐漸失去了他們的陸上營地,長年漂泊海上。分人被漢人同化,上岸開墾沙田種地,成為農民。仍有部分民不願放棄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堅守‘以舟楫為家,捕魚為生’的古老傳統,直到如今還依舊被南下中原漢人視為低賤的‘民’。民備受欺凌。他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規定‘民’不準上岸居住,不準讀書識字,不準與岸上人家通婚。」
楊子衿道︰「好可憐哦!我們漢人不是常常自稱禮儀之邦嗎?應當教化民眾才是,為什麼欺負他們?」
聞言,楊蓮亭微微一笑,隨即教導道︰「存在即是道理!不論是個人還是族群,生存總是第一目標。這一點,人和禽獸一樣沒有分別,遵循著弱肉強食,強者為尊的叢林法則。除了秦始皇主動的南征百越之外,漢朝以後漢人每次大規模南下幾乎都是因為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為了生存不得不南遷……」
楊子衿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漢人被異族欺負才不得不南遷,南遷之後更應該和平共處,而不是欺負這些人啊!」
楊蓮亭道︰「除去為了生存爭奪資源這個原因之外。大概也因為人性的丑惡。強者欺負弱者,弱者欺負更弱小的存在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華夏是禮儀之邦。但不是每個漢人都是聖人。連漢人之中都分士農工商,三六九等,在一些權貴眼中,同胞百姓不一樣被視為賤民。漢人中的普通百姓欺負這些少數民族,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排外。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太弱了。連平等對話的資格都沒有。」
楊子衿沉默半響,又問道︰「等爹一統天下之後就能幫助這些人是不是?」
楊蓮亭點了點頭,道︰「是的!爹雖是漢人,但爹不會仇視其他異族人,爹會讓這片天空下不同族群的人和平共處。‘世界大同。人人平等’,這就是爹的夢想,雖然這個夢想幾乎無法達成,但爹會為了這個夢想而去努力,哪怕只是做到‘強者懼法,弱者有依’也好。」
楊子衿喃喃念道︰「強者畏法,弱者有依……」
楊蓮亭道︰「人都有‘好利惡害’的本性,基本的道德準則無法真正約束人,要治理好天下,‘法’是必可不少。而要達到‘強者懼法,弱者有依’,‘法’就必須公正嚴明。但若要‘人人平等’這個幾乎無法做到,因為執法的就是人。就好像爹現在是大秦天帝,秦法幾乎都是出自爹之手,爹實際上就是凌駕于‘法’之上的存在。而你爹我,做人做事都避免不了有好惡傾向。所以,除非有全知全能的神明來制訂‘法’並成為執法者,否則‘世界大同,人人平等’這個夢想只能永遠是個夢想。」
聞言,楊子衿當即緊皺眉頭,思考著這個問題。
楊蓮亭拍了拍女兒的頭,笑道︰「別想那麼多,這不是你該想的問題,你只要快快樂樂的活著就好,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除此之外,一切問題由爹解決。」
楊子衿點了點頭,隨後又問道︰「爹,畬人有什麼特色美食嗎?」
楊蓮亭不由笑了笑,道︰「貪吃。」又想了想,道︰「畬家獨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鹵姜;咸菜,畬族風味菜,常用辣椒、姜、蘿卜等腌制而成,稱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間稱牯角;烏飯,三月三的節令食品,是烏飯樹的女敕葉搗細,用汁浸糯米,煮熟後即成烏黑發亮的烏飯。」
楊子衿雙眼放光道︰「好吃嗎?」
楊蓮亭聳聳肩,道︰「爹也沒吃過。」一頓,又道︰「不過相比美食,畬人更善于釀酒,畬人的‘綠曲酒’爹就喝過。」
楊子衿笑嘻嘻道︰「又是酒啊?難怪雪姨說爹你是酒鬼。」
楊蓮亭一瞪眼,問道︰「你雪姨還說了爹什麼壞話?」
楊子衿吐了吐舌頭,道︰「那個……沒有了。」
楊蓮亭一看便知道女兒在撒謊了,雪千尋會少說他的壞話才怪。
停歇了半日之後,一行人又再次啟程上路,乘船南下。
而隨著一日復一日,秦國與明廷之間也快開戰了。自楊蓮亭下了戰書之後,只奪了瓊州和雞籠,便沒有再進犯沿海地區,甚至反而清掃了沿海的海盜寇賊。
對于秦國的實力,明廷一無所知,但對于楊蓮亭,朝廷卻是知之甚深,當今皇帝朱厚照也算是楊蓮亭的學生,對他的能力自然是存有畏懼。七年前僅僅靠兩百人就抵擋住二十多萬大軍,還殺了幾萬人,而自身一人未損,這樣的實力令朝廷深深忌憚,同樣也讓朝廷開始重視了火器還有戰船這些大殺器,但卻因為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卻沒有得到多少實際的利益。
如今,楊蓮亭一回來就強勢奪下兩個大島,不但直接對朝廷下了宣戰,更是滿天下宣傳吹捧秦國。這令大明朝廷措手不及,不敢輕易開戰。
當年,大明百姓就對楊蓮亭敬若神明,直到如今還依舊對他念念不忘。更要命的是自楊蓮亭‘死’後,朝廷再無人能預測天災,這令百姓對楊蓮亭之‘死’更是憤怒,可以說這天下每多出現一次地震,楊蓮亭便多了一些信徒在家中供奉他的神位。
楊蓮亭一回來,便放出了‘八月丁巳,萊州府鰲山衛地震’‘九月庚午,雲南府安州、新興州三日連震’的消息,如今第一個預言已應驗,民間百姓已然相信了楊蓮亭‘復活歸來’一事,就算是朝廷許多官員對此也是驚疑不已。而雲南一些土著甚至已經公然拉起旗幟響應楊蓮亭了。天下已經是未戰而先亂了。
對此,楊蓮亭也沒有辦法。他盼著早點結束紛爭,但現在還不是他發兵逐鹿中原的最佳時機。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秦國有船隊運輸不成問題,奪下瓊州和雞籠兩個島後,秦國沒搶走當地百姓一粒米,而是將船隊帶來的高產農作物谷種種下,只要支撐到收成之時,糧草便無須再調運。
楊蓮亭與陸青青都不在,沒他二人的命令,秦國將領也沒人敢擅自主張先行進攻,而明廷則是在全力征集兵力和船只炮彈。是以雙方才遲遲未曾開戰。
只要等到明廷應戰,到時秦國一舉擊潰明廷的全部海軍,沿海地區就是秦國的了。時間對秦國一樣很需要,若是拖上一年半載,等秦國騰出手,直接從陸地進軍,明廷更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而楊蓮亭一回瓊州,眾人便知道︰大戰在即!(未完待續……)